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曲序跋纂笺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空谷香(蔣士銓)

《空谷香》傳奇,《曲海目》著錄。現存《藏園九種曲》本,中國國家圖書館等藏。按,現存《藏園九種曲》主要版本有、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紅雪樓刻本、乾隆間經綸堂刻本、乾隆間漁古堂刻本、乾隆間煥乎堂刻本、嘉慶間家刻本《蔣氏四種》本、一九二三年上海朝記書莊據紅雪樓原本石印本等。《藏園十二種曲》則有乾隆間刻本與嘉慶間刻本。另有清鈔本(《明清鈔本孤本戲曲叢刊》據以影印)。

空谷香傳奇自序

蔣士銓

海寧姚氏,爲南昌令尹顧君瓚園賢姬,事令尹十有四載。乾隆庚午冬誕一子,甫及晬而姬死,時年二十有九。予往弔之,令尹瘠而慟,同人竊有笑之者。令尹獨留予飲繐帳側,語姬生平事最詳,凡三易燭,而令尹色沮聲咽,予亦泫然不能去。夫姬以弱女子,未嘗學問,一絲旣聘,能爲令尹數數死之,其志卒不見奪,雖烈丈夫可也。方欲爲姬作小傳,越日晤方伯王宗之先生[1],語及之。先生曰:“吁,姬其可傳也已!天下事有可風者,與爲俗儒潦倒傳誦,曷若播之愚賤耳目間,尚足觀感勸懲,冀裨風教!”予唯唯。

旣而兩赴春官,轉徙燕、齊間且三載。當風霆雨雪,空齋兀坐時,厪念夙諾,心口間輒汩汩然欲有所吐,而究未能踐。甲戌乞假還[2],寒舟孑然,行迴飆涸渚中,歷碌如旋牀。疏欞四閉,一榻自欹。乃度事勢,揣聲容,譜爲《空谷香》傳奇,凡三十篇。日有所得,卽就隙光中縱筆書之。脫稿後,擊唾壺而歌,聲情颯颯,與風濤相蕩激,此身若有所憑者。回視同舟之客,皆唏噓泣數行下。噫嘻,姬之貞魂烈性,感人遂至如此夫!他若刻畫小人,摹寫世態,又二十載飄零閱歷所助,知我者何罪焉?

因念斯世之大,飲刃投繯之婦,何日無之?其埋沒泥塗骼胔中者,安能一一在人耳目間?寄百端於茫茫,存什一於千百,亦可長歌當哭矣。明日歸質方伯,或令伶工演習之,未審酒綠燈紅之際,令尹當何如?觀場者又當何如也?

小雪日,濟寧舟次,鉛山倦客自序[3]

(空谷香)題詞

蔣士銓

濼水南流折不回,此心當日亦堪哀。一絲紅線三生石,不信千金換得來。

兩度輕離倩女魂,笑談惟覺此身尊。不知轉徙朱門妾,舞扇歌裙幾輩存?

桃李無言亦自芳,當門紉佩漫商量。秋來縱被西風敗,終向花叢號國香。

憐他香令悼亡詩,疊在空箱淚點滋。不道五年成往復,有人偷譜斷腸詞。

低唱黃河古岸頭,引商刻羽訴窮秋。寒風浩氣同蕭颯,愁絕歸人上水舟。

磁枕荒唐夢不成,烏闌錦硯坐三更。方回亦是傷心者,直得因人寫哭聲。

廿載旁觀笑與顰,凡情世態寫來眞。誰知燈下塡詞客,原是詼諧郭舍人。

白骨青燐付可憐,芳魂何必果生天。流傳恨事知多少?不到詩人耳目前。

海內輶軒孰往還,紛紛黃土誤朱顏。安能遍攝啼鵑魄,盡現紅毹燭淚間。

癡絕錢唐顧愷之,化身還爲後人疑。新詞定許憑肩看,官閣煩他玉笛吹。(瓚園新納小姚君,善長笛,字曰又蘭,池凰其小名也。)

【滿江紅】十載塡詞,悔俱被、粉粘脂涴。纔悟出、文之至者,不煩堆垛。譎諫旁嘲惟自哂,眞情本色憑誰和?待招他、天下恨人魂,歸來些。 夢中語,眞無那。意外事,何堪唾?談笑把、賢愚肝肺,毫端穿遇。誤處憑君張眼顧,悲哉讓我橫肱臥。料知音、各有淚痕雙,誰先墮?

