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疗愈心理学:应对各种日常心理问题的策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孤独感的危害,与吸烟酗酒相差无几

互联网的存在,让现代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结识几十个、上百个朋友,并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不出家门,也可以浏览大千世界发生的一切。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全球人类大连接的时代,可在这份紧密相连的热潮背后,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活成了孤岛。

不是每一个独自生活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应,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决定孤独的因素,并非人际关系的数量,而是个体与社会在情感上隔离的程度。都市的上班族大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置身于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中,穿梭于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中,站立在接踵摩肩的公交地铁中,身边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内心却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独。

也许是因为现代人已将孤独视为一种通病,见怪不怪,故而很容易忽略它对人身心的影响。事实上,美国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表明,孤独感的危害相当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同时,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水平,削弱免疫系统;孤独者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其生活方式致使癌症的发病率增加2~3倍!

短暂或偶然的孤独,通常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必须引起重视,它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进而强化孤独感。所以,在遇到情绪困扰时,适当地静一静是可以的,但绝对不提倡一个人“闭关修炼”。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即“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要求被试者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实验室(恒温、密闭、隔音、有光),实验所用的床柔软舒适,能够减少被试者身体的感觉;被试者戴上手套,用厚纸套将手脚卡住,让触觉刺激减到最小;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制作的枕头上;眼睛被蒙上特质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状或图形的半透明塑料眼罩;室内的各种声音尽量减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实验刚开始时,被试者们还能在床上安稳地睡觉,但在8小时候,被试者们开始烦躁、失眠,试图寻找刺激。他们想唱歌、吹口哨,并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是去触碰周围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者们愈发感到难受、焦躁,只不过碍于丰厚的报酬,他们依旧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了2~3天。

科学家们对被试者坚持的时间长短、身体和心理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显示:持续的感觉剥夺,让被试者表现出病理心理状况,他们的大脑皮层唤醒能力降低,酮类固醇激素水平明显上升,情绪、认知和行为开始出现紊乱。在感觉剥夺后期,被试者出现了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过程受到干扰、语言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测验的成绩严重变糟等情况,甚至还出现了幻听、幻视等精神异常现象。

这个实验后来因为饱受争议而被叫停,但我们还是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人的身心想要保持正常状态,一定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人陷入了孤独状态中,就相当于切断了外部刺激,会对人的整个身心造成严重的破坏。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的是,孤独者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分挑剔,对现有的人际关系作出消极的判断,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互动。由于孤独者习惯采取自我封闭的行为方式,推开那些真正关心他们、想要帮助他们的人,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关系在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降低。

可想而知,孤独者的这种做法,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他们的看法,让他们显得无趣,乃至不可理喻。这些因素的结合,就让孤独者很难摆脱孤独的困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更糟糕的是,孤独的时间越久,孤独者的观念和行为越难改变,直至把自己变成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