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秋千的传入
秋千是我国传统的游艺活动,古往今来,从南到北,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盛行这种娱乐游戏,所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
秋千的名称有许多,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等。归纳起来,秋千的种类不外乎三种:一是传统的荡秋千,即“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做钟摆一样的来回摆荡;一种是车轮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等都属于车轮秋。它是“植大木于地,上安车轮状圆轮,在呈辐射状横木上,系绳于下,以架坐板”。游戏时,坐秋千的人用脚蹬地使车轮旋转,然后悬空转动;一种是担子秋,也叫二人秋,“竖长柱,设横木于上,左右各坐一个,以互落互起而飞旋不停”,类似跷跷板的游戏。
秋千游戏起源很早。相传汉武帝时,为祈祷武帝的千秋之寿,宫女们乘绳悠荡助兴,“千秋”是祝寿之词,于是将二字一颠倒,将这种游戏称作“秋千”。唐代高无际作有一篇《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中说:“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后人也有称秋千为“千秋”的,宋代黄庭坚《春怀十首》诗有:“穿花蹴踏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这里的“千秋索”指的就是秋千。
实际上,汉代时候民间已有秋千之戏,汉武帝时才传入宫廷中。从历史文献上看,秋千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一书记载:“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山戎也叫北戎,是后来匈奴族的前身,春秋时代居住在今河北东部,与齐、郑、燕等国境界相接,曾经一度非常强盛,出兵征伐齐国和燕国。山戎人以射猎禽兽为生,大都勇猛强悍,善于攀登。荡秋千便是山戎人训练攀跃山崖和溪流的一种活动。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认为:秋千“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公元前663 年春,齐桓公为救燕国,发兵进伐山戎,一直打到孤竹(今河北卢龙一带)才撤兵。很可能在北伐山戎的过程中,齐桓公看到当地人荡秋千的游戏,觉得很有趣,便把它的玩法带回了中原。
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秋千”起源于云南。1971 年,云南博物馆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的西汉时期古墓群里,发掘出土了一面青铜鼓,编号42a。在这面西汉早期的铜鼓腰部,有一组由四人同玩一个磨秋的图案。图案中心竖立木杆,杆顶部安装转轴,轴上有四根横梁向外伸出,梁端安有圆环,4 名头戴羽冠、上身赤裸、下身有尾饰的人,双手各持一环,在立杆上飞快地绕柱旋转,动态飘逸。这幅磨秋图案证明,云南最迟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展了秋千活动。如今云南是开展秋千活动最普及的地区,不仅参加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而且秋千的种类齐全。
考古发现可以与古代文献相印证。元代李京撰《云南志略》说:乌蛮(古代西南诸族的泛称)“每岁以腊月春节,竖长竿横设一木,左右各座一人,以互相起落为戏。”此种秋千名“磨秋”。清代光绪《广南府志》中描写磨秋说:“又竖一直木于地,以一横木凿其中,合于直木头上,二人一左一右,扑于横木两梢头为戏,此落彼起,此起彼落,腾于半空,名曰磨秋。”在云南壮、彝、苗、羌、黎等民族中,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秋千起源的美丽动人的传说。
清代任熊《大梅诗意》册《内家汉戏秘秋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综上所述,秋千究竟起源于何时?可谓众说纷纭。孰是孰非,还难下结论。但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秋千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古代人在攀越山崖溪流时,利用盘在树上的藤,依据自己的意志向某一方向荡去,如此便产生了秋千。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秋千游戏时,还讲到一种楚国游戏“钩强”,认为秋千、钩强都是古代绳戏,均源自人们的生活。二是秋千首先产生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中,像山戎或西南彝,其中以最先出现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的可能性最大。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秋千由边疆传入中原,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传统游艺活动,尤其受到妇女儿童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