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观念的力量
“世上没有什么强于正当其时的观念”,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这一陈述之真实性屡屡被历史事件所证明。
我们很少考虑观念的力量。我们通常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内心的冲动去行动,或者根据对环境或需求的反应去行动。当我们取得成功,就把成功归因于我们的聪明才智。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人们的生活,就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受到某些观念的指引,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学校的教师,工厂的工人,以及农民、警察、律师等各行业的每一个人都受到自身观念的指引。有的人,当他们失败或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就倾向于谴责他人给自己带来不幸,然而事实上,他们在生活中遵循的错误观念才是失败与陷于困境的真正原因。放弃错误的观念,遵循正确的观念、理想和原则,人人都能过上成功而快乐的生活。
对个人而言,正确的东西,对社会、文化和国家也是正确的。不同的人获得的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安康,是由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循的基本观念造就的。
“观念”指什么?
观念是语词的结合,表达或代表某种知识或经验。
取决于观念所代表的知识之性质,观念有两类:具体观念和抽象观念。
具体观念(concrete idea)指的是有关各种对象的知识。“这是我的房子”,“拉斯洛·比罗(Laszlo Biro)发明了圆珠笔”——这样的陈述就是具体观念。抽象观念(abstract idea)指的是不依赖于明确对象的抽象事实。“觉悟神是生活的目标”,“唯独真理而非谬误才能胜利”——这样的陈述是抽象观念。
所有的归纳,对生活目标的所有思索,用来解释宇宙中各种现象的所有理论和法则,包含在伦理和美学中的所有原则——这些全都通过抽象观念得以表达。主要是抽象观念激励着我们改变生活方式,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从事自我牺牲与服务的崇高活动。
那么,观念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如何衍生出力量?我们前面谈到,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观念的力量”意味着“语词的力量”。“语词的力量”指的又是什么?语词的力量何在?
语词的力量
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我们就能看到,原始人天生具有五种能力,这使他们远胜于动物。这五种能力是:
第一,熟练运用手指的技巧,这使他们能够使用工具,掌控物质;
第二,发现火和其他能量来源;
第三,使用语言,这使他们能够交流、储存和发展知识;
第四,道德感,这使社会的形成变得可能;
第五,灵性意识,这使他们能够思考被感官束缚的世界背后的实相。
在上述五种能力当中,我们在此仅关注语言的使用。原始人也许只能发出一些咕哝声、喊叫声。必定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那些声音才被转变为语词;或许是经过了同样漫长的岁月,那些语词才被结合起来,发展成语言。
对语言的研究称为“语言学”。根据印度的语言学,语词有三种力量:语义的力量,唤起的力量,灵性的力量。
1.语义的力量
语义的力量指的是语词传递知识的力量。当你听我说话,或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所发生的是:我心意中的知识通过语词被传递到了你的心意中。语词是如何传递知识的?语词是声音符号。什么东西的声音符号?知识的声音符号。每一个语词都具有某种内在的知识,这种知识被称为语词的含义。比如,“奶牛”一词指一头四腿、身躯庞大、两角、产奶的动物,这便是该词的含义,其他语词也有自身的含义。
以不同的方式把语词结合起来,这产生各种观念。观念传达知识。这种传达知识的力量就是“观念的语义力量”,在印度思想中被称为abhida shakti。人类文明的所有重要进展——发明轮子,造纸、印刷术、蒸汽机、摄影术和留声机,发现石油、电、电子,牛顿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发现与发明——全都是观念的语义力量的光辉范例。
2.唤起的力量
除了语义的力量,语词还有唤起我们心中的某种情绪或情感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语词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和不同的情绪与冲动相连。研究自己的心意,我们就能看到心意有两层:上层是观念,由语词和形象构成;下层是情绪、冲动等。这两层相互连接。结果是,当某些观念在心意中生起,就会唤起心意中的某些情感或情绪。这一事实乃是广告的基础。当手机、巧克力或莎丽的广告被某个女人看到,就会唤起她购买那个牌子的手机、巧克力或莎丽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语词的唤起力量在让我们快乐与平静或痛苦与焦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首诗唤起的崇高感,一曲颂歌唤起的虔诚之情,政治领袖煽动民心的演说,教师的谆谆告诫——这些都是语词的唤起力量之范例。
情绪是对经验的反应。愉悦的经验产生爱、友善、合作、尊重等积极反应,痛苦或悲伤的经验产生憎恨、愤怒、恐惧等消极反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不仅干扰心意,而且干扰身体。如果一个人情绪激动,他就无法入睡,无法找到平静,甚或无法清晰地思考。所以,情绪通常被视为障碍,需要加以控制或消除。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丹尼尔·戈尔曼等人表明,情绪构成一种独立的认识官能,称为“情商”。戈尔曼本人将情商定义为“认识自身情感和他人情感,激发自身,良好地处理自身内部情感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的能力”。情商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商被发现之后,一直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的“软技能”,尤其是在商业机构、银行、公关部门等。
