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甄氏流派杂病验案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脾胃系疾病

第一节 胃痛

一、胃痛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出现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脘腹胀满、嘈杂、纳呆、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其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胃痛在脾胃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古籍中有较多关于胃痛的论述。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胃气阻滞、胃络瘀阻,或胃失所养,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顾氏医镜·胃脘痛》中对胃痛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做了描述:“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按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

甄氏多年临证胃痛,认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痰湿内蕴、肝气反胃等证候多见。岭南特殊人文、气候与中原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地处亚热带,天气炎热,雨湿偏盛,地卑雾嶂。岭南人久处室温之地,腠理疏松,正气易散,湿邪易侵,湿热之气交争,常留着于脾胃,脾喜燥恶湿,湿热之邪,最易伤脾,脾胃易虚则湿热易聚,湿热久蕴,损伤脾胃阴液,且岭南人喜食生冷冻物、鱼虾海鲜等多湿资腻之品,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易酝酿湿热。针对岭南的气候特征,所用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消暑的功效,加之岭南广泛流传药膳、凉茶,更易损伤脾阳,形成脾胃虚寒、兼夹痰湿之证;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心脑过劳而运动不足,情绪波动大,情志不畅,每多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胃失和降,则发胃痛。

甄氏认为辨治胃痛时,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需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大法,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湿热等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阳虚、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和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甄氏临证处方多喜择用岭南中草药,每见良效,如救必应清胃热止痛,为我国南方地区民间惯用草药,用于治疗胃热疼痛有较好疗效;布渣叶清暑消食,广东民间制作凉茶常用的中草药,有较好的消滞除积、和胃降逆的功效。另外,甄氏特别强调日常起居、饮食和精神方面的调摄,认为这些是治疗及预防胃痛发作不可或缺的措施。

二、胃痛案
【案一】

郭某某,女,50岁,2008年4月22日初诊。

患者1年前开始胃脘部隐痛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给予治疗后好转,但半年前开始胃脘部隐痛加重,伴有胀闷,入夜尤甚,纳呆,且近半年来体重减轻约6斤,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胃脘部隐痛,胀闷,无嗳气反酸,眼睛干涩,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口干,眠差,难以入睡,纳呆,大便烂,小便调,舌淡红,舌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

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

胃痛

辨证:

脾胃虚寒

治法:

健脾理气,温胃散寒

处方: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大枣20克 陈皮5克 何首乌15克 阿胶20克(烊服) 麦冬15克 炒麦芽15克 首乌藤20克 夏枯草10克

共7剂。

2008年4月29日二诊:胃脘部隐痛较前缓解,疲倦乏力,易汗出,少许口干,纳一般,大便偏烂,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陈皮、炒麦芽、制何首乌、麦冬;加茯苓15克健脾渗湿,防风15克祛风固表止汗,盐山萸肉15克补益肝肾,沙参20克养胃阴。共7剂。

2008年5月13日三诊:已无胃痛,疲倦乏力减轻,汗出减少,已无口干,睡眠改善,少许头晕,纳一般,大便可,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首乌藤、阿胶、夏枯草、茯苓、防风、盐山萸肉、沙参;加天麻15克平肝息风,陈皮5克、炒麦芽15克理气健脾和胃。共5剂。

2008年6月17日四诊:昨日饮食不当,再次出现胃脘部胀痛,少许疲倦乏力,大便偏烂,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治以益气健脾,消食和胃,行气止痛,处方如下:

五指毛桃20克 党参20克 白术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0克 六神曲15克 炒山楂15克 槟榔10克 厚朴15克 柴胡15克 救必应15克

共5剂。

2008年6月25日五诊:胃脘部不适较前好转,少许疲倦乏力,夜梦多,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党参、当归、白芍、炒山楂、槟榔、厚朴、柴胡、救必应;加太子参15克、大枣20克健脾益气,桑寄生20克、制何首乌20克、牛膝10克补肝肾,炒麦芽15克健脾消食,夏枯草10克清肝经郁热,首乌藤20克养心安神。共10剂。

按:“胃脘痛”之症首载于《黄帝内经》中。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疾病。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本病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日久,导致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而出现胃脘部隐痛、胀闷等不适;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养心而出现眠差、难以入睡;舌淡红、舌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脾胃虚寒之象。治疗应以健脾和胃、理气散寒为主。

初诊用黄芪、党参、白术、大枣补气健脾,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麦冬清心火,夏枯草、陈皮理气健脾,泻肝火,首乌藤养心安神,制何首乌补肾养阴,滋水涵木;二诊、三诊时加大补气健脾渗湿之力,佐以平肝、补肝肾为主;四诊时食滞于胃脘,治疗以健脾消食和胃、行气止痛为主;五诊时,患者仍有疲倦乏力,少许胃脘部不适肝肾不足为底,加大补气健脾之力,滋补肝肾,同时养心安神。患者每因饮食不节发病,故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生活调摄,这样可减轻胃痛和减少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案二】

雷某某,女,27岁,1983年3月8日初诊。

4月前因为家中变故,心情低落,抑郁,逐渐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就诊于某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予以抑酸护胃药口服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就诊于当地某中医诊所,给予中药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痞闷,嗳气反酸,呃逆,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喜叹息,易急躁,经前乳房胀痛,头晕,疲倦乏力,胃纳差,眠差,多梦,大便稀溏,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

