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屈光矫正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综合验光仪实用程序

一、综合验光仪的基本结构

综合验光仪是当代屈光学检测的必备设备,作为一名验光师这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检测工具。验光师首先应当了解综合验光仪的检测设定数据的设置;其次要了解验光仪的基本结构;再次就是要掌握综合验光仪的操作规范。本节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综合验光仪的数据设定

1.镜度测量范围

(1)球面镜度(DS):主镜片为+16.75~-19.00DS;若选用辅助镜片(+10.00&-10.00)则为+16.75~-29.00DS。

(2)柱面镜度(DC):主镜片为0.00~-6.00DC;可选用的辅助镜有+1.50;+2.00。轴位为0~180°。

(3)棱镜度:0~20

2.矫正度递增值

(1)球镜度递增值:常规递增值设置为±0.25DS;选用辅助镜递增值(+0.12DS)为±0.12DS。

(2)柱镜度递增值:常规递增值设置为±0.25DS;选用辅助镜递增值(+0.12DS)为±0.12DS。轴位递增值为5°。

(3)棱镜度递增值:1

3.交叉柱镜数据

(1)操作:手动翻转;

(2)常规设置:±0.25DC(+0.25DS-0.50DC×A)。

(3)可换用的交叉柱镜:①±0.37DC(+0.37DS-0.75DC×A);②±0.50DC(+0.50DS-1.00DC×A)。

4.调整数据

(1)瞳距调节:50~75mm。

(2)集合调节:最大集合角+2.63MA(∞~0.38m)。

(3)前倾调节:8°~15°。

(4)镜距调节:9.75mm;11.75mm;13.75mm;15.75mm;17.75mm。

5.辅助镜片种类

辅助镜片种类见表2⁃10。

(二)综合验光仪的结构

综合验光仪正面结构部件及名称如图2⁃22所示。

表2⁃10 辅助镜片种类设置一览表

图2⁃22 TAKACI VT⁃5手动综合验光仪正面视图

1—被测者窥孔;2—近用杆紧固螺栓;3—瞳距标尺视窗;4—镜距窥视窗;5—可变交叉圆柱镜;6—可变交叉圆柱镜翻转轴;7—旋转棱底向调节轮;8—旋转棱镜刻度环;9—圆柱镜轴向调节螺旋;10—圆柱镜度(负柱镜形式)调节螺旋;11—圆柱面镜矫正轴向刻度盘(1);12—近用杆座架;13—水平观察视窗;14—球镜度精细(±0.25DS)调节转盘;15—球面镜度读取视窗;16—附属镜片选择指示标志点;17—附属镜片选择螺旋;18—附属镜片标记环;19—球镜度快速(±3.00DS)调节螺旋;20—圆柱面镜度读取视窗;21—旋转棱镜度底方向的指示标记;22—圆柱面镜矫正轴向刻度盘(2);23—瞳距调节旋钮

(三)视标

视力表有以下三类。

(1)纸质视力表:品种最为繁多。有普通型视力表,也有儿童视力表;既有字符型视力表,也有图形视力表。

(2)灯箱视力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视力表。视标类型基本上以字符为多,使用最多的字符是:“E”和“C”。在实际验光中,一般使用“E”视标。

(3)投影视力表: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的最佳视力核定伴侣,也是使用综合验光仪时的必备工具。

二、投影视力表

投影视力表通过视标投影仪(图2⁃23)投射到反光板上,以帧页形式进行显示的视力表。各种款式的视标投影仪,投影视力表视标帧页的转换都采用遥控器控制的方式。其相应帧页的功能键有序地排列在遥控器的面板上。验光师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按动相应的功能键,从而达到启动某一帧页的显示功能并同时关闭其他帧页的作用。

图2⁃23 视标投影仪

(一)常用视标

1.视力检测视标

视力视标有:“E”视标、字母视标、环形视标、数字视标及儿童图形视力视标。这类视标的作用是检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评估屈光矫正的结果。这类视标中使用最频繁的是“E”视标。

