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俄苏侨民文学两次浪潮的差异性
1.历史背景
侨民文学的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俄国即将崩溃,而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成功。俄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政治上,知识分子阶层普遍存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不理解,知识界并不认同、不接受布尔什维克主义;社会上,国内战争的爆发和“红色恐怖”行动的实施,社会局势动荡,阶级矛盾激化,冲突动乱不断,随之而来的饥荒遍地、饿殍遍野使人们的崩溃情绪达到顶峰,许多知识分子纷纷逃离俄国;文化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文化领域推行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以及后期的“РАПП”(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对业已存在的人类文化遗产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借力打压和排挤党外知识分子,许多愿意为苏维埃服务的人才精英频频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冯玉律,1992)。为避免人心动乱,维护新政权稳定,1922年夏秋之际,俄共发起知识分子驱逐运动,许多知识分子乘坐从德国租来的船离开俄罗斯,史称“哲学之舟”(философский парохо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批文学家或主动或被迫地离开俄罗斯迁往国外定居,形成了俄国侨民文学的第一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源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时期的“解冻”,终于80年代勃列日涅夫“停滞”时期。赫鲁晓夫“解冻思潮”盛行一时,一些揭露社会阴暗现象的批判文学流行起来,官方文学与地下文学冲突不断,文学出现了新旧交替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苏联受到西方世界各方面的打压,社会开始出现经济停滞,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由于“地下文学”的风靡,官方“害怕引起洪水泛滥,无法控制……”(马家骏,1988),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利用这些“地下出版物”来攻击苏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苏维埃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文艺界的意识形态干预,对文化领域的一系列举措将矛盾推至顶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持不同政见者”(диссиденты)纷纷出现,政府对这些作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他们或受到猛烈批判,或被逮捕、判刑,或被驱逐出境。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第三次浪潮持续时间久、作家群体规模大,且大多作家采取了主动出走、离开苏联,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第三次浪潮侨民作家的出走亦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第一次浪潮的产生尽管存在一定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人们对战争的畏惧、对新制度的不理解和对未知的恐惧,而第三次浪潮则是知识分子对现存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满以及对苏维埃政府的失望。如果说“第一浪潮”是“白银时代”的延续,那么,“第三浪潮”就是“解冻时期”的延伸(周启超,1995)。
2.文学成就
侨民文学“第一浪潮”与1917年的历史文化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次浪潮也是俄侨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自1918年起,大量“白银时代”的作家离开祖国侨居国外,成为俄苏侨民文学第一浪潮的主要构成群体,例如阿克梅派的作家阿达莫维奇(А.М.Адамович)、格·伊凡诺夫(Г.В.Иванов)等,未来派的诗人谢维里亚宁(И.В.северянин)等,象征派的主要代表巴尔蒙特(К.Д.Бальмонт)、梅列日柯夫斯基(Д.С.Мережковский)等,现实主义作家什梅廖夫(И.С.Шмелев)、扎伊采夫(Б.К.Зайцев)、库普林(А.И.Куприн),不属于任何流派的诗人茨维塔耶娃(М.И.Цветаева)、霍达谢维奇(В.Ф.Ходасевич)等,他们均在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中创作了大量经典优秀的作品,使之得以流芳百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家伊凡·蒲宁(И.А.Бунин)。侨居法国后,蒲宁创作了数百篇短篇小说,完成了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Жизнь Арсеньева》)。1933年,蒲宁由于其严谨的艺术才能、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及完美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作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第一浪潮中侨民作家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西欧,1921—1923年间俄罗斯侨民的主要活动中心是柏林和布拉格,后来渐渐转移到巴黎,“二战”后逐渐转移到纽约。侨民作家出版了一百多种报纸和几十种刊物,还创办了数十家出版社。其中报纸最著名的有柏林的《舵轮报》,巴黎的《最后消息报》《共同的事业报》《复兴报》,华沙的《争取自由报》等;周刊有巴黎出版的《时代》《俄罗斯》《俄罗斯与斯拉夫人》等;文学杂志则有巴黎的《俄罗斯未来》《当代纪事》等,1942年纽约开始出版名为“新杂志”的俄罗斯侨民文艺刊物,流传至今。俄国侨民创办的大型出版社有:柏林的“言辞”出版社、“黑里康”出版社、“思想”出版社、“彼得罗波里斯”出版社、布拉格的“火焰”出版社、巴黎的“俄罗斯土地”出版社、“当代纪事”出版社、“复兴”出版社;斯德哥尔摩的“北方的火焰”出版社;索菲亚的“俄国—保加利亚”出版社,里加的“格拉玛多—特劳克斯”出版社,等等(冯玉律,1992)。显然,“第一浪潮”为俄苏侨民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
