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皮革工业状况及有关信息
中国轻工业部于1984年6月28日至7月12日派出以轻工业部二轻局副局长王秀英为组长的“轻工业部赴匈牙利猪皮制革考察组”赴匈回访考察,旨在了解匈牙利猪皮制革技术和皮革工业基本状况及有关信息。考察组在匈期间,主要参观考察了佩契(Pècs)制革总厂、佩契呼诺服装厂、佩契制鞋生产合作社、匈牙利国家皮革合成革和制鞋研究所、布达佩斯制革工业公司(Budapest BöriPari Vallalat简称BBV)、布达佩斯皮革工业进出口公司(BIVIMPEX)、帕诺尼亚毛皮加工厂等7个单位,并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内容涉及制革原料皮、工艺技术、三废治理、经营管理,以及皮革和革制品的销售、国际市场信息等各个方面。
一、匈牙利皮革工业现状
匈牙利是东欧皮革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皮革和皮革制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某些皮革产品如绒面服装、手套、裘皮服装等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并享有盛誉。据统计,匈皮革工业年总产值占全国工业年总产值2.3%,占全国轻工业年总产值14.1%。匈全国皮革工业职工总数为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6%(按目前全匈人口1000万计)。皮革工业计有120个公司和企业,其中部属大企业6个,专业化生产皮革的大公司和企业3个,皮鞋厂和制鞋生产合作社80多个,还有从事革制品(如服装、手套、包袋皮件等)加工和毛皮加工的公司、企业和合作社20多个。此外还有贸易公司、研究开发公司等。
(一)原料皮资源
1.牛皮
匈牙利牛的存栏数约为195万头,多数是HOISTEIN品种与匈本国的宽角品种杂交繁殖的。原皮的质量一般都较好,重量约32kg/张。全国每年用于制革的牛皮约50000t/年,其中1/3是国产的,2/3依靠进口,大部分来自西欧,也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进口。匈国内牛皮资源不足是发展皮革工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牛皮制革的主要品种是鞋面革(正面、修面)、家具革、服装革及少量工业革、底革等。
2.猪皮
猪的存栏数约为835.5万头,多数是大白猪种,饲养期一般8个月,体重达80~100kg即可屠宰,目前开剥率约30%。匈猪皮制革主要立足于国内资源,少量进口,其中90%~95%为国产猪皮,其余5%~10%主要来自东德。据介绍,1984年匈曾从中国进口过一定量的猪蓝湿革。匈正在着手发展屠宰剥皮技术,改造屠宰场,将从美国引进剥皮机,希望通过改造,能把猪皮开剥率提高到60%左右,以满足开拓猪皮制革领域的需要。猪皮制革的主要品种是鞋面革(主要是正、反绒面,正面、修面极少)、服装革(主要是绒面的大衣、茄克、衬衫、裙裤用革)、手套革、衬里革、包装革及少量皱纹革、球革等。
3.羊皮
匈绵羊的存栏数约为292.7头。匈绵羊皮绝大部分用于毛皮工业,少数绵羊板皮用于制革,主要产品是绵羊服装革、手套革,产量仅占皮革总产量的5%~6%。山羊板皮主要依靠进口,据介绍,匈在1984年曾从中国进口过山羊板皮和麂皮。近年,匈对于生产山羊正面革颇感兴趣,并正着手设计制造女鞋出口。
(二)制革工业
全匈平均皮革总产量为1300万m2/年;人均产率1.3m2/(人·年)。
其中,牛皮革产量占65%~70%;猪皮革产量占25%~30%,羊皮革产量占5%。
据报道,匈牙利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国家曾投资35亿福林用于皮革工业的改造和调整,其中重点是改造制革、制鞋工业,旨在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能力。目前,“六五”(1981—1985年)期间制革工业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方面,同时解决原皮不足,进一步开拓猪皮制革领域,治理“三废”、保护环境。匈方预示,今后匈在原皮品种和产品结构方面将会起很大的变化。例如,提高猪皮的开剥率,要求逐步达到60%;发展和保护山羊的饲养,暂以进口山羊板皮过渡,逐步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改变原料皮供应上的被动局面。
匈牙利制革工业的基本方向是:保持牛皮革领域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重点为制鞋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开拓猪皮革领域,包括原皮,加工技术,质量和品种,重点改变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以增加猪革及其制品的出口量;开发山羊皮制革,从引进山羊板皮着手研制山羊正鞋面革,以减轻牛面革的压力。此外,在加工技术方面重点是提高整饰质量,并研究正面革轻涂饰、绒面革防水、防尘的新方法。
(三)制鞋工业
