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
苍耳
别名:虱马头、老苍子、野茄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绵苍浪子、青棘子
拉丁名:Xanthium sibiricum
科属:菊科苍耳属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
《救荒本草》:叶青白类粘糊菜叶,茎叶稍间结实,比桑椹短小而多刺……采嫩苗叶煠熟,换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其子炒微黄,捣去皮,磨为面,作烧饼,蒸食亦可。或用子熬油点灯。
苍耳果密布钩刺,容易挂在动物身上,从而有利于果实传播。
叶片毛绒绒的,叶缘有不规则的粗齿。
采食部位及时间
不可食用。实际上苍耳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一定要避免小孩子误食!误食能造成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瞳孔放大等。家畜食后也会引起中毒,尤以猪和牛为多。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叶宽大有毛,果实梭形有刺。根茎:茎直立,无枝或少有分枝。枝叶:叶较大,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常呈不明显的3浅裂,两面有贴生糙伏毛。花朵: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6毫米。雄花多数,花冠钟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内层总苞片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外面疏生钩状刺,刺极细而直。花期7~8月。果实:瘦果2个,倒卵形。果期9~10月。
功效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炒去硬刺。有发散风寒、祛湿杀虫的功效,能治疗风寒头痛、牙齿疼痛、鼻炎及疥癣、瘙痒等症。
茅苍术 枪头菜
别名:赤术、青术、仙术
拉丁名:Atractylodes lancea
科属:菊科苍术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救荒本草》:叶抪茎而生,稍叶似棠叶,脚叶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开花紫碧色……根长如指大而肥实,皮黑茶褐色……采根,去黑皮,薄切,浸二三宿,去苦味,煮熟食,亦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头状花序总苞筒形;叶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下部叶常3裂。
采食部位及时间
块根可食,春、秋二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茎:茎多纵棱,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枝叶:叶互生,革质;通常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花朵:头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总苞圆柱形,总苞片5~8层;花冠筒状,白色或稍带红色,先端5裂。花期8~10月。果实:瘦果倒卵圆形,被稠密的黄白色柔毛。果期9~12月。
食用方法
采根后去掉根部外面的黑皮,切成薄片,在清水中浸泡3昼夜,去除苦味,炖煮至熟。然后炖汤或者煮粥食用。古代人直接食用以充饥,今人用来滋补身体。
功效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除须根。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
东风菜 钻山狗
别名:山蛤芦、白云草、疙瘩药、草三七
拉丁名:Doellingeria scaber
科属:菊科东风菜属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北部、中部、东部至南部各省。
白色舌状花花瓣细长、稀疏。
采食部位及时间
10厘米左右高的嫩苗及嫩茎叶可食,5~6月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茎直立,高100~150厘米。枝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萎,叶片心形,长9~15厘米;中部叶较小,卵状三角形;上部叶小,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花朵:头状花序直径18~24毫米,圆锥伞房状排列。总苞半球形,苞片覆瓦状排列。舌状花约10个,舌片白色,长11~15毫米。果实:瘦果无毛。冠毛污黄白色。
食用方法
采摘的嫩苗或嫩茎叶用开焯水烫,清水淘洗后,可以凉拌、炒菜,也可以制作菜汤,还可以拌面蒸食。
功效
在浙江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蛇毒,效果良好。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此植物“主治风毒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堪入羹臛食”。
东风菜常作为半生植物,多生于落叶阔叶林下、灌丛及林缘草地。
蒌蒿 芦蒿
别名:闾蒿、柳叶蒿、狭叶艾、三叉叶蒿、水蒿、水艾
拉丁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花很小,黄绿色,在枝端组成狭长花序。
