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孝,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之道
一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给了我们一个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所以,人人都向往自己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幸福的家既然都相似,那么它们究竟相似在哪里?
历史与现实,完全一致地告诉我们:不是相似在家有金山银河,也不是相似在居行豪宅香车,而是相似在成员间和美、尊重,相似在各自都承责、谨身,不是有句大家都熟悉的话,叫做“家和万事兴”吗?你看,当“万事都可兴”之日,那将是全社会怎样的一幅美景?
能够践行“家和”的人,他必然坚守自我“修身”,进入社会,他也一定牢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使命。
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文化学者论及世界三大文化圈,分别回答并解释人与其所面临的外部世界之关系。其中两个文化圈,一个是俯视外界看“地”,文化特质是着重解决“人——地”的关系,所以注重科学,注重对物质的研究,因而自然科学发展很快;另一个是仰视世界看“天”,文化特质是解决“人——神”的关系,一切遵从“神”的意旨,因而处处把所信奉的神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而第三个文化圈即东方文化圈的代表中国,则是平视外界看“人”,文化特质是着重解决“人——他人”的关系,所以中国文化从开端起就充满了人文色彩,极富人文精神。
这个观点有它的合理性,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毛泽东也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2]所以,人作为文化的中心,这个观点确实道出中国文化的一种优异的核心特质。
中国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在先秦时代已经表达得很充分。史籍中记载说,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于是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司徒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官职“三公”之一,三公分别为司徒(掌管土地与人口、人事,相当于丞相,后缩小职权范围换名为户部尚书,相当于部长级别)、司马(别称太尉,主管国家的军事)、司空(主管国家工程建筑,后改为国家礼仪、祭祀活动,后缩小职权范围转称工部尚书)。“伦”从“仑”,“仑”是条理、层次的意思,加上人旁,专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哪些关系最重要呢?儒家二宗师孟子理出最重要的关系有五种:(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长幼)、朋友;同时,这些关系的双方都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规矩来相处。父要慈祥、子要孝顺,臣要忠君、君要礼敬,夫要主外、妇要掌内,兄要管弟、弟要尊兄,朋要讲信,友要存义。孟子把人伦关系以及人伦关系的准则说得清清楚楚。以后历代儒家提出其他的种种说法,都是对这五伦的进一步解说,譬如: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四维八纲: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
著名蒙书《三字经》将其化为韵语: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还有把五伦紧缩为“君”“亲”两种,再和另三种重要关系合并到一起而形成五位一体的关系组合,即:天地君亲师。
正是在这背景之下,《孝经》成为中国文化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孝经》的思想完全属于儒家体系,传说为孔子所著,或言是孔子得意弟子曾参所著,但不可信。其第一章开篇即说“仲尼居,曾子侍”,曾参是不会自称“子”的,朱熹在《孝经刊误》中指出此书应是“夫子、曾子问答之言,而曾氏门人所记”。清代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在《总目》中也认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现在学界公认此书成于秦汉之际。
秦汉以后《孝经》的流传,也有古文与今文两种文本。西汉初年河间人颜真献其父所藏隶书本《孝经》,为《今文孝经》。据东汉班固于《汉书·艺文志》所载,汉武帝时鲁恭王为广其居而毁孔子旧宅,于墙壁中得书数种,其中有以蝌蚪文体写成的《孝经》,因年代比河间本要老,故称《古文孝经》。直到唐初,两种文本并行于世,而且甚受社会各界关注,几百年间为此书做注者达百余家。唐玄宗李隆基博采各家,为此书做注,兼修订,于天宝二年刻石,立于太学,称《石台孝经》。到北宋真宗年间,任过国子祭酒的儒学大师邢昺奉敕据“石台本”做“正义”,写成《孝经注疏》,正式进入儒家“十三经”系列。
围绕《孝经》,民间又有“二十四孝故事”广为流传。现在社会通行的24个孝行故事,从“孝感动天”的帝舜说起,到“亲涤溺器”的黄庭坚为止,不知辑录者为谁,但他应是一位生活于北宋、年代晚于黄庭坚(1045—1105),且饱读前朝史书的儒士,因为24则故事的传主,史籍中均有其人,故事的原文也大都取自史册。
本书从这一“二十四孝故事”中,选取了12则故事,进入本书。
为了增加遴选的视野,本书没有拘泥于这个版本,而是从清代道光年间刊行的《孝行录》书中“别录”部分的又一个“二十四孝故事”中,也选取了12则故事。据该书书首石韫玉《序》云“别录”部分是高月槎辑录的,每个故事后面也配有一首五言小诗。
两部分各12则故事,加起来仍是老规矩,构成一份新的二十四孝故事,为区别,称为“孝行故事”,结合对《孝经》的理解,形成这本小书。
遴选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确立了三个标准:第一,作为正能量的内容,其价值观与今天的时代发展相吻合或相适应的;第二,故事中虽有某些超自然的因素,但能够给予科学解释的;第三,孝道精神要从娃娃讲起,所以所选不仅要适合于成人阅读与理解,尤其要适于青少年理解和学习。具体操作则是将48个故事按上述三个标准综合打分后分为由A至E五个等级,从中找出评为A级的24则故事来。下余的故事我们将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备选资料,或分析或批判以便对慈孝之道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新辑录的孝行故事与《孝经》是什么关系?
