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佛眼看人生,其实很简单
□积极心态学佛,才会受益
南怀瑾先生说:“佛教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对某些人而言,佛教没什么用,它自己也不需要它;而对于某些人,佛教就是它的慰藉,他的生命般,须臾不可离。佛教当然不是迷信,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哲学,一种对人心有慰藉和补养作用的唯心的哲学。
一个人,也许年轻时不需要看佛学,也看不懂,但等他年长以后,有了些人生经验,对社会、人生、人与人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茫,需要寻求解释,找到慰藉时,此时看看佛学,也许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心灵补给,同时,最重要的作用是,佛学可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而这后者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本不完美,人生本有苦痛和无奈,成败得失,人生遭际,难免患得患失;而做人同样不会轻松,竞争与人际的各种纷扰,往往会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搞得身心疲惫。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人生面临着一个个选择,层出不穷的苦乐,层出不穷的难题,都要自己一一解答,不能回避,没有依靠,也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一切都要自己硬着头皮来应对。如果说在幼年,人生多乐少苦的话,那么,人到成年后,就开始接受一个个考验,各种问题会接连而至。此时,考验变成了对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如果你不能承受这种生命之重,那么,就只有被打趴下。
而佛教,由于其对人生的某种透彻解释,使它两千余年来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佛家说“人生就是苦”,这种苦是一种“逼迫性的苦”,所以世人无从摆脱。我们每个人像被风赶着的风车,完全不能自主,只有随风转动,方向在哪里?所向何终?并不清楚。而佛教理论,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面对无从选择的苦乐人生,如何在有生之年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如何离苦得乐。所以,佛教也就具有了教化人心,给人慰藉的作用。
一般人也许认为佛教是迷信,或者认为它是消极的。其实,佛教虽然说“万事皆空”,追求来世的福运,它是离世的,给人期待的绝望;但同时它又告诉人积极地生活,不断精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它又是积极的,入世的。其实,佛教是通过改选人的内心,来完成对世界的改选,所以,它的力量更是坚不可摧,所以,两千年来兴盛不衰。
如何看待佛教,其实也全在己心。因为它是唯心的理论,所以,你的心态决定了它的形象。在一个消极厌世的人眼里,人生完全是空,是死,佛教在他眼里也就只有慰藉的作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回避的,退缩的;在一个热爱生活,真诚而坚强活着的人心里,佛教是积极的,他在佛教里看到了如何应对人生的各种困惑,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精进完善自己,如何宁静并丰富自己的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地活着;在一个真诚善良的人眼里,佛教是悲天悯人,是心怀对人生的悲悯意识,慈悲地看待人生、社会、人与人,理解并宽容对待万物,慈悲为怀,并相信善良的力量,以做善人、行善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一百个人眼里,佛教有一百个形象。
在一个健康心理的人眼里,佛教是别眼看世界,是给人力量的,而绝不是消极的。但是,正如南先生所说,佛教如百货店,可去可不去。如果一个人有足够能力安顿自己,活得十分热情洋溢,而且充满向上的力量,那么,不涉及佛教也很好,如果进入,就只把它当成一门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的学问来看,倒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有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想从佛教那里得解脱,寻找慰藉,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沉迷进去,逃避现实,不问世事,又不能真正地做到无我而信仰佛教,只是沉迷到佛教的世界里,作用却是徒劳的——因为佛教并不能给你任何现实的解答和力量,只能让你日益意志消沉,越活越无力。这就是很多人,一旦遇到挫折,钻进佛教的壳里,以为可为自己遮风挡雨,但结果只能让自己更加穷困落魄。所以南先生说:除非你有志于佛学,否则不要轻易进入佛教的慰藉世界中,因为很多人进去了反而倒霉,让自己不伦不类的,让人左右看着你更不顺眼,不正常,这又是何苦呢?所以,消极的,缺少独立的心态,在进入佛教后,只会更加软弱,并不能真正得到慰藉——因为,真正强大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内心,任何外在的力量其实都不能帮你解决。
南怀瑾佛学智慧
“我们大家学佛,有点颠倒因果。怎么说呢?‘倒因为果’,这些学理和道理,不是我们的,而是释迦牟尼佛苦行那么多年以后,对弟子们的回答。人家把这个回答记下来以后,我们看了才懂的。事实上,不是我们懂,那不过是我们拿到佛的成果,加以接受而已。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也应该走修行的路子。要学释迦牟尼佛一样,走禅定的路子,向真正的修持路上去求证。”
在积极自立的人眼里,佛教只是他的一种人生工具。他把佛教看成一种学问,所以,他看佛教,也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升华自己的人生智慧,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而绝不是寻找解脱和慰藉,寻找外在的依靠力量。
有一个年过而立的男人,因为失恋的挫折,走进佛教世界。从此一心向佛,女朋友也不想找了,说没了热情,精神麻木了。于是,佛教成了他精神的寄托和生活支柱,工作也是将就着做,几乎是全部精力用来打坐,念经。他说,佛教成了他人生的信仰。这也许没有错,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但是,他的问题就在于,因为学了点佛教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处处以佛教为指导,完全变得不正常了:饮食茹素,交际没有,亲朋疏远,独来独往,一个人到五台山,到西藏闭关,工作也不好好做了,父母亲人也不亲近了,有女孩子追求他,他开始还有些兴趣,反复几次,但最终选择放弃,以一心向佛为由,拒绝了一个痴情女子的爱情。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为他操心担忧,但他去依然故我。才年过三十,看上去却像四十多岁,过早失去了朝气和活力。
你和他讨论一些问题,他动辄就以佛教理论为原则。让人觉得实在是中毒不浅。既然信仰如此虔诚,那么出家吧,又做不到;单从作为信徒来讲,他的信仰就有些偏执。佛教对于他,不是解放了自己,反而更约束了他,变得更加老气横秋;最主要是,失去了天性,意志消沉,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这就未免有些穿凿和愚蠢了。这就是佛教让它迷智,也迷失了自己,成为智障了。原本一个活生生挺可爱的人,因为佛教,变成了大头一个,石头一块,全然失去活力,这就是中了佛教的魔,不免有些可悲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所谓的佛教徒就是这样的,乍一看,道行不浅,令人敬仰,但细观察,却是不伦不类,人不是人,鬼不像鬼,实在可悲。