“第三浪潮”侨民作家大都侨居在巴黎、慕尼黑、维也纳和美国。正如第一代侨民作家们十分重视出版社和文学刊物的创办一样,“第三浪潮”的作家们同样将俄罗斯文化和文学的传播当作其主要使命。他们创办了《大陆》《时代与我们》《回声》等杂志,并建立了一些出版机构。这一代侨民作家在出国之前一般已有作品在国外发表,到国外后继续推出新作,其总体文学成就尽管略逊于第一次浪潮,但也不容小觑。第三次浪潮的代表性人物是作家索尔仁尼琴(А.И.Солженицын)和诗人布罗茨基(И.А.Бродский)。1962年,索尔仁尼琴发表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癌病房》(《Раковый корпус》)和《第一圈》(《В круге первом》),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1970年,他因“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3年,他的《古拉格群岛》(《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在国外出版,引起极大反响,次年2月被驱逐出境。他在国外创作的长篇小说《红轮》(《Красное косело》)勾画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十月革命前俄国历史的曲线,享誉海外。
约·布罗茨基(1940—1996)则是一位“联结起传统与现代、俄语文学世界与英语文学世界的个性独特的诗人”(朱红琼,2010)。他于1972年被驱逐出境,当时已有诗集多种在国外出版。定居美国后,他同时用俄语和英语写作,逐渐成为一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伟大诗人。在《荒野中的停留》(《Остановка в пустыне》)、《美好时代的终结》(《Конец прекрасной эпохи》)和《罗马哀歌》(《Римские элегии》)等诗作中,诗人围绕人的“生命”这一基本主题,写时间与空间,存在与虚无,别离与孤独,地狱与天堂,表现自由、爱情、疾病、衰老、死亡以及对死亡的超越。诗人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涅克拉索夫(В.П.Некрасов)、马克西莫夫(В.Е.Максимов)、阿克肖诺夫(В.П.Аксенов)、加利奇(А.А.Галич)、科彼列夫(Л.З.Копелев)、弗拉基莫夫(Г.Н.Владимов)、库布拉诺夫斯基(Ю.М.Кублановский)、沃伊诺维奇(В.Н.Войнович)等作家均在海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3.作品风格
(1)传统文化的传承
俄苏侨民文学第一次浪潮中的大部分作家,是来自“白银时代”的文学精英,他们不满于十月革命的必要性,对苏维埃政权产生怀疑而迁居国外。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学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这些侨民作家即使到了国外,仍然坚定地捍卫普希金、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传统,仍然认同俄罗斯传统的集体主义、国家主义和宗教观,俄罗斯传统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他们的作品中从未缺失。第一代侨民作家大多数都是遵从19世纪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以及从前的象征主义者和阿克梅派诗人。因此,第一浪潮是20世纪俄侨文学最辉煌的时期,名家无数,成就显赫,可以看作为“白银时代”作家的延续,其作品风格也是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
而在第三次侨民浪潮中,总体上看,大多数作家更为推崇西方先进的现代主义思潮,认同现代西方世界的基本价值观。如果说“第一浪潮”中的侨民作家为了保全俄罗斯传统文化而成为文学观念上的保守派,那么第三代侨民作家中的多数人则是颠覆现存文学传统中的异端(单之旭,1999)。第三浪潮的代表人物都出生在苏维埃时代,没有“白银时代”作家的宗教教育背景,也缺乏对斯拉夫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没有怀旧情绪,并不尊崇古典主义文学。在对待传统俄罗斯文化的态度上,有的作家保留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而有的作家对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对西方社会流行的文化思潮则全盘肯定。
(2)苏联文化的态度
由于所处历史背景不同,第一浪潮和第三浪潮的侨民作家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对苏联文化的态度有所不同。侨民文学第一次浪潮中,知识分子不接受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和文化政策而选择主动离开或者是遭到驱逐,其呈现的作品主要是对1917年革命事件和国内战争的回顾,由此引发对个人命运乃至民族和国家前途的探索,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抒发自己的去国之苦、思乡之情也成为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第一代侨民作家中的多数人对苏维埃政权、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明晓,其作品以保守和发扬俄罗斯文化传统为己任,传承俄罗斯经典主义文学,缺少苏维埃语言与文化特质。
第三浪潮的代表人物出生在苏维埃时代,他们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体会到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他们曾经为祖国自豪,也为国家的多灾多难而痛心。第三浪潮的很多作家是在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在美苏冷战后的“停滞”时期离开苏联,同时把苏维埃的语言和文化带到了国外。大部分第三代侨民文学家的“流亡作品”大多延续苏联时期的文学体裁与风格,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作品中既有对社会的压抑、政权的不合理以及制度、政策的专制的描写,也有对苏联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和自豪。
(3)异域文化的接受
侨民作家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与“混杂性”,其民族身份与文化身份不断发生冲突,对居住国异域文化的认可和对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造成矛盾,其作品的“民族性”和“异域性”也构成了侨民文学的重要特征。
第一浪潮中的“白银时代”作家,具有俄罗斯族裔身份,并历经俄罗斯文化教育,怀有深深的俄罗斯民族记忆,这种俄罗斯文化认同感是根深蒂固的,难以迅速融入异域文化。而较为年轻的第一代侨民作家,则善于吸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经验,投身于欧美文学的新潮流中。
第三浪潮侨民作家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西方价值观和语言文化怀有好感,往往在国外主动学习英语,甚至用外语写作,其文学活动具有“边缘性”,其创作主题与文学品格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诺贝尔奖得主布罗茨基广泛吸收英美等国的文化精华,把俄罗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取得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