正如本书与本文标题所言,《孝经》是理解孝道、把握孝道的“纲”,“二十四孝故事”是理解孝道、践行孝道的参照,是《孝经》这个“纲”的“目”。有个成语叫做“纲举目张”,目可以有很多,纲却只有一个,抓住了作为经典的纲,所有的目便都自然贯通了。
二
凡是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进入了最好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同时还不断地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些思想和意见,不仅为我们的文化工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而且不断增添着我们的自信与自觉,我们更加感到任重而道远。
有哪些新的时代内涵呢?可以梳理为如下四点体会。
第一,评价并定位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3]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
第二,十分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确定它是“精神命脉”,可以保证“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7]
第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指明“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8]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9]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0]
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加强“发掘和阐发”,提炼“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拿出能“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11]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3]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4]
以上四点,是我们在《孝经》阅读与研究中所学习,所摘录出来的,这些文字分别讲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价值、怎样做、做到什么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治理国家发展文化的智慧,且更贴近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既是从事文化工作的我们必所遵循的准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工作时必所依据的标准。
研究孝文化,《孝经》与流传甚广的孝行故事,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道门,也不必讳言它们的存在,但绝对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它们,辨清实质与表象,找出它们为何有如此广远影响力的原因。
三
我们先来梳理《孝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视为“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的伦理关系与推进家风家德的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孝经》共18章,不计标题与序码,共1712字(“古文孝经”多一个“闺门章第十九”,24字。若计入,总数1736字)。
这18章,可以分为五部分,每部分都是中心鲜明,重点突出;各部分之间衔接关系也十分严谨、自然。
第一章是第一部分,可以视为总纲,从三观的高度解析“孝”的本体内涵,所以题为“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我们录出原文,不必担忧,《孝经》的文字并不难懂。在本书辑录的孝行故事的第24篇《幼通孝经》,讲宋代名儒朱熹,五岁时就能诵读《孝经》,便是文字不难的证据。文中个别词句难理解的,我们在行文中会对它进行处理,帮助读者扫清障碍。
本章开篇,点出关于孝道的讨论发生在孔子与曾参师生之间,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孔子开宗明义,首先讲明孝道的来源,以及对社会的意义:1.孝道是先王传下来的,是各种美德中的“至”、各种道中的“要”;2.孝道是国家管理者“理顺”天下、“理顺”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3.施行孝道,百姓会以此而实现和睦团结,国家上下之间会没有仇怨。
接下来孔子指出本章的核心观点:孝,是德的根本,是教化“所由生”的根源。这是两个判断,过去人们很少能够讲透它。一个判断是:人出生下来,由于和父母的亲近,产生的情感是一种出于本性的“爱”,这种“爱”不是“孝”,也不会自发地变成“孝”,所以《三字经》也只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并未说“性本孝”。善和爱,可以是天性的,孝却是需要教化而成的,没有教化便不能成“孝”,故云“教之所由生也”。另一个判断是:教这个字,是把“文”与“孝”并立起来,“文”是教育形态,“孝”是教育内容,两者并立,构成一个“教”字;有了这样的“教”,一个人才能达到“德”的高度,所以才有“德之本也”的说法。
为阐明这个“孝”与“教”的关系,孔子又分别从教育过程及人生发展两个层面进行了说明。
在教育过程层面上,以“不敢损伤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发肤’”作为“孝德”教育的始,是珍爱生命的教育;反之,若对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何谈对他人生命的珍惜?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作为“孝德”教育的终,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目标,是以一己而立天下,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实现父母对自己进行教育的初衷。这个教育过程,是从“身”、从“情”开始,到“心”、到“行”结束的过程,孝的教育贯穿始终。
在人生发展层面上,孝德教育则有“始”“中”“终”三个阶段。学会“事亲”,以正确的思路和行动对待家人,是“始”教育阶段的标准;学会“事君”,以正确的思路和行动对待国君(其实是国家),是“中”教育阶段的标准;得以“立身”,能够名标青史,为世人永远纪念,是“终”教育阶段的追求目标。这个教育过程,贯穿于终身,讲的是终身教育,内容的核心依然是“孝”:不会“事亲”,如何能够“事君”?不会“齐家”,能有什么理想与能力“治国平天下”?圣人讲“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事亲”与“事君”道理是相通的。那么,这个道理从不明白到明白,从对孝的懵懂被动到对“忠”的自觉主动,便是人生三阶段的修身过程。
这就有关对“孝”认知的纲,这个“纲”要立定于三观的正确树立,所以人人应读《孝经》,因为这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大雅·文王之什》篇说:“不要无心且空口地念叨祖先的荫德吧,要认真地领会和学习他们传下来的最重要的理念!”
