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笑(張曾虔)
張曾虔(一七四五—一八二四),字呂環,號蠡秋,又號荔亭,別署蓉鷗漫叟、漁禪漫叟,桐城(今屬安徽)人。張英(一六三七—一七〇八)曾孫,張廷璐(一六七五—一七四五)孫。廩貢生。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任宿州縣學訓導,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告病回籍。嘉慶間參與續修《張氏宗譜》,輯《講筵四世詩鈔》。著有《邗江百愛詩》、《金閶竹枝詞》等。撰傳奇《金帶圍》、《渡花緣》、《夢瓊圓》、《聯珠記》、《蘇香記》等,均佚;撰雜劇集《青溪笑》、《續青溪笑》、《清溪三笑》,前二種均存。傳見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刻本《張氏宗譜》。參見鄧長風《桐城戲曲家張曾虔(蠡秋)家世生平考略》(《明清戲曲家考略三編》)、鄭志良《關於〈古本戲曲叢刊八集〉的一些問題》(未刊稿)、徐紅玲《蓉鷗漫叟身份及交游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二〇一八年第四期)。
《青溪笑》,《今樂考證》著錄,含短劇十六種,敍寫南京秦淮河妓女生涯,現存嘉慶五年(一八〇〇)序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鄭振鐸藏珍本戲曲文獻叢刊》第四七冊據以影印。《續青溪笑》,含短劇八種,孫殿起《販書偶記續編》著錄,現存清嘉慶五年庚申(一八〇〇)刻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九冊據以影印。
青溪笑序[1]
張曾虔
僕愛塡詞,往往爲小樂府,酒旗歌扇之旁,偶爾揮毫,稿甫脫,卽爲人持去。又嘗作《聯珠記》、《夢瓊圖》、《金帶圍》、《渡花緣》傳奇數種,或有被之絲管者,或有覆之醬瓿者,僕不知也。
己未秋[2],客白門,羈邸無聊,取青溪近事之可供談噱者,各塡一曲,共成十六曲,名曰《青溪笑》。言情敍事,無取虛譌,善讀此者,請先閱標意,庶其心怵神怡。若不以此爲佚游之戒,而視爲閒情之倡,則非僕塡詞之意也。落葉天涯,賞音何處?金樽檀板,疇其登廣客之筵哉!
重陽後三日,蓉鷗漫叟識於邀笛步東偏之小紅吟榭。
青溪笑序[3]
浦銑
紅墅鴛鴦,隊隊總饒麗色;白門楊柳,絲絲慣綰閒愁。睇山翠於六朝,花天拄笏;挹波光於二水,鏡檻維舟。巷隔烏衣,落落提巾以往;渡橫桃葉,紛紛打槳而來。夢回丁字簾前,瓊簫低擫;春到辛夷花下,玉椀遙擊。較舞袖之短長,朱樓垂手;評帶圍之寬窄,金屋量腰。掠蟬影以吹風,婉轉入桓伊笛裏;約螺痕而點黛,模糊落孫楚杯中。儘欸乃之頻移,只奈何之輒喚。
