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胸痹
一、胸痹概述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此危重症候又称为“真心痛”。胸痹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西医所说的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
历代医家认为胸痹的病因病机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认为经脉闭阻、血行不畅致邪气痹阻胸中,是胸痹病机关键。《金匮要略》概括为“阳微阴弦”,说明“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阳微”,一是指上焦心肺阳气不足;二是指中、下焦脾、肾阳气亏虚,尤以肾的阳气不足为主。隋代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胸痹是邪盛正虚之证。宋代《圣济总录·心痛门》曰:“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明确了心之络脉痹阻不通而发为胸痹之理。明代《医学正传》指出“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认为真心痛也有以瘀血为病因者。万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也指出“瘀血痰饮之所冲,则其痛掣背,胀胁、胸烦,咽干,两目赤黄,手足俱青至节,谓真心痛”,至明清时期,出现了“瘀血”“痰瘀同患”等论述,并创制治血方药,为后世治疗真心痛确立了一定的方法。对在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甄氏认为,胸痹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为主,《类证治裁·胸痹》载:“胸痹……由胸中阳气不舒……胸痛彻背”在围绝经期女性中阴虚也不少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气滞、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表现为痰湿阻络、浊阻气滞,痹阻心阳较为多见;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肝、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心气阳虚、肝肾阴虚最为常见。
治疗方面,首当辨别缓急轻重,对于急性发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的患者,要及时予以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评估是否有紧急冠脉介入指征,如是,则及时西医介入治疗。如患者为慢性病程、病势缠绵,标本虚实错杂,甄氏强调,在辨治中当标本兼顾,以行气、化痰、活血、温阳益气、养阴润燥等法治疗,抓病因审病机,权衡攻补比例,平调脏腑功能,使邪祛不伤正。
此外,《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在运用辛温通阳、理气止痛等法治疗的同时,需注意到过用温燥辛香走窜之剂有耗伤气血之弊,需佐制补气养血滋阴之品,并时时顾护患者中气。
二、胸痹案
唐某,男,75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
5年前开始出现胸闷痛不适,起初休息后可以缓解。但3年前开始胸闷痛加重,就诊于某部队医院心血管科,查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心酶、肌钙蛋白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半年前患者因其父病逝,情绪不稳,加之过于劳累后胸闷痛加重,时有憋闷感,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胸闷痛,以心前区憋闷感为主,疲倦乏力,气短,咽干,咳嗽,痰少,可咯出,伴头晕沉感,纳差,食多后嗳气反酸,眠一般,夜尿多,5~6次/夜,大便调,舌淡红,有齿印,苔白,脉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痹
胸阳不振,脾肾阳虚
温通心阳,补气调脾固肾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 枳壳15克 蜜麻黄7克 蜜百部10克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补骨脂15克 大枣30克 炒麦芽30克
共7剂。