2.钟面盘视图

钟面盘视图通常又叫做散光盘(图2⁃24)。其作用是:散光轴位、散光度的评定与检测。

图2⁃24 钟面盘视图

图2⁃25 红绿视图

3.红绿视图

红绿视图又称红绿视标。这种视标的使用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选择红、绿视标帧页(图2⁃25);第二种方法则是选择适当的视标并叠加左红、右绿的滤色镜片形成红绿背景的合成红绿视图;第三种方法就是选择适当的视标并在双眼分别使用红、绿滤色镜镜片,第三种方法只适用于双眼分视,如进行沃茨试验。使用最多的是第一种方法,其次是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只有在检查双眼同视功能时才会使用。

使用红绿视图进行单眼检测时,其目的是评估与调整球面镜度的精度。双眼检测时的目的则是进行双眼红绿分视,为双眼同视功能的检测创造条件。

4.双眼平衡检测视图

双眼平衡检测视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黑白偏振视图(图2⁃26),另一种是红绿偏振视图(图2⁃27)。这种视图的视标排列形式有三种:双排设置[图2⁃26(A)]、三排设置[图2⁃26(B)、图2⁃27(B)]和菱形设置[图2⁃27(A)]。

图2⁃26 黑白偏振视图

图2⁃27 红绿视图

使用这种视图进行检测时,必须使用偏振滤光镜片。使用这种视图检测的目的有两个:

① 评估双眼屈光矫正镜度的均衡状态;

② 调整双眼屈光矫正的不平衡状态。

(二)双眼视功能检测视标

1.沃茨四点视标

沃茨四点视标在我国的屈光学经典著作中,最早见于赫雨时先生的《临床眼肌学》,赫雨时先生将这种检测称为四点灯试验。在这种试验中,被测者左眼一般放置的是绿色镜片,而右眼则放置红色镜片。被测者应用绿色镜片的眼无法看到图中的红色图形,而应用红色镜片的眼无法看到图中的绿色图形。现在投影仪上投射出的沃茨四点视标,大多采取了图2⁃28的样式。应当说,这种检测视图是眼⁃视光学专家比较喜爱使用的一种检测视标,原因是这种检测比较直观、易学,表述方面也要相对简单。

图2⁃28 沃茨四点视标

这种检测针对的是:双眼同视功能及融合力。检测的目的就是定性分析被测者双眼的同视及融合功能。检测中被测者的右眼一般使用红色滤光镜片,左眼使用绿色滤光镜片。被测者右眼看到的是视图上方的菱形和下方的圆点,颜色为红色;被测者左眼看到的是视图两侧的十字和下方的圆点,颜色为绿色。

假如被测者看到色度相同的4个点,说明双眼同视及融合功能正常。当看到的点色度存在差异时,可以判定为单眼不全性抑制。当被测者看到的点少于4个时,说明其存在单眼抑制;被测者看到的点为5个时,说明被测者为双眼复视。这种视图特别适合于对儿童进行双眼视功能的检测。

2.立体视觉测试图

视标投影仪还设置了立体视觉测试图。设置的立体测试图有两种(图2⁃29)。图2⁃29(A)使用相对较早,图2⁃29(B)使用较晚,但后者的使用在当前较为普遍,这是因为后者在立体视觉检测中有一定的定量检测功能。

图2⁃29 立体视觉测试图

3.方框对齐视图

方框对齐视图有两种。一种是方框水平对齐视图[图2⁃30(A)],另一种是方框垂直对齐视图[图2⁃30(B)]。

图2⁃30 方框对齐视图

进行这项检测需在双眼使用偏振镜片,两只镜片的偏振方向呈正交。方框对齐者正常,线错位为异常,每错位1条,线宽错位3.5%。

使用这种视图进行检测的目的有三种:

① 对被测眼同视功能进行定性分析;

② 对隐斜视进行定量分析;

