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巾(陳烺)
陳烺(一七四三—一八二七),字士輝,號東村,別署榕西逸客,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一七七七)舉人。五十八年,官福建德化訓導。歸鄉後,授徒自給。著有《莊子注》、《杜詩注》、《垂老詩集》等。撰傳奇《紫霞巾》、《花月痕》,皆存。傳見民國《福建通志·藝文志·別集·清二》、民國《德化縣志·職官·訓導》、民國《閩侯縣志·藝文上》等。參見林慶熙《福建戲史錄》“福州陳烺作傳奇劇本”條、鄧長風《五位清代福建戲曲家暨林昌彝生平考略·陳烺》(《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
《紫霞巾》傳奇,《國立北平圖書館戲曲音樂展覽會目錄》、《齊氏百舍齋戲曲存書目》著錄;《古典戲曲存目彙考》著錄,誤署“陳棟”作。現存嘉慶六年(一八〇一)自刻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八冊、《鄭振鐸藏珍本戲曲文獻叢刊》第四二冊據以影印。參見王漢民輯校《福建文人戲曲集·元明清卷》(二〇一二)。
紫霞巾序[1]
吳斯勃[2]
漢魏樂府,六朝豔歌,皆古詩之流。唐、宋人古近體之外,別有詩餘,是謂塡詞。有詞卽有調,如正宮、中呂、清商、大石之屬,按譜塡詞,卽抗聲合調。元人又別爲曲,有雜劇、院本,則傳奇之事興焉。元曲百家,實甫、東嘉而外,絕豔驚才罕有。明季暨國初,諸老宿閒情遣興,各有傳奇,然名本亦不能數數覯矣。
同鄉東村先生,篤學清脩,以名孝廉選邑令,改授德化學博士,旋告病歸。向嘗授徒講學,多所成就,幾若文中子之在河汾矣。丹鉛暇日,娛東山之絲竹,譜南部之烟花,製《紫霞巾》傳奇三十折。受而讀之,大旨名士必悅傾城,美人當爲情死,情之至者,死可復生。其杼軸,則湯若士之《牡丹亭》、洪昉思之《長生殿》也;其藻采清新,則《北西廂》之王實甫也;其性情眞摯,則《琵琶記》之髙東嘉也;其洪音亮節,則徐文長之《四聲猿》、尤展成之《鈞天樂》,兼有之。“是眞名士自風流”,於茲益信。或云:閩語不諧中州韻,難被管絃,僅塡詞而已。余嘗以質諸善謳者,亦謂按譜塡詞,自能抗聲合調。今卽以塡詞論此本,不但無愧元明好手,等而上之,辛、蘇、秦、柳,太白、飛卿,《蘭畹》、《金荃》,亦無不具焉。非阿好也,指日剞劂告成,請卽以管蠡之談爲嚆矢。
嘉慶辛酉夏五,同學愚弟吳斯勃拜稿[3]。
(《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八冊影印清嘉慶六年自刻本《紫霞巾傳奇》卷首)
紫霞巾序[4]
鄭振圖[5]
僕嘗貰酒長安,畫遍旗亭之壁;徵歌吳會,纏殘菊部之頭。結交名士,劇笑冬烘;厭棄時文,殆同宿唾。竊謂六詩三筆,文詞以我法爲工;累牘連編,杼柚以余懷入妙。言泉萬斛,奚八比以規規;文派百家,詎半山之齪齪。慨臼窠之久襲,覺俳諢以猶眞。三疊《陽關》,天際之雲忽遏;一聲《河滿》,簾前之淚交並。知笑罵別有文章,豈風騷遂非詞曲?
曩者浪迹吳趨,戲成院本。當風衣帶,操絃則玉指三千;啣雨歌脣,泛櫂亦紅闌四百。渴思鄉味,扮陳紫作佳人;忝附才名,借青蓮爲粉本。《鬱輪袍》吾知免矣[6],《荔枝香》我且爲之[7]。嗟夫!青天莫問,誰添柳宿之星;碧海無邊,空下蓬山之石。年年報捷,潮撼錢唐;咄咄書空,騎歸太末。汲長孺積薪頭上,嘆閱人多;顏平原乞米人間,行將身隱。無何莽莽深山,攜來杖屨;團團朝日,照見鹽虀。一身較曼倩而長,平分飢飽;終歲鼓昭文之曲,不見成虧。先生久居此乎?弟子惑滋甚也。
乃者三鱓連翩,忽墜槐堂之硯;萬花飛舞,紛飄芸閣之籤。端龜振筴,卜是何祥?剖鯉傳書,得來名作。蓋吾友陳東村,以《紫霞巾》傳奇至矣。咄哉!才非沈約,何由示及雕龍;文是揚雄,奚慮世無吐鳳。《三都賦》自然紙貴,玄晏何爲?《戰場文》不待思精,張衡奚贅?