情商不仅在人的行为举止,而且在人的措辞中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使用刺耳的语词,喜欢批评他人或夸耀自身,那么人们就会躲避他,他的生活终将孤独、失败。但如果他温柔、和气、礼貌、可爱地说话,那么人们就会与他合作,他的所有事业就会成功。这便是语词的唤起力量。
3.灵性的力量
上面讨论的语词的力量属于被感官束缚的世俗生活的范畴。世界诸宗教认为,在这个有形世界之上,还有若干不可见的灵性世界。不同宗教的圣典,比如《吠陀》《圣经》《古兰经》等,给了我们有关那些更高的灵性领域的讯息。《吠陀》认为,在所有的世界,无论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还有称为“梵”的终极实相,它具有无限意识的本性。
信仰与经验
在此,产生了一个问题:经典如何能够给出有关不可见的实相的知识?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观点,经典是不同宗教的最初创始人所获得的超然经验的记录。世界诸宗教的最初创始人不是凡人,而是先知、化身或仙人(见者),他们拥有超越感官限制、直接把握永恒的超感实相的能力。经典记录了他们对超然经验的谈论。因而,《吠陀》是仙人们的超然经验记录,基督教的《圣经·新约》是耶稣基督的超然经验记录,《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超然经验记录,三藏则是佛陀的超然经验记录。[7]
那么,人们何以接受这些记录为真?答案是信仰。信仰就是接受一个陈述或一种现象为真,而不直接经验或证实其真实性。真正的宗教信仰必须和通常的信念与迷信区分开来。真正的宗教信仰之本质是什么?根据基督教神学家的观点,真信仰是一种知识,由神的恩典直接注入人的灵魂之中。在印度教里,真信仰被称为shraddha,是人的灵魂与生俱来的一种高级官能;通过净化心意,尤其是通过独身生活,信仰官能得以发展起来,并给予人巨大的内在力量。
我们必须指出,当我们阅读世界诸宗教的经典时,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仅是间接知识。即便它受到信仰的支撑,在获得经典中的知识之后,我们必须进行灵性训练,学会超越普通心意的限制,直接经验灵性真理。不过,在印度教的经典中,有一类特殊的语词,被称为“曼陀罗”,它们具有让人直接觉悟超验真理的力量。曼陀罗是神秘的“语词公式”,具有强大的灵性力量,可以揭示称为“神”的终极实相的不同方面。
更加详细地讨论语词的灵性力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在本章,我们把讨论局限于世俗观念的力量。
如何获取与表达知识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让我们在获取与表达知识的方式上有了一些重要发现。
第一,对大部分知识的获取是无意识地发生的,也是在教室之外发生的。通过教室里的正规教育所获取的知识,其范围实在有限。大量的知识是通过阅读书本和杂志、通过与他人交谈、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以非正规的方式获取的。这种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进行的。
第二,我们还发现,真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和传递。线性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仅为表达真理的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逻辑很少运作,我们更为频繁地依赖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神话、故事、寓言、艺术形式和其他种类的非线性推理来表达和传递真理。艺术是一种视觉形象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大量的真理、理想与价值观被传授,学生们轻松快乐地学会它们,而没有通常的言语学习所具有的强制性和压力。
第三,我们前面谈过,在此无须重复讨论。与情商有关的是“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于1983年提出。加德纳最初提出该理论是把它作为智商测试的选择方案,它因此受到了批判,没有被广泛接受。然而,构成该理论之基础的基本观念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我们通常认为,在数学、统计学、理论物理、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是聪明的。然而,不能否认,创作诗歌、戏剧或小说,创作音乐,演唱古典歌曲,当接待员,维护法律和秩序,下棋,甚至打板球,等等,不仅需要技能,而且需要不同种类的智能。这一理解导致了高等教育和职业的多样化,结果是,在今日世界里,无数通往卓越和物质繁荣的道路向年轻人敞开。
第四,从哲学和教育角度看,我们获取的所有知识都是连续不断的解释过程之产物。每个人的心意中都有一个特定的知识团,称为“统觉团”(apperceptive mass)。当他遇到新的知识,就会试图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做出解释。随后,经过解释的新知识被纳入统觉团。
解释的过程始于童年时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解释形式。每一个孩子都带着来自家庭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统觉团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解释老师教给他的任何内容。随着他升入更高的年级,他学会更高级的解释方式。他就是这样获取新知识的。在校外,孩子通过解释周围的世界继续学习。以此,孩子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并居于其中。这种学习的理论也称为“建构主义”。教师的角色是让孩子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这种看法称为“赋能教育”(Enabling Education)。
观念的形成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心意不是电脑或其他任何种类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的一个活跃的部分,该有机体面向目标,寻求知识,通过解释的过程获取知识,以观念的形式表达知识,并用观念创造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社会现实。由于观念在我们理解自身和社会现实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这一点很重要——了解观念如何在心意中形成。