乃有石城過客,文苑逋仙。淵思渟雲,蘭襟頮露。拄一枝之短竹,放片葉於中流。舞扇歌裙,曾覩田、錢之角勝;酒壚詩社,早攜沈、宋以聯吟。知色界之須空,解情緣之本幻。廿年風月,搖髩影之蕭疎;十里烟波,泛脂香而綿渺。嘆美人於遲暮,悵游興之闌珊。紅豆搓來,腕底聚成婉孌;烏絲畫出,卷中細寫娉婷。軼事非虛,頗足搜夫異說;香名可挹,將毋托以微辭。大夫慷慨捐金,誰能似此?卿輩纏綿倚玉,我見猶憐。畫舫微行,趁名姬而泛月;籛峯獨嘯,聽逸叟之吟秋。品到苔箋,直頌掃睂才子;擲還寶釧,都訾落帽參軍。皴女手之摻摻,鴻愁照獨;注郎心之脈脈,蝶願成雙。步趁西風,人記東園別館;愁縈去路,魂銷舊院斜陽。旖旎花朝,星靨與霞妝並贍;紛綸雪夜,驪歌與雞唱爭喧。鵝羣閣彼美同盟,香薰紅藥;鹿鳴宴良宵預卜,節屆黃花。來日大難,學玄機之習靜;歡場小悟,比琴操之皈禪。凡此眾美兼收,想見寓言特雋。
瑣談醒世,偶拈坊曲之餘;覺路導人,悉罄稗官之妙。心釀百花之蜜,沁豔鶯晨;墨霏五采之華,流芬雁夜。儘消芳暇,驚賞仙才。置身在青溪紅樹之間,結想於流水棲鴉而外。感青樓之變態,今雨旣零;識黃絹之新詞,其風肆好。歌傳定子,眞教雲想衣裳;錄付雪兒,但覺香生硯匣。
歲在上章涒灘陽月[4],魏塘浦銑撰。
(青溪笑)題辭
淩延煜等
蠧魚堆裏經年守,雨雨風風又重九。落帽慵登北郭山,持螯且醉東籬酒。紅豆才人號小紅,相逢一笑快園中。杖頭白打懸都富,市上黃封買不窮。酒酣各話平生事,告我青溪舊游地。倚玉偎香潦草經,殘脂賸粉零星記。妙曲新成十六翻,花天公案寫般般。誰攜西子游吳沼?誰贖文姬返漢關?扁舟渡口涼蟾白,感舊酸吟來楚客。金釧難償卻聘書,紅閨小試量才尺。如何顧影嘆沉淪,山海空盟贈蝶人。秋客競說東園豔,芳信徒傷舊巷春。良辰美酒纔盈琖,又早公車赴長棧。有女期開姊妹花,有人獨具英雄眼。莫愁湖上奈愁何,一渡慈航隔愛河。新詩唱罷秋墳鬼,往事談來春夢婆。至今溪上娟娟月,少見團圞多見闕。白髮朱顏照水更,紫標黃榜隨烟滅。我是歡場落拓身,氤氳譜注未全眞。好從一部笙歌裏,證取三生繭縛因。江寧淩延煜芝泉[5]
十里溪流碧濺苔,六朝山影翠成堆。誰將一管生花筆,寫出朝雲暮雨來。
七載分張春復秋,相逢還許話前游。挑燈細讀《青溪笑》,人解回腸石點頭。武進段達河竹畝[6]
笑解貂裘不辟寒,灑將仙露潤毫端。寓言八九堪風世,休作花間院本看。
朗抱遙澄趵突泉,香詞曾譜《渡花緣》。又臨九曲青溪上,想見文瀾十丈懸。
漫叟風情擅倚樓,淩雲健筆早橫秋。髙樓月轉延秋影,我欲聯吟最上頭。(予心豔秋影樓,以未登爲歉。) 鳳臺胥繩武燕亭[7]
讀來十日口生香,萬種花登選佛場。欲問羣仙髙會處,可容鮑老袖郎當?