所以,佛教不能轻易信的,尤其对于年轻人,生活阅历不足,内心还不成熟,个人的思想体系学没建设起来,这样,在挫折时就难免要中佛教的消极魔障。而且,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佛教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不仅是人生的阅历,更要有一份超然的智慧。不是你有钱有闲,就可把佛教当成休闲品来悠闲的。而且,要信,就彻底地信,好好信;要么,不如不信,好好生活。
如果信佛,却以扼杀自己天然的生命活力为代价,那还不如信自己更好。如果你因为遇到了挫折就想信佛,那更是徒劳,从佛那里找不到力量,求佛不如求己。
云门宗原本是我国禅宗的一个小分支,影响不大,但到北宋时期,在雪窦重显禅师主持下,云门宗却盛极一时,成为一时的显教,历史上称为“云门中兴”。
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著,反观自心。它既不像临济那样棒喝峻烈,也不像曹洞宗那样叮咛绵密,而是以激烈言辞,指人迷津。
主持云门宗的雪窦禅师,四川人,俗姓李,少有大志,勤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还会绘画,因不喜世俗应酬,遂出家为僧,後师从光祚禅师。从此钻研佛法,但佛法精深,难以透彻。有一次,他被光祚打了一棒,豁然开悟。此后,又经过五年的修行,修养升华,得以独立。
雪窦禅师一生慈悲为怀,诲人不倦地传播云门宗教义,让人彻悟人生的真谛,由于他的标新立异和普法甚广,使云门宗在北宋禅林中独树一帜,引得不少僧人和士人,慕名而来,投师门下。
雪窦禅师著述丰富,尤其是他所著述的“颂古百则”,后来被圆悟加上垂示、著语、评唱,成为我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的《碧岩集》,至今仍被奉为禅宗经典。
有一则关于雪窦禅师轶事,至今流传。
当初学佛时,雪窦曾经云游四方。有一天,在淮水旁,他遇到太守曾会先生。他乡遇故知,两人都很高兴,就寒暄起来。曾会问道:“你这是要到哪里云游去?”
雪窦礼貌地回答:“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去看看。”
曾会热心地说:“我与灵隐寺的住持禅师交情很好,我修书一封,让他热情款待你。”盛情难却,雪窦就接过介绍信上路了。
但当他到达灵隐寺时,并没拿出介绍信来,求见住持,而是一直没身于一般僧众中,随禅师学法。这样,诵经参禅一晃三年过去了。
此时,曾会奉命出使浙江,顺道到灵隐寺来找雪窦。但问了好几个人,都摇头说不认识。曾会不得其解,于是,便到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人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
然后,他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在这里?是那封介绍信丢了吗?”
雪窦答道:“不敢丢弃,只是您好意相助,可我是一个云水僧,是来研修佛法的,不是您派来的督邮,没法替您在这里发号施令呀!”
“云水僧”就是行脚僧,是步行参禅,无一定居所,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的僧人。“督邮”是古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雪窦这么说,意思是自己无权替曾会在灵隐寺发号施令,实际上是说自己不想靠曾会的关系来受到照顾,因为自己是来学法修行的,不需要特殊照顾。
说完后,雪窦从袖里拿出介绍信,原封不动地交还曾会。双方会意,哈哈大笑起来。
南怀瑾佛学智慧
“真正的修持需要真切的反省,名与利可不容易除去。我说得太客气了,不是不易去,是去不掉啊!真除去了这个名与利,修证的‘行’字才有一点像样。”
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并将这件“督邮”趣事讲给住持听。住持非常感动,认定雪窦品性高洁,严格自律,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当后来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后来,雪窦之所以能够引领起“云门中兴”,就是因为他严格自律,真诚执著,独立自立,求己不求人,所以才创造了千古伟业,成为一代禅宗大师。
学法如此,做人做事更是如此。一个人,只有自立自强,才有可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创造更大的事业,享受到非凡的人生境界。佛教也只是一个指引,起到启示作用,真正解决内心困惑的唯有自己。
事实上,佛教理论虽然高深,令人五体膜拜,但它不也是人创立的吗?所以,与佛教比起来,人的创造力量更显得可贵可敬。所以,看待佛教也应该批判性的,不失主观的创造意识。只有这样,佛教才对个人产生更大的助力。
南怀瑾佛学智慧
“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来说,时代愈来愈进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来讲,愈来愈堕落,是退步的。所以我们现在讲时代进步,是站在物质文明的立场来说的,佛法是从人文的立场来看时代的。”
□修行,一生的功课
南怀瑾先生说:“道理明白了,行为要配合得上,此即所谓‘履践’的功夫。”
在这里,南先生所说的,主要是一个人修养功夫。而修养,不只是多看看佛学等哲学书就万事大吉的,而是需要很多磨砺,不只是道德学问的修养,更有身体力行的实践。
人的修养,不是一挥而就的,而往往需要不断的历练,不仅是生活经历,更有意志品质不断经受磨砺,加上自学的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提高修养,如此,才能真正突破自己,获得成长成熟,重视修养的功夫,而且坚持不懈,贯穿一生。所以说,修养,不仅要有学习,要有自觉提高的意识,更要在现实中接受考验,亲自践行,在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有所体会,加深认识,才能有所感悟,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修养层次。所以说,对于有心向上的人来说,修养与奋斗一样,贯穿了人的一生,是一生的功课。
关于修养,在《华严经》中有这样的譬喻:
修习才能真正领悟佛道。比如说,一个人在水上漂流着,他很口渴,可是因为怕被水淹死就是不喝水,再渴也不张开口,最后就渴死了。
学习佛法时不修习佛法,只是听别人讲佛法知识,这就像人善于给人看病开药,自己的疾病却不能及时治疗而最终病死一样。学法不修习,也好比是在为别人点数财宝,自己却没有得到半分钱。学佛法不修习,又好像聋子演奏音乐,别人得到了音乐欣赏的满足,而自己却什么也听不见。听闻了佛法真理的人,自己若不去修行,那么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可见,修养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不只是佛家的修行,就是普通人,也需要修养来完善自己,从而活出自己的精彩。修养的收获,是化为心得体会,化为思想,提升自我境界,营养自己的人生。要想真正获得修养,光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是付诸于实践,要有生活。
佛家的修行,更重实践精神。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是修养自己,做一个道德人品没问题的人,还要修养自己的自我牺牲和忍辱的功夫。那些实践起来越是令内心痛苦的,让人煎熬的,也是最能修养内心的,修成后才能得正果。
日本有一位铁眼和尚,他发愿要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个金身要用很多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募捐。这位铁眼和尚为了成就这件事,不怕种种困难,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有一天,他到了一个小镇的闹市中,向过路的人乞讨施舍。有一位武士模样的人走了过来,铁眼和尚急忙施礼,并且说道:“小僧誓愿建造金身佛,缺少资金,难以成事,请施主施舍一些吧。”
这位武士听完铁眼和尚的话,无动于衷地走开了。铁眼和尚追了上去,向他发出祈求,可是,武士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的脚步反而加快了。当铁眼和尚紧跟在他后边,再次请求他的施舍时,这位武士明确地说:“不行!”
