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横屋建筑装饰
堂横屋是梅县客家围龙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龙屋的“瘦身体”建筑。在堂横屋后部加建半圆形的“围屋”,就称“围龙屋”。堂横屋的基本布局形制是在中心轴线上设两个厅,分前厅和上厅;两侧加横屋,横屋上设花厅。堂横屋与围龙屋布局形制的主要区别,一是没有中堂(中厅),二是建筑后面不带“花头”(围屋内的半月形空地称“花头”)和“围屋”。堂横屋的平面布局特点,“保持了中原地区四合院、殿堂式结构组合特色”[1],适合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1.堂横屋的形制
梅县堂横屋由居中的堂屋和两侧的横屋及天井组成。堂屋,指居中纵列上的厅堂及两侧若干对称的房间(也包括天井两侧的花厅)。横屋,指堂屋左右两侧纵向排列的若干房间。
2.基本形制
单层,单门楼,单堂两横。特点是:厅堂一个,左右两侧横屋长于堂屋,单门楼居中。整体建筑屋顶以厅堂最高,突出堂屋的中央地位。比如桥溪村“仕德堂”,该建筑面积28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的“一堂两横”横向长方形。其中天井一个,厅堂一个,廊厅二个,房屋十二间(图1-1-1)。整体建筑前低后高,以祖堂为最高(图1-1-2)。
单层,三门楼,两堂两横。特点是;主门楼居中,二个次门楼分别与硬山墙对称组合,既突出了主门楼,也凸显了山墙的主导地位。整体建筑屋顶逐次前低后高,以上厅最高。比如桥溪村“世安居”,该建筑占地面积1225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坐东北朝西南,中轴对称,“两堂两横”的横向长方形,其中天井三个,厅堂六个,房屋二十二间(图1-1-3)。整体建筑高低以祖堂为最高,前厅次之,横屋再次之。墙体为夯筑土木石结构,灰瓦面,北侧院墙设外大门一个(图1-1-4)。建筑正立面为硬山式,两侧立面及后立面为悬山式,左右各设一个小凹式侧门楼,正中是凹式轩廊主门楼,其上书“世安居”(图1-1-5)。
图1-1-1 梅县桥溪村“仕德堂”平面布局图
图1-1-2 梅县桥溪村“仕德堂”正立面图
图1-1-3 梅县桥溪村“世安居”平面布置图
图1-1-4 梅县桥溪村“世安居”过厅剖立面图
图1-1-5 梅县桥溪村“世安居”正立面图
二层,三门楼,两堂两横或两堂四横。特点是:两堂两横的正面高度统一,两堂四横的正面则是居中高左右低,正面三个门楼分别与硬山墙对称组合,突出了主门楼的主导地位。比如桥溪村“宝善楼”,该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二堂二横合杠楼”,横向方形,因二层建筑平面布局可巡迴相通而俗称“走马楼”。首层和二层厅堂合计十二个,房屋合计四十八间,天井合计三个。(图1-1-6、图1-1-7)整体外观依山而建,主次高低分明,祖堂高于前厅,前厅高于左右横厅,充分体现了客家民居对礼仪等级观念的重视。(图1-1-8)建筑东面院墙开外斗门一个,正立面设三个大门,两侧对称方向各开一个披檐式次门楼,居中轴线上设凹式轩廊主门楼一个,门脸上署“宝善楼”。(图1-1-9)
图1-1-6 梅县桥溪村“宝善楼”首层平面布置图
图1-1-7 梅县桥溪村“宝善楼”二层平面布置图
图1-1-8 梅县桥溪村“宝善楼”过厅剖立面图
图1-1-9 梅县桥溪村“宝善楼”正立面图
3.堂横屋的装饰艺术
梅县客家传统装饰文化经历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文化的负载是这种装饰风格形成和延续的条件之一”。[2]而堂横屋丰富的装饰内容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堂横屋的装饰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内容因装饰要求和表现手法的难易而不同,但福、禄、寿、旺、吉是客家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内容和装饰题材的最爱。
雕饰内容依据装饰构件的尺寸大小和位置特点选择图案。如悬挑梁的尺寸比例最适合龙头和如意卷草的完美表现所以常见。门楼轩廊上的拱形空间相对大一点,适合坐兽雕饰表现,常见狮子和大象等。屏风长条挂落和三角形雀替雕饰最适合祥云、蝙蝠、花鸟和连枝图案的灵活表现。山墙头板线和屋檐彩绘适合几何回纹、花果、蝴蝶、吉鸟和卷纹的发挥。山墙头腰肚常见花卉锦瓶或如意边线。这些图纹不仅寓意贴切,可识性强,且适合不同的装饰构件在尺度位置上的最佳组合。另外彩绘内容依据位置的不同,纹样和色彩都有特定的程式化表现模式。纹样上:因主次位置不同,图案的表现内容和繁简程度有差异。如建筑外墙墙裙图案常见仿大青砖纹,纹样内容简单。内墙墙裙图案常用几何适合纹样,并在边角点缀花草,纹样内容较复杂。色彩上:因位置不同,纹样的彩度表现也有差异。如墙裙、外窗框一般较灰暗,这是因为该部位容易受阳光或污水的侵害,灰暗色相对耐晒和耐脏的缘故;相反,轩廊、梁架等构件装饰色彩艳丽,这是因该位置雨水和阳光侵蚀不到,艳丽的色彩易长久保留的缘故。
