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墨子的荒政思想
先秦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灾荒频繁发生,[131]作为春秋战国之际杰出思想家,墨子对于灾荒成因、备荒策略、救荒举措等方面皆有阐发,其荒政思想颇有独到之处。关于墨子的荒政学说,学界历来关注较少,特别是尚无专论探讨,有鉴于此,本节即以此为研究对象,以厘清其基本脉络。
一 墨子对灾荒成因的认识
春秋战国之际,面对频频发生各种灾荒的成因,墨子颇为关注。由对灾荒成因的解释出发,墨子探究应对之道,进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荒政学说,因此研讨墨子的灾荒成因理念是分析其荒政思想的重要起点。
(一)天志与灾荒形成
先秦时期,灾荒常有发生,对其成因的解释也多有差异,而在这里面,天命致灾观念是其中的主流。如《诗经·云汉》载:“天降丧乱,饥馑荐臻。”[132]又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春秋时计然之言:“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133]都反映了当时人们所具有上天左右灾患的观念,以及由此产生对天的敬畏之情,可谓颇具典型性。
众所周知,墨子是有神论者,其学说中亦有天志、明鬼之论,即承认神明的存在。故而在论及灾荒成因时,墨子并不否认有“天”等超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墨子在面对灾荒发生时即强调“天意不可不慎也”,[134]认为“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菑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135]由此可见,墨子也认为灾荒发生与否,天意的取向是其重要原因。
从表面看来,墨子这种思想与当时流行的天命观念颇有契合之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墨子所言的“天”虽然具有人格神的某些特征,但并非直接左右世间万物的主宰。实际上,在更大程度上墨子将“天”视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墨子言:“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136]再如墨子曾言“天欲义而恶不义”[137]“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138]在墨子那里,所谓的“天”实际上是一个至大至公的道德标准,它“行广而无私”“明久而不衰”,为世间树立了一个行为标准,其代表的形象也正是墨子心目中正义的化身。
不仅如此,墨子从天志说出发还衍生出非命的思想。墨子认为,“天”虽然至高无上,但其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依赖于人为因素。在这里,墨子否定了有预见的、不可改变的命,彻底否定了“命定论”。如墨子就说:“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139]称天因爱民的缘故而设置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140]。从非命论出发,墨子对事物评价又衍生出三表法认识论,即对人们行为处事的评价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还要“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141]。可见,墨子强调在神明的观照之下,人们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而只有勠力向善,做到“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142],人们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可以看到,墨子认为灾害的产生与人为因素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即灾害的发生虽说是天意左右,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世人各种行为不能够顺天之意而导致的,故此人为因素才是灾荒出现的真正原因。
(二)刑政无道
墨子认为天至大至公,出于这种认识,在治理国家方面,墨子提出“法天”是施政的根本。对此,墨子明确提出:“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143]
墨子认为,如果偏离“法天”的原则,则必然会导致政治混乱,即所谓“有义则治,无义则乱”[144]。墨子看到政治昏暗与财用贫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他明确指出“有义则富,无义则贫”[145];“上不听治,则刑政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146]。即一旦出现统治昏暗,必将会引起社会失序,进而导致社会财富不足。可以看到,墨子很明确地将政治紊乱、刑错失序看作“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147]的结果,而刑政无道的结局也必然是招致天意的惩处,导致天下遭遇祸祟,进而引发灾荒。[148]
(三)战争影响
墨子生活在战争频仍的春秋战国之际,对于战争的巨大破坏与耗费,他有着深切的认识。故而墨子认为战争是逆天之举,称“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149]。对于战争,尤其是兼并战争墨子持坚决反对态度。
墨子认为严酷的战争是违背天意之举,既然其违背天志,也必将受到上天惩罚。如墨子称:“今若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都则伐小都,欲以此求福禄于天,福禄终不得,而祸祟必至矣。”[150]同时从更现实的角度出发,墨子认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靡费也是直接引发灾患频出、灾荒流行的重要原因,如墨子云:“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151]
对于战争的耗费,墨子还具体分析说:“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列住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152]
可见,墨子认为战争行为既是违背天志之举,导致祸祟必至,而且其戕害生灵,靡费巨大,更是直接带来饥寒冻馁盈野,因此亦为引起灾患的重要因素。
(四)惰于从事与礼乐过繁
墨子主张人们应当自食其力,他认为“昔上世之穷民,贪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153]。故此,墨子认为当今的人们若“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其结果也必然就是“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有饥寒冻馁之忧”[154]。故而,怠惰也是造成灾患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此外,墨子主张节用,反对奢侈,对于儒家所推崇的厚葬与礼乐尤为反对,认为厚葬和礼乐过繁也是引起灾患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墨子早年曾习儒,后弃儒自成一家,其学说对礼乐制度多有指斥。对此《淮南子·要略》即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155]墨子弃儒,很重要的原因即是他认为儒家过于注重礼乐制度,徒然靡费财用。墨子曾指出:“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156]他还诘问道:“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157]可见,墨子认为礼乐耗费大量资财,但对于兴利除弊却并无益处。
循着这一思路,墨子认为礼乐过繁而大量浪费财用也是造成灾荒的重要原因。如对于厚葬,墨子曾言:“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158]厚葬的结果也必然导致“下不堪其苦”“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159]。
关于非乐,墨子态度也很明确,他说:“为乐非也。”对于为乐过繁的危害,墨子指出君子“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是故仓廪府库不实”;农夫“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是故菽粟不足”;妇人“说乐而听之,即不必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是故布不兴”[160]。从这些言论中不难看到,墨子认为举乐奢靡浪费,诱使人们不务本业,造成社会财用的萎缩而引发灾患。故而,从这一角度出发,墨子否定了乐的正面作用,其非乐思想,实际上也是希望把它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文化政策,长久而全面地加以推行。这与《周礼》中所倡导在灾患时节应“蕃乐”的策略式主张显然有重要的区别。[161]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墨子尖锐地指出:“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162]可以说,墨子态度鲜明地将礼乐过繁与奢侈怠惰视为造成灾荒的重要原因。
二 墨子的备荒思想