但是,铁眼和尚并不灰心,在日本,武士是有相当地位的,如果他们情愿的话,绝不会没有能力施舍。因此,铁眼和尚又紧跟在武士后边走了十几里地,最后,那位武士实在无可奈何,才向他扔了一文钱。铁眼和尚并没有因为这只有一文钱而不屑一顾,而是郑重地把一文钱从地上捡起,并用手帕小心地包起来,恭敬地向武士行礼。
铁眼和尚向武士道了谢,就按原路返回,继续募集善款。经过无数风霜雨雪,他终于募集够了塑佛像金身的钱,塑起了佛的金身,加上他热心修行,劝善修德,来他的寺庙的信徒越来越多。
尊严对人神圣不可犯,但铁眼和尚为了募集善款宁可放弃尊严,卑躬屈膝地求人施舍,面对侮辱也无怨无悔,这是一种为佛教事业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他这样实践修养自己的品格,当然进步很快,最后成就非凡。所有伟人都是如此,想成大事,必要有修养的痛苦实践过程。
南怀瑾佛学智慧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真正的修养,需要知识的丰富,但却不是书本所能解决的,更需要实践,需要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为知识,也是源于生活,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变成能力、思想,从而更好地生活。佛家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说,一切有形的,外在的东西,包括理论,终究是虚无的,只有留驻在心中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修养,就是让自己的经验、实践和知识等升华为自己的感悟和思想。如果一个人像填鸭一样,头脑中灌满了知识,却不能学以致用,没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这种知识就会成为他的累赘,所谓“知障”,甚至还不如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呢。
古人注重修养,以道德自律,并且把修养道德,作为人生的重要功课,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就注重道德培养,致力于塑造一个完善的人的工作,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必要基础。纵观历来的高僧大德以及那些成就非凡事业的伟人,无不以道德自律,把做人作为做事的前提,一生奋斗自强,一生修养完善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非凡人生。
相对而言,现代人最大的缺乏,就是自学修养的意识。不仅因为名利思想重,让修身养性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人们无暇顾及;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心情浮躁,把修养看成是虚无不实惠的东西而嗤之以鼻。因为不注重修养,一味为名利奔忙,所以少思想境界,灵魂难以获得宁静,内心也少有丰实快乐;因为没修养,所以个人的道德水准上不去,素质不能提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事实上,修养看似无形无力,但其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起作用。如果一个人修养不够,必然综合素质提升不上去,最终会影响他做人做事的水准和格调。俗话说:做事就是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而要想做好人,就必须要有修养,修养好了,才能更好地做人。一个少道德自律,修养和境界不够的人,很难想象,他能成什么大器,能成就什么伟业。而在社会上,最终影响一个人形象和做事水平的,也往往是修养。
修养好的人,自然品德好,思想境界和风格高,也会富有情趣,气质儒雅,给人愉悦,让人喜欢信服,这样的人,有一种无形而自在的权威,往往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领导众人。试想,一个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征服了众人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机会发展自己?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也能成就非凡的事业。
所以说,最终成就一个人的,是修养。
如果你想拥有儒雅的气质,高尚的人格,不俗的品位,那么就修养自己;如果你想更好地解惑人生,减少烦恼,更好地为人处世,做人做事,那么就修养自己;如果你想活出自己的风格,找到人生的真谛,找到快乐和幸福,那么就修养自己。只有不断修养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品质、品位和格调,活出自己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生。
南怀瑾佛学智慧
“心,要想它能定住,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一切学佛,一切入道之门,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
□真诚活着最有力量
南怀瑾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事情,内心没有真正的诚意。无论是宗教仪式或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庄重恭敬的诚意。冷眼旁观者看来,不得不油然而兴出感慨。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的,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的确,当下社会,因为人心逐利,人们的言行都带有相当的矫饰性,似乎都带着一张面具,在社会上虚迂应酬。生意场上,应酬场合,推杯换盏,热闹异常,但少有真诚的笑脸,也少有诚信的允诺,很多话是说过作废,听过如风,所谓的快乐,也不过是浮浅的平庸的快乐……实在是自己觉得累,让人看着也累。
为什么非要这么活着呢?难道不这样不行吗?谁愿意呢?但身不由己而已。社会环境就是这样,讲诚信,真诚为人做事,往往会被“忽悠”,上当受骗,善良的人们屡遭挫折,以致不敢再坦诚示人,只好学会谨慎,以自保为重。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他不真诚,所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搞得人们不敢真诚,社会风气日益不好起来。
但与此同时,真诚又显示着无比的力量。
有一个销售经理,年销售额每年达到四五千万元,是业内的金牌销售。有人问及他成功的秘诀,他不假思索地说:“真诚”。他与客户谈生意时,从不讲虚头过实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平等互惠,真诚示人。对客户,他总是诚信为上,说到做到,从未食言违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按时做到。
在生意之外,与客户打交道时,十分重情义,而且慷慨大方,请客吃饭,来往应酬,十分豪气,没有一点小家子气。所以,很多客户成了他的朋友。当然,也成了他长期的客户和生意伙伴。
不只是工作,在为人处事上,他也一贯的真诚。从不受周围和社会风气的左右。在问到他:“你这么真诚为人,会不会上当呢?吃过亏吗?”他仍然是坦诚回答:“当然吃过亏,也上过当。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有理由不真诚了。相反,在大家都少有真诚时,我却以真诚示人,这样更容易获得信任。”
他在婚前交过多个女朋友,个个都很漂亮,但最终因种种原因未果,而且有一个比他要小十多岁的,欺骗了他的感情,最终离他而去。他自己说:“在做事情时,我很理性;但在感情问题上,我十分感性。每一段感情我都很投入,很真诚,但结果却不是我所能掌控的。问心无愧就行了。”
在追求他现在的妻子时,他依然是真诚故我,而且十分直接。充满了自信、勇敢和坦诚,出手大方,令对方无可拒绝。追求女人就跟工作似的,十分直截了当,开诚布公,真诚得让女孩子感到他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第一次在网上认识,他就说:“我喜欢你,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女孩说:“还没见到真人,你就这么有感觉?”