③ 对双眼影像不等进行定量分析。

4.点状视标

点状视标又被称为马氏杆视标。这种视标就是一个白点。这种视标需要配合马氏杆使用。使用这种视标进行检测的目的是对隐斜视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在进行定量检测时,还需要使用三棱镜作为定量尺度。

5.环十字视标

环十字视标有两种,其区别就在于环的数量,一种由单环与中央的十字构成[图2⁃31(B)],另一种由双环与中央的十字所构成[图2⁃31(A)]。现在视标投影仪所设置的大多是双环十字视标。这是因为双环十字视标在检测中有一定定量功能。 使用这种视标检测的目的是要评估被测者的同视功能,并对隐斜视进行定量分析。

图2⁃31 环十字视标

6.十字偏振视图

十字偏振视图如图2⁃32所示。使用这种视图进行检测,其检测的功能与环十字视标相同,同样是为了考察被测者双眼的同视功能,也可以对被测者的隐斜情况进行检查与测定。

7.十字固视视图

十字固视视图(图2⁃33)与十字偏振视图的区别就是前者的视图中心有一个小圆环。使用这一视图可以对双眼的固视状态进行检测,并可以对被测者进行旋转隐斜的定量分析和测定。

图2⁃32 十字偏振视图

图2⁃33 十字固视视图  

8.钟面十字视图

钟面十字视图的图形如图2⁃34(B)所示。图2⁃34(A)和图2⁃34(C)所显示的分别是左、右眼看到的部分。使用这种视图,可以对双眼的同视功能、隐斜视及旋转隐斜进行定量检测。

图2⁃34 钟面十字视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视标投影仪提供的视图进行双眼视觉功能的检测时,都必须使用偏振滤光镜片。这是进行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三)近用视力表

综合验光仪均备有近用视力表。这种视力表是通过悬挂在放平的近用测试杆上进行检测的(图2⁃35)。近用测试杆上一般会刻上公制长度单位(也有使用公制及英制两种刻度单位的)作为标记。通过这些刻度就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检测距离。

图2⁃35 综合验光仪与近用测试杆、近用检测视力表及卡座

1—近用测试杆卡座;2—近用测试杆;3—悬挂夹持器;4—近用检测视力表

近用视标卡盘由多种近用视力表所组成,视标卡盘上有一窗口,检测时所使用的视力表将通过这个窗口向被测者予以显示。视力表卡位于一开孔的双层纸板之中,通过旋转近视标卡,选择检测视标。在青少年屈光检测中最常使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1.常规视力表

常规视力表的视标有3种:“E”“C”和数字。最常用的当属“E”视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集簇近视力表(图2⁃36)。这种视力表对于弱视眼的检测是极有用的工具。

图2⁃36 集簇近视力表

图2⁃37 近散光盘视标

2.近散光盘视标

近散光盘视标是一种供单眼近视力检测的视力表(图2⁃37)。假如此项检测所得的结果为放射线清晰度有差异,就说明被测者存在着近用差异性圆柱面屈光矫正镜度。这就要求被测者在屈光矫正中,视远与视近需要各自的圆柱面轴向和屈光矫正镜度。

3.单行视力表

单行视力表分为两种:横向单行视力表(图2⁃38)和纵向单列视力表(图2⁃39)。

2⁃38 横向单行视力表

图2⁃39 纵向单列视力表

(1)横向单行视力表:检测中必须使用基底向上的三棱镜,这项检测的目的就是要对被测眼近垂直向斜视角进行定量检测和对AC/A进行考察。

(2)纵向单列视力表:检测中必须使用基底向内的三棱镜,这项检测的目的则是对水平向斜视角进行定量检测和考察其比较性集合。

了解了以上综合验光仪的结构,也清楚了投影视力表的视标体系,下面将对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测进行最基本的介绍。

