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银行的起源与功能
银行是吸收储户存款、向借款人提供贷款,以及向其客户提供一系列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银行在组织家庭、企业、政府等储户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流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数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的服务范围和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为银行节约了成本。许多国家的用户优先采用电子分销渠道获得银行服务,如自动取款机(ATM)、电话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而不是老套地前往商业街上的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业务。支付方式创新使人们从现金和支票支付转向更加便捷的电子支付系统,如信用卡和借记卡、无接触支付技术,这些电子支付系统有时直接关联客户的银行账户。然而,社会上无法利用新型服务渠道的那部分人,并未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在银行界悄然兴起的“影子银行”,是指那些提供与银行类似服务的金融机构,但它们没有银行业务许可且大多不受监管。
近代银行的历史见证了大型银行机构不可阻挡的扩张步伐,巨无霸银行现已遍布全球。多数巨无霸银行是在并购竞争对手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有时则是在银行业危机或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对一些陷入财务困境的银行进行纾困或救助所致。即便是巨无霸银行对倒闭的可能性也具有内在的脆弱性。银行的存款人希望银行总能心甘情愿地快速兑现他们的存款;然而,当银行将一笔贷款发放给借款人后,在贷款到期偿还前的若干年内,银行都用不上这笔贷款冻结的资金。假如银行的存款人不是同时要求取出存款,银行就有能力向存款人履行承诺,具备偿付能力。但是,一旦存款人对银行失去信任,银行将无力应对。如果所有的存款人同时蜂拥而至要求提款,银行很快就会没现金可付。
在2007年之前,许多评论家都以为,在宽松监管体制下运营的技术复杂的现代银行,总是有能力为想投资的借款人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一记当头棒喝,让人们对此观点进行根本性重新评估。在这场危机中,许多银行损失惨重,有些破产了,其余的需要用大量纳税人的钱来资助才能避免倒闭。随着多数经济体陷入衰退,政府面临巨额公共支出赤字,国债规模不断攀升。紧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而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席卷了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全球的中央银行都开始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努力刺激经济。为限制银行从事风险过高的贷款业务,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定了一些新的规则。新建立的监管框架不仅监管单个银行的风险,还监管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当银行系统有效运转时,全社会都从中受益,借款人和存款人也能达成所愿。如果企业家因无法筹得所需资金而使有潜力的项目始终搁置,经济就难以增长和发展。如果贷款受家庭关系、政治影响力或人情关系等支配而被用于非生产性目的,那么这样效率低下或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就会阻碍繁荣和增长。
贯穿这本通识读本的主题是: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要作用,以及银行因失去储户或其他资金来源方信任而突然崩溃的脆弱性。本书着重介绍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面临的风险,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描绘了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中的主要事件,并研究了商业银行、行业监管机构、中央银行、政府和国际组织从过去十年剧变的惨痛教训中归结出来的应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