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位之争

我们先来看看伊比利亚半岛。从公元8世纪开始,这里几乎到处都是穆斯林。到了公元10、11世纪,北部的基督徒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这些基督徒原本来自不同的小王国、小伯国,如阿斯图里亚斯、莱昂、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加泰罗尼亚等。随着战争的推进,各地的边界不断变化,不同的封建政权相互重组。经过三四个世纪的时间,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政权分布基本形成。

在西面,波尔图在11世纪时只是莱昂王国的一个伯爵封地。后来,这里的阿方索伯爵(Afonso)在对抗穆斯林的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从此便有了称王的权力。12世纪初,葡萄牙王国诞生。

半岛的另一边却没有走分裂之路,而是开启了缓慢统一的进程。东北部的小政权首先团结起来,形成了加泰罗尼亚公国。1137年,加泰罗尼亚伯爵迎娶了旁边阿拉贡地区的继承人,由此两地合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大联盟——阿拉贡王国(巴利阿里群岛、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很快也加入了进来)。1469年,伊比利亚半岛又迎来了第二次大联姻——阿拉贡的王位继承人迎娶了邻国卡斯蒂利亚的王位继承人。西班牙由此诞生。

伊比利亚半岛以北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三分查理曼帝国的时候,所谓的法兰西是只占其三分之一的西法兰克王国。公元987年,法兰克武士雨果·卡佩(Hugh Capet)成为国王,建立了卡佩王朝。卡佩王朝的历代国王不断加强王权。为了摆脱罗马帝国的控制,他们想出了在兰斯加冕的办法,这让他们既有了上帝的保护,又成为克洛维的传人。卡佩王朝的统治范围起初只包括小小的法兰西岛,也就是今巴黎附近的区域。为了扩大领地,他们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同几个附庸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法兰克王国的西面是诺曼底。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了英格兰,从此他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附庸在法兰克国王之下的诺曼底公爵,又是居于人上的英格兰国王。这种令卡佩王朝担心的失衡在一个世纪后进一步加剧。当时,一位名叫亨利·普朗塔热内(Henry Plantagenet,1133-1189)的法兰西封建主既是诺曼底公爵,又是安茹伯爵、曼恩伯爵、都兰伯爵。1152年,刚刚与法兰西国王离婚的阿基坦女公爵、普瓦图女伯爵埃利诺(Eleanor of Aquitaine)嫁给了他,嫁妆是今天的法国西南部全境。1154年,经过一系列纷争,这位亨利又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此人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亨利二世。作为附庸,亨利二世拥有的土地却是法兰西国王的好几倍,这让法兰西国王如何接受得了?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法兰西国王,特别是菲利浦·奥古斯都,与亨利二世及其继任者展开了不懈的斗争。13世纪初,法兰西一方取得了胜利,菲利浦与他的继任者成功打败了英格兰国王,收回了卢瓦尔河以北的所有领土。

一个世纪之后,一切又都重新开始了。13世纪末、14世纪初,卡佩王朝在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的带领下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王国。在美男子腓力之后,他的儿子们相继继位,但都没有留下嫡系后代。法兰西贵族便拥戴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家族的后代登上王位。海峡另一边的英格兰国王提出了异议。他承袭了法兰西王国的爵位,拥有法兰西西南部的土地,因此也有权参与法兰西的事情。另外按照他母亲的血缘,他还是美男子腓力的外孙。因此,他也有权登上王位。就这样,1337年,著名的百年战争开始了。在这场漫长的争夺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发生在战争的后期。15世纪初,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Henry V)想要从法兰西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当时在巴黎执政的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Charles Ⅵ)患有精神病。英军发起了进攻。他们从诺曼底登陆,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1415),并与法兰西达成了一项理应带来和平的协议。根据约定,亨利五世与瓦卢瓦家族之女结婚,他们的继承人将同时继承英法两个国家的王位。这个“双肩挑”的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了,除了查理六世的儿子王储查理。他认为自己才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在洛林农家少女让娜·达克(Jeanne d'Arc,即圣女贞德)的支持下,王储查理开始了收复王权的斗争。他在兰斯加冕,成为查理七世(Charles Ⅶ),后来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将英国人逐出了法兰西(至15世纪末仅加莱一地尚未收复)。总之,查理七世在位时期,英吉利海峡一边是英格兰一边是法兰西的局面就基本形成了。如今,所有的法国人都被教育要感谢查理七世和圣女贞德所创造的奇迹。可是这个奇迹究竟妙在何处?英法联姻,将两个王位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有什么不好呢?几乎在同一时期,西班牙正是这样形成的。

我并不想重写历史,我只是想将历史从民族主义的金钟罩里解放出来。从19世纪开始,民族主义便禁锢着历史,试图将一切都记在人民大众名下,而有些事其实都是贵族一手决定的。

