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尿布疹
如果尿布疹是由尿液引起的,可以勤换尿布。洗尿布时,可以通过多次漂洗或改用中性洗涤剂来减轻洗涤剂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为了减少尿布中存留的氨含量,可以在漂洗尿布时加入半杯醋。如果尿布疹已经出现,应该在洗完臀部后抹宝宝专用的祛除尿布疹的药膏,并且尽量让臀部与空气接触,不要总是捂着,更不要让宝宝的臀部长时间包裹在已经尿湿的尿布里,要尽量保持臀部干爽,这时更适合用纸尿裤。
新生儿皮疹
有些新生儿在第一周发生特征性皮疹。宝宝四肢的皮肤会出现红斑样的皮疹或者白色的脓包。此类皮疹无须治疗,可自行消失。
痱子
痱子是一种在闷热天气里容易出现的皮疹,尤其容易发生在包裹太严的宝宝身上。痱子经常出现在宝宝肩上和颈部,是一串串细小的粉色丘疹,干燥时会变成浅褐色。出痱子会让宝宝感觉很难受,要避免宝宝出痱子,还要注意避免出现严重的发热现象。
脐炎
脐炎是由于没有愈合好的脐部残端感染了细菌,或因脐部清洁不力造成的急性炎症。轻者脐部及周围皮肤轻度红肿,伴有少量白色或黄色脓性分泌物;重者红肿发硬,伴有很多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脐炎可以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蜂窝织炎、腹膜炎以及败血症等,危及宝宝的生命。平时应注意保持宝宝脐部的干燥卫生,洗澡之后要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如果发现宝宝脐周皮肤发红,可以每天用酒精擦拭脐部2~3次,直至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严重者应尽快到医院接受诊治。
脐部出血
宝宝脐带于出生1周后开始脱落,在脱落前脐部可能有少量出血或渗液,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出血不多,就不必担心。每天给宝宝洗完澡后,用棉签蘸75%酒精擦干宝宝脐部,保持干燥即可。如果出血量多,应立即用无菌或干净纱布压住脐部,尽快到医院就诊处理;如果渗液偏多,可以在擦完酒精后撒一些脐带粉;如果脐周发红、渗液呈脓性时,除脐部护理外,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脐疝
脐疝是脐部周围的肌肉发育薄弱,腹腔内脏器透过肌肉到皮下所致。脐疝大小不一,直径通常为1~2厘米,偶尔有3~4厘米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多见。一般宝宝哭闹、便秘、全身使劲时脐疝凸出明显,安静、睡眠时凸出减轻或消失,有时可以用手指压迫脐疝凸出部位使之消失。6个月至1岁之内的宝宝腹部肌肉逐渐发达,脐疝可逐渐变小并自然闭合,预后良好。脐疝较大或2岁以上仍未恢复正常者可通过手术治愈。手术比较简单,对宝宝没有太大损伤。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产后2~3天,皮肤黄染从宝宝的面部开始,逐渐波及胸、腹及四肢上端,呈浅黄色,皮肤红润、有光泽,一般出生7~14天自然消失。早产儿生理性黄疸会更重一些,要7~21天才可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提早开奶及频繁喂奶可使黄疸程度减轻,消退速度加快。如果皮肤黄染在产后24小时之内出现,或皮肤黄染波及手、足,甚至巩膜,说明黄染已经超出了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应及时抱宝宝到医院诊治。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导致的皮肤黄染。母乳性黄疸目前多用排除其他疾病法和试停喂母乳的方法进行诊断。如果停用母乳3~4天后皮肤黄染仍然消退不明显,应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嗓子发响
有些父母会发现,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呼吸时,嗓子会发出一种吱吱的响声。特别是在啼哭或发怒时,这种响声会更明显,安静时稍好一些。这时宝宝的啼哭声不嘶哑,也不发烧,吃奶也很正常,精神也很好。
之所以出现这种吱吱的响声,主要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喉头很软,每当呼吸时,喉头局部就会出现变形现象,使气管变得较为狭窄,这样自然就会发出响声。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柔软的喉头慢慢变得坚硬,也就不会发出响声了,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胎记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出现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鼻塞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室外,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会出现鼻塞现象。尤其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依然逐渐加重,有时可持续3~4周左右,甚至严重到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引起的,爸爸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接触室外空气,会使宝宝鼻腔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大便变色
新手妈妈为宝宝换尿布时,有时会被黑绿色的大便(胎粪)吓一跳,以为宝宝得病了。其实,宝宝的这种大便颜色是很正常的。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种黑绿色的物质就存在了,宝宝的小肠蠕动正常,所以出生后可以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
通常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胎粪基本排泄干净,接下来的2~3天,父母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由暗绿色逐渐变为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
另外,由于每个宝宝的喂养状况不同,大便颜色也会各有差异。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会排出金黄色,如同芥末的粪便,形态稀软;喂配方奶的宝宝,排便的形状或颜色会有很多种,从淡黄到褐绿色都有,如配方奶含铁比较多,颜色会类似黑色。所以千万不要与其他宝宝的粪便做比较,即使是同一个宝宝,两天之内也可能排出不同颜色的大便。
新生儿假月经
有的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会流出少量血样黏液,持续2周左右,叫作“新生儿假月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做任何处理。
造成女婴假月经的原因,是宝宝在母体内受大量雌激素的刺激,造成生殖道细胞增生、充血。出生后,宝宝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大量脱落,造成类似月经的血性分泌物排出。所以,在给女婴洗澡时,不要用盆浴,要淋浴或用流动水清洗外阴,以免感染。如果发现宝宝的血性分泌物较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的可能。