先秦时期,对于不断发生的灾患,人们在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有针对性地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是减少灾患损失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先秦荒政体系中,备荒思想与实践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如《逸周书》载:“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163]《国语》也称“有未至而设之”“可先而不备,谓之怠”[164];《礼记·王制》亦载:“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165]从这些备荒方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备荒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认知;保持忧患意识,事先预防以减轻灾荒,已经是当时荒政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强调丰年积聚备荒,在当时的备荒体系中更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关于备荒,墨子从自己对灾荒成因的认识出发,亦有不少论述,在其荒政思想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尤其对于备荒的途径与方式,墨子重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手段的阐发和运用,这其中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颇能体现墨子学说特点。
(一)修政与非攻
墨子认为政治昏暗是悖逆天道之举,也是导致上天惩戒,进而引起灾荒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为避免灾荒,墨子主张修明政治,以顺应天意,避免灾患。墨子说:“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此何故始贱卒而贵,始贫卒而富?则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166]他又说:“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167]可见,墨子认为,王侯为政如果能做到顺天之意即可以“内有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168],从而也有效地达到减少灾患发生的目的。
与修明政事相应的是,墨子也提出非攻、止战是防止灾荒的重要途径。墨子指出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169]。因此,对生产、生活破坏巨大。墨子坚持其一贯反对兼并战争的立场,主张“止战”“非攻”。从反对战争的立场出发,墨子进一步认为只要做到“诸侯之冤不兴矣,边境兵甲不作矣”,即各国间战端不兴,那么就会出现“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安定局面,[170]从而有效抑制灾患的出现。
(二)注重物质生产,避免财用不足
在先秦诸家中,墨子以关注下层民众、重视物质生产而著称。如墨子曾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171]墨子认识到了物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根基,他曾说农夫耕稼树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妇人纺绩织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172]在这里,墨子就表现出了鲜明的重视物质财富生产的思想。墨子意识到若背离此点,则必有灾患发生,即所谓:“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173]因此人们只有努力耕作纺织,才能够做到财用充足,即所谓“固本而用财,则财足”[174]。
墨子不仅注重物质生产,他也主张人们应当自食其力,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175]。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墨子反对不劳而获,但他并不反对社会分工;相反,他认为合理的社会分工,是创造财富,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墨子说“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固然是“此其分事也”,[176]“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匏、陶冶梓匠”,也是各自“从事其所能”,[177]而君子专心“听治”才能使得刑政得当,其性质亦如同只有“贱人”竭力从事,才可避免出现“才用不足”的状况一样。[178]
(三)建立节用的生活方式
节用理念是在墨子学说中突出的特色之一。在其备荒思想中,墨子也引入了节用观念,明确肯定了节用与备荒间的关系,特别是强调了统治者“养俭”对备荒的重要作用。如墨子曾云“圣王为政”则“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179]。墨子还进一步具体说道:“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180]可以看到,墨子已经意识到了统治者若能够为政“养俭”,那么即使有水旱之灾,也可能做到无冻饿之民,显然,这是充分肯定了统治者节用对备荒的明显功效。实际上,也正印证了墨子所言圣人节用,则“兴利多矣”的论断。不唯如此,在其学说中,墨子也论及了百姓节用对备荒的意义。墨子曾言:“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181]墨子又说:“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待旱水凶饥者,何也?得其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感于外也。”故此,墨子才说“是以其民俭而易治”[182]。以此可见,墨子提倡的节用备荒思想,既针对统治阶级,也面对下层民众,其内涵相当广泛,显然这并不仅仅是针对一时危机而发,而是内容较为系统全面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其核心可以说是对上古简约的推崇和对周礼繁芜的贬斥。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即称“墨者亦尚尧舜道,贬抑周政”,明确指出节用思想是“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183]。清人孙诒让在评论墨子节用说时也言:“以为儒者礼烦扰而不侻,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184]可以说,以上二人对墨子节用思想的评述,切中墨家本义,其论可谓精当。
(四)建立仓储
先秦时期,建立仓储制度在当时的备荒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周礼·地官司徒》即载:“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185]又载仓人:“掌粟入之藏……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186]
对于建仓储以应对凶年灾荒的作用,墨子亦有充分认识,他曾说:“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187]又言:“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188]应当说,这些言论都较为典型,突出反映了墨子对建立仓储备荒的认识。
关于蓄积备荒,墨子思想中还有很宝贵的一点,即墨子认识到官府建立仓储固然是备荒不可缺少的途径,藏富于民,将财用存储于民众之中也是可取之道,如他曾说:“取疏,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189]对此,墨子还更具体说道:“常令边县豫种畜芫、芸、乌喙、祩叶,外宅沟井可窴塞,不可,置此其中。安则示以危,危示以安。”[190]可见,墨子希望以“边县豫种”的方式扩大财富总量,再通过改造“外宅沟井”,存储财用,而这其中显然也包括将部分财用藏于民间,由此亦可窥测墨子明显的民本思想。
三 墨子的救荒思想
在灾害到来之前,未雨绸缪,预先防备,建立备荒体系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遏灾荒发生。然而灾害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特别是在科学和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先秦时期,灾害的发生往往很难预知,灾荒的降临也难以完全避免,单纯的备荒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灾荒一旦发生,为避免更大的损害,即要采取措施设法降低损失,减轻灾害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救荒。先秦时期,救荒思想已经成为这一时期荒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代的救荒思想相比,墨子对于救荒也有较为系统的阐述。
(一)官赈与互助
先秦社会,国君、仕宦群体掌握了最大份额的社会资源,在调用人力、物力方面,他们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旦灾荒出现,出于道义上的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减缓灾患冲击,防止灾荒带来的社会震荡危及统治稳定,国君、仕宦们也就不免需要出面设法救荒,赈济受灾民众。因此这一时期,官赈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救荒形态,即在灾害发生时官府要能做到“有至而后救之”[191],《左传·文公十六年》载“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国曾发生饥荒,他即“竭其粟而贷之”[192]。就是官宦救荒的例证。孟子也强调“凶岁”官赈的重要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曾云“凶年饥岁”若“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即应该救荒,否则就是“上慢而残下也”之举。[193]