确实,15世纪出现了民族情感、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萌芽。但这只是萌芽,只在一些边缘性的小事上有所体现。随着王权的加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些民族国家逐渐出现在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它们的形成丝毫无关民意。那时的人民并没有“自决权”,他们什么都没有。在他们周围形成的界限是一小部分人权力较量的结果。与其认为欧洲自古便形成了界限清晰的民族国家、人民从一开始就有了民族观念,倒不如想想封建时期欧洲的样子。封建的欧洲不过是属于贵族阶级的大富翁游戏,是贵族成员相互交易、竞技角逐的舞台。

我们总是将这一点忘在脑后,然而以家族名字来命名的朝代却一直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葡萄牙王国的第一位国王阿方索伯爵。他的父亲其实来自勃艮第家族。我们还提到过安茹伯爵。13世纪,承袭安茹伯爵的是法兰西国王的儿子。后来此人成为西西里国王,而西西里岛是诺尔曼领主早前从穆斯林手中夺来的。到了14世纪,他的后人又坐上了匈牙利、波兰的王位。

这个圈子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是中世纪的传奇人物之一:阿基坦女公爵埃利诺。她出生于1120年前后。其祖父是威廉公爵(William Ⅸ),很喜欢资助文人、艺术家,自己也是一位行吟诗人。他在波尔多和普瓦提埃建了宫廷,埃利诺就在那里长大。在祖父的熏陶下,埃利诺一生都热爱音乐、诗歌,对自己的语言奥克语有很深的造诣。很快,她就嫁给了法兰西国王的儿子。在法兰西看来,富饶的阿基坦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然而这场婚姻并不幸福,特别是在十字军东征之后。当时,埃利诺的丈夫已经当上了国王,他们夫妇二人一同踏上了征程。我们不知道其间具体发生了什么,总之他们一回来,国王就提出了离婚。离婚后,埃利诺嫁给了不久就坐上英格兰王位的亨利·普朗塔热内。

就这样,埃利诺来到了王位纷争的中心。我们在上文提到这段历史时,讲述的是英法两国之间的较量。但实际上,这更是一场家族之间的战争。在领地归属的问题上,首先是亨利二世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产生了争执,其中包括著名的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后来发展为狮心王理查与法兰西国王菲利浦·奥古斯都一生的对抗。

狮心王理查!罗宾汉与艾凡赫忠心辅佐的英雄国王!英格兰哪一位国王能比他的名字更响亮?也许他的确是最有名的一位,但他一生在英国停留的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六个月。他的母语是奥克语,去世时身在利穆赞,从小就与后来的死敌菲利浦·奥古斯都往来密切。有人甚至认为,他们二人早年是情人关系。

我小时候的历史教科书通常都会将1214年的布汶战役作为中世纪早期英法之战的辉煌代表。这次战役是菲利浦·奥古斯都的伟大胜利。书中写道,在距里尔不远的小镇布汶,法兰西国王迎击了两位反叛臣子组成的联盟。这两位叛贼一位是英格兰国王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狮心王理查之弟),另一位是德意志皇帝奥托四世(Otto Ⅳ)。这仿佛是一战的预演。事实上,这次战争也是一个小圈子的纷争。这些人早就互相认识,彼此都非常了解。就连奥托四世也包括在内。他的父亲是巴伐利亚公爵,母亲是埃利诺的女儿。所以狮心王理查是他的舅舅。他从小在舅舅身边长大,二人关系非常好。狮心王理查想让奥托成为约克伯爵,后来又试图让他当上苏格兰国王,最后把普瓦图的爵位给了他。等到神圣罗马帝国选他做“罗马人之王”的时候,他才回到了日耳曼世界,迈出了走向帝位的第一步。

人们都说维多利亚女王是19世纪时“欧洲的祖母”,埃利诺也一样,她是12世纪的欧洲祖母。她的一个女儿嫁到西西里成了王后,丧夫后又嫁给了图卢兹伯爵。她还有一个孙女当上了卡斯蒂利亚王后。埃利诺晚年有一次出行就是去找她的这个孙女,回去时带走了一位小公主——卡斯蒂利亚的布朗什(Blanche of Castile)——后来的法兰西王后。旅途的奔波让年岁已高的埃利诺疲惫不堪,1204年,她在普瓦提埃去世。临终前,她要求将自己埋葬在索米尔附近的丰特弗洛修道院。她那朝三暮四的丈夫亨利二世(逝于1189年)和儿子理查(逝于1199年)都长眠在此。她的儿媳无地王约翰之妻、英格兰王后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Isabella of Angoulême)后来也埋葬在这里。这个修道院值得一去。我们在离泰晤士河不远的温莎城堡开始了这一章,没想到结束时却来到了卢瓦尔河畔。(参见插图Ⅴ)


[1] 中世纪欧洲人对东方、非洲或西班牙地区的穆斯林的称呼。——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