天花繡出錦成斑,曾破功夫幾日閒?倘遇酒人休畫壁,旗亭唱殺小雙鬟。
香詞睂譜一時成,修得如君定幾生。十里青溪溪上路,紅妝無數捲簾迎。
君歌我舞莫遲徊,小拍紅牙款款催。同是江南秋思客,那禁腸斷賀方回!江寧淩延炯蘭谿[8]
妙譜新翻曲易工,卷間都是可憐蟲。柔情俠氣能千古,唱遍長干小部中。
賣餳天氣值良辰,撲蜨南園展繡茵。消受紅妝無量福,幾生修得到花神。
紫曲紅窗覓咏時,秋風處處惹相思。臨川老去襟懷朗,尚有如椽筆一枝。
青樓心迹共誰論,底事微之欲斷魂?怕聽梨園歌妙曲,有人惆悵怨黃昏。南昌熊之勳晴欄[9]
有酒常澆壘塊胷,看山頻上最髙峯。白門柳色知多少?都作顛仙筆底傭。
山塘七里水雲迷,花裏流鶯恰恰啼。我讀君詞開笑口,卻從吳苑憶青溪。陽湖徐大榕惕庵[10]
皎皎青溪月,迢迢白下門。有堤皆柳色,無岫不螺痕。韻事花間紀,芳情曲裏論。拈毫成一笑,過客儘消魂。嘉善顧之菼小逋[11]
“三影”風流迥絕塵,六朝螺翠鬭鮮新。三山二水供詞客,一笑千金記美人。彩筆有情團曉露,瑤笙何處奏《陽春》?曲終妙悟參空色,澄澈青溪月滿輪。陽湖孫星衍淵如[12]
肯爲閒愁識鬢絲,愛拈筠管寫香詞。定應玉椀蛾睂捧,月滿湖天花滿枝。
黃花時節畫簾橫,我亦溪頭打槳行。記得相逢桓子野,胡牀吹笛坐天明。固始曾定球省齋[13]
北馬南舟老客身,一枝筠管獨鮮新。邗江吳苑傳髙調,還作青溪索笑人。(先生有《邗江百愛詩》、《金閶竹枝詞》,俱膾炙人口。)
香凝咳唾散成珠,握月擔風與俗殊。我欲勸君浮大白,玉山欹處萬花扶。歷城郭在磐次泉[14]
拈花一笑句生香,風月青溪重選場。誰解多情心卽佛,新詞曲曲是慈航。武昌釋鐵舟可韻[15]
十載青溪感舊遊,酒旗歌扇易勾留。等閒一覺游仙夢,江上琵琶估客舟。
年來消息斷知聞,水榭塡詞合讓君。怪底風前香竟體,此身曾受萬花熏。全椒王肇奎鶴嶼[16]
姹紫嫣紅等劫塵,重將舊事一翻新。從今點醒癡愚輩,若個溪頭再問津。
且喜抽簪選勝游,白門來往幾經秋。渡頭多少閒風月,都向先生腕底收。無錫楊芳潤漱六[17]
石城遙誦咏花篇,又賞青溪一笑緣。客裏逢君眞洒落,板橋香月幾回圓?(予客白下,與先生同寓。)
秋影樓前翠袖披,瑤雰閣上繡簾垂。碧苔箋畫烏絲格,想見飛觴搦管時。華亭胡振宗敬軒[18]
美人香草擬湖湘,珠唾都成白鳳凰。腸斷《胡笳十八拍》,教人長憶蔡中郎。
義贖青溪大小姑,三生石訂玉盤盂。乞君續譜風千古,更寫鍾離及老夫。
盈盈帶水六朝烟,秋影樓尋玉笛邊。偶過青溪同一笑,幾人風月得當筵?
但拈綵筆譜瓊簫,一代名姬有福消。七板船橫桃葉渡,吳娘唱出雨蕭蕭。雲夢許兆桂香巖[19]
一花一態一遭逢,恩怨悲歡盡懊儂。當得板橋新雜記,澹心懸解遜籛峯。
三生難忘海棠樓,鈿笛銀箏土一丘。每到哭花風雨夜,秦淮嗚咽水還流。
迷離香夢總淹緜,誰肯翻身誦妙蓮?拈得一花微一笑,遍將甘露灑諸天。
我因脂盝譜《陽秋》,君爲青溪紀勝游。一樣憐花脩豔史,兩翁分替古今愁。泰州仲振奎雲磵
花揉月焰香,風裊歌喉膩。一笑譜青溪,十里波光麗。 名姝多坎軻,名士無遭際。千古有心人,同下傷心淚。
主持風月壇,要讓蓉鷗老。彩筆吐新葩,撰就相思稿。 煎乾欲海波,鑿破情天竅。端的畫睂人,善寫名花照。(調寄【生查子】) 上元黃鈺秋舲
十里波光,六朝黛色,“三影”風流。感雛鬟能贖,金捐司業;微官可棄,玉倚監州。渡泛吳姬,軒吟楚客,誰品詩箋獨上樓?渾無賴,恁浣紗贈蝶,擲釧何由。 傷春底事生愁,還說豔東園共踏秋。想家筵排處,花朝戲祝;公車勸上,雪夜清游。葯院盟心,桂林識俊,命字皈禪好罷休。青溪笑,把一枝斑管,寫倩蓉鷗。(調寄【沁園春】) 武進黃佩印古香[20]
如畫江山認六朝,緣慳無計聽吹簫。年年草長鶯飛候,夢繞秦淮舊板橋。
子野襟懷迥絕塵,鶯鶯燕燕鬬閒身。淋漓妙筆多情事,傳出名流共美人。
名花開落任東風,茵溷全分一霎中。贖得蛾睂眞盛事,千秋那復數曹公。
樓橫秋影月含流,鏡檻妝臺半置書。一種憐才心性好,丰裁誰似女相如?