“是的。凭直觉。”
“那你喜欢我什么呢?”
“知性,善良。从眼睛里一眼看出的。”
然后,他就不容商量地追求女孩子。最初给人一种“厚脸皮”的感觉,但后来却发现,他只是对她如此。
每次要约见女孩时,他都是不容商量的口气,直接打电话或是发信息说:“我5点到你单位。等我。”也不问人家有没有事情,方便与否。
他出身农村,受过感情挫折,吃过不少苦,自己一切,都和盘托出,真诚坦白,没有假话。这让女孩感到他与别人是多么不一样,如此真诚、大胆,如此男人味儿,最终被折服,由喜欢产生爱情……之后,就是进入婚姻,由于彼此欣赏,理解,包容,所以能相敬如宾,和乐美满,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
每当别人夸赞他的工作能力和美满生活时,他总是自豪地说:“真诚生活,真诚做人做事,必然会有好报。”
南怀瑾佛学智慧
“一个人要先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真诚的力量。古来的圣贤,或者是成就非凡的伟人,无不是不失本真天性的纯然赤子。所以,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之心是什么?就是坚守自己天性中的善良和真诚,不失本真;而且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坚贞不渝,无论社会人心如何变幻,他都能坚持自我,不失孩提的天然纯真,真诚顽痴,他的所有悟性和能力,也来源于此,由此潜发而来。不失真诚的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可洞悉万物之理;如果具备了某种能力,可接济苍生,成绝代之功业。所以,古人说:“真诚,是圣人之本”,以真诚要求自己,安身立命,修己安人,齐家治国。
佛家更要求纯粹彻底的真诚。“不打逛语”,不能造诺言之“口业”,以诚动心,以真诚度化人。如果心不诚,则不要修佛。所谓“有诚则灵”,只有真诚,才能真正进入修行的虚静无我状态,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较高期待的人,会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不失自我,不随波逐流,真诚地生活,真诚地做人做事;真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人生,活出自己的成功人生。
南怀瑾佛学智慧
“一个学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几个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积来的,就是把此心安祝。”
□毁誉不惊,定力自守
南怀瑾先生说:“一般人对人事的批评,要多方面注意人情世故。当骂你坏的时候,什么都是坏的,没有好的;当捧你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没有坏的。但是不管捧与骂,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本分,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不要为这些毁誉所动摇,要问自己真正的作为。”
如南先生所说,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面对别人的毁誉,一个人往往难以做到头脑清醒。不仅看不透名利得失,也放不下名誉思想;不仅看不透自己,也难看透社会人心。总是耿耿于成败得失,名利损毁。处在纷纷攘攘,皆为利来的名利场中,利欲熏心,心情浮躁,乱纷纷的场景,让自己几近迷离了心和眼,对己对人都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力。
如佛家所说:“人生的苦皆因欲望”,欲望不足,追求不断,得到这个还要得到那个,哪里有一刻停歇?