《救荒本草》:苗高二尺余,茎秆似艾,其叶细长锯齿,叶抪茎而生。味微苦,性微温。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茎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根茎:茎高60~150厘米,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枝叶:叶上面绿色,背面密被绵毛;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不分裂的叶片多为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疏锯齿。越往上叶片越小。花朵: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果实: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
食用方法
嫩茎叶洗净后,可以直接炒制、凉拌,气味清香,脆嫩可口。常见蒌蒿炒肉丝、蒜茸蒌蒿菜。蒌蒿的根状茎也可以腌渍食用。
功效
全草入药,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功效,近年来发现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效果良好;民间还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
早在明朝,南京市民已开始采食野生蒌蒿;其脆嫩、辛香、风味独特,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青蒿
别名:邪蒿、香蒿、苹蒿、黑蒿
拉丁名:Artemisia carvifolia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青蒿叶气香特异,食用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茎叶可以食用,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根茎:茎单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枝叶:叶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多次羽状分裂,裂片细线状披针形。花朵: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径3.5~4毫米,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状。果实: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花果期6~9月。
食用方法
《救荒本草》称“邪蒿”,嫩茎叶焯水后可以炒菜、凉拌或者做汤。
功效
全草入药,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功效,可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治盗汗、中暑等。
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
野茼蒿 革命菜
别名:野塘蒿、野地黄菊、安南菜
拉丁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科属:菊科野茼蒿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茎叶可以食用,6~7月采摘未开花的嫩茎叶。
轻松认野菜
外观:株高30~80 厘米。没有蒌蒿(本书91页)高,较柔弱。味道不太一样,本种茼蒿味更浓。枝叶:叶互生,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不分裂,而蒌蒿(本书91页)多次分裂,裂片细长。花朵:数个头状花序生于茎顶,稍微向下垂,每个头状花序由许多橙红色的管状花组成。花径0.8~1 厘米。果实:有白色的冠毛。
食用方法
嫩茎叶可作野菜,味道接近茼蒿。焯水后可以炒菜、凉拌或者做汤。
功效
全草入药,多鲜用,可健脾消肿、清热解毒。
与茼蒿的口味相当,在革命战争年代粮食短缺,许多革命前辈以它充饥。
野艾蒿 北艾
别名:荫地蒿、野艾、小叶艾、狭叶艾、艾叶、苦艾
拉丁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
《救荒本草》:生田野中,苗叶类艾而细,又多花叉,叶有艾香。味苦。采叶煠熟,水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苗可以食用,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状,植株有香气。根茎:茎少数,成小丛,极少单生,高50~120厘米,具纵棱,分枝多。枝叶:叶纸质,背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二回羽状全裂,具长柄,花期叶萎谢;中部叶深裂或全裂,叶柄短;上部叶羽状全裂,具短柄或近无柄。花朵:头状花序极多,总苞片3~4层,背面密被柔毛。花紫红色,管状。果实:瘦果长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食用方法
嫩苗作蔬菜,可以炒菜、凉拌或者做汤,或腌渍成酱菜。
功效
入药,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的作用。
每当被蚊虫叮咬,奇痒难耐之时,可随手摘一两片野艾叶,搓揉后敷于被叮咬处,痒痛顿消。
野艾蒿上部叶全裂,裂片细长。而艾草上部叶不裂或浅裂。
相似品种:艾
别名:艾蒿、灸草、蕲艾、家艾、甜艾、艾蓬、狼尾蒿子、香艾
拉丁名:Artemisia argyi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摘。
食用方法
嫩叶焯熟后,可以凉拌,可煮粥、炖汤时加一些。还可以泡茶饮用。
功效
夏季花未开时采叶,除去杂质,晒干。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等症,外治皮肤瘙痒。
黄花蒿花黄色,野艾蒿花红色。
相似品种:黄花蒿
别名:草蒿、臭蒿、黄蒿、黄香蒿、秋蒿、香苦草、鸡虱草、香丝草、酒饼草