匈牙利的制鞋工业在整个皮革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匈制鞋工业进一步对企业实现改造、扩建和现代化规划,1975—1976年获得国家投资总额达5亿~6亿福林(如AHOLD、TISZA制鞋厂扩建改造,DUNA、SABARIA制鞋厂实现现代化),目前制鞋厂的规模、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产品质量、花色品种都呈现新面貌。
全匈平均皮鞋总产量为4400万~5000万双/年,人均产率5双/人·年,人均产率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水平。其中,采用真皮鞋面革的为3400万双/年,采用真皮鞋底革的为300万~400万双/年。
近10年来,匈牙利皮鞋出口增长率大幅度提高,60年代初皮鞋出口量为生产量的21%左右,而70年代初为35%,到80年代竟达52%,目前仍维持一半以上出口。据分析,出口量之所以能大幅度增长,其一是由于国家投资改造、扩建,实现现代化生产;其二是新品种开发,款式、花色设计适应市场流行趋势。匈产皮鞋出口去向是欧洲市场,其中1/4销西欧市场,3/4销东欧经互惠各国,尤其是苏联。近年来,匈部分鞋厂已承接美国客户来料加工,从品种、款式、花色、做工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匈产皮鞋也开始逐步挤入美国市场。
(四)毛皮、服装、手套工业
匈牙利毛皮及其制品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布达佩斯的帕诺尼亚毛皮加工厂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毛皮加工厂之一。全厂有职工1900名,日产皮大衣100件,还有其他制品。该厂除生产小绵羊皮等普通裘皮外,还加工名目众多的珍贵动物皮(如波斯羔、水貂、旱獭、银狐等)及其制品。参观时,展览厅里有模特儿做时装表演,品种、花色繁多,有各式男女大衣、外套、茄克、披肩以及绒面毛里的服装、手套,琳琅满目。
匈牙利是世界上主要的皮手套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国际流行式样的倡导者,尤其猪皮手套匈有独创专利。在全匈出口革制品中皮手套首当其冲,其品质优良,式样新颖,在世界手套出口国家中位居前列,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公认。匈产手套的原料约有40%是应用猪皮腹边革,加工裁料时,一般先将皮革拉绷处理,以保证获得最大的利用率。匈产手套的出口量占产量的80%,产品远销到20多个国家,主要是北欧、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1980年匈在阿尔及利亚开辟了拳击手套新市场。
匈产皮件制品除箱、包、袋及劳防、文具用品外,还生产一些花俏小皮件产品,如小刀鞘、钥匙夹、眼镜套及各种民族小工艺品。据介绍,布达佩斯有家革制品厂年产60万只女式时新皮包,20万副劳保手套,还生产70~80种办公用具、书皮封面和小皮件产品,其中96%的时新皮包出口,供不应求(1/5出口西欧,4/5供应经互会各国),其他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五)合成革工业
匈牙利全国合成革年产量为4.4×107m2/年,产量居世界前位。匈规模最大的合成革厂也是欧洲的大厂之一。该厂属专业化、现代化规范,工艺技术先进,机械设备配套,具有现代化生产水平,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管理工厂,运用电视机监视、控制加工,装卸、调吊完全机械自动化。
(六)其他
1.研究测试机构
匈牙利皮革、合成革和制鞋工业研究所自1983年起改为皮革、制鞋研究开发公司,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单纯的研究检测机构变为研究开发的经营实体,自负盈亏,仍然是全匈皮革、制鞋工业研究、检测的权威机构。
2.制鞋机械
匈牙利的制鞋机械主要是根据西德专利生产的,代表性的产品主要有两种:绷楦机和去边机,其他产品、型号达20多种,质量水平达到出口标准。匈产制鞋机械主要向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出口,可提供成套设备,也可单机出口。
3.皮革化工
匈牙利皮革工业所用的化工材料大部分从国外引进,国产的化工材料主要有铬粉、栲胶、合成鞣剂及部分加脂剂、助剂。
4.制革机械
匈产制革机械甚少,除木转鼓、划槽及辅助性设施外,几乎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多数从西德、意大利、法国引进。匈方有意向中国引进某些制革机械,如干燥、整饰方面的设备。
5.三废治理
对于制革废气、废水、废物的治理,匈政府曾增拨资金用于改造和治理,环境保护部门对制革工业的要求也日益加严。制革厂的边角料、皮屑、革屑采取综合利用,其中边角好料选制小皮件;废边、革屑生产皮革板,用于主跟、包头、内底等制鞋配件;皮边、皮屑制胶;猪油用于日化工业。制革废水采用清浊分流、分割治理。如布达佩斯制革公司的乌伊佩斯制革厂正在着手建立制革废水治理车间,建造污水沉淀池,引进污泥脱水机。处理方式大致是含铬废水采用碱沉淀,含硫废水采用锰盐催化氧化,综合废水采用气浮法,沉淀,过滤,污泥脱水后送至郊外掩埋。