三、综合验光仪的最基本检测程序

(一)测试前准备

测试前准备是指在屈光检测前,综合验光仪、检测者和被测者所应当达到的状态。

1.手动综合验光仪:零状态

在综合验光仪方面是指仪器的零状态。这一种状态是验光前仪器的状态,也是屈光检测完成后仪器应当及时回归的状态。

① 球面镜度视窗:镜度为0.00。

② 柱面镜度视窗:镜度为0.00。

③ 内置辅助镜片标记盘:指示标记对准空档镜片(O)标记点。

④ 外置辅助镜片的悬臂:游离于窥视孔之外。

⑤ 外置辅助旋转棱镜(RPL):0置于下垂位。

⑥ 外置辅助交叉圆柱镜(JCC):水平轴置于水平位。

⑦ 窥视孔、交叉圆柱镜、旋转棱镜三者置于等边三角形状态。

⑧ 瞳距视窗标尺:置于中间区域位。

⑨ (鼻梁)静止托:置于最低位。

⑩ 近用集合调节杆:置于远用测试状态。

 近用测试卡悬挂杆:置于直立回收位。

 保持综合验光仪左、右爿处于水平状态。

一般认为,综合验光仪的零状态,是综合验光仪仪器的最佳伺服状态。非检测操作期间,都应当使仪器进入零伺服状态。在非营业时间,应罩好防尘罩。

2.检测者准备

验光师在检测前,应做好其他相关仪器以及自身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

① 清洁验光室;

② 清洁消毒设备;

③ 着装整洁;

④ 勤洗手,修短、修圆指甲;

⑤ 仪态大方。

3.被测者的准备

屈光检测前,验光师应当与被测者交流沟通,使被测者进入良好的被测试状态。

① 安定情绪;

② 被测前,勿看近,尽可能看远(注视距离应>5m,注视时间应>15min)。

验光师,应在最大程度上使自己(检测者)、设备和客人(被测者)处于最佳的预备状态,并以此进入屈光检测之中。

(二)接待与设备调整

1.迎客

接引顾客;及时沟通;了解需求;消除紧张。

2.初检

初检包括两个部分,一般讲,至少应当包括两项检测。一是对眼的一般性望诊;对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的检测。二是对被测者原戴眼镜的检测。

(1)一般检查

① 眼:外眼;眼位;眼结膜;角膜等。

② 视力:远用、近用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戴镜者)。

a.检查裸眼视力:远用视力;近用视力;针孔视力。

b.检查原戴镜条件下的矫正视力。

c.视力状况的分析:了解视力状况;分析、判断屈光性质和屈光状况;预估矫正结果。

(2)眼镜(原镜)检查

① 眼镜片:顶镜度;轴;镜片种类。

② 眼镜架:规格;尺寸;款式等。

③ 装配质量:光学中心的位置;镜距、前倾角;弯点长、垂点长、垂俯角、内角、斜角。

3.调整设备

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的条件下,根据被测者的情况进行进入检测状态的调整,这些调整包括设备(座椅高度、仪器与被测接触部位)、照明等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1)调整座椅、工作台高