拉丁名:Artemisia annua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苗能食,春季采摘未开花的嫩苗叶。
食用方法
嫩苗焯熟后,可以凉拌、煮粥、炖汤。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
功效
入药,具有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的作用。此外,还作外用药。其含青蒿素,能抗疟疾。
茵陈蒿 白蒿
别名:绵茵陈、绒蒿、猴子毛
拉丁名:Artemisia capillaris
科属:菊科蒿属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食部位及时间
幼苗及嫩叶可食,11月至翌年4月采摘,4月后不能再食用。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米。根茎: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纵条纹,分枝多;幼时全株有褐色丝状毛,长成后近无毛。枝叶:叶1~3回羽状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花朵: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呈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花黄色,管状。花期9~10月。果实:瘦果长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果期10~12月。
食用方法
幼苗及嫩叶洗净后,常拌面粉蒸熟或者制作成菜饼食用。也可以焯烫后浸泡3~5小时,去掉邪味,然后凉拌、炒食、做汤,也可以晒制成干菜。
功效
干燥地上部分入药,能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闻起来有特异的香气。
红花
别名:草红花、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
拉丁名:Carthamus tinctorius
科属:菊科红蓝花属
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管状花细长,先端有5个花瓣。
《救荒本草》:苗高二尺许,茎叶有刺……开红花,蕊出梂(qiú)上,圃人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采嫩叶煠熟,油盐调食。子可笮(zé)作油用。
红花具特异香气,入药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5~6月采摘;种子可以榨油食用。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根茎: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枝叶: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花朵: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管状花多数,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花期6~7月。果实:瘦果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
食用方法
嫩叶清洗干净,焯熟后,凉拌、炒食、煮粥,做包子馅、饺子馅,都是不错的选择。种子榨出的红花油可以直接食用,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功效
夏季采摘,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症。孕妇禁用,否则易造成流产。
刺儿菜 小蓟、蓟蓟草
别名:刺蓟菜、刺狗牙、刺蓟、枪刀菜、小恶鸡婆
拉丁名:Cirsium setosum
科属:菊科蓟属
分布:广布于我国各地。
头状花序,生于茎顶端。
《救荒本草》:本草名小蓟,俗名青刺蓟……苗高尺余,叶似苦苣叶,茎叶俱有刺,而叶不皱……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甚美。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5~6月采幼苗。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茎直立,上部有分枝。枝叶:叶互生。下部叶和中部茎叶多椭圆形,上部茎叶渐小。叶缘有刺。花朵: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有的数朵在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管状花紫红色或白色。果实:瘦果淡黄色,椭圆形或偏斜椭圆形。冠毛污白色。
食用方法
幼嫩茎叶洗净后沸水焯烫,再放入水中浸泡去除异味,然后清炒、做汤,制作饺子、包子馅,煮菜粥,晒干菜,腌咸菜均可。
功效
全株均可药用,能治血热导致的吐血、便血。可取刺儿菜根捣烂服用汁液,或沸水冲服,能有效止血。
与大蓟相似,只是叶片不皱,而大蓟叶片皱;且没有大蓟的细刺多,总苞也没有大蓟粗大。
大蓟 山萝卜
别名:地萝卜
拉丁名:Cirsium japonicum
科属:菊科蓟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救荒本草》:苗高三四尺,茎五棱……茎叶俱多刺,其叶多皱,叶中心开淡紫花。味苦,性平,无毒,根有毒……采嫩苗叶煠熟,水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肉质根可食,于夏季采食嫩叶,秋季挖取肉质根。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根茎:茎直立,全部茎枝有条棱,被毛。枝叶:基生叶较大,形态变化大,长8~20厘米,宽2.5~8厘米,羽状深裂或几乎全裂,边缘有稀疏大小不等的小锯齿,齿顶针刺长可达6毫米。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花朵:头状花序直立。总苞钟状,直径3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管状花红色或紫色。果实:瘦果压扁;冠毛浅褐色,多层,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厘米。