观念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心意接收信息。信息的输入可以借助直接观察、他人或书本。
在第二阶段,心意反思不同的信息。如前所述,这种反思是一种解释。通过这种解释性的反思,信息被转换成知识或认识。
在第三阶段,这种知识被应用于不同的生活处境,并得到经验的检验,就变成了智慧。智慧能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面对生活难题,并为不同处境中的人提供指引。正是智慧发展出成熟而崇高的性格。
在印度,学校和大学的大部分教育仅仅在于提供不同种类的信息。考试被设计出来检验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数量。私人教学和辅导之目的也是用信息来装备学生。学生没有获得足够的时间、激励或训练去独立思考,把信息转变为知识,并进一步转变为智慧。对此,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教育不是输入你的头脑并在那里胡乱运作,而始终未被理解的信息总量……如果你吸收五个观念,并让它们变成了你的生活与性格,那么你比背诵了整个图书馆藏书的人受到的教育还要多。[8]
真正的智慧在于学习生活教给我们的功课,避免过去犯下的错误,把人生经验编织进个人生活哲学当中。然而,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无法这样做。对许多青年人而言,学习生活教导的所有智慧还太早了,正如19世纪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米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时分起飞”[9]。所以,青年人比其他任何人更需要见者、圣人和伟人的智慧之言来充当生活的指引。
观念的三大类型
观念有多种,有神话观念、宗教观念、玄学观念、哲学观念、科学观念等。然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表明了一种划分观念的便利方法,根据他的方法,人类知识有三种类型:理论知识(theoria)、创制知识(poiesis)和实践知识(praxis)。
理论知识是推理知识,指的是关于一个主题之本质的知识。它是真理,因为它并不涉及目标或效用。诸多数学定理,以及哲学、艺术、历史等中的纯理论概念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
创制知识是技术知识,指制造新东西的知识。它是生产工艺知识。这种知识让陶匠能够用黏土制造陶罐,让木匠能够用木头制造桌椅,让工厂能够生产自行车、缝纫机或其他消费品。对于生产制造,创制知识与技能(亚里士多德称之为techne)是必要的。
实践知识指将哲学或伦理学的原则、概念、观念等付诸实践。这无须技能或创制某种新东西。实践知识意味着观念或理念在日常生活或达成生活目标方面的实际应用。
本章的主要论题是实践知识,即高级观念的实际应用,事实上,这也是本书的主要论题。本书力图表明,诸如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这样的圣人的观念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并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卡尔·马克思第一个声明,哲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沉思,而且意味着哲学原则在改造社会方面的实际应用。马克思的实践知识概念基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反,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提出的吠檀多哲学的实践知识(“实用吠檀多”)基于综合的、整体的生活观,以终极灵性实相为中心。在斯瓦米吉之前,吠檀多仅仅针对灵性追求者,尤其是桑耶辛(弃绝者)或僧侣,其目标被认为是脱离轮回或生死循环。斯瓦米吉表明,吠檀多的原则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甚至可以用来解决世俗生活中的问题。斯瓦米吉所说的实用吠檀多指的就是将崇高理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他说:
因而,我恳请你们理解,尽管吠檀多是极其实用的,但在充当理想这一意义上,它保持不变。[10]
斯瓦米吉说的“理想”指的是吠檀多的两个主要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人的真实本性既非身体也非心意,而是阿特曼;阿特曼是至上阿特曼、梵或神不可分割的部分。这表明人的真实本性是神圣的:在人的内部有个神圣的中心,它是无限的知识、力量、喜乐与爱的源头。
第二个原则是:神在所有人之中,而不论他们属于何种宗教、种族或文化;服务于神的最佳方式就是服务于人。由此,社会服务就是一种灵性训练。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认为,吠檀多的这两大原则可被所有人应用于日常生活事务当中,甚至可用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和家庭问题,无论你是捕鱼的渔夫、在法庭上辩论的律师、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还是其他行业的人。[11]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还认为,将吠檀多的原则应用于生活事务,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该社会的公民拥有知识,摆脱特权、非正义和剥削。[12]斯瓦米吉相信观念具有改变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力量。然而,为了理解灵性观念的力量,首先有必要理解世俗观念的力量,以及世俗观念如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改变了社会与文化。
观念的力量之集体方面
世俗观念的力量有两个维度或方面。一是集体方面或社会方面,二是个体方面,即与我们的个人生活相关的方面。
关于观念的力量之集体方面,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写道:
文明在根本上是人们赖以生活的一套观念与理想。这些观念与理想体现在生活规则与制度当中。它们给生活以统一性和意义。当它们已被遗忘或未被激发,文明要么发生改变,要么倾向于没落。[13]
1.历史事例