2010年12月10日二诊:服药后精神转佳,胸闷痛明显好转,活动后仍感乏力气短,仍有咳嗽,咯白痰,咽干,头晕改善,胃纳好转,仍有嗳气反酸,眠一般,夜尿多,5~6次/夜,大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大枣、枳壳;加前胡、紫菀、紫苏子各15克加强降肺气、止咳化痰之效,砂仁10克散中焦之寒气。共14剂。
2010年12月24日三诊:偶有胸闷痛,气短乏力症状明显改善,少许咳嗽,少痰,夜尿减少,2~3次/夜,胃纳一般,大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蜜麻黄、蜜百部、紫菀、紫苏子等;加炒白术20克祛湿强脾,菟丝子、骨碎补各15克温肾阳、固下焦之阳气。共14剂。
后患者胸闷症状基本告愈,精神可,一般体力活动无乏力气短表现,偶有咳嗽等,随症治疗。
按:《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诸病源候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千金翼方·养老大例》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患者年过七旬,脏腑功能虚弱,心、脾、肾之阳逐渐亏虚,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肾阳虚衰,不能鼓舞心阳,而致心阳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运行,瘀血内生,心脉痹阻而胸痛。此外,阳气不足时,痰浊、水饮、寒邪易于客犯,内外合邪,共同成为胸痛的病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虚则化源不足,生血无力,则营血亏盈,脉道不充,血液运行不畅,导致心失所养而胸闷、疲倦乏力、纳差、嗳气、反酸等;一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津液瘀而成痰,痰阻滞心脉,加重胸闷症状,肾为水火之脏,元阴元阳之宅,是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中阳气不足则不能滋养温煦他脏而出现夜尿多、气短;舌淡红、有齿印、苔白、脉细均为胸阳不振、脾肾阳虚之象。治疗上应以温通心阳、补气调脾固肾为主。初诊时用桂枝温经通脉,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通脉,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补骨脂补肾助阳,大枣补脾胃、益气血,炒麦芽健脾和胃;二诊时,出现仍有咳嗽、嗳气等不适,给予止咳化痰降气、行脾胃之滞气;三诊时,患者仍表现为肾阳不足,用骨碎补、菟丝子补肾益精,固精缩尿。甄氏认为老年人以虚实夹杂为多见,临证切记勿第一步大补,需明确标本先后顺序后,循序渐进,方能治愈。
郭某,男,65岁,2002年4月7日初诊。
5年前出现右侧胸闷痛,就诊于多家医院,给予西药、中药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4年前开始右侧胸痛加重,隐痛为主,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不等,活动后或情绪变化时明显,与饮食无明显关系,夜间多发,间断外院门诊就诊(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3周前因胸闷痛加重,就诊于某省人民医院,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BNP、冠脉动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予PCI治疗后症状稍缓解(未见报告、治疗过程不详),但时有胸闷痛,疲倦乏力,纳眠差等不适。患者及家属寻求中药治疗,遂于门诊就诊。症见:时有胸闷痛,以隐痛为主,伴有颈肩部疼痛,凌晨3点左右加重,自诉休息后可缓解,与呼吸相关,吸气末疼痛加重,时常叹息,气促,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少痰,口干口苦,疲倦乏力,时有周身酸痛,胃脘部胀满,嗳气,纳呆,眠尚可,二便调,舌黯红,苔少,脉弦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
胸痹
气滞心胸,痰浊阻肺
理气宽胸,化痰平喘
枳壳15克 厚朴15克 丝瓜络15克 蜜麻黄5克 紫苏子15克 蜜枇杷叶15克 桑椹20克 麦芽20克 炒白术20克 前胡15克 紫菀15克 百合30克
共7剂。
2002年4月14日二诊:右侧胸闷痛、颈肩部疼痛、气促明显缓解,偶有咳嗽,少痰,口干,无口苦,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嗳气,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蜜麻黄、蜜枇杷叶、桑椹、前胡、百合;加桂枝10克温通阳气,路路通15克祛风通络,炙甘草15克调和诸药。共7剂。