食用方法
嫩茎叶洗净后,沸水焯烫,凉水浸泡,可以凉拌、炒菜、做汤,也可以和面蒸熟,还可以制作腌菜。秋季肉质根用清水洗净,剪去杂根,水煮淘洗后,制作酱菜。
功效
全草入药,能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大蓟的块根呈纺锤形或萝卜状,故又称“山萝卜”。
金盏菊
别名:金盏花、金钟、常春花
拉丁名:Calendula officinali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分布:我国各地广泛栽培,供观赏。
《救荒本草》:人家园圃多种。苗高四五寸,叶似初生莴苣叶,比莴苣叶狭窄而厚,抪茎生叶,茎端开金黄色盏子样花。其叶味酸。采苗叶煠熟,水浸去酸味,淘净,油盐调食。
叶和花瓣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菜肴的装饰。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高20~75厘米,通常自茎基部分枝。枝叶:基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长15~20厘米,具柄;茎生叶通常长圆状披针形,无柄,长5~15厘米,宽1~3厘米,边缘波状,具不明显的细齿。花朵: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直径4~5厘米,总苞片1~2层;小花黄色或橙黄色,长于总苞的2倍,花期4~9月。果实:瘦果全部弯曲,淡黄色或淡褐色,外层的瘦果大半内弯,外面常具小针刺,顶端具喙。
食用方法
嫩叶焯烫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凉拌。新鲜花朵焯熟后可制作沙拉。
功效
夏季采花晒干,可以泡茶饮用,具有养肝明目、消炎解暑的功效。外用可杀菌抗霉、防溃烂,并可以减轻晒伤、烧烫伤等。
叶片羽状分裂,而金盏菊的叶片不裂且成披针形。
相似品种:万寿菊
别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金
拉丁名:Tagetes erecta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1]。
采食部位及时间
鲜花可以食用,7~9月采摘。
食用方法
鲜花可以用来煮冰糖水,能化痰止咳。晒干后可以泡茶饮用。
功效
花入药,能平肝清热、祛风化痰,主治头晕目眩、风火眼痛、感冒咳嗽、百日咳等病症。
叶片宽且厚,而金盏菊的细长;花心颜色深且凸起,金盏菊无此特点。
有毒相似品种:金光菊
别名:黑眼菊、黄菊、黄菊花、假向日葵、肿柄菊
拉丁名:Rudbeckia laciniata
科属:菊科金光菊属
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
采食部位及时间
有小毒,不能食用。只可晒干后少量药用。
功效
根、叶和花含光菊素,可以入药,用于清热解毒。
黄鹌菜 黄瓜菜
别名:毛连连、野芥菜、野青菜
拉丁名:Youngia japonica
科属:菊科黄鹌菜属
分布:分布我国华东、华中及北京、陕西、甘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救荒本草》:苗初搨地生,叶似初生山莴苣叶而小……叶中撺生葶叉,高五六寸许,开小黄花,结小细子,黄茶褐色。采苗叶煠熟,换水淘净,油盐调食。
茎杆直立无分枝,叶小稀疏,小黄花聚生枝项。
叶片基生且宽大,茎从叶基窜出能达1米。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苗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高10~100厘米。根茎:茎直立,通常单生,在顶端伞房花序下有分枝。枝叶:基生叶倒披针形,长2.5~13厘米,有不规则浅裂或深裂,顶端裂片最大,侧裂片向下渐小;无茎叶或极少有1~2枚茎生叶。花朵:头状花序含10~20枚舌状小花,在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4层。舌状小花黄色,花冠管外面有短柔毛。果实:瘦果纺锤形,稍扁,褐色或红褐色。冠毛长2.5~3.5毫米,糙毛状。
花果期4~10月。
食用方法
嫩苗叶用开水焯熟后,淘洗干净,可以凉拌,也可以大火快炒,如蒜茸黄鹌菜、黄鹌菜炒肉丝,还可以做馅。
功效
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痛,能缓解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牙痛等症状。
菊花 菊花头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
拉丁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科属:菊科菊属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
《救荒本草》:取茎紫气香而味甘者,采叶煠食,或作羹皆可。青茎无大气味作蒿。苦者不堪食,名苦薏。其花亦可煠食或炒茶食。
不同菊花各有所长:亳菊疏风散热,滁菊祛风润燥,贡菊清肝明目,怀菊平肝明目。
采食部位及时间
花、嫩茎叶可以食用,秋季采花及茎叶。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高50~1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绒毛。根茎: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枝叶:叶互生,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花朵:头状花序,直径2.5~5厘米;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先端钝圆,颜色多变;管状花位于中央,黄色。花期9~11月。果实:瘦果矩圆形,具4棱。
