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个将军
宋代文官政治下,士大夫皆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但入能为相者多而出能为将者少。范仲淹恰好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在宋仁宗时代,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羌族逐渐强盛起来,建立了夏国。北宋王朝和它作战屡次失败。范仲淹于庆历元年到三年(公元1041年到1043年)奉命与韩琦等经略陕西,才算稳定了局势。
他主要采取固守的军事策略。在延州期间,他将延州建成西北边境坚不可摧的堡垒,西夏人称之为“小范老子”,并说他“胸中自有百万兵”。固守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策略,但整个大宋重文抑武,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对于身为主帅的范仲淹来说,他一方面竭力经略谋划,一方面内心也对这种长守无果的局面充满了忧虑,这一切都反映在他此间所写的几首《渔家傲》中了,现只存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据说,欧阳修看到这首充满愁苦和忧虑的边塞词,讥讽范仲淹是“穷塞主”。二人政见一直相同,私交也甚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足见范仲淹在这首词中没有表现出一个将军应有的霸气和激烈昂扬的精神状态。
这个将军,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体会着他们久戍边关的艰苦与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流下一个白发将军的眼泪。贺裳《皱水轩词筌》说:“按宋以小词为乐府,被之管弦,往往传于宫掖。范词如‘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令‘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者听之,知边庭之苦如是,庶有所警触。此深得《采薇》《出车》、‘杨柳’‘雨雪’之意。”
此词上片主要写边塞秋色,下片写久戍不归的将士们的思乡和忧国情怀。边塞的秋色自然与内地的秋色是不同的,一个“异”字已然说明。“异”在何处?一是衡阳雁去无留意。佛徒尚忌桑下三宿,以免久生爱恋。雁逗留了长达两个季节的时间,在离去时居然一点留恋的意思也没有,可想边塞一定是苦寒的,鸟犹如此,人何以堪呢?二是四面边声连角起。从听觉描摹边塞之秋的悲壮与萧瑟,自然界的种种秋声混合着悲凉激昂的号角声,充斥着整个时空,战事之紧张可想而知。三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重在视觉描写,数不清的山峰像屏障一样围绕着孤城,烽烟弥漫,即将西沉的太阳正照射着紧闭的孤城,其荒凉闭塞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境之下,将士的心情可想而知。
下片自然过渡到写情。他们想家了。想家又能如何呢?一是家远在万里之外,只能在一杯浊酒里穿越万里关山,回到精神的故乡打个盹;空间的遥远,只是小问题,真正让他们难以归去的是“燕然未勒归无计”!不能胜利班师回朝,不能击退入侵者,不能在燕然山勒铭纪功,不能达到靖边卫国的结果,才是阻碍他们归去的最大障碍。久戍边城,备极辛劳,归期无定,时光的催逼中,人已是萧萧白发生!一念至此,叫人怎能入睡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方面,边塞苦寒,久戍思乡;另一方面,责任重大,必须担负,这是词中所描写的一对矛盾。词中篇幅绝大部分是写前一方面的,但只用“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便使后一方面突出,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矛盾,正如俗话说的“秤砣虽小压千斤”。用传统的文学批评术语来说,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仪。”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将军,怎么能显出悲苦之情,怎么能流泪呢?与大唐慷慨激昂的精神气象比起来,其意绪低迷多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软弱的时候,只是不被软弱所征服罢了。这样的将军,很真实,很立体,很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