僕與東村,生如蛩蟨,借文字作因緣;古有莊、施,外形骸成莫逆。雖東魯萬人之海,不行者惟此兩生;而南豐一瓣之香,同志也尤推獨步。蓋東村天上歲星,生前明月。靈珠手握,偏記事以纍纍;智鏡胷羅,妙擇言之雅雅。況乃踸踔百家,牢籠萬態。讀《離騷》而不飲,竟得時名;焚腹稿以如遺,獨傳家誡。爰有賢郎,殆無儔匹。豫章之材,甫茁勢已輪囷;飛黃之齒,猶駒步逾尋丈。縛袴作萬言之賦,立地淩雲;瑣闈擢五字之才,一朝破壁。羨如斯之瓜葛,誠不減乎楂梨。
顧東村月中桂樹,昔曾一斫吳剛;陌上桃花,偏怯重逢夢得。襴衫席帽,何如荷芰仙衣;冷炙殘杯,豈勝醍醐書味。而且逆辭五斗,較彭澤以尤髙;遄避四門,比昌黎而更達。低頭東野,吾愧爲雲;學步邯鄲,誓將何日?旣論心而至此,思咋指以徒然。欲從夢裏追歡,至竟川塗間闊;聊藉酒酣讀曲,猶賢杵臼流連。獨異者,媚靨髙權,宋玉則三年未許;殘山剩水,南唐則一晌貪歡。
東村曳履蓬頭,俗幾疑爲傖父;褒衣博帶,世或號爲“書癡”。貴異謝安,常執蒲葵對客;貧如坡老,愛攜笠屐觀場。設帳談經,絕少後堂女樂;論金諛墓,並無潤筆妖鬟。胡爲託興於香奩?抑且寄情於蘭畹。大抵維摩示病,聊散空花;法喜無妻,感懷遺桂。借他兒女,繪鴻泥雪爪之痕;攄我襟懷,譜《燕子》、《春燈》之調。陶靖節願爲絲履,不關白璧微瑕;宋廣平偶賦梅花,仍舊剛腸似鐵。
僕眞知己,世復幾人?惟是文壇久閟,樂府長封。韓、柳、歐、曾,僅作《童蒙》、《香草》;辛、蘇、周、柳,概云藝苑巵言。奉帖括爲金科,畸士則千人俱廢;按詞章之玉尺,鯫生必七聖皆迷。繄描頭畫角之各詡專家,而繡口錦心者率兼二妙。天邊井水,人歌柳七之詞;市上弓衣,戶繡龍標之句。章縫可老,咥其笑宦稿房書;蓬藟而行,慨以慷酒旗歌板。遙識綠榕深處,大開魚里之場;《紅豆》歌終,新得鴛針之譜。客勿驚於四座,請齋心鑄賈島黃金;僕立就以千言,蓋先手畫放翁團扇云爾。
嘉慶辛酉端午日,涵山鄭振圖[8]。
紫霞巾傳奇題詞
林煐等
秉鐸兼推顧曲長,新聲一片叶宮商。池頭無數遊魚聽,不獨三鱣集講堂。
兩才相感逗情波,梅友同心是玉娥。死死生生緣始合,人間好事信多磨。
許多離合與悲歡,兒女心情有百端。誰把良緣牽縛定,紫巾應作赤繩看。
中年綺夢絮沾泥,法部翻來意轉迷。尚擬我歌君按拍,春風秋月畫樓西。崑石林煐[9]
詞人胷次本多奇,幻出波瀾信復疑。離合悲歡渾是夢,更從夢裏覓相思。
翻雲覆雨思偏曲,戛玉敲金句更工。雖復玉蛾入雙燕,青樓不墜舊家風。東峙林兆泰[10]
君眞覓句陳無己,我愧談詩葉石林。忽聽江南斷腸曲,也教幽恨起瑤琴。
忍看白璧掩塵埃,好事多磨信可哀。究竟情深磨不斷,紫巾還是舊良媒。
休將舊調按旗亭,且把新聲奏後庭。寄語彭宣諸弟子,一編風雅是傳經。
闌干苜蓿冷於秋,數闋清歌自解愁。唱到完巾聲入破,三鱣堂外月如鈎。書巖葉文超[11]
秋風何處哭文章,棄擲猶操翰墨香。妙手風騷推絕代,不徒顧曲屬周郎。
空中樓閣幻奇觀,無數烟雲簇簇團。窠臼別翻新樣本,靈心慧舌佐文瀾。
偶寄情懷可以興,何曾綺語筆端矜。陸郎妙品崔娘操,世道人心此勸懲。
干卿何事獨神傷,離合陰陽觸緒長。慷慨悲歌聲淚迸,阿誰敢復擅詞場。
《春燈謎》續《牡丹亭》,曾掐檀痕教小伶。不讓風流湯若士,更何人數阮懷寧。
秦雲楚雨豈無因,飽啖虀鹽几硏親。莫笑冷官閒事業,千秋傳唱《紫霞巾》。畹滋謝春蘭[12]
苜蓿秋開冷署花,官閒才調較清華。瑤池阿母擎杯問,果否塡詞亦紫霞?
情海茫茫百感增,淮揚烟月隔簾燈。玉人吹斷簫聲後,夢在紅樓第幾層?孺庭林志仁[13]
遙遙水驛與山程,似聽鸞簫下玉清。誰道先生官獨冷,兩行菊部列齋楹。(東村在龍潯學舍寄示。)
齋頭無事譜清歌,卻訝青樓有玉蛾。便是維摩爲說法,不教花片著身多。
許多詩筆笑都刊,只把傳奇仔細看。莫怪和凝稱“曲子”,曲髙祗恐和偏難。