墨子代表中下层百姓利益,与官府关系虽然较为疏离,但对于官赈态度也较为积极。墨子认为灾害发生时,官府救荒势不可少,他曾说:“若贫人食不能自给食者,上食之。”[194]可见,墨子也承认官赈在救荒中的价值,希望其能发挥减轻灾荒的作用。
灾荒发生时,尽管官赈必不可少,但官府救荒的范围与效果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承认官赈作用的同时,墨子从兼爱角度出发,将单向的官赈说发展成为了兼爱思想主导下的互助救荒观念,主张不分贵贱亲疏,世人皆应相互协助以度灾荒。
在互助救荒方面,墨子提出了“有财相分也”[195]的思想。力主荒景时,“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使得“饥者得食,寒者得衣”[196]。墨子指出若是“腐余财不以相分”,必然导致“天下之乱”[197]。墨子提倡广博大爱,主张“兼天下而爱之”[198],显然,他的这些互助救荒思想正是其兼爱理念的具体反映。
(二)节俭度荒
墨子一贯倡导节用,在灾害发生时,墨子也将节俭作为减轻灾荒影响的一种手段,主张节俭度荒。如墨子云“禹七年水”“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199],即是较为典型的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节俭度荒主张,不仅针对普通人,他也要求国君、官宦在灾荒时亦应采取节俭之道,以共度时艰。墨子言:“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200]明确主张凶饥之年,人君仕宦皆应采取“彻鼎食”“损禄”等举措,以节俭之道应对灾荒。事实上,墨子有此观念并不奇怪,在先秦诸子中,墨子多以浓厚的平等观念示人,墨子提出了“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201]之说即为其中典型。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实质上即是一种曲折的平等观念,《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论墨家“尊卑无别也”[202],班固也指出墨家“不知别亲疏”[203]的特征,正表明了这一事实。因此,墨子主张君臣百姓在灾荒时,皆须节俭度荒,可以说这种思想也正是其平等观念的显现。
(三)敬天禳弭
先秦时期,鬼神思想影响深远,遭际灾荒,祭祀祈祷以求禳弭灾患是当时普遍的做法。《周礼·地官司徒》在论及荒政策略时就有“索鬼神”[204]之说。《孟子·尽心下》也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205]即是这方面的反映。
对于灾害,墨子首先强调的是尽人事来救荒,但他也认为敬天以禳弭灾荒亦为可行一途。如汤遭遇大旱,“告于上天”,墨子即赞赏道:“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206]可见,灾患发生时,墨子对于祭祀消弭灾患也持积极襄赞态度。
墨子是有神论者,加之当时的鬼神观念极为普遍,因此其有敬天以禳弭灾患的说辞并不奇怪。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墨子非命的观念根深蒂固,其敬天禳弭思想实则更为强调遵循“天鬼”爱憎行事以此消弭灾荒,而不是专注于祭祀祈祷本身以除灾患。如墨子云:“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207]墨子又言:“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也,圣王之道也。”[208]可见,墨子在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世人欲除天下之害,免于祸祟的惩罚,尊崇神明是必不可少的,而敬事“天鬼”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通晓天鬼的“福”“憎”,并在此基础上顺天之意,兴利除弊,如此才能达到除天下之害的目的。显然,墨子敬天禳弭灾患的思想,尽管披上了鬼神的外衣,但实质上其落脚点还是在其非命学说之上,应当说这也体现了墨子学说的一贯特色。
总之,墨子在论及灾荒成因时,虽不否认有“天”等超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其从天志说和非命思想出发,尤为强调在神明的观照之下,人们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墨子认为灾害的产生与人为因素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即灾害的发生虽说是天意左右,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世人各种行为不能够顺天之意而导致的。关于备荒,墨子从自己对灾荒成因的认识出发,亦有不少论述,在其荒政思想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尤其对于备荒的途径与方式,墨子重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手段的阐发和运用,这其中多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与同时代的救荒思想相比,墨子对于救荒也有较为系统的阐述。特别是将兼爱、平等、非命思想注入其中,而显得尤为令人瞩目。因此可以说,在先秦思想家中,墨子荒政学说显得较为全面而特色鲜明,对于灾荒成因、备荒策略、救荒举措等方面皆有阐发,其中多有独到之处,其价值颇值得深入挖掘。
[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页。
[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页。
[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页。
[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28页。
[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29页。
[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页。
[10]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1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26页。
[12] (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2-373页。
[1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页。
[1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164页。
[1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28页。
[16]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1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1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3页。
[1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20]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2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0页。
[2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3-284页。
[23]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2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26-427页。
[25]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2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259页。
[2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1页。
[2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2页。
[2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7页。
[30] 戎向东:《墨子经济思想述要》,《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1期。
[3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页。
[3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75页。
[3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3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4页。
[3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0-71页。
[36]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页。
[3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页。
[3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3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8页。
[4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4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8页。
[4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页。
