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然小语源流
第一节 自然小语的历史源流
一、阜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深厚、源远流长
阜阳和安徽其它地市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阜阳春秋为胡子国,据传胡姓发源于此地双古堆。战国为楚国地,太和的巨阳是楚国都城遗址。秦置汝阴县,邓杲聚众起义,后为刘邦大汉天下的开国功臣。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颍州,颍州从此为阜阳之别称。南梁以后又叫胡城、颍阳、清丘等县名。唐时复叫汝阴县,后为颍州,其中初唐时也侨置信州,宋政和六年(1116)由于是龙飞之地置顺昌府,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顺昌大捷”,城东颍河三角洲北的万人山,传说就是由金兵的尸首垒起的阜丘。金为颍州。至元二年(1336)省汝阴县入颍州,汝阴从此在史书中消失。明为江南省颍州。洪武六年(1373)亳州隶属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颍州府,始设阜阳县,阜阳之名始于天下。1948年曾短暂设置阜城市,1975年于城关及郊区设县级阜阳市。1996年撤地设地级阜阳市,辖三区(颍州、颍泉、颍东)。
徽派语文的根是徽派文化。徽派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记,浸透着炎黄子孙的心血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孕育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人老子、庄子、管仲、颜回等先哲,以及“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的巨擘。
自然小语是徽派语文的分支,徽派语文的根是淮河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绵延不绝、内涵丰富、交流汇合、融合升华。处于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过渡地带的淮河文化,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的发现,是考古发现淮河流域距今约5000年前后的标志性成果,其内涵充分证明当时淮河流域已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这个时期大致处于史书记载的三皇五帝等传说时代,城市的出现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因素。到了夏禹时期,“大禹治水”的任务之一是治理淮河。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禹娶涂山女”,以联姻的方式与生活在今蚌埠一带的涂山氏结成联盟,并号召天下方国共襄治水大业,形成了“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局面。在淮河流域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遗址、遗物,印证了大禹治理淮河活动的存在。商周时期,位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央王朝势力强盛,位于淮河流域的淮夷、南淮夷、徐、六等方国与商周王朝同时存在。商周王朝屡次征伐位于今皖北、苏北一带的夷方,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东南一带扩张,夺取铜矿资源,获取冶铜技术,以实现和巩固商周中央王朝在科技和文化上的领先地位。淮河流域此时成为南北文化冲突、交流、融合的必经区域。到了春秋时期,在过去长期的文化冲突、交流、融合所积累的成就基础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出现了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一批大思想家。他们中的大多数生长于、活动于、成就于淮河流域,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淮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摇篮。”秦统一中国以后,淮河流域继续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发挥作用,淮河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升华。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历程和近现代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化的继承、积累和发展,淮河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淮河流域发生了无数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包括思想的、文化的、军事的、科技的、生产生活的,如此丰富精彩的篇章组成了淮河文化的主要内涵,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线的阜阳,时时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流之中,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间有“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婉约之韵,黄梅、越调亦常有耳闻。阜阳的民俗文化堪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阜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艺术,并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享有盛誉。1980年阜阳即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剪纸学术组织——阜阳剪纸研究会,1999年第三届全国剪纸会议曾在阜阳召开,界首市还因剪纸艺术成果丰硕,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剪纸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二、阜阳自然小语教育的智慧源流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历史,就是兴国史、民族振兴史。阜阳,作为“西周化行之地,东汉多士之乡”,历朝历代,人才辈出,这里发生过的事件往往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究其原因,是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阜阳的发展。关于阜阳教育的记载,据有史可考的,大略起于唐代。至于大唐之前,则一片空白,使得我们在考察阜阳教育的起源上有太多的遗憾。作为阜阳,唐代以前的教育,虽没有资料记载,但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会形成社会,有社会就会有教育。在没有史料记载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根据阜阳历史的沿革及阜阳的大事记,用思想去重建阜阳教育历史的源头。
(一)从阜阳厚重的历史探寻阜阳教育的智慧源流
人类自古就喜欢居住在温暖湿润、交通便捷的地方。阜阳,地处华北大平原南端、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北岸,内有洪、颍、淝、涡等淮河支流斜贯境内,并有不少小支流河道,这里土地肥沃、广袤平坦、物产丰饶、交通方便,是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居住的地方。据阜阳文博专家杨玉彬先生对临泉九槐遗址、宫庄遗址人类聚落遗址的考证,在距今6300年左右,阜阳境内就有相当多的原始先民在此生产生活;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境内形成了许多原始先民“聚落”,此时正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农业、畜牧业有了新的发展,铜器已进入生产工具,轮制陶器和冶金技术等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先民们要把这些生产技术传授给后代,一定要通过专门的训练,因而必然就产生教育活动。尽管此时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但教育活动已经实实在在地存在,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适时进行的影响、传授、教育。因而可以说,阜阳教育就是在集体生产劳动和集体生活中产生的,它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为当时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服务。从古代传说中探寻阜阳教育的缘起,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很多关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的传说。“上古结绳而治”,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黄帝命苍颉造字等等,虽不是完全可信,但也可能窥探些历史的影子。尤其是《尚书·舜典》中提到的“舜命契作司徒,布敷五教,命夔典乐,教胄子”的传说。夔因为有音乐才能,被舜委任为乐正。夔时常敲起石磬,让部众扮成百兽边歌边舞,以此来教化青年人。他们从事的活动,就是教育。夔不仅是氏族乐舞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而且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才能,他编导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乐舞——《箫韶》,相传这部乐舞一直流传到1000多年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听后赞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在中国音乐史上,夔是有书可据的最早的音乐家。而夔,又与阜阳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据《阜阳大事记》记载:相传大约在公元前2179年,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后期,夔部落在此形成。据说夏朝初期,夔部落曾一度被以后羿为首领的东夷族所灭,很久很久之后,经过努力,夔后裔的一支,恢复了夔部落,而被称为归夷的另一支则在夏代建立了归国。历史进入周代,归国接受西周王朝的子爵封号,这就有了胡子国(西周阜阳称胡子国)。因而推断,在夔的带动影响下,阜阳的教育应该是兴旺的。
(二)从阜阳出土文物探寻阜阳教育的智慧源流