2002年4月21日三诊:右侧胸部隐痛较前好转,偶有少许胸闷,偶有咳嗽,无气促,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较前好转,偶有嗳气,胃纳尚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丝瓜络、路路通;加制远志、酸枣仁各15克宁心安神。共7剂。
2002年5月12日四诊:无明显胸闷痛,偶有咳嗽,少痰色黄,右侧牙龈肿痛,鼻塞,疲倦乏力,纳眠尚可,二便调,嘴唇偏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白芷10克辛温散风,蜜百部15克润肺下气,法半夏10克燥湿化痰,牛膝15克引火下行。共5剂。
随后在门诊间断治疗近半年余,诸症悉平。
按:中医学认为肝主一身之气,调理五脏气机之升降出入,故五脏之中肝与情绪变化最为密切。情志与胸痹关系尤为密切,肝主藏血、主疏泄。若情志过极,肝气郁结,气郁不畅,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失调,气滞不畅,不能推动血行,则为瘀血,且津液失其疏布,聚而成痰成湿,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另肝藏血功能失司,血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明《幼科证治准绳》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认为胸痹虽病位在心,但与肝密切相关。此患者为胸闷痛日久,肝失疏泄,心气郁结,加上脾气虚弱,津液聚而生痰,痰浊内生,而出现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胸闷痛不适,情绪变化时加重,伴有颈肩部酸痛、常叹息、周身酸痛;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而出现胃脘部胀满、嗳气、口干口苦;肝失疏泄,肝旺侮肺,肺气上逆而出现气促、咳嗽等;舌淡黯红、苔少、脉弦细均为气滞心胸、痰浊阻肺之象。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宽胸、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为主。初诊时用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厚朴行气消积、降逆平喘,丝瓜络通经活络,蜜麻黄、紫苏子、蜜枇杷叶、前胡、紫菀等降肺气、止咳化痰,炒白术、麦芽健脾和胃,桑椹固肾精。二诊时胸闷痛、气促、咳嗽等明显缓解,但胃脘部胀满,嗳气等不适,考虑仍有气滞于胃脘及心胸,故用路路通辛散苦燥,祛风活络通经,桂枝温通心阳,炙甘草味甘,与桂枝、路路通伍用加大补阳之力,“辛甘化阳而补阳”。三诊时偶有胸闷痛等不适,但出现眠差、疲倦乏力,考虑为心气虚、心肾不交,故用制远志、酸枣仁,交通心肾。四诊时胸闷痛已消,止咳、平降虚火为主。
伍某,男性,41岁,1994年10月29日初诊。
3年前开始出现胸闷痛,起初未予重视,但2年前开始胸闷痛有所加重,隐痛为主,时有刺痛,遂于某中医馆就诊,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后有所缓解。但半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疼痛,呈刺痛为主,自觉劳累或大量运动后诱发,每次发作时伴有心慌、心悸、恶心、欲呕感,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自诉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后明显缓解,但仍有胸闷痛,眠差,难以入睡等不适,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胸闷痛,主要以隐痛为主,时有刺痛感,全身乏力,口淡,烦躁,时有胁肋部胀满,胃纳不佳,胃脘部胀满,易打嗝,眠一般,小便调,大便偏烂,舌黯,胖大,苔白,脉弦。
胸痛
胸痹
肝脾不和,气滞心胸
疏肝健脾,化瘀通络
柴胡15克 法半夏10克 木香15克(后下) 炒麦芽30克 陈皮10克 厚朴15克 郁金15克 枳壳15克 炒六神曲20克
共14剂。
1994年11月19日二诊:胸部刺痛感较前明显减轻,劳累或大量活动后胸闷痛明显,发作时仍心悸,胁肋部胀满、嗳气等较前明显缓解,疲倦乏力,眠差,难以入睡,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柴胡、法半夏、陈皮、厚朴、枳壳等疏肝理气之品;加太子参15克、炙甘草10克补气健脾,淫羊藿15克补先天之阳,丝瓜络、路路通各10克通络,制远志15克宁心安神。共14剂。
1994年12月31日三诊:活动后偶有胸痛感,隐痛为主,休息后缓解,易紧张、心悸,活动后气短乏力,胃纳正常,眠差,多梦,易惊醒,舌尖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去木香、炒六神曲、制远志等;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重镇潜阳安神,炒黄连3克泻心火,薤白15克开胸痹而降逆。共14剂。