但人生和社会就是这样,作为世俗中人,往往难以摆脱这种利欲的羁绊。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看破,做到放下?尤其是当下社会,人心思利,唯利是图,不讲道德原则,自认为有钱有位就了不起,受人尊重崇拜,可以呼风唤雨,风光不可一世。我们被逼迫着,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参与到这种名利的竞争中,随波逐流。
南先生又说:“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透了这一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如果说富贵名利如烟云,看透了人生,那么人生还有何意趣?如果说耿耿于名利的追求,耽耽于其中,遂至不能自拔,又往往人为名利所役,更加难以获取快乐和自在,人生往往更容易陷入悲剧。所谓“人为财死”,没钱时,想钱,在得到钱时,却发现钱原来并非自己的真正追求,它解决不了快乐和幸福。所谓“高处不胜寒”,在没有得权位时,汲汲以求,想方设法,无所不用其极,而当得到时,却发现人生更不得自由,跌下去的危险也越来越让人惊心。
佛家说,我们都在一种“被逼迫”下生活,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为了解决此烦恼,佛家出世,修行来世,离苦得乐。这毕竟有些虚无缥缈,不是追求作为之人的人生。来世的福报毕竟太遥远,坚强活着的人必定是关注现实,以实现自我,追逐名利为人生的追求。
南怀瑾佛学智慧
“许多学佛修道的人,都说:唉!我万缘放下了。问他:那你现在干什么?他说:现在就是修道呀!对不住,一点都没有放下。学佛修道不是万缘里头的一缘吗?……一切无所住,这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放下,此人绝对可以见道。”
尽管追求的结果也许并无意义,但追求的过程却充满了战斗的快乐,是苦是乐唯自知,但强者从不计较得失成败,只一心向上,向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人生的意义正在其中。
一个修养深厚的人,面对苦乐人生,就能够做到自知、自守,心有定力,定力出智慧。
能够自知,就是无论穷通,如果能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不因誉而骄,也不因毁而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有明确的方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往何方去。能够自守,就是内心有坚守,不随波逐流,不左顾右盼,不为外物所左右。有坚守,就有自己的志趣,有自己的乐趣,能乐在其中;并能够耐住寂寞,享受孤独,回归宁静状态,专心致志,在虚静中修养并提升内心境界,以达智慧。佛家说:“境由心造”,就是说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变幻,自己内心不倒,保持平衡,就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会迷失自我。
具体来说,就是尊重自我天性,发扬自己的优长,坚守自我节操和原则;有自己的追求和理念,一旦认定,坚贞不渝,善始善终,有选择性,有所不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随波逐流,不会为别人或是周围所左右;能安顿自己的心灵,善于调节自己,有弹性地生活;无论幸与不幸,无论成败得失,无论毁誉,他都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坦然接受,保有一颗平常心。
无论如何,都不会失去自我,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处在什么位置,应该如何把握自己,不失人生航向;无论社会人心如何变幻,他都能做到“守一”,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坚持以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另一方面,人有定力,才能在宁静中专心致志做事;只有专心致志,才可能学有所成,做有所成。
唐朝时,有一位叫灵润的高僧。一天,灵润听说泰山灵岩寺有位僧人,道行很高,就前去拜访。
到了泰山后,灵润跟随僧人学习般苦行定,从早到晚,持续修炼。
刚开始时,他感觉疲倦,但他抱定“不成功、毋宁死”的决心,坚持修行,精进不已。不久,他便能在修定时忘记了睡觉和疲倦,身心却畅快无比。当时同修者有五百多人,都因耐不住苦寂而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灵润,坚持到最后。
灵润出身富贵人家,祖辈几代都是高官。出家后,灵润有时到家乡讲法,讲完就走,并不去见亲人。一次,有亲人去世,家里通知他回去吊唁。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已投身空门,凡尘之事不再涉足!”当然心里也怀有悲伤,但决心已定,只好坚持拒绝回家,不让自己的修行半途而废。
别了静修,灵润离开热闹的京城,来到了南山西北的澧鄠,在林中守定修持。当时,京中的僧人空藏、慧琎、智信和智光和灵润一起到林中修炼。众僧修炼时,在恍惚中,就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无边的坟场。一座座坟茔连绵不断,有新死者土尚未干的新坟,也有旧死者荒草丛中的老坟。只见从一个个的坟丘中走出一群青面獠牙的鬼怪,有的伸出长长的舌头,有的瞪着牛一样的血红眼睛,有的张开血盆大口……这些鬼怪一步步逼近修炼者,这些修炼的僧人吓得高声惊叫起来,有的倒在地上口吐白沫,面如土色。而灵润却独守定境,对这些鬼怪视若不见,鬼怪们只得识趣退去。修炼的众僧看到鬼怪们在灵润面前悄然退去,对灵润的定力佩服之极,都纷纷拜他为师。
又有一次,灵润和众僧登山游览风景,不巧,山中起火。众人都慌不择路,纷纷奔逃,只有灵润跟平常一样,缓缓行走,并不加快脚步。当火烧到灵润身边,却自然熄灭了。灵润对众人说法道:“心外无火,火是由心而来。如果说心火不灭,外面的火是无法逃避的。”
灵润的定力非同一般。只有内心有了定力,才有力量对抗外界的困扰。
佛家的修持就是要培养人的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坦坦荡荡。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不为假象乱象所迷惑,只有这样的修炼者,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普通人同样如此,如果做到了毁誉不惊,定力自守,那么,他就不会为外物所左右,自然就可活出坚强而有力量的人生。
南怀瑾佛学智慧
“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决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缘聚缘散,任其自然
南怀瑾先生说:“禅的境界是,当你万缘放下,把身心都丢开以后的那个东西。明月下面看芦花,芦花是白的,月亮也是白的,白对白的,还有什么?一片都是白,空空洞洞,要你去找。”
南先生说的是,当你放下一切,五蕴皆空时,看到的就不是外在的东西了,那是什么呢?是自己的本心,是一颗天然的本真之心。
人生在世,会遭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每个人并不清楚。所谓人生际遇无常,而相逢也无常,所以说“相逢就是缘”。由于我们对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在什么时空条件下,处于怎样的状况,能持续多久?这些都无可明确,所以,我们就用一个“缘分”来解释。无论深浅,无论好坏,都归结为一个“缘”字。
很多情况下,由于执著心,面对缘分,我们难以顺其自然地看待,做不到放下,尤其是放下自己的喜欢,由此产生出无限的烦恼。比如,你喜欢一个人,痴情追求人家,但人家无动于衷,或者不能与你共鸣合拍,最终离你而去;而你因已经投入无法释然,甚至因为不甘心失败而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依然舍不得,放不下,穷追不舍,直到把人家吓跑,从此不现,连朋友也做不成。这不是执著弄的吗?