我们来思考一下高尔基(Maxim Gorky)的名著《母亲》中的一个情节。这本书讲述的是俄国革命前生活在一个矿业城镇上的一名妇女的生活。在矿业城镇上,社会低级阶层的人们过着邪恶、暴力的生活。这名妇女害怕她的丈夫,她自己的丈夫是个酒鬼,总是在晚上大醉而归,殴打和虐待她。她很怕他。后来,丈夫去世,十八岁的独子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开始仿效父亲,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回家虐待母亲。于是,母亲也开始害怕儿子。一天,男孩回家,没有喝醉,也没有虐待母亲。他安静地吃了晚饭,就上床睡觉了。又过了几天,他带回来两个年轻人,是他的朋友。他们一看到她,就向她行礼。她很吃惊,在她的一生中,从来没有男性对她表示过任何尊重。当天晚饭之后,她看到那两个年轻人和她的儿子坐在一起,正在干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她才明白,他们在教他字母表,让他识字。几个月后,他们也收她为学生,开始教她字母表。
他们为什么要教穷人识文断字呢?这样做是为了让穷人也能掌握观念。那是俄国革命之前,马克思的观念,尤其是列宁的观念与教导在地下团体中得到传播。革命不仅仅意味着暴力,革命的先决条件是:观念必须为人们所掌握。这将唤醒人们的心灵,只有到那时,革命才会成功。
研究苏联的普遍状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苏联非常重视知识,重视知识的传播,尤其重视培养人们对书籍的热爱。俄国人曾经十分贫穷,比印度的穷人还要穷。但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列宁成功地把俄国变成了一个强国。
现代中国的崛起是另一个例子,说明了意识形态和观念对集体意志的力量。
关于观念的力量,还有一个事例值得提及,那就是伊斯兰教在6世纪的兴起。直到6世纪,阿拉伯一直不太为外部世界所知。贝都因人和商人曾经骑着骆驼在那片沙漠之地四处游荡。然后,出现了先知穆罕默德,他给了人们有关神的一些简单的观念。在十年时间里,一切都变了,那里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新宗教。正如威尔斯(H. G. Wells)所言,伊斯兰教的兴起是一个历史奇迹。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之后,在二十年里,伊斯兰军队征服了整个中东。当时有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其中心在君士坦丁堡,是个基督教帝国。在波斯东部,有琐罗亚斯德教的萨珊帝国。这两个帝国的军队都被人数更少的伊斯兰士兵彻底击溃。是什么给了他们力量?正是穆罕默德灌输给追随者们的观念。起初,阿拉伯人也许肆意破坏了一些图书馆,毁坏了许多书籍。然而,一旦他们理解了知识的重要性,那一切就都停止了,阿拉伯人开始关注知识与学问,他们把希腊和罗马的古书翻译成阿拉伯文,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
2.欧洲人的智性觉醒
在威尔斯的名著《世界史纲》里,有一章名为“13至14世纪欧洲人的智性觉醒”。11至12世纪的十字军东侵让欧洲人接触到中东先进的伊斯兰文明,这种接触也使欧洲人得以寻回被遗忘了的希腊经典。这些经典的拉丁文译本的普及,连同一些阿拉伯语著作,在欧洲各处带来了一种强大的觉醒——对知识之爱的觉醒,人们渴望知识。纸很容易买到,虽然印刷术尚未发明,但有大批抄写员制作的大量手抄本,这些手抄本在人群中流传。正是在这一时期,也就是13至14世纪,许多重要的欧洲大学,比如巴黎、牛津、剑桥、博洛尼亚、海德堡的大学被建立起来。在印度,现代大学直到19世纪才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出现,而到那时,欧洲已经有了七百年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催生对知识的强烈兴趣与渴望。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格兰、苏格兰等欧洲各地的人为知识之爱所驱动,聚集到大学里。他们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科学(因为当时科学尚未兴起),而只是为了学习语言学、文学和哲学所能提供的知识。在那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一些天才为先锋;随后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和其他人的科学发现;再往后则是启蒙运动、机械革命和工业革命。
当时,欧洲人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他们需要的是资本。于是,他们开始寻求资本,并将注意力投向了东方。他们看见了印度,一个财富遍地但智性落后、屈从于外国统治、彻底混乱、没有意识到自身之巨大力量的庞大国家。所以,他们来了,就这么简单。殖民对他们来说是个轻松的冒险。没有多少杀戮和流血,他们就征服了印度和其他国家。他们以这种方式攫取资本,并因此变得富有。欧洲的所有财富来自两样东西的结合——智性觉醒和殖民。二者之中,智性觉醒是远远更加重要的因素。
正当欧洲觉醒之时,印度却陷入了沉睡。尼赫鲁(Nehru)在《发现印度》中悲伤地列举了一个例子:欧洲人来到阿克巴(Akbar)的宫廷寻求财富,在此之前,古滕贝格(Johannes Gutenberg)成功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圣经》已经印刷出来,这些欧洲访客向宫廷里的人展示了他们印刷的《圣经》。尼赫鲁还谈到,宫廷里甚至没有人怀着些许好奇心去了解或询问书是怎样印刷出来的。印度不得不再等两百年,直到新教传教士来到印度并启动一架印刷机,才开始印刷书籍。这显示了智性觉醒和智性尚未觉醒之间的差别。
智性觉醒有三个特征。
智性觉醒的第一个特征是,为了爱知识而爱知识。知识具有内在的价值,我们应该为了知识本身而寻求知识,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某种实用价值。在13至15世纪,当欧洲智性觉醒时,那里的人为了知识本身而渴求知识,每个地方的人都热爱读书。甚至到现在,对知识的这种追求依然存在。在印度,这种追求则仅限于少数学者和学生。
智性觉醒的第二个特征是,为了获取知识,无论多少困难都愿意经历。我们可以举出若干实例表明,为了在伟大的学者身边学习,人们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与牺牲。在此,我们来讲述一位西藏僧人渴求知识的动人故事,他的印度名字叫法主(Dharmaswamin)。他于12世纪末来到印度比哈尔著名的那烂陀大学学习佛法,当时,这所大学已被阿富汗掠夺者巴克提亚尔·卡尔吉(Bhaktiar Khilji)化作废墟,然而,在废墟中间,一介老僧还在教学,老僧名叫罗睺罗·室利跋陀罗(Rahula-shribhadra),是个伟大的学者。每当他们听到阿富汗骑手铁骑飞奔而来的声音,法主就把老僧扛在肩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当危机解除,法主就带着师父回到昏暗的房间,继续讲课。