第二部分为第二到第六共五章,讲述“孝”不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它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这五章的第一章《天子章第二》,为孝德对天子,即国家领导者的要求: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天子即国君,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那么他对孝德应该如何奉行呢?孔子认为:因为天子是天下第一人,他的所行所为便对天下有绝对的影响力。所以,天子奉行孝道,懂得爱亲,就不会随意把他人想得很坏,懂得敬亲,也不会随意怠慢、轻侮他人,天子个人的孝德孝行,便会变成施给全社会万千百姓的恩德,同时天子的言行,也能够成为万民学习的榜样。所以《尚书·甫刑》中说:“一个人的美好德行,能够使亿万臣民赖以得到幸福。”
本书新解孝行故事,特别选了3篇关于天子的材料。一篇讲帝舜,着重于帝尧如何挑选自己的接班人而发展中华文明;一篇讲周文王姬昌,在当世子时,每日三朝寝门问候父亲起居,以后成就周朝大业;一篇讲西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生病,汉文帝每日亲尝汤药,关心倍至。这第3则故事特别有趣,因为和它相关的还有一个“缇萦救父”的故事。
缇萦因父亲淳于意犯罪将受肉刑而上书文帝,愿以自己被没为奴婢换取对父亲的减刑。文帝正和群臣商量废除肉刑之事,因他对亲人的爱与敬,接受了母亲的意见,采纳了免除肉刑的建议,薄刑是一个国家政治清明、重教轻罚的表现,文帝遂赦免了淳于意的肉刑。但淳于意是谁呢?原来他竟是司马迁著《史记》专为中医撰写的《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传主仓公即淳于意。这篇列传只记述了两位中医,可见这两位医生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贡献之大。扁鹊的事迹大家熟悉,淳于意原担任管理仓库的职责,故称仓公。他因喜爱医学,辞去公职而行医,并开创了写作医案的制度。在行医中遭到地方劣绅的陷害被判肉刑。文帝的举措不仅推进了国家政治的清明,而且为中华医学文明保护了一个有重大贡献的人才。这不就是“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的生动例证吗?
2006年,相传帝舜去世所在地的湖南永州,举行了“帝舜文化万里行”的大型文化活动。活动的内容大致为:在北京慕田峪长城举行启动仪式,然后一支车队沿帝舜生活过的遗址南行,经过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有些地点因为绕路稍远就舍弃了,如山西、山东,是个遗憾),整个旅程约20余天,我很荣幸地被邀请担任“舜帝文化万里行”的文化大使参与了整个活动。每到一地,都要参拜舜帝的纪念遗址,向媒体和公众讲述舜帝孝文化的事迹和意义。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联络舜帝后裔的十大族群:陈姓、李姓、王姓、孙姓、姚姓、田姓、胡姓、郑姓、袁姓、虞姓等,以筹备第二年的永州帝舜祭祀大典。我记忆尤深且被深深感动的是:因为活动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的,随走随联络,到各地交流时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有些地方党委宣传部接待我们以后,马上通知相关的宗亲联络组织,第二天上午就要见面,并一起祭奠舜帝。一夜过去,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活动场地,便看到上千的舜帝后裔子孙聚到一起等候我们,大家共话舜帝的孝德孝行对后裔子孙的深远影响。在福建与陈姓宗亲会共话中华文化时,与会的陈姓朋友还对海峡那一边的一个背祖忘恩的不肖子孙展开了谴责,表示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倒行逆施。我还看到,各宗亲会团结齐心,在政府的指导下,宗亲会不仅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还组织起各级各类慈善团体集资聚力,帮贫救苦、济困扶危,对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是:王家先示范,孝感动天心!
