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囊括“TO DO”设计
什么是整理时间?
乍一看去,会觉得“整理时间”是一个非常虚化的概念,当我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时间也在静静流逝,没人可以控制,谈何整理?
所谓整理时间,其实就是在整理某一时间段内,你手头要做的事情。如果你的生活非常繁忙,常常把自己的待办清单写得满满当当,每一项工作都会占据你的一段时间,那你的“时间盒子”就像自己的杂物间一样,需要去整理安排。
如果你的生活非常清闲,在处理完手头的任务之后,仍然还有大把时间可供挥霍,不知道该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整理时间吗?也是要做的。当你在整理手中工作的时候,就是在重新规划你的时间,你可以意识到自己到底有多少富裕的宝贵时光可以利用,并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合适的方式填满它。
这样一来,我们就实现了概念的落地,让“整理时间”真正可行起来。
整理时间就是在整理我们在短期或长期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工作中的事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和体现,我主要有两种需求:一是长期遵守的时间管理规则;二是每一日的时间整理。
面对第一种需求,我往往会将其分为六到七个一级分支,这是我固定会关注的几个大类别。如下图所示,我的长期时间整理方案里一级分支分别为:
图2-2
1.规则:长期遵守的时间管理规则
我会将自己在时间安排当中长期遵守的规则写在第一个一级分支下,以免在相对较长的周期里,遗忘自己的规则安排。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不会让自己的工作重归混乱或需要再次进行整理。
比如,我的习惯安排是“每周一召开小组会议”“周五进行个人的一周工作总结”“周六或周日挑一天完成自己的副业内容”“每天下午上班时间前查看自己的投资账户”。
这些整理方式,能让我知道自己在某些时刻该干什么,只要把规则写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照着做就可以了。这有效地保证了我在处理当下的工作时,不会被其他安排所分心。
比如,只有周末的时候我才会统一计划自己的副业,并进行下一周的副业安排,就可以在工作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主职当中,即便遇到了问题,也可以暂时记录下来,统一等待周末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专注,能维持当下的最高效率。
2.工作规划:分为思考和动手两个层面
对我来说,我的工作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思考类工作,包括写作等书面工作全部归类到这里;一类是动手类工作,比如要进实验室进行实操、操纵仪器等。
相对来说,动手类的工作时间安排并不完全取决于我,因为申请实验室或使用仪器需要在预约之后进行时间调配,具体安排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都无法提前预知。所以我把工作分为思考类和动手类之后,就相继在其分支下面详细写下这一时间段内我的长期任务,保障自己不会遗漏任何点。
在工作当中,则会按照短期内获取的信息来进行详细的时间安排。比如接下来一周都没有我的实操工作,那我就会将时间全部放在思考类工作里。同时,在整体调配上,我会尽量将其穿插安排,因为长期伏案也会降低效率,而总是操作仪器则显得过于枯燥、影响健康。
3.个人需求:工作之外的需要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懂得张弛有度地进行安排。那时我认为勤奋工作、短时间内产出尽可能多的成果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所以把生活中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全部安排给了工作,却忽视了自己的个人生活需求。
如果你也感受过那种忙碌,就会发现如果自己没有主动去享受生活的话,很容易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当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工作上时,甚至长达几个月都没有跟朋友出去聚过一次会,也没有在城市的公园里散过步,有时忙起来,一个月都想不起逛逛超市,给自己买一袋水果。
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半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热情和精力都在急速下降。当缺少了来自生活的滋养,完全忽视自己的个人需求时,工作的成功或财富的增长就完全失去了成就感。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写下个人需求。并不是只有工作才值得被安排,整理时间,写下自己的个人需求,留出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也是很重要的。这就像高速路上的加油站,短暂的补充能量可以让你的精力变得更充沛,接下来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4.目标:长期来看对自己的期许
接下来我会写下这一段时间里自己的目标。工作安排并不等于目标,只是对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需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安排。目标则是长期履行计划后期待的工作成果,之所以要在一个时间安排思维导图里写下目标,是为了在每一次因为分配时间而去看这张思维导图时,都能意识到自己最开始想要的是什么。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事实上,当我们把精力投入到繁杂的工作当中,很容易过度着眼于当前,而缺失了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从而遗忘一开始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有了目标的指引,整个时间规划才不会偏离我们最初的期待,而写下这种期许,也能在你想放弃的时候起到鼓舞的作用。
5.灵感:随时补充未来的工作规划
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生活中产生一些对当前工作或未来规划的灵感,尽管它们可能看起来并不能立刻实施,但我们也应该将其记录下来。即便现在看来,你可能觉得这些灵感的实施非常困难,甚至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但写下来就意味着你还会有机会思考这件事,还会用新的灵感去填补这个框架。
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灵感记录,十有八九会忘记当初的想法。
我曾经有过一个关于儿童绘本的选题灵感,因为过去从来都没有做过绘本,在短期内看似乎很难实施,就把这件事给遗忘了。大概过了一两年,突然有一位要好的编辑与我商量,问我是否有想法基于自己的工作来画一本绘本,我当时就感觉无从着手。
因为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我没有进行过任何准备,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时我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灵感,如果在最开始我没有放弃得那么快,一两年的时间,哪怕偶尔补充一下,也足以让一个灵感从粗糙变得成熟。
因此尽管现在来看你可能做不到这些事,但也别敷衍对待你的灵感,把它写下来,偶尔有精力的时候思考一下,不必作为一个硬性规划的目标,你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有所收获。
6.未确定:还未确定安排下来的工作
我们手头的工作不可能全都是确定要做或确定不要做的,一定也会有一些“现在还没有确定,关注后续通知”这样的工作。面对这些工作,我们也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或精力,时刻准备着消化它。
如果你把这些未确定的工作抛除在自己的时间计划之外,就很容易遗忘,如果有一天突然确定,就很容易打乱你当前的安排。意外总是会出现,但我们也希望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以还是尽可能地将它们也写下来,让自己提前准备。
通过这样一个长期待办事项设计,我们能对自己当前的工作规划、时间分配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认识。而这一类型的思维导图一定要留下更多空间,方便自己补充,它可以是一个季度乃至一年的规划,能让我们在一个大的周期里面得到有效指导,少了很多安排时间的苦恼,保障自己长期的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