【賀新涼】女子如斯也。自低回、一聲檀板,泣數行下。幾許花叢懶迴顧,儘著流鶯輕罵。只聽說、文君新寡。明鏡無情春又老,嘆紅顏、一例愆期嫁。三五豔,易凋謝。 倦摹潘陸鈔揚馬。淟涊說、文章華國,何關風化?呼吸商聲秋氣滿,節義幾人肩者!渴睡漢、酒闌燈灺。三十功名塵與土,古之人、先我將愁寫。公等語,大都詐!清容自題

空谷香序

張三禮[4]

文字無關風教者,雖炳耀藝林,膾炙人口,皆爲苟作。塡詞,其一體也。史家傳志之文,學士大夫或艱涉獵,及播諸管絃,托於優孟,轉令天下後世觀場者,若古來忠孝賢姦,凜然在目,則塡詞足資勸懲、感發者亦重。元人雜劇限於篇幅故事,曲繁白贅,節目殊多牽混。南曲旣興,名作亦鮮。《琵琶》詞意深摯,質樸髙華,無有倫比。雖以《幽閨》、《祝髮》專工本色,且難追步,其他淺俚癡肥者,固不足道。而妖豔靡曼之音,誨淫倡亂,甘以詞章得罪名教。遂使毛穎、陳元,失身溷廁,楚炬秦灰,不能廓清摧陷,豈非詞場冤山苦海歟?或有迂儒解談忠孝,又苦筆陣庸腐,麻木不仁,而輪囷滯拙,使人讀之不快,亦恨事也。

余守越州,獲交苕生太史,最稱契洽。太史歷落嶔崎,名山友教,跌宕於文章氣誼間,有不可一世之概。酒闌燈灺,意有所觸,輒縱筆取古今事,作金元院本,以發揮其志趣。此《空谷香》傳奇,其一種也。余謂海內如顧、姚之事者,不知凡幾,不遇苕生,莫傳姓氏。今觀三十首,菀結纏綿,淋漓透豁,意則草蛇灰線,文則疊矩重規,語則白日青天,聲則晨鐘暮鼓。吾不知出於仙佛之炎炎皇皇耶?出於兒女子之喁喁于于、淒悽楚楚耶?抑出於苕生之諄諄懇懇、借存提命耶?問之苕生,不知也。苕生曰:“吾甫搦管時,若有不能遏抑者,洋洋浩浩,奔注筆端,乃一決而出焉。吾固不知孰爲仙佛,孰爲兒女子,而遂成吾《空谷香》之三十首矣。”予曰:“此有關風教之文也。亟授梓氏,使讀其曲者,共思其人云。”

辛卯二月[5],燕臺張三禮椿山氏書[6]

(空谷香)題詞

劉文蔚等

苦海無風日起波,鍾情人更折磨多。偶然譜入桓伊笛,齊向蒼天喚奈何。

才子幽懷寄國香,生花筆筆斷人腸。空中缺陷何從補?不怨共工怨女皇。

飛花縹緲落塵寰,薄命難留裍席間。千古才人齊一哭,傷心不獨是紅顏。

風雅扶輪仗謫仙,前生原住大羅天。若非一曲《猗蘭操》,空谷香從何處傳?山陰石颿劉文蔚[7]

謂他人父走天涯,鋤必當門禍有芽。地水火風磨鍊出,人天一朶劫中花。

生來絕不似紅顏,膽識朱家、劇孟間。慚愧樓前身一死,斷魂三到鬼門關。

離魂也有合歡時,玉果金錢又洗兒。若使永諧官閣裏,可憐天意不如斯。

國香國色自相因,謫墮何煩嘆不辰。芳草美人原合並,《離騷》心事賦靈均。歸安戴永植農南甫[8]

桃李昌丰得意開,春風豔冶傍樓臺。國香偏受冰霜苦,留得芳名絕可哀。

鉛華洗盡見天成,一片吹來變羽聲。斑管只工兒女語,風流玉茗枉多情。

百般磨折在風塵,保得無瑕白玉身。無限世間獅子吼,殷勤難得護蘭人。

熱酒難澆磊塊胷,文章空自哭秋風。人間節行須傳述,合付周南太史公。

又戲題一首

無限淒風苦雨吹,投缳飲刃管絃悲。生時季路焉知死?可怪工塡絕命詞。苧村桑者錢世錫

曾表賢妃片石芳,更傳幼婦谷蘭香。不圖才子淩雲筆,慣寫人間節烈腸。

貽我《西江祝嘏》詞,汪洋如海細如絲。無端更讀幽蘭傳,眼淚潸潸不可支。

投缳飲刃爲誰來?百折剛腸總不回。常怪牡丹花下骨,精魂獨愛柳和梅。

巾幗綱常事可風,筆花淚染杜鵑紅。偶然讀到詼諧處,天籟噓噓入耳中。河東陳夢說曉巖[9]

史公家世傳金筆,闡得幽微信可徵。一代廬陵風教在,肯教小說沒王凝!