这五章的第二章第三章,讲的则是国家的各级干部应该如何磨炼孝德、弘扬孝心。
第二章为《诸侯章第三》,提到诸侯,是从事地方管理的公务员,似乎等于现代的省部一级干部。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第三章为《卿大夫章第四》,提到卿大夫,是从事专项工作管理的公务员,似乎等于现代的厅、处级干部。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这两章,字面上似乎没有谈“孝”,实则与“孝”有着直接关系。诸侯与卿大夫,是管理国家与社会的高、中级干部,其位置决定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责任,他们的“孝”便升级到与对国家与民族的前景、命运的关系上来。他们所管理的,仍然是“人”,他们要处置的,仍然是与“人”的种种关系。作为诸侯,必须做到“在上不骄、制节谨度、和其民人”,且“战战兢兢、处处小心”,这就是“诸侯之孝”。作为卿大夫,必须遵守先王的法言、法服、德行;这种遵守,就是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忘忠于组织,不忘忠于职守,“盖卿大夫之孝也”。
在新解孝行故事里,我们特别选的第22则“朝服侍立”,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故事主人公王溥身为宰相,属于“诸侯”职级,他的父亲王祚担任宿州防御使,相当于卿大夫职级。王祚有病,回家一段时间休养,王溥正好也有假期,便也回家陪伴父亲。地方上的官员和豪商得知王祚在家休假,每天都跑到王府聚会,门外车水马龙,门里觥筹交错。王溥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觉得这样不妥,但作为儿子又不好出面强行制止,于是想出一个妙招:自己穿上朝服,侍立于旁。宾客看在眼里,悟出王溥“虽然身在家中,依然是公务之人”的劝诫,纷纷散去;王溥的父亲王祚也明白了儿子的寓意:要在上不骄、制节谨度,而不能成为“两面人”,忘记自己身份所在。
这五章的第四、第五两章,针对的则是普通人,即有文化的“士”和作为普通民众的“庶人”,应该怎样学习孝德、实践孝行。
第四章为《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第五章为《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第四第五两章针对的是普通人,士,至多只能是最低级别的公职人员,他们不像诸侯、卿大夫那样直接对国君负责,每天在自己的职责范围里回旋周转;庶人,即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生活便是围绕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孝经》的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人地位低微,便无需孝德的教育,反而提出这两种人,更是孝德孝行的日常践行者。作为“士”,要把“爱”与“敬”始终践行于父母,因为爱母敬父便等同于爱父敬君,孝与忠自然融为一体,只需做到《诗经·小雅·小宛》中所说的“夙兴夜寐”,忠于职守,便不会辜负生养自己的父母。而庶人呢,只需要顺乎自然,尽心生产,抚养好父母,便成就庶人之孝,也不会招来灾祸。
这两章所言士与庶人之孝,更贴近生活,也是中国人遵循孝道的最低底线。将五章读过,我们发现,在施行孝道问题上,地位越高,要求也越高,正风气、兴教化、立表率的责任也就越大。
第三部分,即《孝经》第七、第八、第九三章,讲述孝德孝行对国家、对社会、对文明的价值意义。
第七章为《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三才”,指天、地、人,这一章用天地运行的规律来比喻孝道的价值。
开头先引用曾子的话赞美孝道既意义伟大又内容精深;但孔子告诉他,孝道不是空泛的东西,它像天的“经”地的“义”那样,更是人的“行”——人的“行为准则”,谁也无法违反无法破坏。按照它去做,天下就平安和美。孔子由此继续阐发:国君若懂得这一点,以孝治国,将会费力少而成就大——孝的教化可以一箭“五”雕:百姓不会遗弃父母、能够遵行德义、彼此不会争夺、能和睦相处、不去触犯法律——所以用孝来教化,体现出国君的治国智慧。
第八章为《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聪明的国君以孝治国,具体会是怎样呢?孔子接续上一章指出:国君以孝治天下,因为平等待人,可以得到诸侯的拥戴;国君以孝治诸侯国,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治理家庭的人,讲孝可以得到家人的拥戴。这样可以得到天下和平、不遭受灾害、也不会发生祸乱的结果。聪明的国君就是这样治理天下,全因为“孝”就是可以推及他人的“爱”。