“曉風殘月”調應同,人道屯田曲最工。三十餘年齋筆硯,笑予祗唱“大江東”。蘇林邱如衡[14]
桃李春風植滿庭,共君隔院夜談經。(君掌鐸南安時,余主豐州書院講席。)絳紗獨奏宮商譜,肯許同人入座聽?
“秋波臨去”悟禪因,人訝華嚴法界身。色色空空難著相,幻情記取《紫霞巾》。
梅花詞賦久蜚聲,鐵石依然說廣平。祗解呼爲“好才子”,那知道學屬先生。
一唱芳辭四座驚,阿戎況復擅才名。《三山樂府》多風雅,雛鳳何如老鳳聲。(賢郎登灜,著有《三山樂府》一卷。) 述言官崇[15]
文章吏部詩工部,大筆先生一手持。又把閒情托風月,焚香塡就宋元詞。
鶯花終古滿揚州,譜入新詞付部頭。從此二分明月夜,簫聲低按小紅樓。
士能節義女能貞,鴆鳥何因間舊盟。情海烟波原不斷,春風綠鬢可憐生。
絃管春深奏絳紗,霏霏白雪豔才華。內廷他日宣供奉,一曲昇平進《紫霞》。心香劉士棻[16]
不染緇塵早閉關,久將賦虎擅三山。誰知尚有《金荃》譜,寄在“臨川四夢”間。
曲奏山香舞未停,天花散落滿空庭。好將貝葉親裁剪,細寫《維摩》一部經。(傳奇係余手書付梓。) 片山陳玉崑[17]
一幅丹青女士該,雲間陸與博陵崔。吾家小杜鶯花夢,又伴揚州月色來。
大蘇學士柳郎中,綺麗雄渾兩不同。何似焚香讀此曲,曉風殘月大江東。菃汀杜洲[18]
瓊枝爲佩露爲餐,脈脈芳心正未闌。自是多情皆似此,不應但作戲場看。
《金荃》格調自天然,句酌詞斟字字姸。豈爲陸、崔傳舊事,三生應自憶前緣。暖邨俞藍瑛[19]
《花間》弁冕頌《西崑》,雙髩香紅最斷魂。今日瓣香論派別,風流此事合推袁。(溫庭筠詞“雙髩隔香紅”。)
閒來顧曲灑雲箋,拍按紅牙付管絃。擬唱柳屯田好句,曉風殘月綠楊天。
秦淮河畔逐芳津,珍重桃源洞口春。北里胭脂翻小譜,鴛鴦原是姓崔人。
慧業文心託《紫霞》,春風一曲舊琵琶。他時畫壁旗亭畔,“梅子江南”屬賀家。笏軿馮縉[20]
一肩行李到吾廬,異寶驚將引賈胡。苜蓿滿囊猶有此,可知薏苡是眞珠。(先生自德化回,卽寓寒齋,因先得見此。)
誅茅斜傍半軒梅,(寒居近移梅枝里。)細蕊何當羯鼓催?忽聽《紫霞》歌一曲,滿枝香雪一時開。受業邱瑞雲[21]
巧將月鏤與雲裁,雅擅西京樂府才。遙隔絳紗歌一曲,可容重到後堂來。
《紫霞》新調奏旗亭,檀板金尊醉後聽。聽到六么花十八,一時低首遍諸伶。受業丁椿年[22]
瓣香本自奉南豐,誰道還兼玉茗工。今日大江唱東去,低頭慚愧小江東。受業羅希含[23]
閩南賦虎久傳薪,詞曲誰知又絕倫。從此樂工停院本,旗亭爭唱《紫霞巾》。
扶風雖獲近堂帷,調譜宮商尚未窺。願誦唐人舊詩句,乞留殘錦與丘遲。受業邱音越[24]
元人詞曲最稱工,滴粉搓酥《百種》中。慚愧雁門舊子弟,未能衣鉢嗣宗風。
忽見吾師絕妙辭,如將全豹一斑窺。季長以後眞風雅,不屬先生更屬誰。
五年杖履尚追陪,遊戲還勝大導師。會得濂溪風月趣,宛然與點暮春時。
而今也擬學長吟,花樣新裁著意尋。日把鴛鴦看數遍,究從何處覓金針。受業薩廷沛[25]
(以上均《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八冊影印清嘉慶六年自刻本《紫霞巾傳奇》卷首)
附 紫霞巾跋[26]
吳梅
情節關目,亦復可人,惜尚少過脈小劇。又作者不能按歌,卻喜摹仿玉茗。須知玉茗《四夢》,捩嗓處至多,不善學之,往往句讀多誤。作者正坐此病耳。
丁巳[27]九月三十日,得此於厰肆。因竭一夜讀盡之,略加評語於每曲下,然不能多也。
長洲吳梅識。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嘉慶六年自刻本《紫霞巾》卷末墨筆書)
[1] 底本無題名,據版心題。
