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政治家
一个政治家,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要有道义为先的襟怀气度。
这两点,范仲淹都有。
他的坚定意志,体现在他的读书求学之路上。
范仲淹两岁丧父,独木难支的情形下,母亲带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家境优裕。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却坚信富裕安逸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埋没慧男儿的心性。他跑到一个山寺里读书,用苦行僧的标准磨砺自己。他每天只吃稀饭,为了让自己饿得不那么快,他总是等稀饭凉了凝结成块后,用筷子将它划成四份,早晚就着咸菜各吃两块,这便是“划粥割齑”的故事。
这个故事将与后来成为他政坛好友的欧阳修母亲的“画荻教子”一起,成为勤学的典范。有人将之看成传奇,而我从中只看到两个字:“意志。”
对,就是这“意志”促使他在得知自己本来姓范,这些年来一直依靠继父度日后,他更加渴望要以读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天空。二十三岁,他进入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作为宋代的四大书院之一,有良好的读书环境,他十分珍惜。他依然过着简朴至极的物质生活,对他而言,书带给他的满足感几乎能让人忘记一切饥饿。当有好事者看不过去而给他带去好的食粮时,他从不曾动过。他对别人说:“我不是不识抬举,而是担心自己一旦吃过这些精良的食物,就再难挨过吃糠咽菜的日子了。”在这当中,我看到的除了意志,还有强烈的自尊。
他知道一个人的自尊只能靠自己建立起来,所以他不抱怨命运,不怨天尤人。他写过一首诗给晏殊,诗中说“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意思是只要天道还在,自己即使是生长在涧底的松树,出身寒微,也不会嫉妒生长在山顶的小草,尽管它一露头就站在了别人无可企及的高度。
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出巡经过应天书院,书院的学生们一窝蜂跑出去欲一睹圣上的尊容,只有他一个人岿然不动。他安静地看着书,当别人提醒他时,他冷静地回答了一句:“将来会有机会的。”
四年之后,他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兑现了他的诺言。
自踏上仕途,他始终以道义为先,追求孔子所说的“天地之至道”,并以此作为他行事的准则和依据。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一路上,他摒弃了多少个人欲望,坚定地朝着道义之门前行,又摆脱了多少尘俗藩篱,方挑起了圣贤之担,这些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单就与章献皇太后有关的几次进谏便可略窥一二。
当宋仁宗欲率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此举应以家礼相待,在内宫举行即可,若以国礼相待,有损皇上威严。晏殊得知,大惊失色,批评他的轻率,他却回信说:“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太后驾崩后,仁宗亲政,群臣借此多议太后垂帘听政之失,范仲淹却独持异见,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却有养护仁宗之功,应该掩其过,成其德。
他的忠悃之志,仁义之心,都在他那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表达出来了。这篇记是庆历新政失败后,他被贬邓州,应岳州知府好友滕子京之邀而作。文章以散文始、以诗般的语言殿之,以议论作结,集多种文体于一体,以光昌流利的文字,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勉人并自勉的同时,提出了震古烁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伟大的人生信条!一个“先”字,要求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应拘囿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和个人私欲,而应以道义为尺度,以宽广的襟怀和预见力为国家谋福祉。一个“后”字则是在功成之时不居功,在山花烂漫之时,保持着“它在丛中笑”的优雅气度!
整篇文章既体现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又达到了“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它不是作出来的,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天地之灵气、时代之风气、心中之真气相互激荡催生的一块完璧。
没有他铁肩担道义的一片至诚,如何能诞生这样的一篇宏文?没有以天下苍生为同胞的胸襟,又如何能装得下这千山万水?它注定不会属于一人一己,注定会穿越时空,从邓州的这个小院里传出来,响彻寰宇,激荡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