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徽的唢呐艺术,传承着淮河文化、长江文化,蕴藏着儒道释文化,扎根在徽剧、泗州戏、花鼓戏、黄梅戏、庐剧、淮北梆子、凤阳歌以及琴书等江淮流域的民间戏曲、曲艺音乐艺术土壤里,形成了风格多元、独具特色的皖派唢呐音乐艺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安徽民族管乐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安徽民族吹管乐器有笙、箫、管、笛、唢呐、手管(俗称“呐子”“把攥子”“葫芦子”)、哈筒、闷子,以及特有的吹管乐器——锡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世纪,江淮大地涌现了一大批唢呐管乐演奏家、教育家。刘凤鸣、刘凤桐、张连生、尹明山、王兴奎、王文轩、王崇山、杨朝凤、胡志军、王梓岭、袁应友、高卫国等等,都是安徽管乐艺术的代表人物。
安徽唢呐艺术在发展中,也受到豫、苏、鲁、鄂、赣等周边省份的地缘文化影响,既有独树一帜的音乐语言风格,又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小调等多种音乐元素融合,历经一代代传承者的创新、发展,形成了曲调多彩、风格浓郁的皖派唢呐音乐艺术。
皖派唢呐大致可分为皖北派、皖中派和皖南派。
一、以张连生、尹明山为代表的皖北派
皖北派主要特点是演奏传统曲牌时擅长运用多种变奏手法,音乐风格上糅合了皖北地方戏曲唱腔和民间说唱等元素。
张连生(1919—1982),人称“喇叭状元”,祖籍安徽省太和县,自幼随父学艺,以卖艺为生,19岁逃荒到砀山朱楼镇。他演奏的乐曲,既有奔放、明快的,又有抒情、委婉如歌的。他擅长运用唢呐模拟豫剧、坠子书、二夹弦、皖北花鼓等戏曲人物唱腔,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用手管模拟戏曲黑脸、红脸、小生、花旦的唱腔,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名震皖、苏、鲁、豫四省接壤地区。代表曲目有《凡字调》《叫句子》《百鸟朝凤》《六字开门》《补锅》等。
尹明山(1911—1981),安徽省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人,家境贫寒,自幼喜爱民间音乐,记忆力和听觉非凡。因少年时患眼疾而失明,遂立志学笛等乐器。他擅长笛、箫、唢呐、笙、坠胡等多种乐器,精通坠子书、琴书、莲花落等曲艺说唱和“三张嘴”功夫。作为一个盲人,尹老前半生流浪卖艺,后半生专职授笛。他的笛曲好听难学,其音乐语言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既能摹拟鸟语蝉鸣,又善描摹人物说唱,尤其是他的“满”“半”“翻”“滑”,多把位变换的笛子技法,气口精微自然,运指巧妙无痕,在我国独树一帜,自成一体,曾专程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奏《百鸟音》。他创作的笛曲《百鸟音》《凡字调》堪称一绝。自1958年起,他担任安徽省歌舞团独奏演员,后又在安徽艺术学院任教,并先后受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邀请传授笛曲《百鸟音》。主要作品有《百鸟音》《凡字调》《柳金子》《淮北花鼓》《洋琴调》《坠子调》《淮北梆子》《走兽音》《小寡妇上坟》等。
当今皖北的砀山唢呐、灵璧周家班唢呐、菠林喇叭、临涣唢呐、濉溪夏派唢呐、太和坟台唢呐,都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埇桥唢呐制作名家姬新民为唢呐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以刘凤鸣、刘凤桐为代表的皖中派
皖中派的主要特点是演奏如同说话一般,“三分像吹、七分像唱”,韵味甘醇。
刘凤鸣(1912—1983),名东山,号岐山,出身唢呐世家,安徽凤阳人。中国管乐的一代宗师,民族管乐大师、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民族管乐艺术杰出代表人物。