虽说执著追求是积极自信的姿态,值得发扬,但如果不能正视客观形势,不想可行性,能否实现,就冒然行动,结果终会像夸父逐日一样徒劳无功。这就是不必要的执著,是在强求,也是在自找苦吃,做无用功。
我们总是不自知。既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估计,也有太多完美的要求,于是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转而苛求别人,给别人压力。是自苦也给别人烦恼。
一定要明白:有些东西不属于自己,就是努力也不会得到;而且掌握不住分寸,往往适得其反,过犹不及。所以顺其自然,学会舍得、放下最重要。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当然舍不得,也不甘心,但是,如果明白了它不属于自己,就不会再耿耿于怀,再纠结不休,就会心里释然,任由其发展,顺其自然。此时,才明白,做人做事“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在;才明白,不强求,不苛求,不完美的道理在;从此学会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在努力的同时,让一切顺其自然。甚至明白了有时糊涂一点更好,有时抱残守缺也许有必要,有时守柔示弱是策略,凡事不再争胜逞强,而只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尽力做去,“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会再执著地自苦,不轻易生念,免得徒增烦恼;明白该放下时,只有放下,才得解脱,才得轻松,才能突破自己,开始新生,获得飞跃式成长。
让万事随缘,学会放下,这是成长的必然,也是修养的必然要求,否则,一个人难以成长成熟,也不会完善提高自己。而修养,不仅是修养学问道德,从知识和生活中领悟真谛,更是一种沉静自己,获得智慧的必要渠道。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只二三”,世界本不完美,人生充满无奈。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所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犹如井底之蛙,都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事实上,只要是有些经历的人都有体会: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个人的主观努力也往往会遭遇败北。我们虽然从小受的教育是“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爱拼才会赢”,但并不是你一真登高,就一定能“一览众山小”,拼搏过度反自受其伤,“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就是说,有时结果往往不遂愿;而且,追求的过程中,往往充满艰辛和纠结,自身的成长也充满考验,充满成长的痛苦和煎熬;漫漫人生路,追求何其远?但是,没有一帆风顺,没有完美无缺,有的只是磕磕碰碰,“漫漫人生路,总要错几步”,在磕磕碰碰中,我们得以成长,日益成熟,学会修养自己,不执著硬上,明白古人所说的“顺应天道”,“顺其自然”,明白佛家的“缘聚缘灭”,让“万事随缘”。
当一个人修养日益深厚时,他看世界不会完美,看人看事也不是完美,所以对己对人不再苛求;同时也学会了宽容、理解,学会随缘。能做到此,就说明他在成长,在成就,其智慧也在提升了。
一个人学会了万事随缘,就获得了自我解脱,得解脱就得解放,得解放就得重生,得新生就得力量,这样,他只会越活越有力。
南怀瑾佛学智慧
“痛苦与烦恼是很难解脱的,佛也只告诉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过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人生真谛,寓于平淡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对于人生的很多概念,都有着似是而非的看法,比如道德,真理。人们常把那些所谓的‘精辟’的言论视为人生的哲学,其实不然。事实告诉我们,越是真实的道理,越平淡无奇。”
的确如此,越是深刻的道理,往往越简单;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深刻的。深刻寓于简单。所以,人生的真谛,就在平淡中。如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无味,但自成勾兑出各种滋味,而且各人的品味也不一样。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了,生活过了,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同理,一个人,年轻时,如果有些才华,或者做出些成绩,就难免会锋芒毕露,骄傲自满,张扬跋扈,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是个愤青,又像个刺猬,什么都不入他的眼,也刺伤别人,结果怎样呢?这样的人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到底,还是因为幼稚和浅薄,没有成熟呢。等到他的学问和经历到一定程度,他就会越学越感到自己的无知,而且认识到个人的渺小,“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从此开始有所敬畏,真正学会谦虚,学会低调收敛,谦卑做人;当他有了一些人生的经验,有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才开始真正的成熟,明白人生的真谛,从此有意识修养自己,到了极致,看透了一切,反而会更加从容恬淡,更甘于平凡平淡,享受宁静自在的生活。
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能够认识到的人并不多。所以,真正谦卑的人不多,真正淡泊的人不多。我们总在无休止的欲望中追求,名利、地位、快乐、幸福,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奋发图强,甚至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结果呢?有人没有得到,为此痛苦沮丧;有人得到了,但并不以为满足,继续追求。但是,即便得到了最高的权位和名利,又能怎样呢?也许会发现:其实原没想象的那么好,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这些。而自己应该抓住的东西,也许之前已经被自己忽略了,或者不屑地放弃了。此时,才明白: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大富大贵,不在功成名就,不在金钱和地位,而在内心的一份充盈的宁静中;而这,往往在平淡平凡的生活中。
所以,珍惜眼前拥有,能够过平凡的日子,能吃苦并享受寂寞,拥有一颗平常心,带着真诚并感恩的心态生活,就会拥有内心的宁静和从容,就会拥有真正的幸福和愉悦。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确实如此。
一个人胸怀大志,发奋图强,最终能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实现自我,同时接济社会民生,这固然是可贵的强者姿态。而且,每个人来到世间一场,也应该有这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己对人都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对待,努力在有生之年完成此生的使命,让人生无悔,这固然是应有的选择。为此,我们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力争上游,百折不挠,上下求索……但是,一定要明白:“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并不是付出就有相应的回报;而且,纵使得到成功,也未必有想象的美好,生活质量也未见得就提高。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有不必要的、徒劳的执着,不会给自己强加不必要的压力,不做无用功。而是选择审时度势,认清自己,选择自己可以企及的人生高度。同时,看淡名利,不患得患失,怀一份超然的心态,学会进退取舍,让自己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做到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乐天知命,安分守己,脚踏实地,在平凡平淡中获得扎扎实实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等机会来临时,反而更容易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情况下,越是意气昂扬地争取,反而得不到,因为不得时,不讲策略,一味冒进,所以终不得遇;而平时扎实努力,不显山露水,凡事谦卑低调的人,在机会来时,反而能抓住机遇。其中有深湛的智慧,只有聪明人才能领会把握。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告诉人,无论做人做事,还是面对成败得失,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进退有据,得失不悲,无论成败,都能因内心的沉静而拥有自我独立而宁静的生活。
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如一地保持本色,不卑不亢,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穷时如此,通时如此,无论穷通,皆不改其志,这样的人,很了不起。所以,南先生也说:“如果一个人富贵名利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就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修养高,有一颗平常心,不失本真,不失自我。比如我国古代的陶渊明,甘于平淡,自愿解甲归田,过普通人的日子,这种境界是十分高的,而且品位不俗,所以他能写出那么恬淡而意境深远的诗句。这样的人,是人中高品。
事实上,人生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拥有宁静而丰富的内心,拥有快乐和幸福。而这些,不在功成名就中,不在大富大贵中,而在平淡的生活中。所以,只要你认真生活,就能品出自己生活中的充实、快乐和幸福。而且,只有靠自己来找。
□只有经历过,才算真懂得
南怀瑾先生说:“现代许多年轻人搞的书刊著作,大谈国事天下事,头头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这完全两回事。要做到事理合一,非有几十年亲身艰苦的经历,是不会了解的。”
现实中,的确有不少人,喜欢夸夸其谈,无论他发表的意见是否出于公心,但因缺乏实践,听起来总难免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价值。这种人,根本就是认不清自己,不知谦虚低调,甚至不知守自己的本分,这种人,要么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要么喜欢管闲事,证明自己能力,表现自己,婉转诟病别人;要么就是喜欢搬弄是非,飞短流长,以品评别人为能事……如此种种,总之是对自己认识不够,素质不够,却总想发表些空论,其实,这些议论往往难起作用,也会根本上影响自己的形象。不懂得换位思考,更不要说善解人意,总是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自己的话,自己没有体验,怎么能随便发表意见呢?
