新货币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货币信用的债务化

所谓货币信用的债务化,是指货币发行采取债务授信的方式。它其实是债权凭证货币化的前提条件。债权凭证的货币化,因为债权本身就对应着债务,可以为这部分债权做信用背书。但在很多情况下,有些代用货币本身并不是第三方的借款凭证,这个时候发行机构为了保证这部分代用货币的信用,就要“强行加戏”,以债务的形式为这部分货币授信。

与债权凭证的货币化一样,货币信用的债务化也有两种实现的方式,一种就是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见票即付的商业票据,如中国古代钱庄凭借自己的信用而发行钱票和银票,这些钱票和银票可以代替现钱和现银在市面上流通,等于民间承认的纸钞。对于自己发行的钱票和银票,钱庄都要承担兑现信用,其兑现方式如票面所注:“凭票取(银钱若干)”或“凭票发给(银钱若干)”,即认票不认人,因而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它之所以可以成为本位货币的替代品,就是因为钱庄承认这部分钱票和银票属于自己的债务,客户可以随时兑现现金。请注意,钱庄在这里承诺的是兑付现金,即金属货币,而不是另一种银票,当钱庄发行的银票超过自己的金属货币准备金时,钱庄承诺的债务与其发行的债权凭证之间不相等的情况就出现了,这时候,用债权凭证统计流动性规模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货币信用的债务化并不意味着债权凭证和债务的授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信用的债务化仅仅是为代用货币提供一种信用保证。

还有一种中国古代钱庄开出的庄票,也属于这种类型。庄票通常是应客户要求开出的,客户要交付每千两银2—5钱的费用,叫做票帖。庄票分为即期票和远期票。即期票为见票当日就必须兑付现款给持票人,远期有5天、10天、20天等多种期限。远期庄票未到期也可以折扣兑现。庄票上都要写明应付银两数额、出票庄号,若是期票则加注期限,然后在骑缝处盖上该庄戳记,一分为二,票根留钱庄,正票交给客户使用。开庄票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有存款在该庄内的往来户,另一种是虽无存款但被钱庄认为是殷富且有信用者。对于前者,钱庄开出庄票是代客户支付,属于债权凭证的货币化。这后一种方式即为货币信用的债务化。钱庄发出的信用贷款不以客户的存款作为基础,钱庄名义上是借用他人的存款向信用客户贷款,等于使用钱庄的名义负债(事实上可能并没有对应的存款准备金)来发放贷款。这就构成了货币信用的债务式发行,因为钱庄必须承诺庄票的持有人可以随时到钱庄兑换现金。现代商业银行利用现金作为兑换基础,以派生货币的形式发放贷款,这种业务也是一种货币信用债务化的过程,即银行通过增加可兑换债务的方式,来增加信贷资金。

货币债务化的主流模式,是国家信用纸币的发行。如美国联邦储备券(即美元)的投放通常都与国债的发行联系在一起。当美国财政部需要增加开支,但税收数量又无法满足财政支出时,就需要发行债券融资,美国的做法是,由美联储包销国债,如果新增的美元债务全部由市场所吸纳,则无须发行新的联邦储备券。如果有一部分没有销售出去,则需要由美联储买断这部分剩余。买入的资金来自美联储的“债务”,即用“借入”的联邦储备券(美元)买入国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买入的国债计入资产项下,“借入”的联邦储备券计入负债项。这样一来,以联邦政府债务作为信用背书的新货币就生成了。将货币发行与政府债务联系在一起,目的依然是为新增货币提供一个信用保证,即政府增加的货币支出,要以政府未来的税收做抵押,以保证货币币值的稳定。事实上,当政府用新增货币作为政府支出的手段时,货币持有者等于持有债权凭证,可以用这部分凭证支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价——税收,这等于是货币持有人通过交税的方式来购买政府的公共服务。所以说货币信用的债务化,其实另一面依然是债权凭证的货币化。

从货币信用的债务化发行方式,并不能得出货币即债务的结论,因为央行虽然在财务报表上,显示是用借来的钱(债务)来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但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债务,因为美联储向之借钱的债主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或者换句话说,这个债主就是美联储自己。它“借”的钱其实是自己印出来的,在电子货币时代,连印的功夫都省略了,直接用电脑敲出一串数字就可以搞定。这同商业银行的债务或个人的债务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商业银行借用储户的钱做信贷,不仅要随时准备满足储户提现的需要,而且还要对这种借贷支付利息。可是美联储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在任何时候,美联储都不必担心债主的登门讨债,也不用为这种“借贷”支付任何利息。所谓货币的债务发行,只是借用债务的名义为货币做信用背书,与实际的债务并不相同。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为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连续多次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了大量的国债和次级贷款抵押债券,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高峰时达到了4.5万亿美元的创纪录规模。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联储故技重演,实施零利率和无限量资产购买计划,资产负债表一度膨胀到7万亿美元的创纪录规模。在美国经济露出企稳迹象之后,美联储又开始逐步缩表,每一次缩表都会引起市场流动性降低的担忧,为了安抚市场情绪,美联储也多次出面澄清,缩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减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央行缩表的方式,理论上只有三种,第一种是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国债并注销收回的美元;第二种是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到期,由美国政府偿还债务,在注销国债的同时,注销从美国财政部支付的联邦储备券;第三种是商业银行将借自美联储的贷款还给美联储后,美联储将这部分“借来”的美元注销。这三种方式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可避免地要减少流动性。除非美联储直接将国债注销,而不收回在市面上流通的美元。否则,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在缩表的同时又不减少流动性。那么,在实际操作上有什么障碍吗?

我们先看第一种方式,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抛售了债券,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减少了国债,但同时多出了等额的美元,这部分钱是美联储“借”来的。按道理说,这时候应该将这笔钱偿还给“债主”了,可是我们前面提到,这个债主其实并不存在,美联储即便不还,这个“黄世仁”也不会上门逼债。如果要做到缩表的同时不减少流动性,美联储只要将这笔钱作为“利润”上缴给财政部就可以了,事实上,美联储每年都要向美国财政部上缴利润,最近几年上缴金额都在几百亿美元的规模。这至少说明,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债权债务关系只是名义上的,你见过哪个“黄世仁”给“杨白劳”进贡的?

下面再看第二种方式,如果美联储没有卖出手中的美债,而是持有美债到期,这个时候,美国财政部会向美联储支付本金和利息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收回的本金和利息还给那个并不存在的“债主”后,流动性肯定会减少,不减少流动性的方式依然只能是将这部分多出来的美元作为“利润”上缴给财政部,但既然如此,还有必要费这道手续吗?美联储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国债和美元同时对冲掉岂不是更加省事?问题的实质依然是,即使美国财政部还不上所欠的国债,美联储也不必为此担忧,因为借给财政部的钱都是自己印的,就像我们用笔给别人“画”了一个亿,别人还不了,又有多大的关系呢?直接注销财政部的债务,在财务处理上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将账目做平。

至于第三种方式,道理与前两种相同,如果商业银行还款后,美联储注销了“借来”的美元,流动性也会不可避免地减少。不减少流动性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利润”上缴给财政部。

然而这样一来,“货币信用的债务化”也就成为一个形式上的约束。货币发行方式又回到财政式发行的老路。实际上,现代货币理论(MMT)就主张,只要美联储能够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保持低利率,就可以通过印钱还债的方式来解决国家债务和预算问题。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持这种观点,他甚至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直升机撒钱”来摆脱经济和财政困境。通过大量印钱来稀释债务和直接注销国债,只是形式的不同,本质上没有区别。在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后来都是一个共同的结果——奔腾式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