一語傾心願便長,朝雲暮雨盡荒唐。殷勤寄訊癡兒女,天壤原多李十郎。
瑤雰髙閣靜愔愔,塵外誰知結賞音?願作錦旛勤護惜,惜花心是愛才心。
蓮出污泥自不羣,齋心會檢妙香焚。情緣試說三生果,金粉如來合讓君。
白門何日共聽鶯,一笑青溪載酒行。記取桃花千尺水,不風流處卻多情。夏邑汪汝弼夢巖[21]
(以上均清嘉慶間刻本《青溪笑》卷首)
青溪笑傳奇序[22]
劉敦元[23]
彼夫西崑風調,詞擅《金荃》;南國雲情,夢傳《玉茗》。憶六朝之羅綺,香冷脂奩;問兩晉之琴尊,烟迷棋墅。至於蕭郎按曲,頓老教歌,顏霞褪紅,髮霜飄白。此非花天信杳,碧海多愁,酒陣神銷,黃壚下淚者乎?若以積葉閒身,放看花老眼,偶從桃渡,曾住蘭橈。水白青溪,橋連紅板。選虎踞龍蟠之勝,逢鶯歌燕舞之場。戟手問天,君書咄咄;纏頭匝地,誰喚卿卿?將烟霞寓花鳥,中仙遜其後塵;借兒女見英雄,小姑憐其獨處。有如漁禪漫叟之《青溪笑傳奇》也。
於是破煩惱境,結歡喜緣。綺障搴蘿,閒情蒙楚。斯時也,岫遠睂舒,花濃渦暈。粲啓雲影,莞獻林容。露柳破顏,風篁含睇。抽穎伸其鬱愫,凭軒貺其歡悰。乃寫靈襟,抒藻緒,話琴趣,數笛家。燭刻半紅,箋裁小碧。技肱三折,思腸九迴。遂教剪月搓雲,雕花鏤葉。心飛采鳳,絲縛春蠶。《甘州》八聲,《陽關》三疊。斯人情何以堪,老子興復不淺矣。
翳夫小家碧玉,中婦青荷。梔結心同,蘭馨頭并。縷金箱裏,酒漬襟痕;軟玉屏邊,香生管語。悄階前之剗襪,拾門外之遺鞭。秋風幾日,髙樓則黃鵠銷聲;春草頻年,遠陌則紫騮駐影。況復樊川宅近,爽氣西來;坡老吟豪,大江東去。銅琵鐵板,短笠單衫。送客留髠,徵歌畫壁。掩髙燒之燭,釵挂臣冠;據三弄之牀,舟邀伊笛。睂飛目許,夢定心遐。訪舊事於沙、楊,不改小憐大捨;吊雄圖於李、趙,尚餘二水三山。
以故涕破花時,鉢擊紫藤之館;顏酡杯底,弦調青豆之房。以佳麗地供其拈花,以詩酒天恣其屈竹。軋綿思以移人,巡簷可索;換新腔而顧我,撫掌方來。爲浮大白,拍手倚聲;更命小紅,低鬟度曲。元久困勞薪,自慚幸草。星霜逐轍,可堪俗坌之嗤;月露盈箱,毋乃耗紙之謔。壚簾爾室,松竹吾廬。月軟花飛,香溫酒熟。板扉剝啄,喜有客之扶筇;藤几蕭疏,呼奚童而洗盞。看玉繩之未下,拍銅斗以髙吟。先生方酣歌斫地,不須孤憤塡膺;賤子亦拉入排場,未免胡盧掩口。
(《天津圖書館孤本祕籍叢書》第一五冊影印稿本劉敦元《悅雲山房初存文集》卷一,頁五八九—五九〇)
附 題張蠡秋青溪三笑傳奇
趙懷玉
青溪烟雨,問南朝、多少美人黃土。難得紅顏生並世,忍使不傳千古?恨肯塡膺,歡宜開口,幾輩因癡誤。暮年陶寫,又看《三笑》新譜。 拈就一管生花,千紅萬紫,齊向毫端吐。我有閒愁還試讀,頓覺睂飛色舞。柳認藏鴉,堂迎歸燕,人約蘭舟渡。舊遊如夢,與君何日重去?