南怀瑾佛学智慧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
很多人的言论不是自己的,是自己“学习”来的,搬用别人的,或者是想当然,主观臆断来的,所以其言论不合实际,没有价值。尤其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胸有点墨,有些知识和文化,所以,动辄引经据典,谈而论道,听起来好听,但做起来不可行,不是理想化,就是不切实际,有的甚至是错误。正如知识不是学问一样,出口成章也不算才华,谈而论道,也不能说有真思想,也许很多是搬用,借来的呢。
真学问不只是知识,还有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和经验,如此,才能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真学问不只是有理论,不能只务虚,还要有实践,还要务实,能够结合现实,学以致用,产生符合现实并指导现实的真观点。否则,没有生活,没有实践,没有思想,不结合现实,只埋头于书本,做案头工作,产生所谓高于现实的空虚理论,也是难免言过其实,或者言不合实的,最终难免掉书袋子,为所谓的知识束缚,失去个人灵性,成为失去个人观点的所谓知识分子。
生活中,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博学多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说起来头头是道,引经据典;写起来洋洋洒洒,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真令一般人佩服投地。但你要让他做一件事,一件也做不好,而且还不愿意做。这种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以为高人,不做细事,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此类人。
有人文章言辞华美,引经据典,知识点很多,让人叹服,但仔细一看,却没有自己的东西,都是人家的。这样的文章,又有什么用呢?知识当然需要积累,但只有结合实践经验,升华出思想,才算是自己的;知识当然需要继承,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书应该越读越薄,知识应该越积越少。如孔子所说:“一通百通”,即融会贯通,越是有学问的人,就有种体会——越学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所以越来越谦虚。他学问的状态也是由不自由到自由境界了,所以感到,越是深刻的,也是越简单的;越是自然的,越是高明的。
而事实上,真正的知识分子,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虚无的理想主义,而一定是关注现实,注重实践,让自己的知识产生思想,产生行动的力量的。所谓“实践出真知”,真理往往产生于实践中,而不是书本;真正的学问是个人知识和体验升华出的思想和修养,而不是博闻强记。
就此意义而言,经历和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也因此,南先生说,一个人没有经历过,不要乱发表评论;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说话,因为经历过,体验过,实践过,有切身体会,说出的话才更有份量和参考价值。
所以,如果自己没经历过,就最好少发表意见,更不要乱加评论。因为无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但于实际,也许没一点意义。
佛家说的“不妄语”,就是说不乱发意见,也不急着下结论。天下事纷繁复杂,变幻万千,事物间又有联系,很多事情,不能妄加论断。更何况是没有经历,没切身体会呢?而语言本身,虽然为的是表情达意,互相交流,但并不能真正表达清楚。即古人所谓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语言实际上很难做到“自圆其说”。就是因为人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语言并不足以表露内心。佛家说的“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也有这个意思。佛家又主张“沉默是金”,是说,很多情况下,比起滔滔不绝,沉默更有力量。而且,沉默也会让一个人真正地沉静下来,提升修养,还能保护自己。
现代人喜欢表达自己,而且都口才了得。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无论是报刊图书,还是电视网络,到处是吐沫飞溅,侃侃而谈,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这些说的,或者写的话,有多少究竟是自己的,有多少是来自个人生活的?我们表示怀疑。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承载着大量的信息,丰富着这个世界。既然前人和别人总结了这么多知识,生活节奏又这么快,才懒得独立思考,认真创造,所以,现代人工作中的很多内容,都不是自己去思考创造,更多的是查找、复制、粘贴,拿来为我所用,“山寨”现象充斥在整个社会,尤其是知识文化界。你看文化市场多繁荣,但有多少是个性的、创造的好作品?更多人,是在借话说话。不关注自己的生活,不思考,都学会了这种拿来而用的讨巧办法,而且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都是自己的实践经验,自己的体会感悟,自己的创造。他们会说网上都有,网络上都有吗?有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人在这样的复制氛围中,越来越平面化,越来越面具化,思维越来越单一,本真和个性流失,活力和创造性减退,生活也越来越格式化,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依赖这些别人的所谓知识,自己完全陷入被动,直至迷失自我——因为不关注现实生活,也不去积极拓展自己的生活。
时下,很多人以网络为业,不少人靠网络来工作,网络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使他与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远。更有那些与现实为敌,逃避现实的人,那些“宅男”“宅女”们,他们的生活完全被网络所控制,一天没有网络,就要活不下去的样子。他们宁愿网聊也不愿找人聊天;宁愿网购,也懒得出门逛逛街,看一看真实的生活,日光下忙碌的人们,感受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生活跳动的脉搏……
对于一个尊重个人天性和追求,真诚生活,坚持自我独立的人来说,在奋斗路上,他不会为外物所左右。他学习知识,工作努力,但更注重生活和修养;他借鉴别人,也适时拿来而用,但更坚持自我独立创造;他会工作,但更会生活。总之,他坚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服从自己的内心,注重个人生活体验和实践,结合知识,走出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
南怀瑾佛学智慧
看看看,古岸何人把钓竿。
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雪窦禅师
