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利工程
1.农田与交通水利
宋仁宗时,渑池县开挖一条排水沟,“锸田千有二百步,平钱十有三万,僦佣三千工。农愿售地,市愿输金,役愿顾直,工一月已”。[1]沟长1200步,大概是包括地钱、工钱在内,共花费130贯。宋仁宗时,“自大河有东、北流之异,纷争十年,水官无所适从。”都水使者王宗望“谓回河有创立金堤七十里,索缗钱百万”,诏令从之。[2]在河北修筑金堤即黄河大堤70里,经费预算是100万贯,合每里14285贯。宣和年间,杭州余杭县重修了调节南湖水出入并灌溉农田的闸门——西函,“其高七仞,其袤一百三十丈,两崖横敞,其中闭处少狭。从狭度敞,相去寻有半,加肤寸焉。故石之工九百七十,役庸万有六千三百,用缗钱四十三万。”[3]费用是430贯或43万贯。
乾道二年(1166年),华亭县大兴水利,疏浚河渠,修建闸门:“为闸于邑东南四十有八里,增故土七尺,甃巨石两趾,相距常有四尺,深十有八板,板尺有一寸。月河之长三千三百五十有五尺,广常有六尺。凡浚河之工万有一千二百,金工、石工、木工、畚筑之工、伐助运致之工,总其数概七倍于浚河。靡钱缗九千三百五十四,粟石二千三百有九十。”[4]总费用仅钱就达9354贯。淳熙十一年(1184年),浙东提举勾昌泰报告:“台州黄岩县旧有官河,自县前至温颜岭凡九十里,其支流九百三十六所,皆以溉田。元有五闸,久废不修。今相度,其河有合开三十一万九千丈有奇,一面开淘,两月可毕。惟有建闸一事,约费二万余缗,乞从朝廷给降。”[5]黄岩县平均每座水闸的造价是4000贯。淳熙十三年,慈溪县兴修水利,“先为长堤,以捍江潮,撤故闸余址,悉以石为之,长十有一寻,广四寻(中缺)丈有二尺,扃以层版……费钱百六十万,为工五千。重筑四埭,以障支流”。[6]筑新的江堤,建新的石闸,经费是1600贯。
福建兴化军莆田原有陈坝斗门,“上受众流而下泄之海”,是当地重要的水利设施。绍熙二年(1191年),“审旧址之易危,上下截流,履实而裁基,别为斗门三间。靡金钱余四百万”即4000余贯。[7]仪真的漕河闸,原为木质材料,不能经久,“日以朽腐”,嘉泰二年(1202年)改为石闸:“门之广二丈,高丈有六尺。复为腰闸,相望一百九十五丈,规模高广,大略如之……縻缗钱三万有奇”。[8]这座大石闸是系统工程,包括总闸和调节闸(腰闸),造价是3万余贯。运河常州武进段的奔牛闸,嘉泰三年(1203年)重修,用钱8000余缗:“钱以缗计者八千……皆有奇”,米500余斛,将原来的木结构全部换成石头,“又为屋以覆闸,皆宏杰牢坚”。此闸具有重要的地位:“自天子驻跸临安,牧贡戎贽,四方之赋输,与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者,途出于此,居天下十六七。其所系岂不愈重哉!”[9]所以受到重视。宋宁宗时,运河的泻水闸(当地称作涵管),造价在100贯到50贯之间:“运河泄水由函管,函管掘开须到底。……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10]宝祐五年(1257年),慈溪县在德门乡建茅针碶即水库的大闸,“凡阔三丈四尺,立五柱,分四眼,眼阔七尺六寸,视旧增九尺,臂石二十层。凡费钱四万二千七百一十七贯,米二百一十三石”。[11]费用是钱42717贯,民夫口粮213石。兴化军莆田县的木兰陂,原来可以灌溉农田1万余亩,但其斗门即闸门经常毁坏。咸淳四年(1268年)重造林峬斗门,“左累右叠,植石楗者三之,分为两门,扃以横木,仍旧制也。又更为新意,则有石柜,焉有木柜焉。昔之门,其深以丈,今增四尺焉;昔之八字,其迤逾丈,今南北皆五丈焉。散水之堤,向广六尺,今倍之;迎水之石,向高一丈,今三之。沉木以为基,盐蜃以为固,其防虑益周,其心思益远,是欲为千百年赐也。”经费预算是:“非芝楮六万不可”即6万余贯纸币。[12]咸淳四年,福州福清县重造可以灌溉5000余亩农田的石塘祥符陂,“糜金钱六十万”,[13]费用为600贯或60万贯。
《闸口盘车图》五代佚名。
2.水井
至和元年(1054年),温州永嘉县开元寺的僧人利卿,“谨舍净贿壹拾叁贯文有余,重修义井一口,并置井阑甃砌等,上答四恩,下资三有者”。[14]这眼设施完备的公共水井,造价是13贯余。
开禧二年(1206年),有位叫胡六八的居民,在某地“谨施官会壹拾贯文省,恭入普慈教寺十六观堂常住,开井一口”。[15]一眼水井的造价是10贯会子。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绘)中描述的一口公共水井。
景定四年(1263年),建康府下令要求驻军各营寨修建水井:“仰各军统领契勘见在井数,如甃井浑臭者即与淘浚,土井崩坏者即与甃砌,人稠井少去处即与添凿,庶几军中省远汲之劳,来春免疠疫之疾。……后据所差点视官韩眀申:除堪好不必修者外,有五百九十六眼当修,随其损坏多少,给钱有差,总费一万六千九百七十贯。”[16]平均每眼28贯余。
咸淳年间,余杭县在丁桥四方往来之冲打凿一眼水井,以供来往行人饮用,并“覆井以亭,且筑庵其旁,以容憩者”。所有费用包括“买地、鸠材、雇工”,共“缗钱三千”即3000贯。[17]比以前的造价贵的多,原因一是物价上涨,二是此井包括买地钱以及多了井亭、庵等建筑物。
[1]吕祖谦编《皇朝文鉴》卷81,赵瞻《渑池县新沟记》,第1160页。
[2]《宋史》卷330《王宗望传》,第30册第10636页。
[3]成无玷《南湖水利记》,《全宋文》第148册第320页。
[4](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20,许克昌《华亭县浚河治闸记》,第5册第4567页。
[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8之46。
[6]楼钥《攻媿集》卷59《慈溪县兴修水利记》,第2页。
[7]傅淇《陈坝斗门记》,《全宋文》第242册第286页。
[8]张伯垓《漕河修闸记》,《全宋文》第242册第17、18页。
[9]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20《常州奔牛闸记》,第2165页。
[10]刘宰《漫塘集》卷4《运河行》,第1170册第338页。
[11]梅应发、刘锡《开庆四明续志》卷3《茅针碶》,第6册第5953页。
[12]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10《重造林峬斗门记》,第1185册第655页。
[13]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10《福清县重造石塘祥符陂记》,第1185册第661页。
[14]释利卿《重修义井记》,《全宋文》第48册第228页。
[15]胡六八《开井记》,《全宋文》第301册第47页。
[16]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38《尺籍》,第2册第1975页。
[17]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37《潜公井》,第4册第3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