[4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4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161页。
[4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页。
[4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页。
[4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2页。
[4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252页。
[4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5-176页。
[5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页。
[5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0页。
[5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81-185页。
[5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89页。
[5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253页。
[55]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5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5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页。
[5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4页。
[5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页。
[6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26-427页。
[6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07页。
[6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页。
[6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7页。
[6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页。
[6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5页。
[6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4页。
[67] 邹沣:《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党史文苑》2008年第8期。
[6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9页。
[69]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319页。
[7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75-476页。
[7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7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7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3页。
[74] 林存光:《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7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7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页。
[7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7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9-101页。
[7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23页。
[8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3页。
[8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0页。
[8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页。
[8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8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4页。
[8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5页。
[86]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页。
[87]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页。
[8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6页。
[8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6页。
[9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6页。
[9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0页。
[9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9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94]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9页。
[95] (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页。
[9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9页。
[9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8页。
[9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9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10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03页。
[10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0页。
[10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4页。
[10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0页。
[10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2页。
[10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6页。
[10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1页。
[10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页。
[10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9页。
[10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5页。
[11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3页。
[11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161页。
[11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0-71页。
[11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7页。
[11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4-115页。
[11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5页。
[11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0页。
[11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11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11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12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82页。
[12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12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164页。
[12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12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页。
[12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页。
[12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3页。