1957年6月,在阜南县朱寨小润河岸边出土了8件商代青铜器,其中龙虎尊是商代酒器,侈口,束领,折肩,鼓腹,高圈足;颈饰三周凸弦纹,肩上饰三条蜿蜒的龙,龙首探出肩外成为高浮雕;腹纹三组相同,以龙首下的三条扉棱为界,纹为虎食人状,虎头突出,身躯作两边展开,虎口下蹲一个曲举双臂的人;在龙纹的后边还饰有夔纹。在虎身下面和人侧的空隙处也附饰一较小的夔文,方向与虎身相反,隔扉棱与另一夔纹相对,组成一较小的兽面纹;圈足上部有3个十字镂孔。该尊造型优美、纹饰新奇,器壁厚薄均匀;虽充满花纹,但又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繁缛而不杂乱,雷同而不单调;其纹饰技法,还有用阳纹和阴纹相配衬,宽线和窄线相结合,阳纹突起,阴纹平整,宽线间空隙大,窄线间空隙小,使人们在视觉上有阴阳相配、黑白相间、宽窄互济、虚实交错的形式和美的享受,艺术成就与铸造技术十分高超,堪称商代青铜器精品。而此精品,乃归国人创造。从这灿烂的青铜文化中,可以折射出当时阜阳教育的发达。
(三)从春秋时期阜阳历史人物探寻阜阳教育的智慧源流
春秋时期,阜阳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举世闻名的古代历史人物,如管仲、鲍叔牙、庄周、老聃、甘茂等。管仲(约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阜阳市颍上县人,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他辅佐齐桓公改革旧政,加强经济、军事实力,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并著有《管子》一书,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包括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等知识,足以显示他的渊博才识。从管仲的成长,首先可以断定他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次,从他的主要经济思想“四民分业定居”中也可显示出教育的轮廓,他提倡相同职业的人居住在一起,使其“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见《管子·小臣》),提倡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四)从名人踪迹探寻阜阳教育的智慧源流
被喻为万代师表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有4章对管仲进行评价。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满口称赞管子是仁德之人。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民众至今还受他的好处。还有一章是这么说的: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佰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孔子称赞管仲是仁人啊,他当政时,剥夺齐国大夫佰氏的好田三百,没为公有。而佰氏一家人虽因此穷困,只有青菜淡饭可吃,但一直到死,没有怨恨管仲。据戴立轩先生考证,孔子赞扬管仲的话,是在孔子观瞻管仲家乡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辞。据《颍上县志》记载,鲁哀公四年,即公元前491年,孔子于61岁时,在由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去蔡国(都城州来,今安徽凤台)的途中,经过慎(今颍上),住居颍上,专程观瞻管子的出生地,即颍上管谷村。虽只留下几句言论,但从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管仲十分赞赏,十分肯定。从中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孔子途中专程到管谷村,是考察此地为什么会产生管仲这样的经邦济世之才,他受到怎样的教育,从而可以窥探出当时阜阳的教育是兴盛的。
(五)从阜阳建置沿革探索阜阳教育的智慧源流
据专家考证,原始社会末期,已有了学校的雏型,即成均(成均,为五帝之学。《春秋繁露》)米廪(藏养人之物,即氏族储存公共粮食之所,由老者看管)和庠(庠者,养也。《孟子》,即饲养牛羊等家畜的场所,由老者负责饲养),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的任务,由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承担,因而,老人所在的地方,也就成为教育的场所。到了奴隶社会,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贵族教育子女的场所。夏朝不仅有国有学校,也有学校地方。《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校者,教也。”校,原是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成为习武的场所,进而成为“乡学”。到了商、周、春秋,学校不仅成为独立的机构,而且教育内容也十分丰富,办学层次也十分清晰。据《周礼》《礼记》记载,西周的学校有着“国学”和“乡学”两种。其中国学又按学生年龄大小与相应的受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和小学,而各诸侯国也建立大学,称“泮宫”(半边环水,形状如璜,所以后代把学舍称之为“黉舍”)。地方,有“塾”“序”“校”等乡学。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再看看阜阳的建置沿革。夏朝,夔部落形成,商朝夔的传人建立归国;商朝后期,颍上境内有“酉”方国。西周时期,分封建立诸侯国胡子国、慎;东周时期,又新设立沈子国(今临泉境内)、莘(今界首境内)、鹿上(今阜南县阮城)等城邑;战国时期,阜阳全境为楚之地,楚在此设置的县邑有胡(今阜阳市)、巨阳、(今太和原墙)新郪(今太和倪邱)、寝(今临泉)、慎。作为重要部落、诸侯国及县邑,自然会有学校的设置,从现在阜阳、颍上存在的黉学巷来看,说不定曾经还有大学的存在。
寻根溯源,赓续血脉。阜阳教育,伴随着阜阳先人的发展而产生,在春秋战国以前,教育发展已十分强盛,因而才出现管仲等出类拔萃的人才,创造了灿烂的阜阳古代文明。
三、徽派阜阳自然小语的教育观察
回望源头,汲取智慧营养;面向未来,思考使命担当。作为一个自来于皖北农业城市——阜阳市的教师,我们一直在思考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进行课改,不必说教师观念的落后,教学器材设施的紧缺,也不必说管理者的评价理念传统,我们一线教师得应付各种各样与新课程理念南辕北辙的检查“指导”,更不必说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了。我们教师队伍中,的确有一部分教师是缺乏探索的精神和探索的内在冲动的,因而在教学中更多地表现出依纲靠本、照猫画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是良好教育的当然要素。探索意味着探索者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意味着探索者的大胆尝试、追求卓越;意味着探索者经验的开放性和工作中丰富的动机。因而,探索、发现和创新,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学的内容,做课程的开发者,同时要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如何创设情境和氛围;如何设计教学的活动;如何搭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如何构筑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如何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因为探索能使课堂多一份灵动与飞扬,多一些朝气与活力。教师的探索会影响、引领和激励着学生的探索,课堂生活因为探索而变得悬念迭起、趣味无穷,变得开放、幽深、鲜活和魅力十足。师生的共同探索,也会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学校生活。
梦想在召唤,使命催征程。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应当一如既往地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基础知识从来都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它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保持相对稳定性。课程结构应依据我们国家的社会、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历史传统,从本国实际出发,力求最适合本国的需要与发展。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服务。我们一直在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使课程对当前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如何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一部分的现实环境里,保证核心课程所定义的基本能力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生活。
自然小语的主题,不应仅仅从文本中来,也不应该只是从执教者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既超越“我注六经”的思维模式,逐步发展为“六经注我”,从而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即逐步改变“匠人语文”而走向“人文语文”的新天地。语文教学是可以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能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要把做一个“实践型的理论家”或“理论型的实干家”,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
自然小语的教育观认为,语文教育,催生幸福;语文教育,发展幸福;语文教育,创造幸福!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幸福。自然小语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幸福和谐的“人”。幸福不是在遥远的彼岸,聪明的自然小语教师懂得将身边的事物培育成幸福。自然小语提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幸福课堂”,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全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幸福成长指数。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凸显在所有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幸福感”上。自然小语关注的学生应是“全体的”学生,还应是“自我”的学生。这些首先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精神上,幸福的语文教育唯有唤起了学生“幸福的自我”,才是真正有效的。近几年来,阜阳市主动推行自然小语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玩中学”,在“学中做”,打造特色学生活动,育“幸福之生”;着力创建一种幸福教育观念,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幸福旅程,让教育成为教师的幸福生活,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小学是基础,好比盖大楼时根基上的第一块“砖”,这块“砖”,一要“宽”——要开足课程,扩大知识面,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要“实”——要把孩子的基础知识打扎实、打牢固,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三要“厚”——要让孩子汲取的知识厚重、厚实,并非是专一的文化知识。学校不应让家长牵着鼻子走,去迎合家长偏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的心态,而应去竭力弥补孩子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单一价值取向”上的缺失,要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服务。