(《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一九冊影印趙懷玉《亦有生齋集詞》卷五,頁五〇五)
[1] 底本無題名,據版心題。
[2] 己未:嘉慶四年(一七九九)。
[3] 底本無題名,據版心題。
[4] 歲在上章涒灘:卽庚申年,嘉慶五年(一八〇〇)。
[5] 淩延煜(一七七二—一八二八):一名霄,字一飛,號芝泉,又號快園,別署快園居士,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諸生,困於場屋,議敍州判。嘗入畢沅(一七三〇—一七九七)幕中。後館江寧布政司署。書畫篆刻,無不臻妙。著有《測算指掌》、《快園詩話》、《芝泉集概》。傳見《疇人傳三編》卷一、《清畫家詩史》戊上、《畫家知希錄》卷五等。
[6] 段達河:號竹畝,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7] 胥繩武:字燕亭,鳳臺(今屬山西)人。拔貢,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〇)知萍鄉縣。四十九年,主持纂輯縣志,剞劂甫竣,書未上呈,以詿誤去。傳見《同治萍鄉縣志》卷一〇。
[8] 淩延炯:號蘭谿,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生平未詳。或與延煜誤爲一人。
[9] 熊之勛:字桂卿,號晴欄,一號清來,南昌(今屬江西)人,一說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工詩善書,常居江春康山草堂。傳見《皇清書史》卷一、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一二等。
[10] 徐大榕(一七四七—一八〇四):字向之,號惕庵,陽湖(今江蘇常州)人,大興(今北京)籍。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一七七一)順天舉人,三十七年壬辰(一七七二)進士,授戶部主事,陞員外郎,轉郎中。擢山東萊州、泰安、濟南知府。緣事鐫級,尋改京秩歸養。傳見孫星衍《平津館文稿》卷下《傳》、《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四一、《皇清書史》卷三、《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卷五、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二、宣統《山東通志》卷七五等。
[11] 顧之菼:字小逋,嘉善(今屬浙江)人。舉人。著有《眄柯軒稿》、《後甲集》。
[12] 孫星衍(一七五三—一八一八):字伯淵,又字淵如,號季逑,別署芳茂山人,陽湖(今江蘇常州)人。未第時,嘗入畢沅(一七三〇—一七九七)幕。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一七八七)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山東督糧道,署布政使。致仕後,主講揚州安定書院、紹興蕺山書院。精於經學、校勘學、金石學。著有《尚書今古文注疏》、《晏子春秋音義》、《京畿金石考》、《芳茂山人詩錄》、《問字堂集》、《岱南閣集》、《平津館文稿》等。傳見阮元《揅經室二集》卷三《傳》、俞益謨《行述》(《清史資料》第二冊)、《清史稿》卷五〇七、《清史列傳》卷六九、《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一三、《碑傳集》卷八七、《文獻徵存錄》卷九、《國朝先正事略》卷三五、《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四八、《湖海詩人小傳》卷四〇、《清儒學案小傳》卷一一、《清代毗陵名人小傳》卷五、《清代七百名人傳》等。參見張紹南編、王德福補編《孫淵如先生年譜》(光緒二十四年《藕香零拾》本)。生平詳見本書卷八陳懋齡《(丹桂傳)序》條箋證。
