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堕落,失焦
2002年,幻影的发布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和曝光度,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有人希望对我的软件进行定制合作,有人希望和我一起开拓国际市场。我实实在在地出版发行了近一万套光盘版。
2003年,非典之际,我凭借着自信与豪气,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我们三个核心创始人都是做技术出身的,我负责对外联络和商务谈判。但我并没有把幻影2002看成我们的核心,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码农挣点零花钱的工具,也从来没有想过把它发扬光大,做得更加专业,更贴近用户。
经人介绍,有一个货运物流的管理系统需要开发,他们大量的订单和代收货款通过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管理,每次用户来查询进度,工作人员都要寻找原始单据,再跟各地的分中心核对货物和货款的收付情况,其中代收货款是他们的核心业务之一。一个小小的物流公司,每年流水在2亿元以上,规模大点的物流公司流水能近百亿。按我们的推算,只要老板理性规划,2亿元的现金流保持流动,他们实际上每年有五六千万元可以支配,这笔资金用于投资或存在银行都会有不小的收获。物流行业不差钱,其业务的信息化才刚刚开始,我们有大把的机会去切入这个蓝海市场。零花钱还可以继续挣着,基于这种思想,我就一脚踏进了物流管理系统这个市场。
然而,我们没有做信息管理系统的经验,用户没有信息化的经验,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甚至还产生了批量套打的需求——设计好模板,套打收付款单。第一次接这样的项目,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不合理的需求。这导致项目工期不断拖延,团队抱怨声越来越多,我也因为焦虑而经常指责创业伙伴:用户需求解决得太慢,怎么让我们承接下一个项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亲自去物流公司集散地发宣传材料,推广我们公司,希望承接新的物流信息化项目。
用户埋怨我们响应慢,而我们对他们不合理的需求也越来越有情绪。项目款付了50%以后,对方再也没有继续支付的意愿。
最后每个人都心力交瘁,除了争论、埋怨,还面临收入问题。虽然幻影能带来一些小收入,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基本陷入了泥潭,无法自拔。于是有人收到猎头邀请,去某公司应聘技术总监的职务,其他创业伙伴也跃跃欲试。考虑到及时止损,我们三个人一致同意解散公司。幸运的是,核算以后,每个人还能分几万元,这比大多数创业者最后负债累累好一些!
回首此事,我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做项目对于我们擅长做产品的团队是一种“堕落”。我们选择了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去经营公司,放弃了我们最擅长的产品和技术方向,尤其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市场已经不再成为个人创业门槛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具有门槛的、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在当时信息化项目的边际效益极低,基本上一个项目就需要一个团队,前期投入非常大,项目周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既无财力,也无足够人力,我们无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除了在创新领域,软件行业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然淡去,团队作战才能在以人为本的红海市场中生存下来。
2003年年底,前老板给我打来电话:“江南,最近怎么样?现在我们公司发展得不错,给你补发一下2000年和2001年的奖金,回头让财务经理跟你联系一下。”
哇,离职两年多了还能收到前公司的奖金,太让我意外了。
感动归感动,我还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现状,包括这段不太成功的创业经历。我有一种迷茫而又渴望前进的心理!
前老板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根本忙不过来,有些小订单只能往后压,很多政府办公厅已经用上了我们的系统。我知道你的图像软件搞得不错,你要不回来帮帮我吧!你喜欢钻研图像软件,你业余时间接着干,我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