被测者:安坐验光椅,端正头位。

被测眼与检测眼,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2)调节综合验光仪

① 消毒:静止托、防护片。

② 旋转、调整综合验光仪:置于被测眼前;仪器处于水平状态;静止托置于常规位置;双眼均在窥孔中心。

③ 看远:关闭头灯。

④ 看近:打开头灯。

4.室内灯光调整

室内灯光亮度要适宜,略暗一些更佳,切忌过于明亮。

(三)客观屈光检测

1.客观屈光检测种类

(1)客观电脑验光仪。

(2)检影检测 检影镜(视网膜镜)检测。

2.客观屈光检测(检影)准备

(1)使用工具 使用的工具为检影镜(视网膜镜)。

(2)辅助设备

① 非测眼:调整非测眼侧附属镜片,置于“OC”(遮盖片)档,即用遮盖片遮挡非测眼的视线。非测眼侧的窥孔中心被黑色遮盖片遮挡。

② 被测眼:将被测眼侧的附属镜片置于“R”(检影预置片)档。即在被测眼前加用检影预置片,以抵消检测距离对检测矫正度的影响。

3.检影镜检测操作

使用检影镜进行检测,检测观察要点如下。

(1)投射到瞳孔中

将检影镜头部发出的投照光束投射到被测者的瞳孔中。

(2)观察到眼底光

检测眼通过检影镜头部的中央小孔观察到眼底的反光。

(3)晃动(转动)检影镜

① 保持一定运动速率:尽可能保持在2~3次/s。

② 保持检测手臂的方向:与检测方向垂直。

③ 规避被测者黄斑部:使之免受光的直接照射。

④ 检测应尽可能快捷:保持被测者良好的视功能观察能力。

(4)观察眼底影

① 影动:方向(顺、逆);速率(快、慢)。

② 本影:颜色静态对比为+——;-——;颜色动态对比为明、暗(点状)。

③ 形态对比:圆、椭圆——点状检影镜;带、圆——带状检影镜(在中和时眼底反射光斑为圆形)。

4.影的意义

(1)影的方向

影的方向是眼底影动与检影镜动的方向。

① 顺动:镜⁃眼系统屈光向负镜效度侧偏移,应使用正透镜予以中和。

② 逆动:镜⁃眼系统屈光向正镜效度侧偏移,应使用负透镜予以中和。

(2)影动的相对速率

影动的相对速率与检影镜动的速率比较。

① 相对较快:所需增加屈光矫正度较低。

② 相对较慢:所需增加屈光矫正度较高。

(3)本影

① 颜色

a.静态对比:+→到中和;-→到中和。

b.动态对比:趋向于“中和”的过程中。“太阳”最红、“太阳”最亮。

② 形态

a.圆与椭圆——点状检影镜:圆——球面屈光不正;椭圆——有较高程度的散光。

b.带、圆——带状检影镜:带——未达到中和;圆(充满瞳孔)——中和。

(4)中和影像

① 不动:相对的不动。

② 最亮、最红:相对不动中的。

③ 圆:圆与不圆比较中的圆。

(5)中和影的屈光学意义

① 试镜片的镜度已抵消了眼的屈光不正度。镜⁃眼系统已经达到或趋近于“人工正视状态”。

② 镜⁃眼系统综合屈光度已经达到或趋近于58.64D。

(6)寻找中和影像的途径

① 试镜片:通过测试镜片镜度的增减。

② 一定距离内:通过距离的微调进行相对图像的对比。

(7)检测价值

① 准——排除调节的影响。

② 检测精度高——±0.25D。

③ 散光测定——带状检影镜较为准确(验光师的经验)。

(8)检测须知

① 检测:一般先检测右眼,再检测左眼。

② 记录:双眼检影检测的屈光度作为基础矫正屈光度,这个数据为下一步检测的起点。

(四)单眼屈光矫正检测

1.最佳球面透镜矫正视力检测

初始最佳正镜度,MPMVA:maximum plus to visual acuity。

(1)最佳球面透镜矫正度检测的条件

① 基础球面矫正镜度:客观电脑验光仪;检影镜检测。

② 综合验光仪的设置:a.附属镜片:将“O”(空置)档调整到窥孔中。b.第一次雾视:将基础屈光矫正度的球面透镜度数值设置在窥孔中,进行雾视。理想的雾视镜度:+0.50~+2.00DS。被测眼视力:0.3~0.5。c.精度调整的两种动作。旋转:球面透镜镜度快速调节螺旋(±3.00)。推动:球面透镜镜度精细调节转盘(±0.25)。

(2)检测视力、精调球面透镜镜度

① 检查矫正视力:通过视力检测,确认基本矫正镜度。

② 精调球面透镜镜度:a.变更镜度级差:±0.25D。b.精确镜度确认:使用双色试验,红色背景条件下的视标较清楚时,应增加负镜度或减少正镜度;绿色背景条件下的视标较清楚时,应增加正镜度或减少负镜度。