1995年1月21日四诊:已无胸痛,睡眠较前稍好转,易疲倦乏力,劳累后腰膝酸软,盗汗,口干,纳可,大便偏干,小便调,舌黯红,苔白,脉弦。上方去丝瓜络、炙甘草、薤白、炒黄连;加牛膝10克、桑椹15克、熟地黄15克补肝肾、益精血,浮小麦30克益气敛汗。共7剂。
按:《灵枢·经别》篇记载:“足阳明之证,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说明了心与脾胃生理上经络相连,关系密切。心藏神,主血主脉,“脉为血之府”,气血是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以营养五脏。由此看出,脾之盛衰与心脉中气血盈亏息息相关。此患者主要因肝气不舒,脾胃失调,营血亏虚,血不养心,心脉不利而出现胸闷痛、隐痛为主、疲倦乏力;肝失调达,气机不畅而出现烦躁、胁肋部胀满;肝郁横逆犯胃而出现胃脘部胀满、易打嗝;舌黯胖大、苔白、脉弦均为肝脾不和、气滞心胸之象。治疗应以疏肝健脾理气为主,佐以通络。初诊时用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木香、郁金行气止痛,陈皮、厚朴宽胸行气,炒麦芽、炒六神曲醒脾健脾,调和脾胃。二诊、三诊时出现眠差、难以入睡、心悸、气短等不适,考虑心脾两虚,加大健脾补脾之力,同时温通心阳、重镇安神。四诊时出现盗汗,考虑阴血不足所致,用桑椹、牛膝、熟地黄补肝肾之阴,浮小麦敛汗。甄氏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功能正常是气机和畅、阴阳平衡的关键。
杨某某,女,56岁,2011年4月28日初诊。
1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痛,自行服用稳心颗粒后能缓解,但近2周工作繁忙,情绪易激动,每因情绪波动而出现胸闷痛加重,伴有后背胀痛,遂于当地某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未见异常,给予中药口服(具体不详)但未能缓解,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胸闷痛,伴有后背部刺痛,情绪激动后加重,头晕耳鸣,口干口苦,平素疲倦乏力,易健忘,腰膝酸软,夜间汗出多,纳呆,眠差,多梦,易醒,夜间入睡3~4小时,小便调,大便偏烂,舌黯红,苔微黄,脉细数。
胸痛
胸痹
肝肾亏虚,痹阻心脉
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醋鳖甲30克(先煎) 龙骨30克(先煎) 牡蛎30克(先煎)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 浮小麦30克 路路通15克 白术20克 炒麦芽30克 首乌藤30克 丝瓜络10克
共5剂。
2011年5月3日二诊:胸闷痛明显缓解,晨起后偶有发作,发作时胸前区胀痛为主,仍伴少许头晕耳鸣,全身重着感减轻,倦怠乏力,胃纳好转,进食后少许腹胀,睡眠较前缓解,无口干,二便调,舌黯红,苔薄白,脉细滑。予上方去醋鳖甲、浮小麦、首乌藤;加牛膝20克补肾强筋,厚朴15克行气宽胸消积,茯苓20克益气健脾祛湿。共14剂。
服药后第10天随访,胸闷痛未再发作,倦怠乏力明显缓解。
按:胸痹常由情志因素诱发,情志不畅致使肝气郁结、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心主血,是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调节血流量,两者相互配合,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需肝气调达,疏泄有度。《格致余论·相火论》有云:“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肝肾亏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血液运行滞涩不畅,心血失养,心脉阻塞发为胸痹。患者烦躁易怒,郁怒伤肝,均可使血行不畅,胸阳不运,加上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肝肾同源”,渐损及肝,肝肾之阴精不足,心失所养,血脉运行不畅而出现胸闷、后背部刺痛、健忘;肝肾亏虚,无以濡养筋脉,便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扰动心神而出现眠差、多梦、易醒;肝气横逆犯胃而出现纳呆、大便偏烂等不适;舌黯红,苔微黄,脉细滑数均为肝肾不足、心脉闭阻之象。治疗上,标本兼治为则,补益肝肾之虚的同时,辅以通络止痛。初诊时,用醋鳖甲、二至丸补肝肾之阴;加白术、炒麦芽健脾开胃,固后天之本;路路通、丝瓜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首乌藤养血安神、通络;龙骨、牡蛎镇静安神,配合浮小麦益气除烦敛汗、平脏躁。二诊时,考虑到首方疗效显著,继续加大补肝肾之力,因同时出现脾胃不和之症,如腹部胀满等,故加茯苓、厚朴行气宽胸消积以治标。甄氏认为围绝经期前后女性胸痛多与肝肾相关,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滋互生,肝血依赖肾精的濡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充盈,绝经前后女性胸痹应以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心失所养、血脉运行不畅为多见,若一味重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则收效欠佳,应识清其本。