[2] 吳斯勃:字光治,號秋士,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一七六二)舉人,授興化府教授。四十四年,署福建寧德教諭(見乾隆《寧德縣志》卷三)。五十三年,任臺灣府嘉義縣教諭(見民國《福建通志·臺灣府五》)。嘉慶八年(一八〇三),任福建仙遊訓導。
[3] 題署之後有陽文方章二枚:“斯勃”、“秋士”。
[4] 底本無題名,據版心題。
[5] 鄭振圖(一七五六—?):字紹俠,號咸山,一號涵山,別署韓門弟子,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一七七九)舉人,以大挑任教諭,官福建德化訓導。嘉慶元年(一七九六),調漳平訓導。十六年,任河北臨城知縣。著有《觀瀾堂詩鈔》、《涵山文集》等。撰傳奇《荔枝香》,已佚。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觀瀾堂詩鈔》卷一〇有《題東村紫霞巾傳奇》絕句二首。其一:“銅瓶過雨硏生冰,白晝關門課法興。甚底閒情編菊部,絕勝詩謎鬬春燈。”其二:“遺挂虛存法喜妻,禪心大似絮沾泥。如何綺語難銷盡?會嚮箜篌覓舊題。”(清嘉慶十八年刻本)
[6] 《鬱輪袍》:明王元壽有《鬱輪袍》傳奇,《遠山堂曲品》著錄,已佚。明張琦有《鬱輪袍》傳奇,現存明崇禎間刻《白雪樓五種曲》本。
[7] 《荔枝香》:未見著錄,已佚。《觀瀾堂詩鈔》卷六有《去歲在吳門制荔支香傳奇至京邸失去》絕句三首,《復得荔支香疊前韻》絕句三首。諸詩紀年“己酉”,卽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則是劇作於乾隆五十三年。
[8]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振圖私印”,陽文方章“涵山”。
[9] 林煐:字崑石,別署崑石山人,閩侯(今屬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一七七七)舉人。官南平縣學訓導。工塡詞,有《蚓吹詞》行世。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編》卷一“林煐蚓吹詞”條等。
[10] 林兆泰(一七四四—一八三〇):字東峙,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一七七九)舉人,以授徒爲生。善醫。著有《禹貢河道考》、《占易一得》、《竹柏山房詩文鈔》等。參見《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正編卷九引林春溥《林東峙先生年譜》。
[11] 葉文超:字書巖,籍里、生平均未詳。
[12] 謝春蘭:字畹滋,別署五十三石齋,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嘉慶二年(一七九七)、十三年,兩任光澤縣學訓導。曾評《林雨化詩文集·古文初集》。
[13] 林志仁:字首端,號孺庭,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一七八六)舉人,未仕。著有《寫意齋詩草》、《賦草》、《試帖》等。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七。
[14] 邱如衡:字賓上,又字鴻南,晚自號蘇林,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一七八〇)舉人。著有《分碧齋詩鈔》。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