二、匈牙利猪皮制革方面的几个特点
(一)生猪的皮肉不等价,制革用猪皮不存在政府补贴,带油率很低,质量较好
据介绍,匈生猪肉价格为90福林/kg,合1.92美元/kg(按47福林等于1美元计),猪盐鲜皮价格为40福林/kg,合0.85美元/kg,皮肉差价为一倍多,因市民习惯食用剥皮猪肉,副食品店未见有带皮鲜猪肉出售,这是提高开剥率的有利因素。同时屠宰场所提供的猪皮,其带油率很低仅占2%~3%,只有少数从农村收购的猪皮带油率较高,为15%~20%。这对制革厂的投产、加工和得率都是有利的。就考察所见,匈产猪盐鲜皮的质量较好,张幅适中、厚薄均匀,部位差较小,剥皮操作伤极少。
(二)部分猪皮投产前实行分割,量材录用,优质省料
匈屠宰场在开剥猪皮后,先行去油、挑选,其中优质皮不分割,供制革厂生产猪服装革,部分猪皮沿腹部两侧分割,中间皮心供制鞋绒面革,两侧腹部供制手套革,既能合理使用原料皮,又能消除部位差异,保证鞋用革和手套革能施行针对性的加工处理。据介绍,实行分割处理的猪皮占总量的30%~40%。
(三)猪皮制革的工艺技术一般化,但操作认真,精工细作
据考察,准备工段采用灰碱法脱毛工艺,一般浸灰时间2~3天;鞣制以铬鞣(一浴法)为主,用甲酸钠作蒙囿剂,终点pH控制在(4 ±0.2),铬鞣后静置、挤水、剖层、削匀;二层革主要用于生产衬里革、修饰面革、运动鞋革;复鞣主要采用汽巴嘉基(Ciba-Geigy)公司的含铬复鞣剂(如Taimseco H),腹部松软部位选用填充性树脂鞣剂处理;染色主要应用山道士(Sandoz)公司的各色染料及应用配方,加脂材料国产、进口兼用,主要有硫酸化油和各种天然动、植物油加工产品;干燥采用真空干燥与绷板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各类绒面革在染色加油前磨绒,磨绒程序是先粗后细,操作步骤是先横后纵,末次走向由头部至臀部,注意精工,并强调转鼓摔软;涂饰材料主要从意大利引进,设备采用旋转式喷涂机与烘道干燥相衔接。
(四)猪皮革的典型产品是绒面革,全粒面革极少,猪底革尚未生产
据佩契制革总厂介绍,从该厂生产销售的情况来看,生产猪革比牛革更赚钱。其原因之一是猪皮绝大部分是国产的,成本低,而牛皮的2/3依赖进口,原皮及革制品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波动性大,成本高;之二是猪皮与牛皮的比价差距大,而猪革与牛革的售价差距小;之三是猪绒面服装革、手套革、正绒鞋面革及其制品出口量大,换汇率高,有独占鳌头之势,而牛革主要用于制鞋,水平仅能居中。据匈方解释,猪全粒面革尤其是猪正鞋面革为何少产甚至不产,主要原因是猪皮粒面天然特征毛孔大、粒面粗、伤残多所致,因而生产猪全粒面革加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至于猪皮也能够像牛皮那样制造猪外底革,又具有牛底革那样的坚实耐磨性,匈方似还有点不可理喻。
(五)猪革产品的质量处于中上水平
匈产的猪绒面革质量较好,主要特点是软,手感舒适,各品种厚薄均匀,操作伤少,同时色泽鲜艳悦目,线毛细致,具丝光感,张、批之间质量稳定,色差很小,产品具备独特风格,其中服装革符合“轻、薄、软”的要求。但从绒面革各品种观感质量的综合评议来看,质量尚处于中上水平。从所得的猪正鞋面革产品样块来看,薄、软和手感柔软是其特点,其次是粒面、毛孔较细而清晰,但却严重松面,涂层起壳,光色泽、丰满性亦较差,总之该品种的质量尚未过关。
(六)猪皮制革领域的科研动向
从制革广和研究所目前正在从事的科研活动与实验内容得知,匈在猪皮制革技术方面正致力于探索:①酶脱毛工艺在猪皮制革中的应用;②猪皮无盐保藏法实验;③无铬鞣制技术在猪皮制革上的应用;④猪绒面革防水、防尘技术;⑤猪革的轻涂饰技术。
三、匈牙利皮革工业的体制改革
匈牙利早在1968年就开始探索新的经济管理体制,注意到计划、调节和组织制度间的联系和制约作用,重视市场、资金和商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始注意到企业的自主权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但由于缺乏经验,改革的步伐不快,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加快改革步伐,形成了较完善的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尤其1984年4月匈党中央全会以来,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又出现一些新的动向,采取了不少新的措施。据报道,匈今后经济活动中心将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创造收入的能力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从1985年起,国营企业将采用新的领导形式,即通过企业委员会或通过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对企业实行领导。