(3)达到最佳球面透镜矫正视力

① 方法 检查矫正视力;精调球面透镜镜度。

② 最佳球面透镜矫正视力

a. ≥1.0:单纯性球面屈光不正。

b. <1.0:复性屈光不正。

c.最佳球面透镜矫正视力:一般在0.6~0.8视标条件下进行检测。

2.最佳球柱面透镜矫正视力检测

单眼初步最佳屈光矫正镜度(J—MPMVA:Jackson cross cylinder——maximum plus to visual acuity)。或称初步最佳镜度。

再次单眼最佳屈光矫正镜度(A——MPMVA:again maximum plus to visual acuity)或称再次单眼最佳镜度。

(1)单眼最佳球柱面透镜矫正度检测的条件

① 基础屈光矫正度条件:最佳球镜矫正视力的球面透镜屈光矫正度。

② 综合验光仪设置:

a.附属镜片:将“O”(空置)档调整到窥孔中;

b.将达到最佳球面透镜矫正视力的球面透镜屈光矫正度置于窥孔中。

(2)精调柱面透镜轴位

① 综合验光仪设置:

a. JCC入位:将外置辅助透镜的交叉圆柱镜旋转至视孔,并使之置于相应的卡定之位,旋转至视孔听到“卡嗒”声表明已经入位。

b.轴“骑跨”:将JCC的“正”轴与“负”轴骑跨在被测眼预设轴(客观验光所确定)上,即将JCC的翻转轴与被测眼预设轴重合。

c.视力表:投照0.6的视标。

② 圆柱面透镜轴位的精确调整

a.确定预设轴:客观屈光检测所得到的轴,即为被测眼的预设轴。

b. JCC入位:将JCC的翻转轴与被测眼预设轴重合。

c.翻转JCC:翻转速度为2~5s/次。进行被测者视清晰度的比较,确认相对清晰的JCC测试面。两个测试面清晰度一致,说明预设轴位准确;两个测试面清晰度不一致,说明需要对预设轴位进行精确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将圆柱镜预设轴,向JCC同符号侧旋转一定的角度。一般调整的旋转幅度为5°;亦可以采用“进十退五”的方法操作。

d.确认矫正柱面透镜轴位:直至两个测试面清晰度完全一致或基本完全一致。

(3)精调圆柱面透镜镜度

① 综合验光仪设置

a. JCC同位:保持在精调圆柱面透镜轴的JCC与仪器的位置不变。

b.轴“重叠”:将JCC“负”轴(白色标记点)与矫正轴重叠。

c.视力表:投照0.6~0.8的视标。

② 圆柱面透镜镜度

a.确定矫正轴:精调圆柱面透镜轴位所确定的轴度,即为被测眼的矫正轴。

b. JCC负轴重合:将JCC的“负”轴(白色标记点)与被测眼矫正轴重合。

c.翻转JCC:翻转速度为2~5s/次。进行被测者视清晰度的比较,确认清晰的JCC测试面。

d.调整圆柱面透镜镜度:JCC“负”轴与矫正轴重合时更清晰些,增加-0.25DC或减少+0.25DC;JCC“正”轴与矫正轴重合时更清晰些,减少-0.25DC或增加+0.25DC。

③ 确认圆柱面透镜矫正镜度

a.确认矫正镜度:直至清晰度完全一致或基本完全一致。

b.圆柱面透镜镜度调整方法:使用JCC调整圆柱面透镜镜度,一定要将最小弥散圈始终保持在视网膜上。即每增加一次圆柱面透镜度-0.50DC或减少+0.50DC,球面透镜必须增加+0.25DS或减少-0.25DS。每一次减少圆柱面透镜度-0.50DC或减少+0.50DC,球面透镜镜度必须减少+0.25DS或增加-0.25DS。

c.确认初步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为进一步检测提供初步矫正数据。

3.在球柱面透镜条件下确定最佳正球面透镜镜度

再次最佳正镜度,A⁃MPMVA(again maximum plus to visual acuity)。

第一种方法:去雾法

(1)单眼最佳矫正度检测的条件

① 基础屈光矫正镜度条件:单眼最佳球柱面透镜矫正检测出的初步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