智性觉醒的第三个特征是渴望保存已经获取的知识。这个特征——渴望保存知识,通常表现为热爱书籍,但也可能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有一则引人注目的逸事支持上述观点,那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发生在耶鲁大学的事。当时,绝大多数学生和教职人员离开了大学,实际上整个校园空空如也。然而,校长尤厄尔先生(Mr. Ewell)坚守在他的办公室。每天清晨,他来到办公室,敲响上课的钟声。没有学生,没有教职人员,我们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劳工留在耶鲁。然而,校长在南北战争的四年期间每天敲响上课钟声。这是对一个理想的捍卫,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知识是神圣的,是无数伟大人物的劳动成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让知识消亡——这就是尤厄尔校长的态度。[14]
3.印度文化史
如果我们研究印度文化史,就会发现,直到10至11世纪,印度产生了一些卓越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直到那时,印度人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那个时代,甚至连罗摩奴阇(Ramanuja)和摩陀婆(Madhva)的虔信运动也是智性运动,尽管印度后来的一些虔信运动具有更加感性的特征。
在10世纪和11世纪之间的某个时候,印度的民族活力开始出现了某种衰退。尼赫鲁在《发现印度》一书中谈到了这一点,但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世界历史一瞥》中,他也作了同样的观察。没有人清晰地解释过这一民族活力衰退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衰退,外国势力才能进入印度,而在那之前,外国势力无法大规模地侵入印度,甚至连建立了一个从中国边境延伸到西班牙的庞大帝国的阿拉伯人,也没有伤及印度。然而,大约在11世纪,加兹尼的马哈穆德(Mahmud)一次次地突袭印度,进行掠夺和破坏,然后,到12世纪末,阿富汗人入侵印度,在德里建立了他们的统治。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到那时,我们在前面提及的那种衰退已经发生,印度人已经变得软弱,质询和冒险的精神已经离开了这个国家。有种看法是,吠檀多的摩耶论(让世界变得虚幻)导致了对世界的忽略。虽然这种看法未必完全妥当,但下面这一点是正确的:大约在我们谈论的那个时候,印度最有才智的人将他们的注意力局限于对经典作注。对自然世界的敞开与好奇心消失了,印度人发展出了对生活的一种消极态度,而在那之前,印度人对生活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在《薄伽梵歌》里,我们看到一切都是积极的;克里希那(Krishna)再三要求阿周那(Arjuna)履行战斗的职责。宇宙中的一切都被视为神的荣耀之显现。《薄伽梵歌》没有说世界是个幻相。然而后来,大约在10世纪或11世纪,一种以绝望、无助为特征的消极态度,以及对宿命(vidhi)而非自力的信念,控制了印度人。在现代,正是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把自信与力量注入了印度人的心灵,将他们带回现实世界。
至于独立后的印度,我们发现,智性觉醒恰恰没有在普遍的层面发生。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强调的一个要点。在印度,我们尚未经历欧洲人在13至14世纪经历的那种智性觉醒,那种集体醒悟尚未发生在印度。在19世纪,我们有过一场灵性觉醒,由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开启。然而,紧随其后的是一场政治复苏,而没有智性觉醒去吸收灵性觉醒所带来的刺激之作用。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走遍印度,做了那么多场演说,但由于缺乏普遍的智性觉醒,人们无法正确地理解和利用斯瓦米吉给予他们的观念。
在今天,情况好多了,但过多的政治活动妨碍了我们的进步。印度的政治没有智性觉醒的支撑,你可以看到由此导致的混乱。在欧洲,那是个漫长的过程,欧洲人经历了一场缓慢的转变,用了好几个世纪。民主是那样来的。到民主政体在欧洲确立的时候,人们已经获得了智性觉醒和成熟性,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自己需要什么。在印度,由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觉醒之智性,观念和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在21世纪的今天,形势不同于往昔,电子革命,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普及,正在慢慢地唤醒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的心灵。
然而,我们需要普通人的一场集体智性觉醒。维韦卡南达想要带来的是一场民族觉醒。一百多年前,唯独斯瓦米吉理解观念的重要性,在写给马德拉斯的弟子的一封信中,斯瓦米吉说:
我生命中的全部雄心便是开动一架机器,把崇高的观念带到每一个人的家门口,然后,让男男女女安顿自己的命运。[15]
在另一封写给弟子帕努玛(Alasinga Perumal)的信中,斯瓦米吉说:
无数的男男女女被神圣的热情所点燃,以对主的永恒信念为堡垒,出于对穷人、被毁损者、被践踏者的同情而鼓足狮子般的勇气,他们将走遍印度的每一寸土地,传扬拯救的福音,即援助的福音、社会提升的福音、平等的福音。[16]
在那时,印度的人口是三亿,而在今天,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亿。所以,我们今天至少需要三十万人去往印度各地,引发一场觉醒。在英国统治着印度的时候,英国人很有可能不会允许维韦卡南达实施大众觉醒计划。在后来写给帕努玛的另一封信中,维韦卡南达说:“目前,我已放弃大众教育计划。”
4.知识在印度社会中的角色
无论你到印度哪个地方,都能见到穷人在非常努力地劳动,甚至连老太太也从早到晚在土方作业工地和建筑工地等场所辛勤劳动。然而,尽管人们如此努力地劳动,却依然贫穷。据最新估算,印度有将近27%的人仍在贫困线以下。显然,劳动并没有在这个国家制造财富,原因何在?
