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静想,充实自身的灵性
静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种子的静想,一种是有种子的静想。所谓无种子的静想,就是“无为”,无念,无思虑。有种子的静想,就是“有为法”。
所谓“无种子静想”,就像是你彻底忘记了呼吸这件每分每秒都要做的事情。你没有思想,没有心念,也不再有呼与吸,彻底达到“大寂静”的状态。欧林将之称为“意识的休息”,也有人将之称为“大休憩”。换言之,就是彻彻底底地放松,放下所有的私心杂念,使心灵得到充分而又完整的休息。这种状态也叫三摩地,也有人将其称为禅定。
所谓“有种子静想”,更像是把自己的心智看成一个容器,而各种思想振动都以波的形态在宇宙间弥漫。在此过程中,你邀请一个思想进入你的“心智”,然后释放它,接下来再邀请另一个,然后再释放……这就宛如思想会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进出你的心智体。假如你的振动偏高,偏轻盈,你就与轻松、明亮的思想产生共振,从而将较为光亮的思想拉入自己的心中,并且创造相应的体验;假如你的振动偏低,偏厚重,你就与厚重的思想共振,从而吸纳诸如此类的思想进入心中,由此,你的意识创造了你的实相,厚重的情境从四面八方涌来。这就是所谓的吸引法则,也是所谓的“万法唯心造”的道理。
不过,很多时候,你的振动是由你对生命、对实相的领会而产生的,你无法左右自己的振动,所以你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在修行时,有一种“有为法”能够产生正念。既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那么就要在自己有正念时尽量使自己的心神停歇在正念上,从而尽情地享受当下的一刻。当你的思想与呼吸停止在某个点时,你可以尽力不让这个思想呼出,这就像你努力憋住气不让自己将其呼出一样,从而将其定在那里。此时此刻,只要这个思想保持停滞状态,下一个思想就无法进来。如此一来,你就打断了思想的流动。你止于这个想法上,使自己的心神完全聚焦在这里,这里就是你,你就是这个想法,持续这种状态,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这就是有种子静想,也叫有种子的定。在祈祷与祝福中,人们经常使用这种静定。因为当你处于祈祷、祝福的状态时,你就会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善愿中,所以,你所有的能量都与这个善愿对齐,你将成为这个善愿。
欧林的大部分静想都属于第一种。通过欧林的引导,人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使各种善念在心中舞蹈,逐渐地,你就会与善念融为一体,它变成你,你变成它。在潜意识中,你可以用较高振动对较低振动取而代之,植入光的、爱的、觉醒的种子。欧林曾经说:有个无欲的境界——你只是存在,你没有任何企求,你的生活完全不涉及有与无。在你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层次之前,你可以先把渴望当作助你成长的利器。每个渴望皆有成因,因此,你可以为了成为大我而渴望灵性的成长。强烈希求成长,让它占据你的整个脑海,弥漫你一切的想法。你越渴望成长,你就越能将自己的所有行为导向灵性成长,从而加速达到开悟境界。
玛丽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因为一些不寻常的经历,每天早晨,她都在一种必须写东西的强烈欲望中醒来。玛丽患有严重的风湿症,特别痛苦。与此同时,为了重新探索自己的信仰与生命目标,她陷入了苦苦的挣扎之中。
因为接二连三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玛丽的朋友建议她练习静想,以此充实自身的灵性。开始的时候,玛丽对朋友的建议持质疑的态度,毕竟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寻常的事。不过,最终她还是采纳了朋友的建议,开始练习静想。随着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玛丽进步得很快,渐渐地打开了自己,迎接灵性的成长,与此同时,她还日益感受到在奋斗与挣扎中寻找到爱、信心和勇气。
终于有一天,玛丽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决定试试看自己到底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让她想不到的是,她提起笔来,文思泉涌,一发而不可收拾,写出了很多颇有灵性的文章。在练习静想的过程中,她的内心日益充实丰盈,充满了爱、灵性和力量。通过自己的笔端,玛丽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
灵魂的旅程,灵源所传授的知识就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灵性追求者,其目的是唤醒人类内在的神光。要经由戒律及有恒的锻炼以达到真理的无限光辉,经由心灵的传导通达心灵的天空,最后到达至上永恒之境。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如此荣耀,就将拥有无限的力量,安坐在他的神圣境界中,啜饮无限喜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圣人,一个永远觉醒的灵魂向导,带领追求灵性的人们径直走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