② 综合验光仪的设置

a.设置“雾视镜度”:以初步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数据为基础进行第二次雾视,“雾视度”为+1.00~+2.00DS。

b.视标设置:0.5~1.0的视标。

(2)再次精调球面透镜镜度

① 令被测者在雾视条件下分辨识读视标:a.分辨清晰度比较;b.不是“小”“黑”。

② 检测视力、精调球面透镜镜度:一定要在“雾”中完成,“雾散为终”。

a.确认“雾视”存在;

b.减度(球面透镜正镜度)——去雾。

每次减去+0.25DS时,视标在变小:检测者,可见被测者视读视标的能力得到提高;雾觉在消散:被测者的视觉感受为雾散、清晰一些、真切一些。

递减+0.25DS至清晰时,清晰则止;开始变小,变黑时:回退+0.25DS。

第二种方法:双色法

(1)单眼最佳矫正度检测的条件

① 基础屈光矫正镜度条件:单眼最佳球柱面透镜矫正检测出的初步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

② 综合验光仪的设置

a.在观察孔中设置:初步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数据。

b.视标设置:红绿双色视标。

(2)再次精调球面透镜镜度

① 检查矫正视力:通过视力检测,确认基本矫正镜度。

② 精调球面透镜镜度

a.变更镜度级差:±0.25D。

b.精确镜度确认:使用双色试验,红色背景条件下的视标较清楚时,应增加负镜度或减少正镜度;绿色背景条件下的视标较清楚时,应增加正镜度或减少负镜度。

4.两种确认最终矫正镜度方法的注意事项

(1)去雾法

① 最高正镜度形式条件下的最佳矫正视力:再次“雾视”中进行检测的目标,在球柱面透镜条件下,球面透镜最高正镜度形式下的最佳矫正视力。

② 达到的目标:视标清晰、真切。

③ 避免负镜度过度矫正或正镜度矫正不足:负镜度过度矫正的视知觉标志为更小、更黑。

(2)双色法

① 最高正镜度形式条件下的最佳矫正视力:在球柱面透镜条件下,球面透镜最高正镜度形式下的最佳矫正视力。

② 达到的目标:红、绿背景下视标的清晰度一致。

③ 调整镜度注意:见下文。

a.进行镜度调整:向同一镜度方向调整时不宜超过两档(应≤0.50DS);否则,应重新检测。

b.精确镜度确认。红、绿背景下视标的清晰度一致;倘若无法达到红、绿一致的话,对少年儿童来说,以绿背景下视标略清晰的判定为宜。特别是对于分别配用远用、近用两种眼镜的少年儿童,这样的判定在有效控制近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3)镜度调整方法

① 减“球”加“柱”:减去球镜度,就需要加上柱镜度;反之,就要减去柱镜度。

② 加、减的量:减去0.25DS球镜度,就需要加上0.50DC柱镜度;反之,就要减去0.50DC柱镜度。

5.单眼屈光检测总结

(1)单眼检测次序

先右后左:先进行右眼的屈光检测,再进行左眼的屈光检测。

(2)检测顺序

① 最佳球面透镜矫正镜度检测:初始最佳正镜度(MPMVA)。

② 最佳球柱面透镜矫正镜度检测:JCC确定散光(JCC——Ast)。

③ 在球柱面透镜条件下确定最佳正球面透镜镜度检测:再次最佳正镜度(A⁃MPMVA)。

(五)双眼视觉平衡

1.双眼低度雾视

(1)双眼低度雾视的条件

① 双眼A⁃MPMVA;