第九章为《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祭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道,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这一章,孔子继续就曾子的发问,阐述“孝”与“德”的关系。孔子认为,在圣人所倡导的各种美德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看上去孝道源自父子关系,但作为天性的“父子之道”,实质就是“君臣之义”——这里所说的君臣之义,就是家与国的关系:不爱家人却爱他人,就是“悖德”;不敬家人却敬他人,就是“悖礼”——孔子的这个分析确实是非常精准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要在自身的言、行、德义、作事、容止、进退诸方面,处处成为百姓的表率。
请注意文中的“作事”,不是“做事”。“做”是动手去做,做一件具体的事情;而“作”是发起、发动,对圣人(国君)而言,是发动对国家、社会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事”,为“作”,如此,便事事、时时、处处都要谨慎,而“孝”便是“作”的定盘星,像所解故事中的汉文帝决策废肉刑,也像帝舜时时要求自己孝悌同时也注意到耕田时让垄、捕鱼时让湾那样的小节细处,都是“作事”而非简单的“做事”。
第四部分自第十章至第十四章,《孝经》讲述在国君治国理政中对推行孝德孝行应高度重视的几个方面。
第十章为《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这一章里,孔子强调为政者,要像孝子事亲那样确立思想路线,对居、养、病、丧、祭等有明确的思路和态度,消除“骄则亡”“乱则刑”“争则兵”的社会隐患。
第十一章为《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五刑,是古代的五种刑罚,为墨刑(额头上刺字涂墨)、劓刑(割掉鼻子)、剕刑(砍断双足)、宫刑(阉割生殖器)、大辟(死刑),详细条款多达三千。而其中罪名最严重的便是“不孝”,与要挟君主、非难圣人是同等罪过,都是致使国家陷入混乱的原因。本章强调了国家推行孝德孝道应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在教育活动中,教百姓相亲相爱,不如教他们懂得孝道;教百姓礼节恭顺,不如教他们敬兄爱弟;教百姓移风易俗,不如教他们提升修养;教百姓爱国亲民,不如教他们以礼而行。这是《孝经》提出的在教育要抓住核心以提升孝德孝道素养的意见。
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本章继续上一章分析教育要抓重点,在孝德孝行教育中敬父、尊兄、忠君三者是教育的重点。
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本章仍然谈教育,要求进行孝德孝行教育不是只讲述大道理,而是要教会百姓举一反三、由近譬远、由轻至重的思考方法。具体而言,便是从“事亲孝”推及到“事君忠”、从“事兄悌”推及到“事长顺”、从“居家理”推及到“居官治”,做到忠、顺、治,思想修养达到了一定水准,便可以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而名扬后世了。
以上五章,可以看出《孝经》所以为“经”,是把孝德孝行视作国家、民族、社会的大事。它既是意识形态、治国理政的重点,也是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为君、为官、为士、为民,哪一个都不能少,人人担当,人人有责,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孝经》接下来还有四章,作为本经的第五部分。已经近于尾声,即是说课程要结束了,要放学了,老师就要留出点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看看学生还有什么疑问解答一下。这后面的四章便是一个结束,老师“孔子”开始回答问题了,看上去好像提问的人都是曾子,也许他是众学生的代言人吧?但这些问题都偏向具体,第一轮互动的问题便是——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提问说:“老师您讲孝就是要慈爱、恭敬、让亲人平安、自己也扬名后世,这些我们都理解了。但是,”曾子停顿了一下,继续问道,“那么,说到孝,是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做儿子的,就一定要听从父亲的命令。做到这样了,应该算是‘孝’了吧?”
听到曾子这样理解,孔子明显有些不高兴了:“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孔子其实早就说过人要有三种“益友”,躲开三种“损友”。三种益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三种损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其中“友直”,敢于直言相劝的,就是诤友。所以天子有七个诤臣,诸侯与卿大夫各有诤臣五人,士也一定要有诤友,为什么儿子不能成为父亲的诤友?于此看来,面对不义的时候,儿子绝对不应完全顺从,反倒是要成为父亲的诤友,不顾是非,完全听从父亲的命令,难道是孝子吗?
