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性对待孩子结交异性朋友
叛逆期案例
嫣红是一位初二女孩,学习成绩好,人长得漂亮,说话声音也甜美,深得同学们喜欢,更有几个小男生整日围绕着她转。
嫣红的父母都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可以说嫣红从小接受的也都是传统教育。父母希望嫣红长大后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淑女,可是嫣红骨子里似乎有些叛逆,总与父母的教育方向背道而驰。为了避免女儿受到来自异性的情感伤害或其他伤害,父母对她交异性朋友要求十分严格,但嫣红似乎更喜欢我行我素。
嫣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女孩,她在学校里不仅和女孩子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也经常和一些男生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无拘无束,并且还有几个好“哥们儿”作为自己的死党。嫣红从男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比如坚强、勇敢、豁达等,当然,在交往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男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收获了快乐和知识。
一个周末,嫣红的爸妈外出有事,嫣红便带了几个同学在家里玩,其中有两个是男孩子。他们几个在一块儿尽情地谈天说地,还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正当他们吃完饭兴高采烈地对着电视唱歌时,她的爸爸妈妈回来了。父母看到家里被搞得一团糟,又看到有两个男生在场,顿时变了脸色,但毕竟他们都是有教养的人,没有当场发作。几位同学一看这阵势,一个个知趣地离开了。嫣红的同学一走,她的爸妈就劈头盖脸地数落起她来。爸爸妈妈责怪嫣红不经过自己的同意,随便把同学带回家,而且还有两个男同学,真是反了天了。嫣红极力辩解着,但父母哪听得进去?最终数落演变成了争吵。
就这样,一个快乐的周末在争吵中度过了,这令嫣红特别伤心。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异性交往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妈妈不应阻止
青春期的孩子与异性交往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父母不必大惊小怪。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处在关键的发育阶段,受体内激素的影响,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了对异性了解的渴望,这种渴望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不可阻止。在人际关系中,异性之间的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让双方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这种异性效应同样起作用。
具体而言,让孩子保持正常的异性交往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通过异性交往,孩子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感情和婚姻生活。第二,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与异性进行集体交往,可以有效排解心中的“性积郁”,比如集体活动、各种聚会等。第三,通过与异性交往可以让孩子发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有利于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第四,通过异性交往可以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找到交流的伙伴,避免由家庭和社会原因带来的孤独感。
当然,孩子与异性交往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父母应当指导孩子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孩子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要防止孩子早恋。异性交往是出于异性之间的吸引,但一定要防止孩子在情感上依赖对方,防止孩子陷入早恋的境地。第二,孩子异性交往要注意人身安全。异性之间的相吸还有可能让孩子有不当的行为举动,尤其是从女孩子与男孩子交往的角度而言,一定要提醒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正常地与异性交往。第三,要建议孩子多向异性学习优点和长处,避免沾染上恶习。有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身上容易有抽烟、酗酒、打架等恶习,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避免染上此类恶习。
叛逆期方法指导
方法一:给孩子必要的点拨和指导
异性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父母不可能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行的方法是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总是不够坦然,不是提心吊胆惧怕孩子早恋,就是装聋作哑对其视而不见。但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并不了解这个阶段的异性交往是属于友情、爱情、心理需要、生理需求还是外表的相互吸引,也不能准确地分辨出自己对对方究竟属于好感、喜欢、欣赏、同情还是依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异性交往进行点拨和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小冉是一位刚刚升入初中的女孩子,告别了小学生活,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那么的新鲜:宽敞的校园、陌生的面孔、不一样的课本……
小冉的家住在一个小镇上,而学校在市里,她住校的前两周感觉非常不适应,经常会想爸爸妈妈。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远离家乡,感觉一个人很孤独,似乎是无依无靠地在外漂泊。这时,一位男生走进了她的视野,这位男生比她年长一岁,是他们班的班长,碰巧的是他们都来自同一个镇上,这令小冉欣喜若狂,而这位男生在得知他们是老乡后,对她也格外照顾。
有了这位男同学的照顾,小冉很快走出了远离家乡的那种孤独和忧郁,心情变得阳光起来,学习生活也走上了正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她发现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那位男同学,对他也有了一丝依赖感,如果看不到那位男同学的时候,她心里就会有一丝失落,这种感觉怪怪的,经常困扰着她。
第一个月过大周末,她回到了家,告诉了父母在学校里的一些情况,并且小心翼翼地向父母透露了那位班长“照顾”她的事情。妈妈从小冉的话语中能感觉到女儿“喜欢”上了那个男孩子,也意识到女儿为此困惑不已,于是她耐心地开导小冉:“小冉,妈妈知道这位男同学帮助了你不少,妈妈也能感觉到你喜欢他,这是因为你第一次离开我们心里没有着落,你以后仍然可以把他当成你的大哥哥,但愿你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小冉听完妈妈的话,若有所思,心中的困惑已经减去了大半。回到学校后,小冉投入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和班长也成了要好的朋友。
小冉的妈妈在小冉遇到“感情”困惑时,耐心地指导了她,并把这种感情引上了正常的轨道。这种方式既正确定性了孩子的情感,也保护了孩子脆弱的心理,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方法二:告诉孩子异性交往的分寸
前面提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有与异性交往的渴望,这种渴望源自人类的本性,不可扼制,但是也不能放纵,因为异性交往毕竟不同于同性交往,其中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家长必须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异性交往都是正当的、安全的,但对一些存在潜在危险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与异性交往的分寸,免得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
小米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她似乎与每个同学都能谈得来,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当然,她的人缘也很好,男女同学都喜欢和她交往。
可是小米似乎有一点不足,性格过于大大咧咧,不仅说话口无遮拦,连行为举止都不太注意,甚至会和男孩子在一起拉拉扯扯。有一次一位男孩子搞恶作剧,试图用手机拍摄她的裙子,被她发现了,她不仅骂了对方,还把对方的T恤强行给脱下来拍照,此举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和哄笑。后来,这件事情不知怎么传到了小米的妈妈耳中,妈妈批评了小米,并告诉她男女之间不要开过分的玩笑,以免形成不良习惯或身心受到伤害。
还有一次,小米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异性网友,两个人聊得火热,最后竟然相约要见面,幸好妈妈及时发现了这件事,并阻止了小米。妈妈告诉小米,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无法通过网络清楚地了解对方,所以不能轻易相信网上的陌生人,如实在有必要可以让自己陪同见面。小米听从了妈妈的建议,言行举止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变。
孩子结交异性朋友不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随便,言行举止都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聊天过程中涉及两性的敏感话题要回避,不要开和性有关的玩笑,交往时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等等。例子中小米的妈妈发现了女儿与异性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及时引导了她,这对小米而言是一种必要的保护。
方法三:通过多种途径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有些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知采取何种有效方式,很多家长不好意思当面教导孩子,尤其是涉及一些与性或异性有关的问题。这样做其实会害了孩子,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难为情而克制自己的行为。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来与孩子沟通,比如在周末与孩子外出游玩时、和孩子一起散步时、与孩子在商场购物时等等。当然,尽量不要在用餐时或者孩子做作业时,与孩子聊这些事情,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比如用纸和笔,或者送孩子青春期的书籍等等,这些间接的沟通方式不仅避免了双方的尴尬,还能潜移默化深入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