自然小语课堂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为“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这也是自然小语的真谛和精髓。爱教爱学,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正确课堂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活右脑,突出赏识导向,强化寓教于乐。会教会学,根据实际课型可灵活掌握原则,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教会学会,达到高能,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上,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追求个性的自然美。花,美在色彩;天,美在清澈;云,美在纯洁;山,美在巍峨。自然之美,源于这些美丽的景物;自然之美,源于这些美丽的永恒。天地之精华,水土之变化,始于自然,创于自然。自然之美,无限之美,含人含物,皆其所有。万物生息,四季流转。自然小语课堂教育必须顺应自然之道,引领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美,融于自然之美,让人生充满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和谐之美。
自然小语课堂突出和谐性,着力构建生态课堂。在自然小语课堂中,师生双向“对话”与“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同时,老师们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努力创设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自身体验的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自然小语坚持实施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和选择,以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来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然小语认为,“人本”是幸福的灵魂,“兴趣”是幸福的扳机,“愉悦”是幸福的真谛,“实践”是幸福的源泉,“体验”是幸福的阶梯,“感悟”是幸福的保障,“特长”是幸福的光芒。自然小语着力在内涵建设上做文章:关注学生成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家亲的幸福德育圈;注重老师发展,打造在小组内外研究幸福课堂的幸福智育圈;丰富文体活动,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美育圈;优化人文环境,形成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润物无声、师爱无言”的幸福文化圈。在自然小语课堂上,教师的灌输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群体探究,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百家争鸣。学生体验到无边的遐思、闪光的追问、新奇的创造、情感的共鸣、观点的碰撞、灵感的激发、潜能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温床、精神发展的殿堂。自然小语围绕“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指导思想,实施幸福教育,追求幸福人生。播种幸福,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幸福旅程;体验幸福,让教育成为教师的幸福生活;探索幸福,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幸福乐园。在“学中玩”,打造特色学生活动,在“玩中学”,启迪人生智慧;在“学中做”,培育“幸福人生”;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感受幸福,“做幸福之师”;营造具有幸福特色的教与学,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自然小语教师是快乐语文的享受者,生命语文的促进者;生活语文的践行者,诗意语文的仰望者;自然小语的倡导者,自然小语的探索者;传承语文的推广者,兴趣语文的点燃者;和雅语文的导航者,智慧语文的苦行者。我们认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自然小语就是一棵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每一片绿叶,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一朵鲜花,都绽放出诗意的笑靥;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果,是智慧与灵性的喷发。语文课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受到诗意的感染,让孩子的心纯洁如白玉,丰满轻盈。我们不知道怎样对诗意语文作出更理性的诠释,我们只知道,我们的孩子们都喜欢我们的课,我们能从他们的脸上读出语文带来的快乐和酣畅。
自然小语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的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教育也是富有诗意的,和孩子沟通和交往同样富有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是以儿童为立场,它是开放的、灵动的、智慧的,能够让学生释放情感、绽放生命,从而让学生享受语文,拥有诗意人生、智慧人生。“幸福课堂”的教育需要汹涌澎湃的“情感”之水来不断地倾注。但是汹涌澎湃的情感之水,必须沿着理智的幸福河道,自由地奔淌。因此,学校和老师在孩子今后的培养方向上,要牢牢把握好“三向”。即,一是“向上”:要把孩子培养成阳光的、积极的、进取的人,要把孩子的上升空间打开、成长通道打通,让他们健康、幸福、快乐、成长;二是“向善”:要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怀有爱心、善心,做善良人、诚信人,去善待别人;三是“向好”:要让孩子树立好目标、好理想,拥有好心态、好心情、好习惯,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程是美好的。只要将孩子的“三向”把好了,孩子的终身幸福也就有方向了。
自然小语的课程改革没有完成时,永远都是正在进行时。课堂是育人的主战场,是培养孩子知识、技能、情感、习惯、价值取向的主战场。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们胸有教育梦,传递正能量。在不懈不怠、不停不滞、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为自然小语课堂加油助力,竭力把自然小语课堂的成功模式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节 自然小语的课改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21世纪十多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多策略,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后经过实践检验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语文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园地可谓“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文教学此起彼伏、蓬勃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作法、新经验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优秀教师已摸索总结了多种独特的作文教学策略。策略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基本目标和实际效果都是一致的,这些策略使语文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节约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
一、21世纪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回眸
从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规定语文单独设科至今,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现在,每年在中小学接受语文教育的学生数以亿计,我们国家语文教育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回首现代语文教育曾经的风风雨雨,深深的历史感和厚重的责任感使我们禁不住要总结一下百年来的得失,尤其是要检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本文准备从理念兴替、教材更嬗和教学法探索三个方面来呈现自己的思考,管窥蠡测,就教方家。
(一)20世纪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兴替
回眸百年历程,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的激烈交锋,没有“思接千载”的历史传承,没有“视通万里”的异国镜鉴,那么语文教育岂非一潭死水?语文改革也将无从谈起。可喜的是,百年中我们至少有三次激烈的理念冲撞,那就是:文白之争;“语”“文”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理念碰撞的结果,最终归结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21世纪之初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最精要的概括,也逐渐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