第十六章是第二轮互动答疑,问题大约是:“国君已经是最顶尖的人了,由孝以忠,都体现在国君身上。那么国君讲孝,他应该怎样一种孝呢?”
《应感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洽。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孔子回答说:国君和众人其实是一样的。国君贵为天子,他也有要尊敬的人,就是父亲;他也有比他先出生的人,就是兄长,所以他也会去宗庙里祭拜;也会修身养性、恭谨行事,是他恐怕辱没先祖,所以他怎会不讲求孝行孝德呢?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诗经》中称赞这样的国君:“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对他不心悦诚服的。”
第三轮互动答疑的问题是:在家里是孝子,如果被征调到朝廷里做官,该怎样做事呢?答案被写进第十七章——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在孔子那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归纳为四句话:上朝时多想尽心尽力效忠国家,退朝后多想如何弥补各种过失,努力推行国君各种善政美德,尽力纠正的过失恶行。君臣上下亲密就是孝德的表现。
时间快到了,学生们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写进了——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具体且清晰了。孔子的意见是:有始有终、有节有度。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力使他们生活幸福;去世了,充分表现自己内心的悲哀。本分尽到了,孝义做好了,对亲人的孝行责任也就结束了。
《孝经》十八章的内容梳理过后,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对“孝”十分重视。在对孝文化梳理后写就的《孝经》,一手制定出一个人对社会各种人伦关系的处理准则,一手解决了社会各个阶层在人伦关系上的位置与担当。综合起来,就把处在社会两端的个人与国家紧密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修齐治平”的儒家理念:各人修养自身,通过“孝”的教化建立起个人与家庭的紧密关系,使“自然人”成长为“家庭人”。然后再进一步修养,“孝”被放大为一个人与君、与国、与民的关系准则,就使这个“家庭人”进一步上升为“社会人”,而长成为能够“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人才。
孝行的修炼,是人生不断上进的阶梯;
孝德的推广,衍生出无数充满人性光辉的爱的故事;
《孝经》薄薄一册,指引人生前进道路,是引路明灯,为百年树人之纲;
孝行故事,如星如斗,博大精深,使孝文化普惠天下,为社会和谐之目;
举纲张目,抓住重心,明白古代圣贤用心良苦;
纲举目张,孝德孝行,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之道!
本节再补一句话,古文《孝经》比今文《孝经》多出专讲在传承孝文化的文脉中妇女的作用的一章,即《闺门章第十九》,原文是——
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这段话强调即使闺门之内,孝依然是“礼”的核心内容,依然要敬父敬兄。接下来一句,如果去掉“地位低下”的偏见,她们在使社会和谐、家庭和睦问题上的作用,与百姓、庶民是完全一致的。
四
《孝经》是思想,是圣人对世人的启示,人们要认真研读。
“孝行故事”是花朵,供人们观赏、品鉴,你若喜欢,也可以把它折下带回家,插进花瓶,让它静静地陪伴,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
有人问我,“孝行故事”为什么是24个,24有什么含义吗?
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我只能说,第一,大家都熟悉原传的那个“二十四孝故事”,我们只是沿袭用它了。第二,它们大都出自中国的历史著作“二十四史”,是不是这个24,在暗示我们,它们就是历史,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出处,都有来历,他们身上发生的事,就是“故事”。有人说故事都是编的,是糊弄人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中国文化有历史的传统,能进入被公众认可的那些著作,其真实性都是经过史家反复掂量、考证过的。
有人质疑:你说它们真实,里面也有一看就是虚妄的、人世间根本不可发生的,譬如“卖身葬父”中的七仙女,世上有七仙女吗?