刘凤鸣自幼随父学艺,11岁参加对棚一举成名,唢呐、笙、笛、管、箫样样精通,演奏风格洒脱,豪放中含优美,宏亮中寓深情,刚柔相济,收放自如,变化有致。他先后在治淮文工团、安徽省歌舞团任独奏演员,曾担任电影《天仙配》《淮上人家》唢呐独奏。1954年参加华东文艺会演,获唢呐演奏一等奖。1957年参加北京全国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奖(金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他一生不断求索,勇于创新。年轻时,他把“沙腔”手管改良成大手管,拓宽了唢呐演奏表现手法,确立了手管的“大、中、小”分类,运用手管“吞尖、拔憨”的高难度技巧将泗州戏、京戏、黄梅戏、梆子戏等唱腔艺术表现得惟妙惟肖。
他在演奏泗州戏即拉魂腔《拾棉花》唱腔时,独创了“一孔多音、揉、顶、借、代”特技,被音乐界誉为“国宝”。他在演奏高亢奔放的乐曲时,善于运用揉音、滑音、抹音、劈音、颤音、高音、循环换气、传哨子等技巧,奏出万马奔腾、飞沙走石的气势;在演奏抒情乐曲时,其音响又像一对恋人在窃窃私语。他不仅精于哨片、笙簧片的制作,还善于笛膜采制,并发现淮河沿岸的芦苇是制作笛膜和中西管乐哨片的绝佳材料。代表曲目有《万年红》《雁落沙滩》《拾棉花》《锔大缸》《淮北风光》《柳金子》《老报》《报妆台》《到春来》《借东风》《扬琴调》《凡字调》《苏三起解》等。
刘凤鸣先生要求他的学生也要像他一样全面发展。他反对保守,追求创新,乐于助人,对全国各地的求教者都热情接待、传授技艺。他一生热衷于管乐事业,辛勤耕耘,他的学生遍及国内外,为民族管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安徽艺术学院培养的学生有:吴安明、贾启朗、张兆成、丁怀成、蔡林、蒋立功、董明、周本明、邱登明、张敏等,在安徽省歌舞团培养的学生有:王崇山、杨朝凤、邓玉玺、林万名、田斌等。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刘英在少年时期跟随刘凤鸣大师学习唢呐,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唢呐专业教授。
刘凤桐(1919—2000),唢呐演奏家,刘凤鸣胞弟。自幼随父学习民间管乐,尤以唢呐见长,他吹奏的唢呐音色明亮、甜美、秀丽,技巧娴熟,收放自如。1952年入中央歌舞团任独奏演员,踏足世界二三十个国家。代表曲目有《百鸟朝凤》《喜庆》《淮北风光》《凡字调》《雁落沙滩》《柳金子》《到春来》等。
三、以高卫国为代表的皖南派
皖南派的主要特点是音色柔美,演奏风格细腻,极富歌唱性,擅长“托腔”,音乐风格具有皖南花鼓戏的特点。
高卫国(1938—2000),安徽省宣城市人,代表曲目有《叹妹》《大开门》《小开门》《送情郎》等。皖南黟县的美溪唢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我与皖派唢呐
我在恩师的引领和熏陶下,走进了唢呐艺术天地,唢呐成了我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我出生在唢呐之乡砀山,是豫皖苏鲁四省交界的地方。从小我就痴迷家乡的梆子戏、花鼓戏、坠子书等戏曲和民间说唱。在小学音乐老师启蒙下,7岁起自学竹笛。我16岁考入安徽艺术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唢呐大师刘凤鸣学习唢呐。记得刘老对我说了一席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他说:“教和学必须要配合,我认真教,你好好学。我要把你培养成国家一流的演奏家。”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徽州文工团。无论在台上还是台下,我始终坚持一条—“吹好每个音”。在恩师的精心教导下,我继承并掌握了他独创的唢呐“吞、尖、拔、憨”与“借音”等技法的精髓妙义。
当时著名盲人艺术家尹明山先生在学院教授竹笛,我机缘巧合地得到了尹老先生的传授。我和尹老是同乡,学校把我从学生宿舍调出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常常是在练琴时间,我吹唢呐,尹老或操着笙或操着笛子为我伴奏,就这样我和尹老一起生活、学习了近五年时间。尹老还亲自向我传授了《百鸟音》《凡字调》《柳金子》《小上坟》《淮北花鼓》《洋琴调》《坠子调》《梆子戏》等传统曲目。
刘老、尹老两位大师身上各有绝活。五年里,我专心致志、勤练不缀,不仅掌握了他们传授的曲目和演奏技法,更受到了他们言传身教给我的艺术上、精神上的熏陶,是他们把我从吹奏者培养成为音乐艺术语言表达者。他们身上特有的演绎音乐的意念与情态,成为我终身受益的最为珍贵的财富。