在印度,至少有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就是说,有50个人不得不辛勤劳动来为100个人生产食物。然而在美国,6个人就能为100个人生产足够的食物。虽然印度拥有充足的耕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但这个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民族之一。今天,主要的问题在于营养失调。欧洲国家在自然资源上要匮乏得多,而且那里的寒冷气候只在短期内适合种植少量的庄稼。在日本,土壤的平均深度据说只有6英寸。这些国家所需的一切几乎都要依靠进口,它们如何得以保持富裕?只有一个答案:通过知识,也就是恰当地利用头脑的力量。
像阉牛一样劳动是不够的,劳动必须配以知识,只有那样才能制造财富。《唱赞奥义书》(1.1.9)说:“有两类劳动者:一类依靠知识来劳动,另一类不依靠知识来劳动。知识和无知的结果不同。唯有依靠知识、信仰与专注进行的劳动才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从前,在印度,知识被赋予了巨大的重要性,有一个种姓专门负责培养知识,那就是印度为什么能在古代孕育一种伟大文化的原因。但在几个世纪里,主要是因为外族入侵,印度人对培养知识的兴趣减少了。在中世纪,当欧洲开始觉醒之时,印度开始沉睡。在13至14世纪,由文艺复兴带来的一股智性觉醒浪潮席卷了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技术进步惊人。印刷机、蒸汽机、多轴纺织机、动力织布机、铁路——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这导向了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机器和对同胞的态度。于是,出现了更大的社会觉醒,新的社会理论和政治理论开始被提出。而印度错过了所有这些变化。
如果说知识是西方繁荣的基础,那么无知则是印度贫穷的根本原因。所有西方国家都远远地超过了印度。如何赶上它们?只有通过增加知识,我们才能获得财富,而如果没有财富,我们就无法传播知识。
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是第一个提供了解决办法的人,他说,这个恶性循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打破。这不是个不切实际的观念,如前所述,斯瓦米吉心怀的是大众教育计划,在短期内覆盖全国,方法是训练许许多多的人,并把他们派往印度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如果斯瓦米吉的这一计划被成功地实施,那么印度的命运已经改变。
通过给予人们正确的知识,我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观念。当他们依靠正确的知识去劳动,就会制造财富、繁荣,获得快乐。
以下五种知识应该向人们传播,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人:制造和保存财富的知识;健康与卫生的知识;培养社会和谐与服务精神的知识;过有道德的生活的知识;从灵性角度看待生活的知识。
(1)制造和保存财富的知识
为了制造财富,知识应该以自主创业(self-employment)为目的,而自主创业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有机会从事营利工作,获得技能,自信。
第一,有机会从事营利工作。营利工作不仅应该包括养蜂、养鱼、乳牛业等传统乡村企业,而且应该包括生产电子产品、电器、机械器具和配件的乡村企业。用来传授知识的设施和自主创业的机会应该大规模地提供给农村地区。
印度经济近年来有两方面的发展。一是从生产转移到消费。直到1990年,印度实质上还是个性社会;主要归功于甘地(Gandhi)的运动,印度达到了食物上的自给自足,以及世界第十工业大国的地位。但从那以后,印度正在日益变成一个消费社会,这是因为中产阶级的兴起。独立之前,印度只有两大阶级: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独立之后,富人变得更富,而将近27%的人仍在贫困线以下。那么,自由印度的成就是什么?是占优势地位的中产阶级的产生。在今日印度,中产阶级的人口比几个欧洲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今天,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中产阶级的需要。纺织品、两轮车、汽车、化妆品、电视机、手表、电子产品等生产的井喷就是正在发生的经济转移之结果。人们对手工艺品、手摇织布机、杂货和其他乡村工业产品的需求可能比以往更大,但产品必须有质量控制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多样化特征。
另一方面的发展是电子革命。印度已经错过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不能再错过电子革命。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视机、电脑、电子手表和其他器具正在成为乡村风景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特征。可以大规模地训练村民操作电子产品(以及泵唧装置和拖拉机等机器)。
第二,获取技能。目前,印度的总劳动力中只有10%接受过技能培训。最近,政府启动了几项技能发展计划。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几十年来一直在向年轻人和农村妇女传授技能,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应该站出来向年轻人教授技能,尤其是使用电脑的技能。然而,这还不够,年轻人自己必须拥有学习技能的渴望。
第三,自信。正如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所指出的,由于长久以来被忽略和被压迫,印度的穷人已经丧失了自我信仰。斯瓦米吉说,信仰你自己,必须在穷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穷人中间得到传播。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让接受训练者克服由低种姓出身或不快乐的童年经历所导致的各种压抑。