(1)在探索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匈牙利原重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3个部改组,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调整改组成一个工业部,人员减少1/3,设部长1人,副部长5人,分管5大专业;另有国务秘书2人,分管内外事务。改组后部的职能由领导决策机构转变为:①监督企业生产、经营;②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和协调;③外事接待和交流。其他权力下放,扩大了地区、公司和企业的自主权。
(2)匈牙利的皮革工业公司、部属企业或公司重点企业,在国家预定的生产指标下,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提出生产任务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筹划自己的生产资金和企业发展计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使匈牙利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公司之间的合作、贸易疏通了渠道。例如,外国公司可在匈牙利以合资、联营等形式经营企业,并规定外国公司可在匈合资企业中投股49%以下,合资企业可以生产产品予以偿付。同样,匈牙利皮革贸易公司在国外也建立合资经营的销售公司,聘用代理商,以国际贸易枢纽地区为中心,便于占领市场,获得情报和信息,并拥有一定范围内的外贸自主权。
(3)在改革的形势下,原匈牙利皮革、合成革和制鞋工业研究所已改制为皮革、制鞋研究开发公司,采用机构调整、人才流动和部分工资浮动等措施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已启用招聘纳贤以广开才路,同时试用承包经营方式。例如,职工承包公司内外的业务,公司可在休假日(国定假日及每周六、日例假日)向职工出租实验、设计的工具、设施和场地,既可加快科研与设计的步伐,又能提高工具设备的利用率,增加公司和职工的收益。该公司改制一年来,经济上能完全独立,自负盈亏,企业与职工的收益已明显增加。据介绍,该公司拥有的经济来源主要是:①与政府签订合同,负责控制、检测全匈皮革工业产品质量,这部分占总收入的15%;②与工厂签订协议,帮助工厂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作技术转让,这部分占总收入的55%~60%;③对外交流援助和检测仪器出口,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咨询服务,提供工厂设计、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例如帮助坦桑尼亚筹建制鞋厂,向保加利亚、波兰提供制鞋设计,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整套皮革、皮鞋检测仪器设备。这部分系美元、卢布等外汇收入,占总收入的25%~30%。该公司职工的收入(包括奖金)根据每年全公司研究开发成果和经济收益进行分配,分配方式由公司决定,原则贯彻多劳多得,有赏有罚。
(4)匈牙利的制革厂正在逐步完善经济管理指标的改革,改革重点在于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生产能力,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强化国际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匈牙利佩契制革总厂,建厂以来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在该厂已发展成为全匈最大的部属专业化生产的制革企业,包括牛皮革厂、猪皮革厂和皮革板厂3个分厂,还有如小皮件加工、鞋用配件(主跟)加工等附属车间。全厂共有2100名职工,其中从事管理、机修、服务的非直接生产人员约520人,约占全厂总人数25%。产量日产牛革50t、猪革30~32t、皮革板9~10t、鞋用配件3万双,因此人均产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并不高。目前该厂锐意改革,力图在经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革,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据介绍,该厂试图改革的主要方面如下:
①根据工业部下放的权限,充分发挥 企业自主权,提高经济效益。例如,编制新的产销计划,调整产品售价,改变产品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建立对外技术合作等;
②精简企业在管理、服务、维修等方面的庞大机构和编制,压缩非生产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启用承包和经济责任制,试行分厂向总厂承包,各分厂建立独立的经济核算和分配制度;
④推行招聘纳贤制,广开才路,有计划地培训人员,提高企业素质;
⑤开发皮源,以多种渠道收购或进口原料皮,尤其是猪皮、山羊板皮,以进养出,增加外汇收入;