图1-1-10 梅县桥溪村“祖德居”三合土残垣断壁
4.堂横屋的建造工艺
堂横屋的营造技术,秉承了中国传统古民居和闽粤地区的建筑装饰营造方法,“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3]功能与审美合二为一,是梅县客家堂横屋在建筑装饰营造上的最大特点。
(1)三合土工艺
墙体和地面主要是三合土工艺,三合土即是建筑材料,也是装饰材料。“理想的三合土是不见泥,不见砂,不见灰”。[4]
墙体主要分“夯土墙”和“泥墙”。夯土墙(也称三合土)指石灰、黄泥、砂约按1∶2∶3的比例混合比例合成,用在窗檐口和墙角部位的三合土通常要加糯米浆或红糖水,另外在夯筑土墙时还要加放10厘米大小鹅卵石再用大锤夯筑,硬而韧,主要用在外墙和墙裙,具有加固和防水作用。(图1-1-10)泥墙是用土块垒砌的墙体,一般用在局部且不重要的内墙上,泥墙的石灰成分少(主要是黄泥、砂、稻草),这是因为过去石灰窑烧制工艺落后,采矿运输困难、石灰贵的原因。三合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听老工匠说是“先筛,堆起来,闷,打板1周,再反复用铁耙扬开、晒、堆、闷(至少闷半天,否则易返生)”。理想的三合土以“手抓成团,松开即散”为标准。墙体夯筑要分层夯筑而成,夯筑的工具称“墙筛”,夯筑一层就是一版,一版高约30厘米。每夯筑好一层要放一段时间,等墙体干透后再往上夯筑,遇门窗位不留空,用土坯砖填满,待干透拿掉安装门窗。“夯土墙”表面一般不再过面批荡,表面平滑处理主要靠夯板夯实方法与筑墙工作一同完成,当夯筑完工时其表面装饰内容也同时完成。不同于泥墙表面一定要过2厘米灰砂面,并批荡到光滑才算完工,所以泥墙的耐风雨强度远不及夯土墙。
地面三合土工艺要细腻坚硬,待地面夯打平整后撒上石灰再打磨,直到表面出水才算达到要求。地面图案的制作方法是在三合土夯实的基面上,趁未干透前用模具压印(或绳子压印),再结合局部手工刻画,等地面干透后经修饰打磨再上红漆而成。传统打磨工具是卵石、瓷瓶或玻璃瓶。一般“万字”形、“回纹”形图案主要用在堂屋走廊地面上,几何组合方形与菱形图案主要用在厅堂内。早期的地面色彩是用朱砂粉加红泥,色彩单一,晚期的地面色彩是用朱砂、铁黄、石绿、青蓝等加光油,地面色彩开始丰富起来。(图1-1-11)
(2)石工艺
石材一般选择当地麻石(花岗岩),主要用在防水防潮部位的门框、窗扇、柱础座(图1-1-12)、天井、台阶等处。因为麻石比大理石的材质坚硬密实,晶粒细小均匀,所以适合户外建筑装饰上对石材结实耐用的要求,堂横屋的建筑装饰石材加工方法一般都是“硬打硬”,就是用简单的锤子和凿子一锤锤地硬打成型,客家人称“硬打硬”。受当时全手工加工技术的制约,石板大面积抛光难度太大,石材加工通常是表面平整但不光滑。
图1-1-11 梅县桥溪村“宝善楼”走廊回纹图形
图1-1-12 梅县松口镇“世德堂”木柱石础
梅县当地石材原料少,大块优质石坯在当地稀缺,要从潮汕或福建通过水运运来。梅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石材原料的运输非常艰辛。比如桥溪村古民居的石料运输就要到山下11千米远的梅江河码头搬运,过去外面的建筑装饰材料运到工地除了走水路,还要走山路,一般都是靠人力挑。所以,堂横屋的每一条石块,每一扇石雕花窗尺寸都不大,因为都要适合人抬肩挑。
(3)木构件
堂横屋的屋顶、楼梯、走廊和屏风隔断建筑是以大木为骨架,由柱、梁、檩、垫板等预制木构件组装而成。木构件的预制加工应在夯筑土墙完成时加工好备用,大木构件预制加工要按尺度和构造要求做出连接榫卯的接口。加工预制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是开料单,材料的长短及粗细尺寸都要留出供加工的余量,也就是木匠常说的“长木匠,短铁匠”。二是验料,依据要求对木料检验是否空心、变形、劈裂、腐朽、虫蛀和含水率偏高等,不合质量要求的木料不能使用。三是加工,材料形状的平直和弯曲加工要符合构件所需要的规格要求,梁柱和檩椽荒料加工借助斧子、锯、刨子、凿子等完成。
由于建筑木构架是由不同规格尺寸的木构单件所组成,为了保证这些构件在安装时不出错误,在木构件制作时就要标注它的安装位置符号。木构件成品应妥善保管,不可日晒和雨淋,防止变形损伤。
梅县堂横屋的大木构件主要用在屋顶梁架、轩廊、楼梯、柱子和门楼上。大木构件通常都是采用杉木,檩子一般粗20厘米以上,椽子一般粗16厘米以上。(图1-1-13)檩子和椽子要求顺直光滑,若材料不顺直,可以顺其弯曲形状使用,但拱起的一面要向上。屋顶椽板长度可以拼接,一般宽10厘米,厚4厘米左右,要求每平方米承载重量150千克左右。
图1-1-13 梅县桥溪村“宝善家塾”木梁架结构
梅县堂横屋的建筑装饰非常强调装饰性和实用性并重,装饰手法强调环境因素要与材料的特性相结合。建筑构件装饰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