刚出生的女婴在阴道口内还有乳白色分泌物渗出,如同成年女性的白带。这是由于妈妈在怀孕时母体雌激素、黄体酮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宝宝出生后阴道黏液及角化上皮脱落,成为“白带”。
女宝宝的“白带”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揩去分泌物就可以了。这种“白带”持续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如果长时间不消失,或白带性质有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有阴道炎的可能。
马牙
宝宝出生3~5天后,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马牙”。在我国民间有一种做法,认为“马牙”要用干净的布蹭掉才行。其实,这种民间传统的育儿习俗有害无益。
这种在宝宝出生后出现在其口腔硬腭上的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由于宝宝口腔黏膜非常娇嫩,无论是用针挑刺还是用粗布擦洗,都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口腔黏膜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全身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马牙”不必特意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非要用布将其蹭掉,反而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
宝宝出生时,前部上下牙床是不接触的,两侧后部各有一个隆起,上下能接触到的脂肪垫,俗称“螳螂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脂肪垫是多余的,会要求医生为宝宝割掉“螳螂齿”,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宝宝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乳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宝宝吸奶。随着乳牙的萌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用刀割“螳螂齿”不但影响宝宝吸奶,还可造成口腔破溃、感染,甚至会引起全身的败血症,严重的可致宝宝死亡。
鹅口疮
鹅口疮表面是层叠的白斑,外观很像凝固的牛奶,通常出现在宝宝的双颊内侧,有时也会出现在舌头、上腭、牙龈等部位。新生儿出现的概率最大,尤其是服用抗生素后更易出现。
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通常是在宝宝通过产道时被感染的。当宝宝感染了这种霉菌,由于平时受其他微生物的抑制,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但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宝宝使用抗生素后,可能导致这种霉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这种感染有疼痛感,也会影响宝宝吃奶。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如果发现宝宝有鹅口疮的症状时,应带宝宝到医院及时治疗。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它与婴幼儿肺炎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
因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完全,所以咳嗽多不明显,体温可正常、升高或偏低,伴有反应差、不哭、吃奶减少、拒乳、呻吟、呕吐、呛奶、吐沫、呼吸浅促等症状,还有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症状。同时,肺部呼吸音变粗或减低,可能听不到干湿啰音。若孕妇患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发生过宫内窘迫,更要警惕新生儿患肺炎的可能。
新生儿居住的房间应清洁、干净、通风和日照良好,新生儿要尽量避免与外人接触,防止呼吸道感染。
母亲患感冒或服药时应暂停哺乳,因为病毒或药物代谢产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可能引发肺炎。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抗体与胎儿红细胞(抗原)发生同族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溶解破坏的一种溶血性疾病。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最多见,Rh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较少见。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溶血多见于ABO溶血病,宝宝生后数天内出现轻微黄疸,近似生理性黄疸,无贫血或轻度贫血。重型溶血主要见于Rh溶血病,除重度黄疸外,新生儿多有全身苍白浮肿、肝脾肿大、重度贫血、胸水、腹水、呼吸窘迫、精神反应差、不吃奶等危重症候,如不及时治疗,常在出生后不久死亡,有的则死于宫内。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显著缺乏而引起的一种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按发病时间可分为三种,即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轻重不一,有的仅脐部少量渗血,有的则出现胃肠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较重现象。
经典型临床最多见,多在出生后2~6天发病,早产儿可晚至2周。表现为脐部残端渗血、皮肤出血、胃肠道出血、针刺处渗血,以及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
晚发型常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发病,患儿发育良好,突然起病,以颅内出血多见。凝血时间延长是确诊的主要方法。该病的预后一般良好,但如果出血过多,治疗不及时可致死,颅内出血则预后较差。
一旦出现脐部出血,局部可先用云南白药或凝血酶止血,再带患儿去医院诊治。有消化道出血表现者,应短暂禁食,待出血控制后再喂奶。贫血明显者,可输新鲜全血。有颅内出血表现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以减少刺激。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有时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是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儿发病率更高。
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如精神弱、烦躁不安、拒奶、发热等,早产儿可有体温不升、拒奶、不哭、面色苍白、体重不增等表现。继之出现口周发青、呼吸增快、腹胀、黄疸、肝脾肿大、皮肤发花,以及出现瘀点、瘀斑等感染中毒表现。本病最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其次可合并肺炎、肺脓肿、骨髓炎等,较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