“文白之争”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初主要是文言与白话的写作问题,随着争论的深入,最终延及学校的国文教育。国文教育的文白之争涉及学习范本的大问题,几经较量,以白话文的胜出而告终,一举奠定了此后语文教学的基本面貌。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否定文言教学(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保留着文言文教学内容),但从此以后,教白话、说白话、写白话,成为国文教学的正宗。对白话的重视,使“国文”“国语”之名大受青睐,但重“文”抑或重“语”,观念不同,使得称名之争又历数年。然而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育又怎能一并舍弃?所以,至20世纪50年代,以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语文”统而概之,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叶老的“语文”之名,肯定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并重,基本解决了“语”先“文”先的争论,但也给后来的许多难题如“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化”等埋下了伏笔。
称名既定,“语文教学的性质”又起争论。思想性还是工具性,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此种讨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20世纪末,一直是语文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期间,1962年张志公先生发表《说工具》一文,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同时指出语文教学中天然具有思想性,从此以“双基训练”为特点的语文教育,虽经“文革”阻断,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训练体系和教学体系。然而,工具性的过分突出,导致了语文教学重分析轻综合、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感悟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对选文人文意蕴的赏鉴揣摩,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最终导致了20世纪末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后以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表述作结,重新界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养成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得出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说,百年探索,功不可没。
那么,多次理念的交锋是否已把语文教育的诸种问题剖析净尽了呢?语文教育的理论探求是否可以就此止步、以待来者了呢?面对语文教育飞速发展的实践、语文生活的信息化浪潮和不断变化的学习群体,我们的答案不是肯定的,但也决不是简单的否定。正因为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所以理论探求需要更敏锐地直逼“历史传统”和“未来实践”两个不同的时间范畴,爬梳剔理,释疑决难,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为实际的语文做好铺垫。
细细推究,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对21世纪的信息化浪潮,过于滞后、疲于应付,无法及时而准确地应答其中涌现的种种问题,不能满足时代的种种需要;二是对古代语文教育中的精华知之甚少,缺少应有的深层次研究或不能将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从而丧失了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纵深把握,既不能以史为鉴,也很难做到古为今用。所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感受到理论创新的重要。张志公先生就是因为既富于历史感又富于时代感,既有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梳理又有对语文科学化的敏感,才奠定了他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而我们现在所期盼的,也正是负有这双重责任感的理论求索,需要“思接千载”的宏论和“视通万里”的眼光。因为,语文教育本身仍然存在着太多分歧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其内部需要序列化和综合把握的东西还有很多。先从“语文”这个称名说起,它的内涵可有如下所示的多层多重的理解。
语文三大基本要素。语言文字:识字、拼音教学及各种语言实践能力。语言文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及文学鉴赏能力。语言文化:语文基础知识和篇章本身所渗透的及承载的民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说“离经辨志”“文以载道”“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就“语言文化”层面所作的阐释。传统语文教学常常被斥之为“经学附庸”,但不能不肯定的是,经学附庸是在较成功地解决了语言文字层面和“文化(基本上是指对经学的理解和阐释)”层面上的问题之后的高水平的附庸化。据张志公先生考证,传统语文教学在“识字写字”和“属对作文”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好像更贴近汉语言自身的规律和特性,从而为学生们顺利地解道和述道都做了很好的铺垫。而眼下的语文教学对汉语特点的把握还懵懵懂懂,若有所失,人文意蕴和语文素养也只是在近几年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上面所说的几次理念冲撞后得出的结论,即人文性对工具性的反动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百年探索后的语文教育必须成功地解决语言和文化问题,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合格”。
语文多样的内涵必然会带来教学目标的错综复杂。就目前的成果看,语文教学的目标似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①知识目标,即汉字知识、拼音知识、汉语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文化知识等各个子目标及其知识体系;②能力目标,即听、说、读、写(含打字)四项技能及其训练序列;③方法目标,即朗读、背诵,欣赏、揣摩、思考、探究,想象、联想等不同的学习方法;④人文素养目标,即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思想修养、个性与价格等。
内涵的丰富性和目标的复杂性,二者互为表里,纠结杂陈,集于“语文教学”一身,难度可想而知。百年探索,多次交锋,现代语文教育除了需要把“称名”和“目标”上的异质多样尽快有序化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不应以牺牲“双基”为代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仍然是基础而重要的东西。[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视感悟,不是否认各种必要的语文知识;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不是彻底摒除技能训练;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强调探究性学习,也不是说完全可以不要接受性学习];而曾经热极一时的“淡化语法”“淡化文体”也只是对相关知识系统的“瘦身”而非“封杀”。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矫枉必须过正”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育的严肃性面前都应坚决摒弃。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必须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梯度和层次,循序前进,不能出现“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惨状。②加大篇章知识,科学解析“感悟”。篇章知识的缺乏,既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妨害他们的写作水平。与文体相比较,篇章知识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对文章的感受、理解、分析、体悟,无不以应有的篇章知识为基础;写作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更离不开应有的篇章知识,所谓“文无定法”必须从“文有定法”出,而不是全无章法,随意想、随便写。选文作为一篇篇精美的艺术品,与书画、歌曲等有同等的鉴赏价值。文章赏读重“体悟”、重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将这些观念采撷而来,应有新的精神和题旨,使思辨的无形的“悟”变为可感知可考校的“悟”,真正解决文学鉴赏层面的问题,使学生把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学出“语文”应有的美感来。
(二)20世纪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形态的嬗更