只教村民如何挣更多的钱是不够的,还应该教他们如何保管和明智地利用他们所挣到的钱。大多数印度村民没有节约意识。在印度若干沿海地区,村民们每个月通过养虾挣一万至一万五千卢比,但他们还是穷人,因为他们不会节约。他们要么沾染上喝酒、赌博或其他恶习,要么在节日、婚宴等场合挥霍,把辛苦挣来的钱花光。许多穷人落入了不道德的放债者的魔爪,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而自杀。
印度的村民和穷人缺乏规划,他们倾向于活在眼前,而不关心未来。应该对他们进行节约和明智投资方面的指导,还应该鼓励把自己的收入存在正规的银行,而不是存在地方欺诈机构。
(2)健康与卫生的知识
印度人健康与卫生知识相当缺乏,甚至在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那里也是如此。中国相当关注初级教育和初级卫生保健,而在印度,我们忽略了这两者。结果是,据说甚至到今天,还有50%的印度儿童营养不良。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因为甚至连许多中产阶级儿童也营养不良。主要原因在于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无知,对基本的健康与卫生原则无知。
(3)培养社会和谐与服务精神的知识
在印度的几桩恶事中,有两桩在此需要特别提及。其一是种姓歧视,其二是宗教不和谐。在印度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比哈尔和北方邦的部分地区,最低阶层的人被使唤去干各种卑贱的活,而没有足够的报酬。除此之外,只要有人稍作挑拨或猜疑,他们就会被攻击,他们的屋子就会被烧毁。对无助之人的这种非人道待遇是印度社会结构的一个巨大的污点。同样恶劣和应受指摘的是宗教歧视,常常升级为社区骚乱,甚至有无辜者被杀。毫无疑问,无知是宗教歧视的根本原因。这种无知必须通过教育以及开明、富有同情心的社会行为来消除。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有关宗教和谐的思想——针对所有人,而不分种族、宗教或种姓——应该在印度人当中传播,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如下思想也应该在普通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当中传播:把服务于人当作服务于神。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想在每一个村庄建一个罗摩克里希那静修所,因为这样一个静修所将是一个和谐、平静与服务的中心。
(4)过有道德的生活的知识
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在此,我们想要指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如下观察:印度是少数这样的国家之一——贫穷并不意味着邪恶,比起西方的穷人,印度的穷人是天使。然而,印度人的这一道德形象近年来正在迅速改变,这是因为现代物质主义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甚至正在通过电视、电影、手机和其他手段在穷人当中蔓延。除了酗酒和嗑药,不同形式的邪恶正在渗入印度年轻人的心灵。最应该指摘的是针对女性的犯罪活动的增加。对女性(包括外国女游客)而言,生活和旅居于某些印度城市已经变得非常不安全。这表明当前在印度年轻人中间传播道德与灵性观念的重要性。
(5)从灵性角度看待生活的知识
离开宗教或灵性的角度,道德就无法运作。只有理解了以下内容,人们才能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第一,世上存在着一种道德秩序(正法);
第二,依据神的命令或业律,必定恶有恶报;
第三,不义之财不会持久;
第四,不道德招致惩罚。
灵性的角度对于免受生活中的困难与失败的影响,对于克服日常生活的压力与紧张,对于达到更高的满足、平静与自由,也是必要的。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发展出一个普世灵性原则体系(斯瓦米吉称之为“普世宗教”),它针对所有人,无论来自哪个社会、宗教或种族。这些原则应该在年轻人中间得到传播。
观念的力量之个体方面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是观念对集体意志,也就是对作为整体的社会、共同体或人类的作用。其实,观念对个体心意的作用更大、更多变、更重要。在印度19世纪的社会-宗教领袖中,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比其他领袖更加理解观念的力量,更加强调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富有活力、高尚而积极的观念之迫切需要。[17]伟大的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也不止一次指出了这个事实。斯瓦米吉想让年轻人用崇高的思想装满自己的头脑,他说:
思想正是我们内在的推动力量。要用最崇高的思想装满自己的头脑,日复一日地聆听它们,月复一月地思考它们。[18]
仿佛是与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想法遥相共鸣,生活在伦敦的作家汉布林(H.T. Hamblin)于20世纪30年代通过著作和期刊传播类似的观念。在其中一本著作中,汉布林写道:
你是自己生活的建筑师,成之毁之皆在于你。通过思想的力量,你建造着(自己的生活)。思想的力量是人所能掌握的最强大的力量。今日世界的状况正是人类集体思想的结果……每一个体的样子正是其思想的结果。人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人的所思所想是他所有行动的主要源泉。人的所思所想招来他的境遇和环境。人的所思所想决定了聚集在他身边的朋友和伙伴的类型。人的所思所想决定了他是快乐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健康还是疾病、富足还是贫穷、憎恨还是热爱……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克服困难,克服出身和门第的不利,这种神赐的力量让生活变得美好、鼓舞人心、充满活力。[19]
