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奔跑,却用双手攀越生活的难关
如果说世间只有一种力量是神奇的话,那么一定是爱情。
格致中学少先队总辅导员郑懿走进了王志冲的生活。这位比王志冲大一岁的姑娘,善良,聪慧,美丽。她像一把光的钥匙,打开了王志冲未来长路的门扉。她鼓励王志冲试着移下病榻,拄着拐杖,冲出斗室。为了增加臂力,王志冲把整个身子侧向右边或左边,然后用手使劲撑着,坚持不到一分钟,就得恢复仰面朝天的姿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不断反复,尽管有时累得气喘吁吁、痛得大汗淋漓,但王志冲从不言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仰面或侧身写字的王志冲终于可以踮起脚尖贴靠在五斗橱上写字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志冲已勉强可以下楼坐三轮车到上海图书馆看书学习了。虽然上下楼必须麻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特殊照顾,但广泛阅读的机会已经使他很满足。郑懿不仅经常来看他,还买来各种鲜花放在王志冲的房间。她说,房间放着鲜花会使人神清气爽。王志冲听了这些话,心中早已春意盎然,郑懿也下定决心要照顾他一生一世。这时,恰逢王志冲第一本译作《第一个劳动日》正式出版。他迎来了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有了第一份自信,以及一个温馨的家。
女儿苗苗的出生,使王志冲和妻子沉醉在同甘共苦的快乐之中,他们一起憧憬着锦绣未来。王志冲又得到新的译书机会,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已经很忙很累,但王志冲决定接触第二种、第三种外语,以开阔视野。王志冲说:“在艰辛的道路上跨一步,再跨一步,虽然缓慢,但只要坚持前行,必能实现理想。我信念坚定。”
然而命运多舛,十年浩劫来临。满街的反封资标语和口号,让王志冲苦心多年翻译的书稿,全部化为泡影。外文书店几乎不再进口外文书。上海图书馆也不再接待像他一样好学的求知者。他热爱的翻译事业,难道就这样像处斩死刑犯一样被处斩了吗?仰天长叹或暗自悲泣都无济于事。他必须继续生存下去,这个家,必须继续生存下去。一个连一分硬币掉在地上都无法捡拾的重残者,他必须摇着残疾车,外出工作了。妻子郑懿也和许多教师一样,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遭受着“臭老九”的待遇。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东借西欠和亲戚资助勉强支撑着。
妻子消瘦单薄的身影,王志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爱莫能助是一种多么无奈的尴尬。一切只能默默地忍受着、承担着。他深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的生活都难免有艰难和困惑,甚至可以说,艰难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重要的是能否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去战胜它。回想自己曾经吃过那样多的苦,眼下的这些苦又能算什么呢?物质条件差一点算不了什么,精神上千万要站得稳。
有一年中秋,郑懿为了让全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悄悄把结婚时亲戚赠送的戒指卖掉了。王志冲知道后特别愧疚,第二天他也忍痛在书架上抽出了几本外语词典,想拿去换点钱贴补家用。可没想到他原本最心爱的《俄华词典》、《波俄词典》等已经被视作废品,分文不值,只勉强典出了一本西班牙语词典。当他把还不及词典原价四分之一的钱交给妻子的时候,妻子眼里噙着泪水,半是嗔怪地说:“何必呢,何必呢,戒指根本没有用处,但词典就不同了,怎么不为往后的需要想想呢?”这种时候,妻子还相信词典在将来或许还有作用,王志冲感到一阵暖意和希望。当晚,他阅读旧俄文书至深夜,久久不能入眠。从此,他更勤奋,常常取出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赠送的照片,凝视,深思,照片后面的题词时刻在他眼前浮现:赠给王志冲同志!
那几年,虽然停止了翻译工作,但王志冲从未停止过学习,温习外文,研读名著,他也尽量做好用非所学的那份工作,还因为尝试配曲和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有过一段难忘的情谊。他永远记得柴可夫斯基的那句话:“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快乐,你就到人民中去吧,你会相信在苦难生活中仍然存在着欢乐。”
王志冲以自信、乐观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不幸,以无畏、坚强迎接生活的挑战,从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用双手攀越生活的难关,用乐观豁达谱成了强者之歌,用坚忍不拔书写着钢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