食用方法
嫩茎叶焯熟后,可以用来煮汤、凉拌或者加入粥中共煮,能醒脑去火;花晒干后可以泡茶、炖汤,也可以与肉一起炒食。菊花还可以用来泡酒。
功效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款冬花 冬花
别名:款冬、虎须、九尽草
拉丁名:Tussilago farfara
科属:菊科款冬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
《救荒本草》:……此物不避冰雪,最先春前生,雪中出花,世谓之钻冻……杏仁为之使,得紫菀良,恶皂荚、消石、玄参……采嫩叶煠熟,水浸泡去苦味,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枝叶:基生,呈心形或卵形,前端具钝角;叶基部和近基部叶片生有茸毛;叶脉掌状。比花生出得晚。花朵:早春花葶先于基生叶抽出,长5~10厘米,有茸毛,其上有10余片鳞片状苞叶,互生;头状花序顶生;管状花在周围围成一轮,鲜黄色。花径2~2.5厘米。花期2~4月。
食用方法
叶柄和花苔味道略苦,应腌渍或焯烫除去苦味,凉拌食用或快速炒制。晒干的款冬花加入绿豆、百合、蜂蜜粥中,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滋补功效。
功效
花蕾入药,11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及泥沙,阴干。为止咳要药,称为冬花,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早春花比叶片开放早。
每当云朵将阳光遮蔽时,款冬花立即闭合,直到太阳重新照射到它时,它才会再次绽放。
祁州漏芦 狼头花
别名:漏芦、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
拉丁名:Rhaponticum unifloru
科属:菊科漏芦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省。
《救荒本草》:苗叶就地丛生,叶似山芥菜叶而大,有多花叉,亦似白屈菜叶,又似大蓬蒿叶,及似风花菜脚叶而大,叶中撺葶,上开红白花……采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花瓣丝线状,整朵花看起来像戴着假发的稻草人。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茎:主根粗壮,圆柱形,直径1~2厘米,外皮黑褐色,通常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枝叶:基生叶有长柄,羽状深裂,裂片矩圆形,边缘有齿,两面均被软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或近无柄。花朵: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宽钟形,总苞片多层;筒状花淡紫红色,前端有5裂,裂片线形。花期5~7月。果实:瘦果倒圆锥形,具4棱;冠毛粗羽毛状。果期6~8月。
食用方法
嫩茎叶沸水焯烫后,用清水淘洗,然后可炒食,做菜汤,煮菜粥,也可以加油盐凉拌,或做馅料。
功效
春、秋季采挖根,晒干切片;夏季采摘花序,除去总苞,阴干备用。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疸发背、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相似品种:蓝刺头
蓝刺头又叫禹州漏芦,与祁州漏芦的功效相似,叶片都有分裂,但祁州漏芦裂片较深;其花看似都呈球形,但祁州漏芦有多层总苞,而禹州漏芦则是完美的圆球状花序。另外,禹州漏芦株型较高,约1米,粗壮。
花序呈球形。
马兰 马兰头
别名:田边菊、鸡儿肠、路边菊、鱼鳅串、泥鳅串
拉丁名:Kalimeris indica
科属:菊科马兰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救荒本草》:苗高一二尺,茎亦紫色,叶似薄荷叶,边皆锯齿,又似地瓜儿[2]叶,微大……采嫩苗叶煠熟,新汲水浸去辛味,淘洗净,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茎叶可食,3~4月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枝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茎生叶通常倒披针形,长3~6厘米,从中部以上有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全部叶稍薄质。花朵: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舌状花1层,15~20个,浅紫色,长达1厘米;管状花橘黄色。花期5~9月。果实:瘦果倒卵状矩圆形,褐色,冠毛弱而易脱落。果期8~10月。
食用方法
幼叶俗称“马兰头”,清香爽口。因其略带涩味,食用时要先焯烫,再用清水洗去苦味。通常凉拌,比如马兰头拌豆腐;也可快炒或炖煮,如炒鸡蛋、炒肝尖、炖猪肉;也可晒成干菜。此外,马兰头还可与糖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
夏秋季采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食积、利小便、散瘀止血之功效。
紫花黄心,是路边常见野花。
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清明前后有采摘马兰嫩茎叶作蔬菜食用的习惯。
泥胡菜 糯米菜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猪兜菜、绒球
拉丁名:Hemistepta lyrata
科属:菊科泥胡菜属
分布:除新疆、西藏外,遍布于我国其他各省区。