上面的陈述涉及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一切崇高观念都在宇宙心意(Cosmic Mind)之中,宇宙心意在印度思想中称为玛哈特(Mahat),在古希腊思想中称为逻各斯(Logos)。为了通往那些崇高观念,我们必须向它们敞开心灵,而这种敞开需要戒律、精神训练和专注。有时,可以自发地进入宇宙心意,科学家就是这样发现科学理论和定律的。例如,引力定律的知识已然存在于宇宙心意之中,牛顿获得了进入那种知识的通道。这一通往宇宙心意的过程有点类似借助计算机通往因特网上的观念的过程。
斯瓦米吉说:“我们是宇宙中一切良善观念的继承人。”[20]古老的《梨俱吠陀》以祈祷文的形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让崇高的思想从四面八方来到我们这里。”[21]崇高的思想已然存在于玛哈特或宇宙心意之中,我们只需向它们敞开心灵。教育和研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进入储存在宇宙心意中的观念。新观念的发现就是今日所称的“创造力”或“创新”。
第二个原则是臻达圆满的愿力。一闪而过的欲望纵然不会得到实现,但一个人内心的欲望,一个人深刻、真诚、全心全意、受到意志力支撑的渴望,定能实现,即便不是现在,也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实现,至少会在来生实现。这便是《唱赞奥义书》(3.14.1)中提到的“意欲”(yathakratu nyaya)。
在此,kratu指的是意图(sankalpa)。当一个欲望与意志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意图。每一天,我们都会产生若干意图,比如“我要那样做”,“我要去那里”,“我要那样说”,等等。引导着这些意图的正是观念。好的观念引发好的意图,而坏的观念引发坏的意图。在《吠陀》中,有一首颂歌,其副歌是对至上大灵的祈祷:“请赐予我吉祥的意图。”[22]
除了我们每天产生的小小意图,整个人生也有一个主要的目标或目的。人人都有一个人生使命,生来要达成那个目的。
在普通人那里,人生目标局限于自身利益。但在伟人那里,人生目标是为了所有人的福祉而工作。在伟人的生活中,所有的低级意图都融入了一个强大的核心意图,该核心意图冲破一切障碍与限制,将他们提升至伟大的顶峰。
研究伟人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两个共同特征。首先,他们的生活具有普遍意义,他们面向所有人,而不分东方和西方、神圣和世俗。其次,他们的教导或观念基于他们自身的生活智慧,而非基于书本。因此,他们的话语被当作直接认知(aptavakya),也就是可信而权威的陈述。
青年人应该把每天阅读伟人传记作为必修功课。这种阅读会提醒青年人需要达到更高的目标,并阻止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轻薄的举动和无益的追逐上。诚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H.W. Longfellow)所言: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
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
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
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
知识的神圣性
人类取得的一切繁荣与进步,人类生活具有的一切力量与荣耀,都是通过以各种方式增加知识来得到的。《薄伽梵歌》(4.38)说:“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知识更能净化人。”灵性知识和世俗知识都能净化人。因而在印度,自古以来,一切知识——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被认为是神圣的。
知识被人格化为女神萨拉斯瓦蒂或辩才天女(Vagdevi),她的两只手握着一件称为维那(Vina)的弦乐器,象征着最初的声音(vak或shabdabrahman),也就是被视为至上之言或宇宙声音振动的终极实相。她的第三只手拿着一本书,象征着言语知识和书面知识。她的第四只手拿着一串念珠或一个花环,象征着一切知识的联结,无论是神圣知识还是世俗知识。启引孩子学习文字是个神圣的仪式,在萨拉斯瓦蒂节那天举行。除了印度,没有别的国家把知识当作女神来崇拜,这表明古印度是多么重视追求知识。在印度,追求知识曾被视为最崇高的使命,一切知识都被认为是神圣的,甚至连世俗知识也曾是免费传授的。
在今天,情况大不相同。电子革命、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导致了所谓的“知识爆炸”。在今日世界,知识的范围和多样性已经变得如此庞大,以至想对任何学科有全面理解变得不切实际。如今,焦点在专业化的知识上。依靠出版和电子媒体,知识的商业化已经让知识变得十分廉价。
比较糟糕的是知识的滥用。一方面,电脑、因特网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所有领域的一切启发人心的有益知识与价值观念,而不论人们的种族、宗教、阶级或国籍。另一方面,它们也使人们容易接近有关犯罪、暴力、不道德的邪恶知识,这尤其导致了对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巨大危害。大规模的知识滥用,比如网络犯罪,是人类进步与和平共存的另一威胁。
知识滥用和精神能量浪费的原因在于,不了解知识和教育在提升人、使人超越动物水平方面,在促进人类文化、繁荣和灵性觉悟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的青年人应该了解这一事实,以及另一事实:接受、保存并传播人类不断增加的巨大知识财富乃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可以借用但丁在有关印度诗学的精妙专著中对于知识的无上重要性做出的陈述来结束本章:
三界将会陷入无知的黑暗,
没有观念之光照亮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