[13] 曾定球:字西井,號省齋,固始(今屬河南)人。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一七七〇)舉人。以大挑知縣,分發安徽,歷任五河(乾隆五十二年)、舒城、郎溪、青陽(嘉慶元年)、靈壁等縣知縣。
[14] 郭在磐(一七四八—一八〇五):字次泉,號午橋,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一七七一)舉人。以大挑知縣,分發安徽,歷署含山、宣城知縣,太平府通判,鳳陽府同知。嘉慶戊午、庚申、甲子,歷充江南同考官。後補建德。卒於官。傳見道光《濟南府志》卷五三、民國《續修歷城縣志》卷三九等。
[15] 釋鐵舟(一七五七—一八二〇):俗姓徐,本名德濟,又名可韻,自號鐵舟,武昌(今湖北武漢)人。善詩,工書畫,有名江淮間。兼精醫術。著有《傷科闡微》、《金山志略》。傳見錢泳《履園文集》之《清故詩僧鐵舟塔銘》、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等。
[16] 王肇奎(?—一八〇七):字文叔,號鶴嶼,全椒(今屬安徽)人。弱冠爲朱筠(一七二九—一七八一)所知,招入四庫書局。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一七八九)拔貢,官安徽青陽教諭。工詩古文詞,善書法。著有《小容膝樓詩鈔》(附其妻張佩蘭《吟香閣詩存》)。傳見金望欣《清惠堂集·文》卷二《傳》、《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五八、《皇清書史》卷一六、民國《全椒縣志》卷一〇等。按《小容膝樓詩鈔》卷一一有《題張蠡秋青溪笑傳奇》七絕二首(南京圖書館藏),與此二首略同,僅“青溪”二字作“秦淮”。
[17] 楊芳潤:號漱六,無錫(今屬江蘇)人。生平未詳。
[18] 胡振宗:號敬軒,華亭(今上海)人。與張應時(一七五一—一八二四)同輯《雲間明末殉節諸臣紀略》一卷,收入嘉慶末、道光初刻《書三味樓叢書》。
[19] 許兆桂(一七四六?—一八〇六後):字香巖,雲夢(今屬湖北)人。浙江巡撫許兆椿(一七四七—一八一四)、翰林院編修許兆棠(一七五二—一七八四)長兄。廩貢生。歷遊薊北、楚南、粵西。嘉慶九年(一八〇四)頃,僑寓金陵。著有《夢雲樓分體詩鈔》。傳見《湖海詩人小傳》卷三〇、程懷璟《國朝雲夢詩存》卷中、《湖北詩徵傳略》卷二二等。參見周紹良《記羅修源與許兆桂》(《紅樓夢硏究論集》,一九八三)。曾爲吳蘭徵(一七七六—一八〇六)《絳蘅秋》傳奇作序。
[20] 黃佩印:號古香,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21] 汪汝弼(一七七四—?):字敷言,號夢巖,夏邑(今屬河南)人。嘉慶十年乙丑(一八〇五)進士,選庶吉士。十三年(一八〇八)散館,改知縣,授山東泗水,轉泰安。官至山東臨清知州。
[22] 該書卷首目錄,題《張蠡秋丈青溪笑傳奇序》。
[23] 劉敦元(一七七九—?):字子仁,號笠生,別署桐溪笠叟,桐城(今屬安徽)人。諸生。少有文名,屢試不第,遨游江湖。入河南巡撫桂良幕,以公牘駢儷文著稱。著有《悅雲山房集》(含詩集、文集、詞集、附存)、《悅雲山房駢體文存》、《風泉館詞存》等。傳見《清史稿》卷五一四、《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