詞苑曾推若士湯,南安夢境太荒唐。不傳梅柳傳蘭蕙,壓倒風流玉茗堂。

服媚虛占吉夢通,偏多霜雪少春風。國香不向蕭叢死,爲仗芳名播管彤。

星小何妨月共明,倚他才子好聲名。十年許傍河陽種,莫恨花開祗半生。

陶輪世界刹那過,石火風刀可奈何?勘破色身原幻假,不生忉利不閻羅。

留得庭堦玉樹姿,春來雨露漸華滋。殷勤說與當門客,好爲仙家護一枝。武康髙文照東井

意蕊情絲細品量,青衣節俠有餘香。頭廳閒袖三長手,卻與娥睂作主張。

貝齒東方善滑稽,深文慣借判花題。衣冠魑魅千般態,牛渚愁逢照水犀。

薝蔔林中並命禽,升天入地准須尋。如何後死南柯守,愛聽枇杷水上音。

仙緣鬼趣兩模糊,倩女魂從筆底呼。他日蓉城公是主,不應官籍注酆都。山陰平聖臺確齋[10]

(以上均《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二三冊影印清乾隆四十六年序紅雪樓刻本《紅雪樓十二種塡詞》所收《空谷香傳奇》卷首)

空谷香總評[11]

髙文照

三十首驚天動地、鏤心鉥骨之文,關攝鈎連,如瑣子骨節,無一閒詞剩字,才大者心細如此。從起筆至收筆,純用中鋒,尤見腕力千鈞,非常神勇,眞奇構也。

(同上《空谷香傳奇》卷末)


[1] 方伯王宗之先生:卽王興吾(一七〇五—一七五九),時任江西布政使。

[2] 甲戌: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3]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蔣士銓印”,陽文方章“苕生”。

[4] 張三禮(一七三一—?):字椿山,大興(今北京)人。乾隆間舉人。二十六年(一七六一),任茌平(今山東聊城)知縣。三十四年,任越州知府。三十六年,遷兗州府同知。三十九年,署潼川守。五十年,由浙江湖州府知府革職後,任湖北襄陽府知府。

[5] 辛卯: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

[6]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陽文方章“椿山三禮”,陰文方章“會稽太守”。

[7] 劉文蔚(一七〇〇—一七七六):字伊重,又字豹君,號枏亭,別署石颿、石帆山人,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正誼三子。久困棘圍,太學優貢生。曾主講睢陽文正書院。與其兄大申、大觀等結西園吟社,又入越中七子社。編《詩韻含英》、《詩學含英》、《唐詩合選詳解》、《唐人應試賦選》等。校定商盤評選、王大治編輯《越風》三十卷,著有《石帆山房集》(一名《石帆山人詩集》)。傳見蔣士銓選定《石帆山房詩選》卷首自傳、蔣士銓《忠雅堂文集》卷二六《越州七詩人小傳》、嘉慶《山陰縣志》卷二三、《晚晴簃詩匯》卷八七等。參見髙學安《劉文蔚小傳》(一九八六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唐詩合選》附錄)。

[8] 戴永植(一七〇五—一七六七):字于庭,號農南,歸安(今浙江湖州)人。雍正十年壬子(一七三二)舉人。乾隆元年丙辰(一七三六),舉博學鴻詞,廷試被落,旋充咸安宮教習。後起爲湖南龍陽知縣,改浙江餘姚縣教諭。著有《汀風閣詩》。傳見戴熙《習苦齋古文》卷四《行狀》(《碑傳集補》卷二一)、《鶴徵後錄》卷六、光緒《歸安縣志》卷二五、《晚晴簃詩匯》卷六八等。

[9] 陳夢說(一七一四—一七八五):字象臣,又字曉巖,別署西崦夫、枕泉居士,絳縣(今屬山西)人。乾隆元年丙辰(一七三六)舉人,十三年戊辰(一七四八)進士,授刑部河南司主事。十九年擢浙江司員外郎。三十二年授浙江督糧道。在浙十二年,歸鄉林居。著有《榮錫堂稿》。傳見《清史稿》卷三三六、《國朝耆舊類徵初編》卷二一一、《碑傳集》卷八五、光緒《絳縣志》卷一九等。

[10] 平聖臺(一七二三—一七九五後):字瑤海,號確齋,又號晚晴,晚歲自號火蓮居士,室名餘庵、妙香庵、清娛閣,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乾隆十九年甲戌(一七五四)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知縣。歷官江西金谿縣知縣、廣州府同知、吉安府知府。晚年嗜佛,年七十餘卒。著有《揞黑豆集》。傳見《兩浙輶軒錄》卷二九、《詞林輯略》卷四、《湖海詩傳》卷一七、同治《雲和縣志》卷一〇、民國《紹興縣志資料》等。

[11] 底本無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