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致八十年后的读者
不可讳言地,花了两年的时间日以继夜地翻译完柳宗悦的《茶与美》,所有翻译过程的等待与煎熬,早已化为跳跃前的深蹲,与重新审视这个时代乱象的勇气。我们躬逢其盛地见证了茶器发展的历史巅峰,2008年金融海啸后中国的经济开始翻转,屡创新高的茶价带动了茶器的峥嵘。
只是消费市场对器物之美的认识混乱,市场运作以利益为依归,消费者被商业炒作误导而无所适从。几近忽略这个时代的器物,有着引领使用者精神升华的角色。然而文化需要回归文化的纯粹,商业则回归商业的运作。彼此必须配搭,但绝不能混淆。
我重新整理过往对于茶器的论述,将茶器审美的三个阶段从实用性、个性到精神性,做出更深入浅出的架构分析。其中实用性中的眼、耳、鼻、舌、身,与个性中的春、夏、秋、冬沿用了《茶器之美》初版部分基础内容,以接引接触茶器不久的读者。
本书的重点在探讨茶器未来的走向,创作者与消费者该如何携手创造一个双赢的市场。茶器不若其他艺术品,它的光辉在于与消费者深度的互动,在操作过程中让使用者产生感动与共鸣。日本战国时期有战功的将军们,常因为赏赐的是城池而非茶碗而懊恼不已,这并非单纯的政治炒作。因为当今列为日本国宝的14件陶瓷器中,就有8件是茶碗。日本早已将禅与精神性作为器物价值的判准。
茶器之所以不是一般的艺术品,首先在于它是茶叶的载体,具有自神农氏以降的茶文化根基,这就注定了茶器的非凡底 。再者,自唐宋以来,茶饮就与禅宗的修行紧密结合,禅进入茶饮与茶器的创作,也已有千年历史。对于茶文化与禅不熟悉的艺术品市场,如盼有朝一日能真正拉动茶器的地位,就必须先在这里下足功夫。
本书的内容由儒、释、道的根源出发,加上拜翻译《茶与美》之赐,能将整体东方思维纳入,让视角更为宽广。我受到柳宗悦影响最深的部分,是他对论述的缜密与力道。“民艺”的推广能在日本掀起一股风潮,与柳氏博古观今以史为鉴,为当代手工艺品找到一条出路,并持续在媒体强力论述有直接的关系。
在《民艺的当代实践与思考》一章中,我将“民艺”的过去和未来做了完整的诠释,并以自身为陶作坊设计的“转折壶”为例,探究了多位当代日本设计师在“民艺”与“设计”的转换中如何找到新的出路。在《茶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一章中,我鉴往知来地分析自宋代茶碗到日本茶道的历史衍化,企图为两岸的茶碗定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我不懂禅,也不敢轻易碰触“茶禅一味”,《以茶入禅》却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我以对茶的理解,与觉知力为根基,企图逐步验证古往今来入禅的行者,与热衷于禅的饮者,应该有的对茶与器的认知与高度。
本书最关键的视角是以《不同维度的审美》一章所展开的论述,我以在二维纸张上爬行的蚂蚁被来自三维空间人类的手指歼灭一例,开始了一连串在不同审美维度上的人们,彼此鸡同鸭讲的审美辩证。美的标准为何?从来是一个说不清的议题。柳宗悦虽勉强给出了“直观”两字作为答案,但如何培养直观,却不曾给出方法。
阳光、空气、水这一条向大自然学习的明晰途径,是我反复论述与旁征博引的焦点。创作者与欣赏者所具备精神修为的高度,成为能否真正全面理解美的门坎。其他领域的审美我虽不敢断言,但茶器审美的极致,却已难脱离作品与精神性的紧密连结。
20世纪40年代柳宗悦所著《茶与美》中的一篇《茶之病》,对千利休以降的茶道家元世袭制度作出空前的批判。当抢先收录该篇专论的另一本书籍出版之际,传说家元们联合起来将初版买断焚烧泄愤[1]。80年后,因缘际会下我促成了中文读者有缘再度品味柳宗悦的真知灼见。是以本书的论述,或未必得到当代一致的认可。但是我深信书中所坚持的信念,又或许在80年后,能为在迷雾中探索方向的后代,带来一丝光明与慰藉。
[1] 出自讲谈社出版的日文版《茶与美》,由户田胜久所书《解说》的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