附:心衰案
蒋某某,男,73岁,2012年4月12日初诊。
10年前出现胸闷伴有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住院治疗后(具体不详)好转出院,但平素仍有胸闷,未予重视。5年前患者胸闷再次加重,气喘,不能平卧,遂于某人民医院急诊就诊,诊断为心力衰竭,出院后长期服用利尿药物及丹参滴丸等中成药,但近3年来因心衰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4天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发病,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胸闷,心悸,咳嗽,咯大量白稀痰,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气喘,神疲乏力,受风寒后易恶寒,但无发热,无鼻塞流涕,口干,腰膝酸软,双下肢浮肿,胃纳不佳,眠差,大便硬,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
1.慢性心衰竭
2.扩张型心肌病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喘证
肺脾肾虚,痰浊阻滞
补肺健脾固肾,祛痰平喘
蜜麻黄10克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补骨脂15克 蜜枇杷叶15克 浙贝母20克 龙脷叶10克 紫苏子15克 五味子10克 炒白术20克 炒麦芽20克
共7剂。
2012年4月26日二诊:精神好转,胸闷、气促、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心慌,口干,口苦,头晕,耳鸣,腰酸,胃纳改善,仍有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上方去黄芪、党参、紫苏子、五味子、补骨脂;加牛膝20克宽筋骨、益阴壮阳、引诸药下行,炒黄柏5克泻相火,首乌藤20克、天麻15克平肝息风止眩、养血安神。共7剂。
2012年5月3日三诊:晨起少许头晕心悸,无明显咳嗽、气促,仍自觉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眼睛干涩,胃纳一般,眠一般,易醒,二便调,舌尖红,舌中部黄微腻,脉弦。上方去蜜枇杷叶、龙脷叶、炒黄柏;加鸡内金、炒山楂各20克健脾开胃和胃、除食滞,牡丹皮15克、炒黄连3克清肝火、泻心火,加黄精15克补脾阴、补肾精。共7剂。
按:慢性心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可归属于中医“喘证”“水肿”“心悸”范畴。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初期以心气虚为主,逐步发展成气阴两虚,进而导致阴阳两虚。此患者年老,素体虚弱,心病日久,兼损及肺而致心肺气虚,行血无力,加之肾阳亏虚,无以温煦、气化水湿,使水液代谢失调所致。肺气不固,复感风寒之邪,肺失宣降,内舍于心,致心阳虚损则胸闷、咳嗽、咯痰;肾阳虚鼓动无力,严重影响肾之纳气功能,则气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肾阳亏虚,无以温煦脏腑,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量少;风寒之邪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则恶寒;脾失健运,酿湿生痰,痰阻心脉则心悸、疲倦乏力、口干等;舌淡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均为肺脾肾虚、痰浊阻滞之象。治疗应以健脾化痰、补肾定喘为主。初诊时蜜麻黄、蜜枇杷叶、紫苏子宣肺降气平喘,党参、黄芪、炒白术、炒麦芽补肺健脾和胃,五味子生津上荣、收敛补虚,补骨脂偏辛温,补肾助阳、化气利水,加龙脷叶化痰润肠通便。二诊时出现头晕、耳鸣,考虑心神失养,相火偏亢,用炒黄柏、牛膝泻相火、引火下行,天麻、首乌藤平肝养血。三诊时胃肠食滞,夹有心火、肝火偏旺,故加用鸡内金、炒山楂、牡丹皮、炒黄连等。患者年过七旬,脏腑功能虚衰,病程日久,往往虚实夹杂,心气已受损,复感风、寒、湿、热诸邪,影响心脏功能和血脉运行。治疗时不能盲目健脾补肾,应分清虚实,酌情使用滋阴泻火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