□行善惜福,才能得善果
南怀瑾先生说:“以中国文化的《易经》的道理来说,认为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的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就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佛家讲因果报应,认为一切都有因果,昨天的因造成了今天的果。所以说:“因果报应,报应不爽。”这种因果有前世因后世果的,有现世报的,而且认为这种因果报应屡试不爽。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佛的人必须积德行善,为积累福报。
《易经》说:“生生这谓之易”,认为事物在不停地变化中,而且互相转化。所谓“物极必反”“阴阳相生”以及现代哲学里所说的正反对立统一等,都说明了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即佛家所说的互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人们认识到事物间这种前因后果的先后关系,所以古人早就认识到做人做事不能只看当下利益,只顾眼前得失,而是要顾及前因后果。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告诉人们只有努力,才有收获,没有不劳而获,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又有“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告诉人们平生要积德行善,多做好事,积累福报,福传子孙。天下事,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没有一蹴而就,没有一帆风顺,但前后左右间自有承接和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事物都自有一个规律存在,只有认识到这个规律,并遵循把握之,才能抓住发展的最佳时机。古之高人顺道而行,不得遇时,“潜居抱道,以待其时”,避世离居,审时度势,一旦机会来时,就及时出去,大展身手。正是因为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性的“道”,从而顺道而行,在平常人看来自然而然间,水到渠成地就做成了某事,高明就在此。其实,做人做事,都需要认识到这种决定因果关系的“道”。而这个“道”不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是“善”的,有“德”的,否则不能称其为道。所以,古来那些搞歪门邪道的人,不务正业的人,无论他多聪明,他的聪明也是小聪明伎俩,最终因不合大道,不合德善而以失败告终。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并说“大人,就是不失赤子之心”,认为人天性本善,告诉人们要尊重天性,坚持本真性格,不失自我内心的善良纯粹。一个人如果迷失了自我,多是因为没守好本真。真正能做成大事的,往往也是坚守自我善良人性,心怀“至诚”,不失真性情,所以能成为“大人”,或者“圣人”。
南怀瑾佛学智慧
“真正的佛同其它许多宗教一样,是反对拜偶像的。那为什么画的佛,塑的菩萨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个字‘因我礼汝’。因为我的形像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来,那个像是一个代表而已。你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
佛家的善,更为彻底,不仅要求内心回归本真和淳善,而且要求放弃“小我”,做到“无我”,躬行善事,行善积德,普度众生,以求福报。
惜福,就是珍惜眼前的拥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活在当下,脚踏实地。惜福,与行善紧密相连,一个行善积德的人,一定会善待生活,真诚生活,珍惜眼前的拥有,知恩图报,也怀一份感恩的心生活;一个惜福的人,一定会心有敬畏,守正守真,行善积德,相信善有善良,行善得福报。惜福,就是爱惜并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浪费,不随意废弃,不仅能享受宝贵,也能在苦中作乐。无论穷通,都能坦然面对,找到一份意义,平衡自己的生活,活出最大的快乐。富不骄淫,穷不自弃。否则,只能是乐极生悲,或者穷困潦倒。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曾经多次讲过“惜福”这个主题。“惜”就是爱惜,“福”就是我们常人说的福气。他自己就十分爱惜东西,从小就知道物力维艰,具有良好的习惯。
小时候,弘一大师的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挂在大厅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才,缘惜福。”以后,他和哥哥经常念这副对联,当时年幼的弘一大师从小就知道一米一饭来之不易。她的母亲也常常教导他:要爱惜衣食。否则就会损失福报,就会短命。
弘一大师学写字,总是拿整张的纸写,字写坏了再拿一张纸。看到此情形,母亲正颜厉色地对他说:“孩子啊!你要知道,你父亲在世时(弘一大师六岁时父亲去世),不要说这整张纸不肯糟蹋,就是连一寸大小的纸条,他也不敢随便丢掉啊!”后来,他再也不敢浪费纸张了。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弘一大师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爱惜东西,知福惜福的生活习惯。
后来,出家后的他,更是节俭。据他的学生刘质平先生回忆,弘一大师所用蚊帐,破洞共有二百多处,有的是用布补的,有的是用纸糊的。刘质平要给大师换个新的,可是,弘一大师就是不肯。后来,实在没法用了,才另外又买了新的。
无独有偶,近代净土宗的高僧印光大师,也是勤俭节约的模范。
有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些白木耳等补品,印光法师自己不舍得吃,都送到观宗寺供养谛闲法师。有人问他:“法师,这么好的东西,你自己怎么不吃呢?”印光法师回答道:“我的福气很薄,不堪消受这么好的东西。”
印光法师有一位皈依的俗家弟子。有一次,两人一起吃饭。这位居士吃饱了,放下饭碗。看到他碗里还剩下一两粒米饭,印光法师就毫不客气地训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这些饭粒!你赶紧把剩下的饭粒吃光!”
南怀瑾佛学智慧
“‘尊敬方知无可疑’,就是尊重,尊重就是恭敬。一尊重啊,当下可以悟道,所以只有感谢这一句话。”
有人说:“一个人纵然有十分的福气,也不要享受十分,享受二三分就行了。”这样,他余下的福分,可留到后来慢慢享受,或者行善心,布施分离给别人,那就是了不起的人。
世间因果自有报,只在早晚而已。行善就是积福;惜福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福分。如果一个人既能行善,又能惜福,那他的福气会越多,越大。
南怀瑾佛学智慧
“人生心为形役,我们人都做了身体的奴役,人生如浮萍一样飘浮在那里。一天忙忙碌碌,就是为了这个身体,为了一个思想、一点念头在忙碌,自己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