[12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12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7页。
[12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页。
[130]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8页。
[131]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9页。
[132]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61页。
[133]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56页。
[13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13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页。
[13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页。
[13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13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13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6页。
[14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3页。
[14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6页。
[14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6页。
[14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14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14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14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3页。
[14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14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页。
[14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15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0-201页。
[15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0页。
[15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0-132页。
[15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1页。
[15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6页。
[155]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9页。
[15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4页。
[15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3页。
[15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7-178页。
[15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页。
[16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9页。
[16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页。
[16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1页。
[163] 黄怀信、张懋容:《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164] (吴)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165]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0页。
[16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60页。
[16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5-286页。
[16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16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0页。
[17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200页。
[17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页。
[17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3-284页。
[17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26页。
[17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页。
[17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页。
[17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8-259页。
[17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3-164页。
[17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7页。
[17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9页。
[18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页。
[18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8页。
[18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页。
[183]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0-3291页。
[18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82页。
[185]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28页。
[18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0页。
[18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页。
[18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页。
[18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0页。
[19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1-632页。
[191] (吴)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192]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4页。
[193] (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8页。
[19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07页。
[19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9页。
[19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0页。
[19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75页。
[19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19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页。
[20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27页。
[20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202]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1页。
[203]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8页。
[204]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页。
[205] (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0页。
[20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3页。
[20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1页。
[20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