《救荒本草》:苗高一二尺,茎梗繁多,叶似水芥菜叶颇大,花叉甚深……叶中撺葶,分生茎叉,梢见开淡紫花,似刺蓟花。苗叶味辣。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4~5月开花前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枝叶: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长4~15厘米,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乎全裂;叶片质地薄,两面异色,叶柄向上渐短。花朵:头状花序在顶端通常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深5裂,变成线形。花果期3~8月。果实:瘦果小,极扁;冠毛白色,两层,外层冠毛羽毛状。
食用方法
开花前的嫩叶被称为“糯米菜”,非常美味。可以焯烫后凉拌、蒸食、清炒,也可以做包子馅、饺子馅,还可以制作菜饼、窝窝头。
功效
全株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可治疗痔漏、外伤出血、痈肿疔疮、骨折等病症。
目前高档酒店多用泥胡菜嫩茎叶作为冷盘菜。
蒲公英 婆婆丁
别名:白鼓丁、孛孛丁、鹅不食草
拉丁名:Taraxacum mongolicum
科属:菊科蒲公英属
分布: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救荒本草》:苗出搨地生,叶似苦苣叶微短小,叶丛中间撺葶,梢头开黄花,茎叶折之皆有白汁。味微苦。采嫩苗叶煠熟,油盐调食。
叶基生,大头羽裂;每个舌状花先端有5裂。
采食部位及时间
未开花的嫩茎叶可食,3~5月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枝叶:叶基生,排成莲座状;叶形为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裂片三角形,基部渐狭成柄;叶含白色乳汁。花朵:花茎结果时伸长;头状花序单一顶生;舌状花鲜黄色,先端比较平直,有5裂齿。花径2.5~3 厘米。花期3~6月。果实: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绒球。
食用方法
嫩叶可以作野菜食用,北方很多地方的百姓用蒲公英的嫩叶蘸酱吃。
种子上有冠毛,组成绒球。
功效
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茎叶折断后有乳液流出,苣荬菜折断几乎无乳液。
相似品种:苦苣菜
别名:苦菜、滇苦菜、尖头苦菜、奶浆草
拉丁名:Sonchus oleraceus
科属:菊科苦苣菜属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
采食部位及时间
春季开花前采摘嫩茎叶。
食用方法
焯水去苦涩,可以炒食、凉拌或制作包子、饺子馅。
成株直立,较矮小细弱;蒲公英始终匍匐;苣荬菜成株直立,高大。
相似品种:抱茎苦荬菜
别名:苦碟子、黄瓜菜、苦荬菜
拉丁名:Ixeris polycephala
科属:菊科苦荬菜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省区。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茎叶可食,3~4月采摘。
食用方法
焯水去酸涩,味道不佳,可以炒食、凉拌或制作包子、饺子馅。
牛蒡 大力子
别名:牛菜、蝙蝠刺、东洋参、牛鞭菜
拉丁名:Arctium lappa
科属:菊科牛蒡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苞片顶端有钩刺。
《救荒本草》:苗高二三尺,叶如芋叶,长大而涩,花淡紫色,实似葡萄而褐色,外壳如栗梂而小,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采苗叶煠熟,水浸去邪气,淘洗净,油盐调食。及取根水浸洗净,煮熟食之。久食甚益人,身轻耐老。
采食部位及时间
肉质根和嫩茎叶可食,春季采茎叶,秋季采根。
轻松认野菜
外观:二年生草本,植株高1~2米。根茎:直立,带紫色,上部的分枝多。枝叶:基生叶丛生,较大,有长柄;茎生叶广卵形或心形,基部呈心形,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花朵: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形,总苞片前端有短钩;花紫红色,管状。花径2~3 厘米。花期6~8月。果实:瘦果椭圆形,具棱,灰褐色,冠毛短刚毛状。
食用方法
根肥大肉质,可以切丝炒制,也可以切片煮熟食用,生食亦可,还可以加工成饮料。嫩茎叶开水焯烫后,能凉拌、炒菜或做汤。花序可以用来泡茶,香味宜人,在我国台湾省台南地区称黄金牛蒡茶。
在我国台湾,牛蒡已作为蔬菜被食用多年,所以台湾有“牛蒡发祥地”之称。
功效
秋季采收种子入药,称为“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咽喉肿痛等症。
额河千里光
别名:大蓬蒿、羽叶千里光、斩龙草
拉丁名:Senecio argunensis
科属:菊科千里光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区。
舌片长圆状线形。
《救荒本草》:茎似黄蒿茎,色微带紫,叶似山芥菜叶而长大,极多花叉,又似风花菜叶,花叉亦多……开碎瓣黄花。苗叶味苦。采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头状花序由金黄色的舌状花和橘黄色的管状花组成,叶片羽状分裂。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株高50~150 厘米。根茎:地下茎歪斜而膨大,生多数红棕色细根;地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枝叶:茎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密集,无柄,叶片轮廓椭圆形,具羽状裂片5~7 对。花朵:头状花序多数,呈伞房状排列;总苞钟状,总苞片1层,约13个;舌状花黄色,花径1.5~2厘米。花期7~8月。果实:瘦果圆柱形,冠毛污白色。
食用方法
采集嫩苗叶后焯水,换水浸泡去苦味,然后加油盐凉拌食用。
功效