2015年1月17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岭南大讲坛·公众讲坛上发表言论:“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该学的内容。”这句对语文课本言辞激烈的评价应该如何解读?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脱离语言文字的本体教学去渲染所谓思想性和人生意义,]比如一位年轻女老师讲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她不停地问学生,“感动了没有?为什么感动?”并不断地让孩子去“透过小画面理解弦外之音”,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读《白鹅》,却也没悟出什么弦外之音来。[二是语文的元素,即字词句段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解读浮于表面化,没有融化在语文教学中。三是语文课成为表演课,教师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则成为群众演员予以配合。四是过度使用PPT课件、音乐和其他辅助手段。五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普遍不高,比如讲课的声调语态,普遍娇声假气,再比如粉笔字,有些写得歪七扭八,还有课堂运用、课堂表达等都极缺语文教师的素养]。“这些‘假语文’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存在于北京学校的语文教育。”在他看来,如此糟粕“不该学”。目前全国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包括使用较广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和人教版语文教材,多个教材出版社都表示将增加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内容。中国的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比重适当高一些是应当的,但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自己的文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不是单一的文学鉴赏,语文学习与文学研究是两码事,它本身就是历史教化和现实教化相结合的作用。”
理念创新是思辨的层面,真正使理论创新变为教学创新,则需要依靠善于吸收新理论、能够对语文各层面各目标做出有序化编排的教材。现代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代语文教材的编制主要在三个层面上不懈探索:①选文;②分编合编;③单元组织。
传统的语文教材以“蒙书——四书五经——文选读本”为渐进系列显示出语文教材的发展态势。然而在文白之争大势已明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编制以白话文为主体的语文教材就成为一个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紧迫课题。幸运的是,五四运动前后,优秀的白话文作品相继问世,这对语文教材编写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做后盾,编制白话文教材就是无米之炊。纵观历史,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语文教材编制的重要时期,语文教材的许多组织程序和编制思想均在这一时期得以逐步确立。1929年8月,当时的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的《暂行标准》,“语文”一科明确了“白话文”的主导地位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在教材的编写上,首次明确了较为合理的程序,即:初中第一年偏重记叙文、抒情文;第二年偏重说明文、抒情文;第三年偏重议论文、应用文;高中则要求‘有系统地分年选及有关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学的体制流变之文’,为后来1932年颁行的《课程标准》确定高中第一年以体制为纲、第二年以文学源流为纲、第三年以学术思想为纲的构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该时期的教材对“单元组合”的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不懈探索。初高中《国文教科书》(孙俍工编,神州国光社,1932)以“文章作法”为线组织单元,各单元的选文服从“文章作法”的要求。复兴初高中《国文》教科书(傅东华编,商务印书馆,1933)在选文中间穿插编入了系统的“习作”教材,开创了读写教材混合编制的新体例,同时把读写知识以选文的形式系统地编入了文选型教科书。《国文百八课》(夏丐尊、叶圣陶合编,开明书店,1935)标志着单元组合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型,“打破了历来课本选文各不相关、毫无系统可寻的传统编辑模式,而创制了一种尽可能体现语文教学科学程序的编辑体例”。综合组元法成为该时期语文教材编制的重要成果,合编型教材找到了比较好的组织手段。此后,《中等国文》(陕甘宁边区教育厅,1945)贯彻整体性原则,使册与册、单元与单元、课与课之间互相依托,循序渐进,形成了比较科学的体系,并首创知识短文与范文按单元系统编排的体例。1963年,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中学的教材编制提出了四项要求:①根据训练重点组织课文;②配合课文编入知识短文;③按训练要求编配练习题;④穿插安排应用文。至此,经过痛苦的涅磐,语文教材终于有了相对稳定的组织手段和表现形态。综合组元法成为教学目标和内容阶段化、序列化的主要手段。语文教材成为由范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拥有了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的庞大阵容。此种模式的语文教材注重双基训练,在“文革”以后近20年的语文教学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生,对提高整个民族的语文素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此类教材体系为主导的语文教学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显露出来。顾黄初先生将其列为10个问题:①汉字教育被严重地忽视;②精读与博览不能兼顾;③作文的全程训练未能普遍做到;④课堂上教师的烦琐分析和简单问答仍然挤占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时间;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仍摆不上应有的位置;⑥语文教科书编制的科学化问题没有找到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⑦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实际应用脱节;⑧“学语文主要是应付考试”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⑩学生语文实际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陈陈相因的教材体系有教学理念的局限问题,也是教材编写缺乏创新动力的直接反应。选文多继承少创新,单元组织角度单一,缺少变化,语文教法单调、死板,过多程式,如此种种,使得旧的教材体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专家们进一步发现,语文教学有科学化、序列化的一面,也有民族化、综合性的一面,在强调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序列化的同时,更要注重语文的感知、顿悟和综合,注重语文教学中浓厚的人文因素。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激荡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编语文教材在选文和组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三段式的文体编排序列被舍弃,组元角度更加多元合理,单元安排更加注重综合与探究,语文教材被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的语文教材,其组织手段和呈现形态还难说有太大的改观,合编类、文选型、单元化的教材模式在新课标各类教材中仍是主流。
教材体系的现状与语文教学的实际使我们不能不时时深思如下问题:①小学语文教学真的不需要分编型教材吗?20世纪60年代短暂的语言和文学分科教材是不是有一些可取的经验?②文选型教材是否适合所有知识目标的实现?随文识字识词是不是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字少词乏的主要原因?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哪种方式更接近汉字认知的本质?从小学到高中,近千篇选文的学习却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做到文从字顺,流畅通达,原因何在?③组元是不是实现教学目标单一化和教学内容序列化的唯一途径?有没有更接近语文教学本质的中一条蹊径?④感知、综合、文学美感、人文素养会不会流于空泛?如何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如此等等,都需要语文教学界和教材编者努力探索,早日作答。
(三)上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法的艰难探索
教无定法,绝非教学无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的更新,给语文教学输送了有益的营养,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育在理念创新、教材更新的同时,须臾难离教学法的推陈出新。教学法同样是现代语文教育前进的动力和题中应有之义。一百多年来,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三段六步式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到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从叶圣陶、朱自清的《国文教学》、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到凯洛夫的“五个环节”教学法,再到恩·柏·卡诺内庚的《语文教学法》,都留下了大量的心得和经验。而从1980年到1989年短短的10年间,先后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就达几十种。20世纪90年代,各种版本的《语文教育学》教材在高等师范院校出现,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则建立起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不过,必须承认,许多教学法论著,理论多原则多案例少,重理论轻实用,可操作性不强,根本原因在于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缺少足够的了解与把握,同时对中国传统的教学论述重视不够。其实传统语文教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关语文教学的精彩论述。从《礼记·学记》到朱熹的《读书法》,再到唐彪的《父师善诱法》和《读书作文谱》,无不时有精辟见解。其中《礼记·学记》就相当深刻地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这段话的大意是:现在教书的人,只是吟诵书籍中的文字,而不能透彻地讲解文意;不等待学生自悟而直接告诉他们结论;急于求得学生的快速进步,而不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和透彻体悟。教书育人既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教育学生时常常违背教学原则,对学生的要求又往往脱离他们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学生肯定会以学习为痛苦进而憎恨自己的老师,把学习视为畏途而不知它有何用,虽然结束了学业,而遗忘得也肯定会非常快。教学的不合乎规律,这些就是其中的根源吧。)先贤的叙述与今天何其相似!