② 双眼注视目标。 

(2)双眼低度雾视的方法

① 综合验光仪的镜度设定:将左、右眼A⁃MPMVA的屈光矫正数据分别设置于综合验光仪的左、右视孔中。

② 双眼同视。

2.双眼视像分离

(1)综合验光仪——交替遮盖

① 辅助工具:遮眼板。不宜使用综合验光仪的遮盖片。

② 交替遮盖:交替遮盖左、右眼。

③ 交替时间:每一次交替时间以2~3s为宜,次数不宜多。

(2)综合验光仪——偏振分视

a.右眼:偏振滤光片×135°。

b.左眼:偏振滤光片×45°。

c.双眼同视时所见:见图2⁃40。

图2⁃40 偏振分视单、双眼所见示意图

右眼看到的是: 53986。

左眼看到的是: 35869。

双眼都可以看到的是: 。

(3)综合验光仪——棱镜分视

① 综合验光仪左、右眼的棱镜设置:右眼为6向上;左眼为10向内。

② 双眼同视时所见:双眼所见与棱镜设置方法有关。使用综合验光仪时,双眼棱镜的设置方式大致上有四种,这四种设置方式及被测者所看到的视像状况如下。

第一种方法

Ⅰ.棱镜设置

ⅰ.右眼:6向上。

ⅱ. 左眼:10向内。

Ⅱ.双眼同视时所见

ⅰ.左、右眼能看到的:见下文。

(ⅰ) 左眼所见:视像在左上方。

(ⅱ)右眼所见:视像在右下方。

ⅱ.双眼同视时所见:如图2⁃41所示。

图2⁃41 第一种棱镜设置被测者所见视像

第二种方法

Ⅰ.棱镜设置

ⅰ.左眼:不设置棱镜。

ⅱ.右眼:6向上,视像在下方。

Ⅱ.双眼同视时所见

双眼同视时所见如图2⁃42所示。

图2⁃42 第二种棱镜设置被测者所见视像

第三种方法

Ⅰ.棱镜设置

ⅰ.右眼:不设置棱镜。

ⅱ.左眼:10向内,视像在左方。

Ⅱ.双眼同视时所见

双眼同视时所见如图2⁃43所示。

图2⁃43 第三种棱镜设置被测者所见视像

第四种方法

Ⅰ.棱镜设置

在综合验光仪检测中设置棱镜时,还可以使用辅助旋转棱镜进行设置。设置方法与第三种方法相同。

Ⅱ.双眼同视时所见

如图2⁃43中所示。

Ⅲ.双眼屈光平衡

ⅰ.双眼屈光平衡的条件

(ⅰ)再次最佳正镜度(A⁃MPMVA)。

(ⅱ)双眼视像分离。

ⅱ.平衡的操作

(ⅰ)双眼雾视

a.雾视度:+0.75~+1.00DS;雾视至0.8~0.5。

b.雾视的目标:0.8>DV≥0.5。

(ⅱ)平衡的调整

a.视像模糊对比:引导被测者对分离的视像进行模糊程度对比辨识。

b.正镜消除清晰:清晰度较高的一侧增加+0.25DS。

c.平衡终点。

趋向平衡终点:均衡的感觉刺激强度;静息调节状态;双眼雾视程度相同。

平衡终点的确认:双眼视像的模糊程度相同或基本相同。

(六)双眼最终矫正度

1.结束分视

① 去除棱镜或偏振镜片。

② 双眼同视视标。

2.双眼同时去雾

① 双眼同减+0.25DS。

② 重复操作①直至终点。

3.双眼最终矫正度——双眼最佳正镜度平衡

视力终点:1.0~1.5。

以上叙述的就是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测时的最基本程序。这一程序共包括五个部分:接待与设备调整、客观屈光检测、单眼屈光矫正检测、双眼视觉平衡、双眼最终矫正度。

在屈光检测中除只有单眼最佳矫正视力者外,这五部分都是必须要检测的,绝不可以省略任何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