夏秋季采收全草入药,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相似品种:千里光
千里光与额河千里光同科同属,花都是黄色小菊花,大小也相似,但两者很容易区别,千里光是攀援藤本,而额河千里光是直立草本;另外,千里光的叶片是长三角形的,叶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而额河千里光呈羽状分裂。
攀援藤本,叶片长三角形,边缘有浅锯齿。
秋英 格桑花
别名:波斯菊、扫帚梅
拉丁名:Cosmos bipinnata
科属:菊科秋英属
分布:在我国广泛栽培。
头状花序,花心管状花少。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花可以食用,6~8月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细茎直立。枝叶:单叶对生;二次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或丝状线形。花朵: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管状花占据花盘中央部分,均为黄色;边缘舌状花花色丰富,有红、白、粉、紫等色。花径3~6厘米。花期6~8月。果实:瘦果黑紫色,细长,约1.5厘米,无毛,上端具长喙,有2~3个尖刺。
食用方法
采摘的鲜花去掉花萼、花柄,洗净后,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
功效
秋英也能药用,能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眼红肿痛;外用治痈疮肿毒。
植株高大,叶片线性,花色能随季节变换而转变;也是藏族同胞喜欢的格桑花。
鼠麹(qū)草 清明菜
别名:清明菜、佛耳草、鼠耳草、棉花菜
拉丁名:Gnaphalium affin
科属:菊科鼠麹草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及台湾等省区。
头状花序,金黄色。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苗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植株高10~40 厘米,茎直立。全株密被白色茸毛,因此看上去是绿色带点银灰色的。枝叶:叶互生,像细的匙柄,稍微有点肉质。花朵:头状花序密生于枝顶,金黄色。花径0.2~0.3厘米。花期1~4月。果实:瘦果有黄白色的冠毛。
食用方法
清明节前后,江浙和四川一带的人们喜欢采集其幼苗作蔬菜食用,口感黏滑。也可与糙米、糯米等掺着做成各种小吃,如糍粑。
功效
茎叶可入药,能止咳化痰、祛风寒、利湿、降血压。可治久年咳嗽、气喘和支气管炎等病症,水煎加冰糖服用可治疗夏季热和高血压。
鼠麹草在结果之前,其茎、叶鲜嫩多汁,具有香气。
天名精 鬼虱
别名:鹄虱、北鹤虱
拉丁名:Carpesium abrotanoides
科属:菊科天名精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及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
《救荒本草》:科苗高二三尺许,叶似连翘叶微长,又似金银花叶而尖,纹皱却少,边有小锯齿,开粉紫花,黄心。叶味甜。采嫩苗叶煠熟,水淘净洗净,油盐调食。
叶片粗糙,叶脉清晰;小球花生于叶腋,苞片多层,较明显。
采食部位及时间
有小毒,经炮制后可作药材。现在不提倡作野菜食用。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粗壮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枝叶: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上部叶片渐小,长圆形,无柄。花朵:头状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近无梗,直径6~8厘米,平立或稍下垂;总苞钟状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极短,卵形,先端尖,中层和内层长圆形,先端圆钝;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花期6~8月。果实:果期9~10月。
食用方法
《救荒本草》中将此菜焯熟后凉拌,但据现代研究表明有小毒,应少吃。
功效
秋季瘦果成熟时采摘,晒干,除去杂质。能杀虫消积,主治蛔虫病、蛲虫病。孕妇禁用。
注:本种在《救荒本草》中名为“蚵(kè)蚾(pí)菜”,后经考证为天名精属植物。
兔儿伞 雨伞菜
别名:雷骨伞、雨伞菜、黑老婆伞、老道帽、龙头七、帽头菜
拉丁名:Syneilesis aconitifolia
科属:菊科兔儿伞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及陕西、甘肃、贵州等省区。
头状花序聚生。
《救荒本草》:茎端生叶一层,有七八叶,每叶分作四叉,排生如伞盖状,故以为名。后于叶间撺生茎叉,上开淡红白花……味苦微辛。采嫩苗叶煠熟,换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采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具多数须根。根茎:茎直立,高70~120厘米;下部茎紫褐色,无毛,具纵肋,不分枝。枝叶:下部叶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20~30厘米,掌状深裂。中部叶较小,直径12~24厘米。其余的叶呈苞片状,披针形,向上渐小。花朵:头状花序多数;小花8~10个,花冠淡粉白色,长10毫米。花期6~7月。果实:瘦果圆柱形,冠毛污白色或红色,糙毛状。果期8~10月。
食用方法
幼苗烫过后,可炒食或凉拌。
功效
夏秋季采收全草入药,具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之功效,可治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等症。
叶片一过中午就会闭合。
叶片分裂成条形、伞形,是它的重要识别特征。