二、21世纪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风格观察
如何营造21世纪的优质教育,是一个举国瞩目的焦点话题。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优质化,也就成了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优质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化,更需要艺术化。徽派语文教师如何“冶群技于一炉,摄万法而归宗”,使教学达到张弛相间、徐疾有致、虚实互补、声情并茂的境界,洋溢着一种色彩斑斓的诗意和春风化雨的神韵,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如何向追寻个人风格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生命内在价值的辉耀,也是心灵的智慧和爱共同凝成的个性之美。
走进新课改,人们的理论视野开阔了,思维空间开放了,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风格更趋多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教学流派也渐露风采,成为当下小语界的盛世景观。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结出的可贵果实,也是教学艺术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欢呼教学风格与流派日益繁衍的同时,我们会更加关注它的健康发展。于是,对风格、流派的研究就成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崭新课题。朱熹的《春日》有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朱熹眼里“万紫千红”之所以成“无边光景”,是因为既没有把它看作是老天爷的涂鸦之作,也没有视为血腥一片,而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万紫千红”的丰富多样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旋律”——春。从这里也足以看到宋儒往往能有非禅之悟,总是以理学的眼光讲究要认得本来面目,识心达本,才精当地揭示出统领这“万紫千红”的那个共同主题“总是春”来。
“风格”者,风度品格之谓也。歌德就说过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从整体上透发出来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一种境界美,是最为集中凝聚地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又具有一贯性。“风格就是人”是布封的名言,这是他在当选院士时的入院典礼上作的《论文笔》的演说中的一句话。以后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有一个论断:“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成。风格就是人。”这个论断使布封的意思更为明确,风格是人的“精神个体性”的外在表现,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论,“风格就是人”的“人”便是教师,那种有独立思考意识,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这种有思想的教师,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理论、学说、观念、主张等等都不过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的教师,他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十分丰富,才会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艺术境界,才会有精益求精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造的自由意志,也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如果是一个不善于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别人言辞的教师,当然也谈不上会有什么教学艺术,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既然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当然也就会有足够的热情和自觉去倡导、欣赏、容纳和呵护多样的教学风格了。
教学风格虽然有很强的个性化,但相异中会有相似,这就是说风格也有类型,也可以分类。关于文学风格的分类,我国古代的理论家们有不少创见。这些观点对于教学风格的分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曾将文学风格归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晚唐司空图的《诗品》则将诗的风格列为“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流派”与“风格”既有一定的联系性,更有各异的区别性。就教学而言,“风格”多指一种经营教学的个人方式,侧重于隐性的那种艺术精神和内在的教学品格,别人往往是从中“悟得”;而“流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总是和外显的某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迁移性,别人可以从中“习得”,这才使它具有了流传性。
徽派语文的自然小语便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风格或流派。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学科,语文的教育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愿望,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语言、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在于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要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充分释放主动性,并不断提升水平。只有用语文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实现教育意义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语文是什么”的探讨也在不断细化:有的认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字;有的则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提出语文应是语言和文章;还有提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的。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一说似乎更为热门。语文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两者关系当然密切,但是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文化,可真的无所不包,无疑是浩瀚的大海,语文和文化显然不属同位概念,过分从文化的范畴说语文是什么,就不免将语文扩大化了,这样的结果,使“语文素养”似乎可以等同于“整体素质”,刻意于人文熏陶好像就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我们说语文是精神家园的建设,语文关系到人格的培养等等,都没有错,语文教学不能忘记了这些,因为语文教学确实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是万能的,人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不是语文一门学科可以包办的。语文说到底只能在学科任务范畴里,也就是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适度地渗透这种精神,体现这种意识。这只能是“适度”,否则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外延膨胀,而原生的本色却被排挤。语文教学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丰富多样,不能因此掩盖了语文学科本色的“纯度”,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在历史上我们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教训,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的失误,也有“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的迷惑……徘徊之后,痛定思痛,还是觉得语文课就应当是本色的语文课。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课堂,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为此,对于不少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和语文学科的本色本香。我们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坐标,追寻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流派。须知“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而把握本质本色,方能健康发展,永葆青春。
自然小语认为,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独特性,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基本特征。钱梦龙曾在《语文教育散论》序中谈到,在语文教育领域,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经历四种境界:第一境界属于实践操作层次;第二境界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第三境界属于理论探索的层次;第四种境界属于形成思想、风格或体系的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完全进入了语文教育的“自由王国”,他们并非刻意表明自己追求某种理论,而是已经把这种理论追求深深融进了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他们视野开阔,见解深刻,个性鲜明,教学上则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们也许并不明确宣布构建了什么“体系”,营造了什么“风格”,但是人们从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中,分明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
丁有宽、左有仁、斯霞等堪称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划时代的重要人物,是新中国第一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小学语文名师。第一代语文名师特别强调“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着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其课堂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由“重知识”到“重能力”“重智力”,由“接受和理解”到“建构和发现”,由“偏重课内”到“兼重课内外”,成为当时最主流的智慧理论话语。第一代语文名师以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为重点;极其重视文本导读,重视对文本的原意理解,重视对教材的语言文字的品味;始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在教学细节上精雕细刻。
贾志敏、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等,是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第二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小学语文名师。第二代语文名师从自己的职业身份出发,自觉地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反思、思想反思、文化反思的背景下,试图为小学语文教学寻求新的理论基础与支点。他们试图摆脱长期以来的“工具论”话语定势,跳出狭隘的语文训练之类的专业空间,将语文的言说融入“人的成长”“生命的尊严”“人格与个性”等教育话语之中。较之第一代名师,他们更自觉地阅读思想史与哲学史,也更自觉地表现出对于语文问题的学理追问。他们自觉地以“教学目标”为鹄的,注重文本导读的角度选择与方式设定,突出教学重点,重视教学内容的重组、引申、拓展和语文能力的迁移、应用与超越。
窦桂梅、王淞舟、薛法根等是第三代(新生代)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的个性代表。与第二代名师相比,他们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坚持读书在语文教学上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徽派语文的教育观认为,学术研讨的意义并不是寻得一个答案,获得唯一的结果,而是寻得一个新的思路,获得一个同化与顺应的机会。安徽省有许多语文的追梦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渐渐地变成变成语文的和声,如此是徽派语文之幸。其中,徽派语文的阜阳自然小语就是独秀一枝。自然小语,有时改变的是自我思维的图式,有时是在既有图式的基础上的丰厚。自然小语不是对自我既有的革命,而是对既有的再发现和再调整。
三、自然小语对当代课改的反思
毋庸置疑,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问题恰恰就出在语文课堂上,出在对语文课堂的过度而僵化的运用与操作上。比如:以语文课堂代替语文课程,以语文课堂代替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变成语文讲堂,讲教材成为语文课堂的唯一,语文课堂内容的浅俗,语文课堂形式单一等等。我们不妨对一些语文教学的流行语做些反思,以求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识,从而为很好地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提供很好的思路与策略保证。