艺术来自民间、源于实践。在刘老、尹老的教诲鼓励下,我在校期间开始了民间采风,拜访各地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民间传统音乐,得到了许许多多前辈的指导,积累了大量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音乐作品和民间音乐,拓宽了音乐艺术视野。1964年,我向师叔刘凤桐先生学习安徽民间乐曲《百鸟朝凤》和他创作的《喜庆》;1974年,我又专程到北京,在师叔凤桐先生家住了半个月,向他全面学习唢呐艺术。1966年,我在上海演出,巧遇前辈唢呐大师任同祥,任先生把我领到他家里,给我精心辅导;1975年,我参加北京汇演,和任同祥老师吃住在一起长达两个月,在这期间,我跟他学习了《百鸟朝凤》《六子开门》《汉江春早》等乐曲。总政歌舞团民乐大师肖万才先生在唢呐和管子演奏上对我进行了精心指导。我在管子演奏上还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胡志厚教授的全面指导。
多年来,我先后拜访了张连生、胡志军、王福荣、王梓岭等前辈名家,学习和掌握了民间乐曲的变奏手法和吹腔艺术,得到了王兴奎、王崇山、杨朝凤、邓玉玺等名家指点。
不断的采风学习,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拓宽了我的音乐艺术视野,不仅丰富了我对不同时代音乐语言的认知,还激发了我的音乐创作热情,唢呐曲《锔大缸》《欢乐的茶乡》《淮河行》《欢腾的淮北》《〈天仙配〉随想曲》、笛子曲《情系淮河》等一批作品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其中,编创《锔大缸》就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想到了小时候经常看的那出洋溢着醇厚人情味的歌舞小戏—《王大娘补缸》,它萌发了我在传统民间唢呐曲《锔大缸》基础上,写一首“土得掉渣”的唢呐曲的念头。记得是在197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从晚上8点钟开始动笔,一口气写了4个小时,到12点,总谱和分谱一起出来了。这首曲子,突出了叙事风格,融合了皖北花鼓灯和戏曲吹打乐,主体部分用唢呐和手管模拟小炉匠的叫卖声、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声和金刚钻补缸的转动声,男女主人公表演诙谐幽默,充满生活情趣和戏剧性色彩。1988年北京人民大会堂“龙年音乐周”开幕式上,新编的《锔大缸》获得了音乐界的认可。
《淮河行》是1982年创作的,节奏明快、曲调质朴,把人们带进了淮河两岸风景如画的千里沃野之中。乐曲糅合了曾被历代艺人演奏了数百年的安徽传统民间乐曲《叫句子》和家乡的坠子、花鼓灯歌等音调,慢板部分如女高音一般在尽情地歌唱,后半段是“激越的快板”,采用了安徽地方戏曲特有的紧拉慢唱手法,以营造万马奔腾的气势。
2016年至2017年,我应邀在上海音乐学院讲授皖派唢呐艺术,在讲稿基础上编写了这本书。书中编选的安徽唢呐传统曲目有《雁落沙滩》《百鸟朝凤》《叫句子》《拾棉花》《凡字调》《柳金子》《喜庆》等,创作曲目有《锔大缸》《淮河行》《欢乐的茶乡》《〈天仙配〉随想曲》《欢腾的淮北》《观画》等。
关于如何演奏好皖派唢呐曲目,我的体会、经验是:首先,要掌握安徽唢呐特有的演奏技巧,如泗州戏《拾棉花》乐曲中的“一孔多音、揉、顶、借、代”和手管的“吞、尖、拔、憨”,须反复练习,将唇气配合、力度变化一并熟练掌握。这就是刘凤鸣先生强调的管乐器“内口功”。其次,要把握安徽唢呐音乐特有的乡土文化和传统音乐语言。在练习乐曲过程中,多欣赏皖派唢呐曲目,增强其风格、特点的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从而深刻、全面、准确地把握皖派唢呐演奏特点。
以上简要介绍了皖派唢呐的代表人物、流派及代表作品。由于笔者资料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期盼专家学者多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我在今后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