菊芋 洋姜
别名:五星草
拉丁名:Helianthus tuberosus
科属:菊科向日葵属
分布: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块茎民间多腌渍为咸菜。
植株高大,秋季茎端长有黄色的小盘花,形如菊,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
采食部位及时间
地下块茎可以食用,可秋季采挖。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宿根草本植,高1~3米。根茎: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枝叶: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叶片有离基三出脉,茸毛能减少水分蒸发。花朵:头状花序较大,单生于枝端,舌状花黄色,管状花,花冠橙黄色。花期8~9月。果实: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
食用方法
块茎洗净后,切片,可以直接炒食,民间最常见是腌渍。
功效
块茎能清热凉血、消肿去火,能治热病、跌打损伤,腮腺炎,还有降血糖的功效。
叶双面都有毛。
相似品种:向日葵
向日葵和菊芋很像,但比菊芋高大粗壮很多,叶片也大。另外,向日葵的花盘直径10~30厘米,而菊芋花的直径只有5~9厘米。而且,菊芋花盘不会随着太阳转。
大型黄色花盘会随着太阳旋转。
碱菀 六月菊
别名:灯笼花、铁杆蒿、金盏菜
拉丁名:Tripolium vulgare
科属:菊科紫菀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东地区。
中央的管状花金黄色。
《救荒本草》:苗高一二尺,茎似铁杆蒿茎,叶似鸡儿肠叶,但长而涩,又似马兰头叶而硬短,梢间开淡紫花。叶味微酸涩。采叶煠熟,水浸去邪味,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摘。
轻松认野菜
外观: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平滑,有棱,基部带红色,单一或自基部分枝。枝叶:叶互生,长圆形或线形。花朵:头状花序放射状,于枝顶作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片2~3 列,边缘常带红色。舌状花1列,雌性,蓝紫色或浅红色;管状花多数,两性。花径2厘米。花期8~10月。果实:瘦果圆柱形,具厚边肋,两面各有1肋。
食用方法
嫩叶营养丰富,民间常焯熟后凉拌,也可炒食或制作汤羹,如碱菀豆腐汤。
功效
夏秋季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消肿、降压的功效。
常生长于盐碱地、海边,其茎下部通常红色,头状花序顶生。
旋覆花
别名: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毛耳朵
拉丁名:Inula japonica
科属:菊科旋覆花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省区。
边缘舌状花黄色。
《救荒本草》:苗多近水傍……苗长二三尺,叶似柳叶稍宽大,茎细如蒿干,开花似菊花,如铜钱大,深黄色……采叶煠熟,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
采食部位及时间
嫩叶可食,春季采集。
轻松认野菜
外观:多年生草本;株高20~60厘米,不分枝,有平伏毛。枝叶: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通常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3厘米,全缘。花朵:多个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 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径2.5~3厘米。花期7~10月。
食用方法
采集嫩茎叶用热水焯熟,然后清水浸泡,去除苦味,捞出后加油盐调拌食用。
功效
花于夏、秋二季采收,阴干或晒干,可入药,具有降气、消痰、止呕的功效。用于风寒咳嗽、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嗳气等病症。
最早出现于四千年前的《神农本草》,自古以来在餐桌上被广泛用来搭配蛋和鱼。
紫菀
别名:青菀、返魂草、草紫倩、小辫、山白菜
拉丁名:Aster tataricus
科属:菊科紫菀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等省区。
舌状花紫色,管状花黄色。
采食部位及时间
幼嫩苗及嫩茎叶可食,5~6月采集。
轻松认野菜
外观:株高50~120厘米。根茎:地上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基和不定根。枝叶: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两面都有短小粗糙的毛,叶脉背面突起。花朵: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 层,覆瓦状排列;花序边缘为舌状花,紫色,管状花黄色。花径2.5~3.5厘米。果实:瘦果扁平,冠毛白色。
食用方法
幼嫩苗及嫩茎叶开水焯后,换凉水浸泡,可以炒食、煮粥、和面蒸食或腌渍。如清炒紫菀、紫菀炒肉丝。晒干的紫菀花可以泡水当茶饮。
功效
以根入药,能润肺下气、祛痰止咳,用于气逆咳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病症。
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两面都有短小粗糙的毛,叶脉背面突起。
[1] 归化,指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下不需自我更新,就像本土植物一样能存活、继续繁殖。
[2] 地瓜儿,即地瓜苗,唇形科地笋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