⑥重奖创造发明,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⑦工程技术人员划分两条战线,一条负责控制正常生产,另一条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⑧党组干部(党委书记除外)实行兼职不脱产,党务工作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搞,酌情给予报酬。
四、匈牙利皮革及革制品的对外贸易
(一)布达佩斯皮革工业进出口公司(BIVIMPEX)
该公司是布达佩斯制革公司、佩契制革总厂和西蒙多恩(Simontornya)制革厂3个企业的联合供销经营实体,属地区性质,主管和经营3个企业的内销外贸业务,同时对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上受国家工业部、外贸部监管、协调和平衡,下为所属企业负责,职能上代表3个企业行使供销贸易权,维护他们合法权益。主要任务是收购所需的原料皮和化工辅料,出售成品革和革制品。在进出口业务上,参照政府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和指标,具体根据3个企业的生产计划、需求实际编制供销计划和任务。例如,品种、数量、售价等先由各企业提出计划,然后根据国内外市场信息予以平衡协调,编排具体进出口任务。外销计划是在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同样进口原皮、材料也要受政府在外汇支配上的制约。在经营外贸业务的方式上,有其特点,充分体现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灵活应变性。该公司设进口办、出口办和内销办等业务机构,此外在市郊还有原皮收购贮运站。
(二)皮革及革制品的出口状况
1.皮革方面
出口品种:猪绒鞋面革、服装革,牛面革、家具革、底革。
出口数量:佩契制革总厂近年来的平均出口量:猪皮革2×105m2/年,牛皮革1.3×105m2/年,皮革边角料200t/年。总计数不详。
出口价格:猪皮革1.2~1.5美元/ft2,牛皮革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价格浮动。
出口去向:皮革的外销市场主要是苏联、美国、加拿大。
2.革制品方面(表1)
表1 匈牙利革制品出口情况
(三)匈牙利皮革工业外贸经营方面的几个特点
从考察情况来看,匈牙利的制革技术、工艺操作与我国相比差距不大,皮革及其制品的质量水平处于中上档次,尤其外销产品的质量并非不可攀,那么为什么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呢?究其原因主要在外贸经营方面有如下特点:
(1)匈牙利皮革工业拥有外贸自主权,国内设有皮革制品贸易公司(TAN-NIMPEX)、地区性布达佩斯皮革工业进出口公司(BIVIMFEX),控制国内或本地区皮革及其制品的外贸主动权,在国外创办了合资经营的销售公司,在国际贸易枢纽地区聘用代理商,能经常及时地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和革制品时新流行的动向和趋势,并能代理外销业务,使生产与出口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衔接。
(2)控制和稳定皮革及其制品的质量,尤其皮革质量,波动性小、厚薄均匀、操作伤少、能持续于中上水平,并具有柔软舒适的独特风格。同时革制品质量好、品种多、款式新、做工精,时新流行迎合消费者的胃口。总之把稳定产品质量看作是维护企业信誉,扩大贸易的一种手段。
(3)针对国际市场动向,改变产品结构、缩短生产周期和外贸交货期限,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例如,匈制鞋行业已经意识到远东国家生产的大众鞋在成本方面比匈产同类产品要低得多,因此要保持或提高大众鞋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只有注重在花色、款式、品种方面更新、开发,提高质量,缩短交货期,才能使匈产靴鞋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
(4)通过各种渠道,打开产品销路,争取挤入国际市场。匈制革厂和革制品厂对外销产品注意更新换代,采取主动酝酿、设计和试制,争取创新和引导社会潮流,新的花色品种主动送往客户或参加国际贸易展销会征求意见,一方面反馈信息,一方面争取外商订货。例如,佩契制革总厂已能提供1985年至1986年的皮革花色品种样本,佩契制鞋合作社已试制出送往国外客户征求订货的新型女式高档皮鞋,并已获得美国外商的订货。又如,匈近年在保持日用手套革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外,又开始生产运动手套革,以争取双管齐下,匈在阿尔及利亚新辟拳击手套革新市场就是一例。
(5)匈牙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只要平等互利,任何合作的渠道和方式均可尝试。例如,为使匈与西方发达国家扩大贸易渠道,除匈方在国外创办合资公司外,也允许外国公司在匈建立合资经营企业,并在该企业中持<50%的股份,分配形式可以分成,也可以物资偿付。
(原载《皮革科技》198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