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网络利他行为对人格发展的积极功能
第一节 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接触到网络这一虚拟产物。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社交服务以及休闲娱乐服务等。“互联网+”时代潮流正在不断推进,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越来越重要。许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开始向互联网方向转移,网络利他行为就是其中一个方面。网络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虚拟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行为[1]。目前,有关研究已经围绕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缺乏关注网络利他行为对助人者本身的发展意义和积极影响[2]。
心理弹性是个体经历挫折、逆境和失败等一系列不利处境后能快速恢复过来,甚至进行积极转变和成长的一种心理特质,近年来一直是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热点课题[3]。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弹性由认知和控制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前者包括自信心、领悟力、坚韧意志、主动性等成分;后者包括控制力、目的性、存在感和人际交往等成分[4]。增强心理弹性不仅能够发展个体心理潜能、预防行为偏差;而且有助于促进个体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6]。另有研究发现,网络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得到来自他人的、社会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的行为,但这并不否定个体自身因为做了好事从而获得的自我满足感等一系列的精神奖励[7]。而这种内在奖励机制又会进一步促进人们产生网络利他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因而可以认为,网络利他行为对于个体的积极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这样,本研究假设: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所持有对于任务有能够胜任的自信,并能面对挑战、力争成功的信念[3]。一方面,网络利他行为要求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或技能去帮助他人,这样不仅会巩固和提高个体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而且由于帮助了他人,个体将获得一定的成功经验,从而增强其从事相应活动的信心。由此,可以认为网络利他行为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有研究者也提出,具备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个体会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预定的任务而寻求增加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调动一定的心理资源和动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8]。相信自己能实现既定期望目标的信念即为个体心理弹性的认知维度,调动起一切资源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即为个体心理弹性的控制维度。由此,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完成这类任务的动机及其寻找有效实现途径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据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假设: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塑造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研究网络利他行为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对中学生的积极适应与健康发展有指导作用,也可以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新思路。所以,本节拟以中学生为对象,系统探讨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结果对培养中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有效促进其积极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某中学高一、高二的六个班级共330名学生进行施测,共获得有效问卷307份,有效率占比为93%。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92人;被试平均年龄17.32±1.32岁;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91小时。在测试前调查对象已经被告知施测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研究工具
(1)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郑显亮等人(2010)编制,用于评估个体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频次[1]。该量表由26个条目组成,并包括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和网络提醒4个维度。量表按照从1(对应“从不”)至4(对应“总是”)的4点记分方式进行记分,量表得分越高则代表个体在网络空间的利他行为越多。该量表的信效度已在国内青少年群体有所验证,并广泛使用。本研究中,量表总体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94;各维度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均在0.79~0.89之间。
(2)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该问卷由张阔等(2010)在PCQ-24的基础上编制,总共26个条目,包括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希望、乐观4个分问卷[3]。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采用7点计分方式,按照“1=完全不一致”到“7=完全一致”进行计分。得分越高,则代表个体心理资本的积极倾向性越强。本研究使用自我效能感分问卷(包括7个条目)以及心理弹性分问卷(包括7个条目),用以评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状况。本研究中两个分问卷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均在0.83以上。
3.统计分析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4.0,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皮尔逊相关考察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1.0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使用Bootstrap程序对中介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
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心理弹性得分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2-1)。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表2-1 网络利他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注:∗p<0.05,∗∗p<0.01
2.中介作用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可知,网络利他行为、心理弹性以及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本研究将网络利他行为作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出三者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2-1所示),模型中的各拟合指数详见表2-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模型中各项拟合指数均较为理想。据图2-1可知,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利他行为和心理弹性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图2-1 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
注:∗∗∗p<0.001
表2-2 模型各项拟合指数
3.中介检验
本研究使用Bootstrap程序对中介效应进一步检验。首先,采用重复随机抽样法从所有原始数据(n=307)中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根据这些样本拟合出中介模型,以此生成中介效应的估计值,形成一个近似抽样分布,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中介效应的平均路径值,在95%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内进行检验。若在95%的置信区间内未包含0,则说明该中介作用是显著的(有关详细结果见表2-3)。从表中可以看出,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的总体效应与间接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但直接效应则不显著,而自我效能感在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由此可以说明,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完全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间接途径得以实现。
表2-3 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
四、讨论
通过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网络利他行为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中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越多,其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而网络利他行为的四个维度(即网络提醒、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关系显示:在网络环境中,给予他人善意提醒、情感支持、正确指导以及向他人分享相关内容,能够得到他人的积极反馈,从而使自身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等,并进一步内化为积极的人格特质,当个体再次遇到挫折时,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做出应对。而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集中表现。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可知,网络利他行为对心理弹性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它完全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心理弹性,即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利他行为和心理弹性的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有研究者指出,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大影响因素,较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9]。网络利他行为频率高的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或技能在帮助他人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通过不断积累从而增强其有胜任各种困难任务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而另外有研究表明,个体处于不利处境时,其应激状态、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的产生将由自我效能感决定[10]。在这种困境中,有信心能够适应的人,往往较少表现出焦虑和恐惧;而不确定自己能否处理这类环境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于环境的威胁。由此,面对逆境时拥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将会产生各异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行为反应的分化。心理和行为上的分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经历挫折之后是否能够恢复以及恢复的水平。所以,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利他行为首先会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其心理弹性发展,如此形成“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这样一种模式。
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强调网络利他行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其对网络利他主体的个人价值。网络利他是纯粹的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种认识的根深蒂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网络利他的积极性。本研究结果得出,网络利他行为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个人的心理弹性。此结果有力证明了,网络利他这一积极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更有益于网络利他者本身。所以,教育工作者应鼓励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做出网络提醒、网络支持等行为,这既能够强化中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促使其心理弹性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