答案是:仙女倒是没有,但是董永的孝心是会感动社会的,好人自然是会得到社会帮助的,“得道者多助”的经验是真实的吧?七仙女不过是前来帮助董永之人的集合性象征——正能量总是超越负能量的,弱者得到帮助虽然只是一种愿望,但这愿望合理,它就是真实的。
研究故事,是有理论的,称作“故事学”,本文不做探讨。
本书对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作了整理,是为“新编”的二十四个孝行故事。整理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选材。本书的选材有两个出处。一个是清道光年间所刊《孝行录》的本子。书前有石韫玉的序,“世传《二十四孝》一书,不知何人所著,凡采取子史所载孝行二十四则集为一编,向时乡塾都有之”。乡塾版的二十四个孝行故事大家都是熟知的。而《孝行录》的作者高月槎又另外辑录了一组新的二十四孝故事,前文已列了表格标出,其中不乏众人皆知的孝行故事,如《寝门三朝》《乌助成坟》《投江觅父》《代父从征》等。我们在编选中,将这48则故事做了分析,将“三观正确、于世有益”列为A级,其余依次入级为B、C、D、E,得出A级的24则故事,形成了一个新的组合。
第二个步骤就是对选出来的故事进行解读。原文都是文言,现代人尤其儿童阅读起来稍有困难,但又不能大加注释、翻译,那就成了文言文训练课,于是本书便以讲述的方式来解读它们,体例大约是先介绍传主,然后使用文学语言把原文的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形成一个真正讲述故事的氛围,然后再从这则故事的情节中挖掘主题进行分析。在挖掘中如果遇到更能说明主题的其他材料也引入进来,尽量使原来只有几十字的故事变得完整与丰富,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本新解,尤其注意避免学术化、平庸化,尽可能使文笔变得活泼,在增进孝道知识的传播中让故事无声润物、深入人心。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故事其实都含有相当的哲理,它们都可以作为拥有符合当今价值观的正能量作品而继续起到教化的作用。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信心。所以解读,不是仅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就达到要求的,而是把这个故事的教化意义入木三分地讲出来,既入耳又用心,才不违背重新解读的初心。所以,解读是一件需要走心的研究工作。
有几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关于西汉汉文帝的“亲尝汤药”故事。
原故事很简单: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病了,文帝得知,十分焦心,急忙安排御医看病,然后张罗开方拿药。药汤熬好,他都要亲自尝尝温度,至温度适宜的时候送到母亲榻前,每日不辍,且衣不解带地守护。作为天子,对母亲如此恭孝,成为一段佳话。那么如果照此讲述,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亲情故事。但《孝经·天子章第二》特别提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言谓国君能做到爱敬亲人,便会成为百姓的榜样,使百姓受到孝德的教化。那么这个故事怎么讲?
查阅资料,发现一则虽未被列入二十四孝系列但也很有名的孝行故事“缇萦救父”,也与文帝有关。这则故事本文前面已经提到,缇萦冒死给文帝上书,请求以自身没为奴婢换取免除肉刑刑罚,表现出富于超常勇气的孝心。讲述“亲尝汤药”故事就把文帝行孝的亲情与国家推行“薄赋轻刑”的惠民政策联系起来,将文帝亲尝汤药的家事扩展为为民谋福的国事。此外又查出缇萦之父竟是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传主,文帝之举又为国家和民族保护了一个做出贡献的医学家。讲述时把这两件事加进来,就清晰地验证了《孝经》“刑于四海”的观点,几次试讲给他人听,全都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强烈共鸣。
第二个例子,是纳入“别录”而收进来的《代父从征》。这个例子是读者极为熟悉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如果我们讲,该讲什么?
解读这个故事,我们没有停留在故事自身,而是把视线集中到也为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上,以鉴赏诗歌的方式完成解读。《木兰辞》全文七段,前三段是木兰因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无法出征,一番内心焦虑后决定代父从征,并做各项出征准备,以及出征路上的情况。这三段都不是重点,重点放到了十二年之后的后四段叙事。第四段讲立了大功的木兰婉谢了皇帝的赏赐,愿意解甲归田。第五、六段讲木兰回到家乡,享受到和平时代里家庭生活的温暖以及战友的惊讶与赞叹。这三段形象地表明了花木兰的人生,是精忠报国与孝悌家人的完美结合,是忠、孝双全的完美写照,完全可以成为年轻人的学习偶像。而第七段,以对战友疑问的回答说明了尽管生活中男女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为国为家的大义面前是没有丝毫差别的。这样,对木兰故事就做出了富于新意的解读。
