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金融风险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结构性的问题和风险。中央由此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

就金融风险而言,一方面,经过3年多的治理,风险得以缓释,防风险攻坚战取得初步成绩;另一方面,中国总体金融风险仍处在高位,且有向政府和公共部门集中的态势。

“去(稳)杠杆”政策缓释金融风险

宏观杠杆率是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因此,“去(稳)杠杆”取得实效,使得总体金融风险有所缓释。

第一,从金融杠杆率来看。金融杠杆率的峰值出现在2016年年底,近3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见图1-20)。无论是从资产方数据,还是从负债方数据来衡量,2019年的金融杠杆率均已明显回落至2013年左右的水平。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下,银行表外业务明显收缩,影子银行规模大幅下降。银保监会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到2016年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广义影子银行超过90万亿元,狭义影子银行亦高达51万亿元。经过三年的专项治理,影子银行野蛮生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年底,广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84.8万亿元,较2017年年初100.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缩减近16万亿元。风险较高的狭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39.14万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了12万亿元[14]

图1-20 金融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

第二,从实体经济杠杆率(即宏观杠杆率)来看。图1-21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年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包含某些时段的“去杠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部门的“去杠杆”。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也是“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在“去杠杆”政策的作用下,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160.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151.3%,三年间下降了9.1个百分点[15],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图1-21 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

中国总体金融风险仍处在高位,且有向政府和公共部门集中的态势从规模上看,在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宏观杠杆率大幅攀升。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达到270.1%,与全球杠杆率(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273.1%非常接近,但高出新兴经济体杠杆率(208.4%)61.7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导致中国总体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

从结构上看,金融风险有向政府和公共部门集中的趋势。这可以分别从资产端与负债端来考察。

资产端分析。易纲估算了金融资产的风险承担情况[16]。这一分析基于较多的假设,这些假设与中国的国情以及相关的监管规则是相吻合的[17]:对于存款,假定金融机构承担居民部门存款风险的90%,承担其他部门存款风险的80%,其余的存款风险由居民及其他部门分别承担。对于贷款,假定金融机构承担贷款70%的风险。假定抵押、保证贷款违约损失率为50%,即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各承担50%的风险。对于理财和信托,考虑到刚性兑付尚未完全打破,假定其中80%的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对于债券,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对持有者而言可视为无信用风险资产,这部分债券的风险由政府部门承担,除此之外,其他债券的风险由持有者承担。此外,通货、准备金和中央银行贷款、国际储备资产被视作政府部门应承担的风险资产。

基于以上假设,以各部门风险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来衡量该部门风险承担情况,得出2018年的风险分布:居民部门占比为9.4%,企业部门占比为13.8%,政府部门占比为17.7%,金融机构占比为54.5%,国外部门占比为4.6%。其中,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风险承担比重处在前两位。考虑到中国金融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经济性质,再加上即便是民营金融机构,最终也有一个政府救助问题(为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相关风险损失最终还是要由政府买单。假定金融机构的80%都由政府来兜底,那么,最终政府部门所承担的金融资产风险为61.3%[18]

负债端分析。2018年中国实体经济总债务中,居民部门占比为21.8%,企业部门占比为63.1%,政府部门占比为15.1%。我们假定私人部门债务基本上由私人部门承担,而公共部门债务主要由政府承担。根据这一需要,将企业部门分成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其中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合成公共部门,非国有企业与居民部门合成私人部门。我们的估算表明,国有企业债务占企业部门债务的比重从2015年年初的57%上升至2018年年底的67%。依此数据,2018年公共部门所承担的债务风险约为57.4%[19](见表1-8),这与从资产端进行的分析是比较接近的。

因此,无论是从资产端分析,还是从负债端分析,广义政府或者说公共部门承担的金融风险都占到六成左右,说金融风险向公共部门集中亦不为过。

表1-7 各部门债务风险承担情况(2018年)

资料来源: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作者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