(一)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了,类似的还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等等。这些话确实有它产生与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就不完全是恰当的。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学生三天两天不上语文课,甚至就是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也许他的语文成绩也不会比原来的差太多。这是不是从一个层面说明,语文的课堂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占主导的地位呢?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作用。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课堂太重要了,它是主阵地,这是我们的一贯思维与坚信的理念。然而,对于语文学习,并不是这样。语文学习,课外比课堂重要。凡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是靠课堂的听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因为语文是注重积累的行当。因此,课外的大量阅读积累与写作积累是远远胜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的。甚至,把现在每周5节的语文课消减到1—2节,而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也不是不可以的。一般来说,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说,大都是从小到大喜欢读书的孩子。你要问他(她)或研究他(她)语文能力之所以好的原因,他(她)的回答或研究结果也基本上是主要得力于课外。就这么简单。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语文课缺一节两节甚至一周两周应该说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语文课上,而要放在怎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方法上。这里,兴趣比方法还要重要。因此,自然小语主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课外比课堂重要。语文课堂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除了研究课堂外,更要研究课外,甚至,我们研究课外的功夫要比研究课内的功夫多一些强一些,起码也应该是持平的吧。我们要跳出语文课堂来看语文教学,要重新定位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恰当地把握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整体规划与研究语文教学。不要让语文课堂给我们画地为牢了。“重新定位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绝对不是削弱语文课堂的重要性,而是说,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课堂与课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要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全部。
(二)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这话绝对没有错。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是我们的一些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上成了品德课,等等。但是,“语文课堂”是在课堂这样的时空下进行学习语文活动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研究语文课堂,首先得研究课堂,然后再研究语文。当然,这样说,是为了廓清“语文课堂”中“语文”与“课堂”关系。事实上,对语文与课堂的研究往往不是这样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的。因此,追求“语文味”首先要建立在对“课堂”的追求上。语文课堂首先要有“课堂味”,然后,再有“语文味”。现在的一些语文公开课大致上有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教师对教材方面的、教学内容方面的东西都做得扎实,但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很不理想,大多处于思维较沉睡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普遍也是很实质性的问题。在反思这个问题时,让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教师与学生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我们研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时,太多地关注“语文”,而忽视“课堂”。其实,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与鲜活,必须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课堂”这一特定的学习时空,切实地把握课堂的规律。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教语文前,必须先搞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语文。我们一些课堂,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无意地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课堂就不会有活力,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没有活力,没有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无法激发出来,“语文”就难以走进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里。所以,理解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课堂”是啥意思,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究竟是怎么的关系。无论怎么改革,都是在本质上改革“课堂”,从而激活语文学科的教学。曾有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界一直关注着“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等这些在语文课堂教学上颇有创意的新锐思想。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这样的探索与创新都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借鉴的。但是,我们在关注“语文”的本身时,一定不要忘记,课堂才是安放“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的摇篮。
(三)弄清楚“为什么而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的话。按理说,这句话强调了教师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强调了教的主导性等等,这句话是有着千真万确的道理的。但是,现在也许就是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害了语文教学,害了语文老师。我们常常又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好的老师是一个懒老师”。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只要我们细细想来,又会觉得它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教才是真正的教。这里不是绝对排除“教”的作用与价值,而是要扭转“教”得过分的局面。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教是要教的,但是要注意好几个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多少等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教材的教法一定是不对的;一节课教师拼命地讲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一篇课文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有关习题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一心瞄准语文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进行盯盘揉式的试题训练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这些都是太注重“教”,这样的教不但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相反,倒是越教越坏,越教越需要教。那么,“不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首先,这里的“不教”不是真的不教,而是一种给学生以大量阅读、交流、写作的时间与空间,甚至是一种心情与兴趣。其次,就是教师要少教与精教,要删繁就简,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把力用在刀刃上”。语文老师不要太不放心学生了,要给学生自由阅读与写作的时间与兴趣,要在高的品位上积极而适当地偷些懒,不要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所以,正确理解“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准确地把握“教”的内涵与外延,重点澄清“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多么重要,也是多么简单的常识。
(四)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
“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相比较于“带着教材走进学生”已经是教育学上的一大进步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的教材究竟是怎么样的教材。我们说,课堂中三个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教材,而教材又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所以,课堂效益怎么样,与教材就有着很大的关系了。学习上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举一反三”。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语文教材就是重要“一”。现在的语文教材总体上是按照举一反三的思路来编写的,但问题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举一反三的要求,问题主要出在“一”上。现在的语文课本一是编得还是太厚了,举的“一”太多了,太占用学生的时间了;二是举的“一”质量不高,主要指选文不够精当;三是举的“一”的组织结构不尽恰当。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是很难有自编教材的能力或条件的,但是,对于现有的教材,我们可以有取舍与重组教材的能力与权力。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取舍与重组,使得教材更适合学生,更适合自己,更适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什么样的教材是理想的,有一个模糊而笼统的想法,那就是“厚”与“薄”结合,“博”与“专”结合。所谓“厚”,就是供课外阅读的教材要厚,要大量的阅读。所谓“薄”,就是供课堂学习的教材要薄,薄到只要现在的一半甚至再少点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完,重在举一。所谓“博”,就是教材涉及的面要广,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要精选涉及。所谓“专”,就是以专题的形式来编写教材。总之,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也应该有对教材“再编写”的能力。对于教材的“再编写”,这里有几个原则:一是根据自己学生的“量体裁衣”;二是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的“靠船插篙”;三是根据自己对语文教学理解的“随‘心’所欲”;四是根据地方特点的“因地制宜”。
(五)先练好“教书匠”的基本功
前些日子,很多语文教师朋友在讨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时,有的主张“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为了说明问题,还列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远行,首先考虑的是目的地,我们要去哪里,然后才会考虑如何去,即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这里的“目的地”就类似于“教什么”,“交通工具”就类似于“怎么教”。这个比方很好地说明了“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道理,似乎这个譬方里又有些问题。目的地确实是重要的,不知目的地或者走错目的地都是错误和危险的。但是,既定了目的地,那么,交通工具就显得重要了,没有交通工具,目的地就会望尘莫及,“遥看瀑布挂前川”,但是到达不了瀑布的脚下。再说,比如我们要去北京,过去的年代里乘的是普通火车,要三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现在,乘的是高铁,只要十几个小时。这很形象地告诉我们,面对同样的目的,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交通工具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由此,我们必须明白,在弄清楚“教什么”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去研究“怎么教”,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怎么教,我们往往称为“教学技巧”或者“教学方法”。这是一个教书匠之所以称为“匠”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我们有时候往往对“教书匠”这个词怀有贬义。其实,凡是能称为“匠”者,都是对某一行业技艺十分熟稔的人,再说,“独具匠心”也是颇有品质的词嘛。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驾驭课堂、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等方面的技巧、经验和方法,这是作为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功。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是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元素很多,牵扯的理念很多。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先弄清楚“为什么而教”;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先练好“教书匠”的基本功。这就是自然小学人对语文课堂的基本理解与认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识。语文课非改造不可。那么,以这样的基本常识来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行吗?答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六)教师的教学个性是第一位的
勿庸讳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集体备课一直被认为是教师钻研教材、切磋教法、以老带新、全员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提高的好方法。就这点来说,集体备课不失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然而,我们在运用集体备课这一方法的时候,有时不免又有点机械。先举个例子吧。一个学校对外开公开课,有三人次上的都是《桂林山水》。按理说,三人次上一篇课文无可厚非,因为,就这篇课文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计过程,如何选择方法等,可以提供三种方案供听课老师学习与借鉴,然而,听课老师听到的三节课却是一个样,用的是同一个教案,这不免让听课者有点失望,一节又一节地听下来难免乏味,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的老师有点纳闷:为什么三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方知,是集体备课了。应该说,这节课上得不错,但三节课一个策略不免遗憾。遗憾在,①这篇课文题目就叫《桂林山水》,而三个人上的课却“答案只有一个”;②三位教师应该是三种风格、三种教学个性,现在变成了“清一色”;③如果是三种设计,那么,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在比较与求证中促进教研。其实,集体备课的要义在于就某一教学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讨论与研究,在讨论与研究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等。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作业、统一教具(多媒体)等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倒反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自然小语的教学观认为,集体备课只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四、自然小语教师的梦想和追求