第三个例子,出自晋人王览的“护兄感母”故事。这个故事本来属于别录,讲王览注意到自己的母亲故意刁难、折磨自己的异母哥哥,感到不平,便时时处处保护哥哥,最终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母亲,让她对兄弟两个一视同仁。那他的哥哥是谁呢?原来竟是传统二十四孝故事里“卧冰求鲤”的王祥。在讲述王览“护兄”故事之后,自然就要带出王祥;也正因为王览敬重哥哥的孝行,使王祥做出了“卧冰”的孝行。但是“卧冰”的行为让人费解,在冰冻三尺的季节,血肉之躯怎能把厚冰化开?所以在挑选时便把它排除在外。而在解读“护兄感母”故事时,依据对古代故事的传播主要采用口述、耳听、心记的方式进行的规律,因而某个读音可能因误听而发生音转的现象,大胆推测王祥的“卧冰”可能由“劐冰”讹转而来:王览晚回来一步,打听哥哥是为母亲想吃鲤鱼出门去了,便来到河边寻找,远远看见一个人伏在冰上忙碌,正有“卧冰”的疑惑。走近后发现是哥哥正用短刀、手斧不停地砍冰,即“劐冰”,终于凿开冰面捕得鲤鱼。王祥的这个举动也使后母异常感动,且与王览的行动合力,终使后母幡然悔悟,彻底改变了对王祥的态度。而乡民们在传述王祥“劐冰求鲤”的传奇时,完全有可能音变而成“卧冰”。这一变,虽然为后世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故事由此变得奇妙,也增加了它的感染力量。
新编的孝行故事,也注意了和《孝经》的呼应,传主人物从国君(帝舜、周文王、汉文帝),到国之重臣(子路、王溥、陶侃、裴秀)、卿大夫(崔山南、黄庭坚、朱熹)、士(郯子、闵损、郭林宗)以及各色庶民百姓,都收集纳入,可以与《孝经》相互对照;《孝经》所分析的人伦关系:夫妻、父子、母子、兄弟、朋友、邻里也都有所表现。如帝舜故事中讲哥哥舜与弟弟象,王览王祥故事则讲弟弟对哥哥;《闻耕辍诵》中是儿子心疼父亲而发奋读书,《使客敬母》是儿子发奋使母亲吐气扬眉;男孩有黄香心细如丝扇枕温席;女孩有杨香舍身忘己扼虎救父;等等。所以在阅读时可以对照起来,以便体会中国孝文化中孝行故事的无比丰富与多彩多姿。
五
每个人走上人生之路,都有个成功情结,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人们讲故事听故事,也是想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解读孝行故事,自然要问:孝德孝行能为我们带来成功吗?答案自然是“是”。有人质疑,你讲孝德孝行,都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情;遇到父母年寿已高或是疾病缠身,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如何能分心照顾?天天端水端饭,洗洗涮涮,把百般激情都消耗没了,或是世事烦扰,似乎十之八九都让人心烦,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还能创造出成功吗?
这的确是一个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问题,研读《孝经》、领略孝德孝行故事也必须从中找到答案。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
作为前提,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孝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成功”者,尽管他们取得的成功似乎都在孝德孝行的表现之后,但他们最终都名垂青史,登上了成功的辉煌顶峰,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榜样。
所以,我们问问他们:孝德孝行,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之道吗?
答案,全在《孝经》里面。
第一,孝,对人类而言,“夫孝,德之本也”(《开宗明义章第一》)。孝,不仅是人的一种美德,更是美德的根本;孝,也能够让人立身行道,扬名后世,这是孝的目标。
第二,孝,对国家而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第七》),是国家为百姓确立的行为法则,通过孝,可以施行博爱、德义、敬让、和睦、知禁,这是孝的意义。
第三,孝,对社会而言,“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孝治章第八》),是使社会和谐平安的人伦准则,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体现,这是孝的功能。
第四,孝,对个人而言,“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圣治章第九》),可以净化心灵、规范言行,使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孝的价值。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今天,知孝、重孝、尊孝、行孝,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自己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那么,能做到如此的人,以下八个字是必然的答案——
不成大事,未之有也!
忠心不移地顺承国家、民族的大业,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尽力尽责,能不进入成功人士的行列吗?
所以说:孝,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之道。
六《孝经》要认真研读,孝行故事要常诵常新,因为它对人生的益处极大,我们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可以发现,家正处于身与国、身与天下之间的位置;家,既是身与国、天下的链接环节,也是由身到国、到天下的必渡津梁;家,是座大桥,是条大船,没有“齐家”的链接,修身没有目标,治国平天下没有底气;没有“齐家”的修行,如何能够获得自身的修炼和治国平天下的功业?所以,我们想以这样两句话作为本文的暂时结束:
不齐家者,便无修身之实,亦无德以治国平天下。
孝,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之道。
也许言重,但确是我们心中的真切感受。
2018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