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刑法保护展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水资源量及特点

一、水资源量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淡水占有量仅210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

1.降水量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从地区看,我国南方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36%,降水量却占全国的68%;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64%,降水量仅占全国的32%,其中西北诸河区面积占全国的35%,降水量仅占全国的9%。从地形看,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的72%,降水量占全国的85%;平原及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8%,降水量约占全国的15%。

据《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当年我国平均降水量622.3mm,与常年值基本持平。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16.9mm,比常年值偏少3.4%;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05.3mm,与常年值基本持平。从行政分区看,东部1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东部地区)平均降水量1045.8mm,比常年值偏少5.4%;中部8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中部地区)平均降水量925.4mm,比常年值偏多1.1%;西部12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西部地区)平均降水量501.0mm,与常年值基本持平。

2.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通常指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既包括天然水,也包括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等取得的地表水。地表水资源量通常指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一般用河川径流量反映。据统计,我国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7388亿m3,折合径流深288mm,其中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4%、折合径流深667mm,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的16%、折合径流深72mm。在全国地表水资源量中,山丘区地表水资源量约占93%,折合径流深371mm;平原及盆地地表水资源占7%,折合径流深75mm。

据《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为2626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277.4mm,比常年值偏少1.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1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62.9mm,比常年值偏少13.0%;南方4区为22453.1亿m3,折合年径流深657.9mm,比常年值偏多0.6%。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5022.9亿m3,折合年径流深471.3mm,比常年值偏少3.1%;中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6311.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78.3mm,与常年值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14929.4亿m3,折合年径流深221.7mm,比常年值偏少1.9%。

3.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通常是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空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我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18亿m3,并呈“南多北少”格局。其中北方地区占全国的30%,面积占全国总面积35%的西北地区地下淡水天然资源仅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3%。

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地下水资源量为7745.0亿m3[1]。2014年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45.0亿m3,比常年值偏少4.0%。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616.5亿m3,山丘区浅地下水资源量6407.8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79.3亿m3。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4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370.3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0.4%、35.8%、8.1%和5.7%[2]

4.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多年平均约为28412亿m3(表1-1)。从分布地形看,山丘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90%,平原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

表1-1 2005—2014年中国水资源总量基本情况表

img

注 本表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266.9亿m3[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水资源总量情况详见表1-2],比常年值偏少1.6%。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03.0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2.9%(地下水资源量的87.1%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658.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1.6%,占全国的17.1%;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2608.4亿m3,比常年值偏多0.7%,占全国的82.9%。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5332.3亿m3,比常年值偏少3.5%,占全国的19.6%;中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768.8亿m3,比常年值偏多0.5%,占全国的24.8%;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15165.8亿m3,比常年值偏少1.8%,占全国的55.6%。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2%,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8.8万m3/km2[3]

表1-2 201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总量基本情况

img

续表

img

注 本表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水资源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著,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我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2.8万亿m3,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人均占有量为2100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美国人均的1/5,印度尼西亚人均的1/7,加拿大人均的1/50,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2.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长江以南地区河流汛期(4—7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60%左右,华北地区的部分河流汛期(6—9月)可达80%以上。不管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幅大,经常出现连丰连枯情况。如黄河曾出现过连续11年(1922—1932年)的枯水期,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少24%;也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年)的丰水期,其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多19%。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局部地区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明显的增多,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加突出。

3.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60%和42%,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127m3,仅为南方地区人均的1/3。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面积、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40%和58%,其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其中,在北方地区的华北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其人口占全国的26%,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6%,人均水量仅为556m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