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自然小语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师的一项职责是传承。优质的语文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作为一名真正的小学语文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语文教师要担当起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责,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一)语文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事业
语文教育是一项传承的事业,不仅需要用执着的信念去坚持,更加期待被传承下去。教育是有魅力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进来。我们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的责任就是传承和坚守。学生时期,我们从尊敬的老师那里懂得了社会、人生和生命的内涵。现在,我们又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生命的理解、领悟、感激全都交给了学生。也许,我们的学生以后也会继续从事教育……这个过程很简单,很复杂。在链条上的每一环,都是一次思想的成熟,以及人生观的进步。一代一代,于是,大家将教育融进生命里,人生便尽是鲜活。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走过了强盛,走过了沧桑,来到了今天——信息时代。时代变更了,但是中国人一脉相传,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过去,是从土地里找财富的时代;现在,是从人的大脑里找财富的时代。从人的大脑里挖掘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哪个国家的教育方法科学,哪个国家就占了便宜,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比别的国家快。看看中国的教育,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竟然连大学教授都没法做出来,因为它荒谬得令人匪夷所思!学生除了努力琢磨出题者的思路和死记硬背,别无他法!现在的语文教学完全是公式化和条理化!现在学生的作文都成为了古代八股文的翻版,哪个学生没写过假大空式的作文,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的八股格式到老师那里去领个好分数,如此传承下来的孩子全是一个模子!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论怎么做,都应该有个传承,不光是好的条件、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一个理念、一种精神,这才是能让我们长久发展、长盛不衰的灵魂。一所学校如此,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有一以贯之的民族之魂。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但在思想精神层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人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缺失,以致精神上变得“失魂落魄”。越是这样的时刻,就越需要发挥语文教育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以更多的精品力作传承诠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民族凝魂聚气,为我们的时代凝心聚力。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韩愈之所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就在于他以文载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所以至今仍释放出深沉的感召力,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历百年而不变。好的教育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天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教育教学要形神兼备,能触动人的灵魂,就必须具有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穿透力量。如何使人们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如何使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唯有把握和遵循教育规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开拓创新,我们的教育才能感染人、滋养人、引领人,也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更好地发展、富有生命活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焕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灵魂的工程师,以鲜明的态度、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二)传承经典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中国教育之布为何几十年没有织成?是因为没有经线——以中国经典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中国教育要向前走,必须先往回走,脱离了中国文化的教育不是中国教育。现在,中华民族正在腾飞,作为其一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自然应该成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然而现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经典教育的比重微乎其微。反对经典教育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经典有封建糟粕;二是古文与口语脱节,很难读懂。
中国经典文化有个独特的现象,包括了经、传、注、疏。经是原始的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等,传、注、疏是后人对经典的阐释。同一部经典,后人的阐释并不相同,汉代有汉代的注解,宋朝有宋朝的解读,元、明、清的解读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解读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历朝对经典有不同的解释,否定的只是前人的注解而不是经典本身,因为前人的注解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统治的需要。现在人们所谓的经典中的糟粕,不过是后人的某一种注解。比如《论语》中的很多话都有多种注解,有的甚至有几十种理解,人们所认定的糟粕其实只是某种理解而不是经典本身。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有积极意义的那种理解,或者进行适应时代的新注解。“经典无糟粕”,所谓的糟粕,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统治需要而进行的时代性解读。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把经典作为造福人们的精神食粮,而是将其扭曲为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统治工具。中国过去的落后,不是因为我们的经典有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把经典传承好。知识教育具有时效性。昨天所学的知识,今天可能就没有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可能到明天就没有用了。而经典教育的效用具有永恒性,不仅受用一生,而且世代受用,那是民族的魂、文化的根。一个丢弃自己传统经典文化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和未来的。没有本民族经典教育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明了经典教育的永恒性和知识教育的时效性,要将经典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为学生的一生打好基础。
有人会说,学习古代经典,学生读不懂。然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吾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些《论语》《老子》《庄子》中的话有谁会说自己不懂?这些话为什么懂?因为这些话听多了、见多了、用多了,自然懂了。我们之所以觉得古代经典难懂,不过是因为学得少、说得少、用得少。学多了,自然就懂了。认为古文与口语脱节而反对经典教育的理由更可笑。古文为什么会与口语脱节?主要原因是过去教育的不普及。教育应该引领社会,而不应该迁就、迎合社会。古代书面语与口语脱节,主要原因是教育的落后,当时能受教育的是极少数人,因此才会出现书面语与口语的脱节。现在教育普及了,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语文教师就应该承担起传承经典的责任,引领社会走向应该追求的境界,而不是迁就、迎合社会。古人说,“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如果教育取法乎下,将来会如何呢?技术教育像基础建设一样,很快就可以见成效,而经典的传承、文化的孕育,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见效。早在2012年,中国教育废除读经就已满百年了。百年在宇宙中只是一瞬,而在人类历史上却是漫长的。在这百年中,曾经接受经典教育和熏陶的老人已所存无几,现代语文教师该承担起传承经典的重任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传承经典是现代语文教师的责任。
(三)传承文明的力量源泉是师爱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严谨向学,勤于思考,爱生如子,以爱育人。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之处不仅仅是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更重要的是其具有一颗博大深沉的爱人之心。当好一名老师就必须有职业道德与责任感,责任心与使命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剂,当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对事业的使命时你就会拥有不懈的动力。这一切源于对教育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觉感悟,对学生源自内心的深沉博大的真爱。我们都知道,平等、理解、尊重、信任就是师爱的真谛。
传承文明的力量源泉是师爱。至爱无痕,不需要张扬,不需要表白,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在一点一滴中让学生感悟。打动了他的心,你就爱在了点子上。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的爱而感动,学生却无动于衷,我们愤懑,我们委屈,却不知道我们的爱怀了几许功利心理,我们的爱错失了方向。智慧源于真爱,真爱触动心灵,爱的力量很伟大。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语文教师的师魂。要关心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都给学生以关爱。要尊重学生,时刻进行换位思考,要从被自己批评的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时刻想到他们还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在孩童时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正是因为不完美才需要我们教育、指导。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学生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
传承文明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语文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情境,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可使学生感到温暖,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充满对生活的向往。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朋友之爱,是同志之爱,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语文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传承文明的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独立地、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学习活动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具有个别差异性和潜在性,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学生观,才不会把教育仅作为一个灌输的过程: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客体,把人的大脑看成是知识的“仓库”,教育的任务是往仓库中放入知识,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大量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能、技巧的人。语文教师具备了这样的学生观,就会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和看待学生,发现他们蕴藏着的巨大能量,从他们稚拙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千方百计地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实践,自己去创造;促进他们独立性的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自然小语“道法自然”,善于传承人类文明的自然小语语文教师,是教育的经营者。坚守,是良心的坚持。传承,是责任的延续。当教师,优秀与否何必在意,角度不同结果有异。山不争高自成峰,水因善下而成海。在教育里,只比用心。善于传承的优秀教师应该做到: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丧志;自信而不骄傲,谦虚而不自卑;知足而不自满,施恩而不图报;矫枉而不过正,听从而不盲从;勇敢而不鲁莽,果断而不草率;执着而不拘泥,温和而不懦弱;批评而不中伤,赞美而不奉承;功成而不自居,自保而不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