[15] 官崇(一七四八—一七九六):字述言,號志齋,別署志齋居士,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一七七九)舉人。曾主豐州書院講席。嘉慶元年丙辰(一七九六),舉孝廉方正,以親意强就徵,行至吳中,病卒。著有《公車草》、《豐州草》、《永陽草》、《常惺齋草》、《志齋居士文鈔》等。傳見謝金鑾《行實》(嘉慶十三年謝氏刻本《志齋居士文鈔》附)、《文獻徵存錄》卷五、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桐城文學淵源考》卷一二等。
[16] 劉士棻:字周有,一字蕙田,號心香,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慶六年辛酉(一八〇一)進士,選庶吉士,改鎮平知縣。歷調歸善、香山。罷歸,一貧如洗。主講玉屏書院。工詩。著有《自怡悅草堂詩鈔》(一名《綠滿齋詩鈔》)。傳見《詞林輯略》卷五、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鄭祖庚《侯官縣鄉土志》卷三等。此組詩又見清道光間劉氏自怡悅草堂刻本《自怡悅草堂詩鈔》卷八,題《陳丈東村(烺)紫霞巾傳奇題詞》。
[17] 陳玉崑:字片山,籍里、生平均未詳。
[18] 杜洲:字菃汀,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一七八六)舉人,官嘉義教諭。
[19] 俞藍瑛:字暖邨,籍里、生平均未詳。
[20] 馮縉:字光敦,號笏軿,室名蘭話堂,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慶三年戊午(一七九八)舉人。一赴禮闈,卽不復出,日以書籍自娛。工詩。嘉慶二十一年丙子(一八一六),刻林桐《來齋金石刻考略》。著有《蘭話堂後金石存》、《唐昭陵陪葬名氏考》、《甔甀稊米集》、《陶舫棗窗拾慧》等。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七二。參見王長英、黃兆鄲編著《福建藏書家傳略》(福建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七)。
[21] 邱瑞雲:字雨巖,長樂(今屬福建)人。嘉慶九年甲子(一八〇四)舉人。以孫璋贈朝議大夫、刑部廣西司員外郎。傳見民國《長樂縣志》卷一四。
[22] 丁椿年:字楸巖,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一七九二)舉人,援例捐員外郎,分刑部。傳見民國《閩侯縣志》卷八七。
[23] 羅希含:字號、籍里、生平均未詳。
[24] 邱音越:字號未詳,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慶三年戊午(一七九八)舉人,四年己未(一七九九)進士。二十二年,官武定府惠民知縣。後調青州府髙苑知縣。善書。見民國《閩侯縣志》卷四二。
[25] 薩廷沛:改名侍楓,號香三,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慶九年甲子(一八〇四)舉人,官工部員外郎。
[26] 底本無題名。
[27] 丁巳:民國六年(一九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