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

胃痛

辨证:

肝气犯胃

处方: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白芍10克 炙甘草15克 柴胡15克 香附10克 陈皮10克 砂仁10克(后下) 佛手10克 牡丹皮10克 女贞子15克 茯苓20克 炒麦芽20克

共7剂。

1983年3月15日二诊:胃胀痛减轻,偶有食后胀满感,无反酸呃逆,情绪明显改善少许头晕,仍有疲倦乏力,口干,胃纳差,大便偏烂,舌质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柴胡、牡丹皮;加党参、炒白术各15克等益气健脾。共7剂。后间断门诊治疗1月余,全部症状基本缓解。

按:引起胃痛的原因虽多,但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中焦气滞是其主要病机之一,临床上肝胃不和引起的气滞胃痛也较为多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说明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此患者因情志不畅而致肝木失其条达,肝气犯胃,以致胃失和降而出现胃痛,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见情志郁闷,善叹息,易怒,胸胁胀痛;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表现为胃脘胀痛,呃逆嗳气。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初诊用芍药甘草汤一则缓急止痛,二则酸甘化阴,制理气药辛温之性,以防耗气伤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遵《黄帝内经》“木郁达之”之旨,予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合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陈皮、砂仁、佛手理气和中,气郁日久易化热,配牡丹皮清热凉血,女贞子补益肝肾,滋水涵木,再配伍茯苓健脾,炒麦芽健胃消食,使中焦脾胃恢复升降之功;二诊时胃痛诸症缓解,仍有食后脘胀,纳呆便溏等不适,考虑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加之肝气郁滞,肝木升发不畅,郁而化火,横克脾土,导致运化失调,故宜用党参、白术增强健脾益气之力。

【案三】

黄某某,女,60岁,2007年7月28日初诊。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胃脘部疼痛,伴呃逆,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经过中西医治疗后有所缓解,但1年前开始胃脘部疼痛加重,就诊于某人民医院,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间断门诊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胃脘部胀满隐痛,伴呃逆反酸,口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疲倦乏力,少许头晕,纳差,眠差,多梦易醒,大便不畅,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苔腻微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

中医诊断:

胃痛

辨证:

脾胃气虚,湿热中阻

治法:

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处方:

黄芪20克 党参20克 炒白术20克 茯苓20克 炒麦芽20克 厚朴15克 枳壳15克 黄芩10克 布渣叶10克 煅瓦楞子20克(先煎)

共7剂。

2007年8月4日二诊:胃脘部隐痛减轻,仍有腹胀、呃逆,精神好转,无头晕,胃纳好转,睡眠改善,大便尚可,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上方去枳壳、布渣叶、茯苓;加旋覆花15克、乌药15克、槟榔10克、陈皮10克加强行气降逆之力。共7剂。

2007年8月11日三诊:胃脘部胀满感基本缓解,呃逆明显好转,纳眠可,大便偏干,舌淡红,苔白腻,脉弦。上方去厚朴、黄芩、乌药、槟榔、陈皮;加代赭石20克平肝降逆,白芍20克、素馨花10克养肝、柔肝、疏肝,紫苏子15克降气润肠。共7剂。后续随访,诸症皆除,至今未发。

按: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脾胃同处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脾与胃互为表里,常相累而病,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有寒;胃为阳明,受邪易实,实则易热,脾胃同病则易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此患者辨为脾胃气虚,气机不运,虚中有滞,又因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结于胃,气机阻滞所致而出现胃脘部胀满隐痛,伴呃逆反酸,口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大便不畅等表现。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为主。初诊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益气健脾,茯苓健脾化湿,炒麦芽健胃消食,厚朴、枳壳行气止痛,黄芩、布渣叶清热祛湿,煅瓦楞子制酸止痛,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脾胃运化水谷、水液的功能,主要通过脾气的升发来完成,脾气升发与胃气沉降互相协调,完成升清降浊的运化过程,脾升胃降是脾胃功能正常的关键,故二诊强化行气止痛之功,重用旋覆花、乌药、槟榔等行气降逆之药;三诊重在肝脾同治,唐宗海《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载:“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肝脏气机不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加用代赭石、白芍、素馨花平肝、养肝、柔肝、疏肝,使肝脾调和。

【案四】

潘某某,女,59岁,2006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1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胃脘部胀痛,痞闷不舒,终日不解,前日因食用生冷瓜果后出现症状加重,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胃脘部胀痛,进食后尤甚,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口淡口涩,不欲饮食,尿黄短少,大便黏滞不爽,里急感,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

西医诊断:

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

胃痛

辨证:

脾胃虚寒,湿热中阻

处方:

行气健脾,清热祛湿

藿香15克(后下) 陈皮10克 法半夏10克 黄芩10克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山药20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20克 砂仁10克(后下)

共7剂。

2006年11月29日二诊:仍有胃脘部胀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出汗多,烦躁,口淡口涩,胃纳一般,无恶心欲呕,大便不畅,里急感减轻,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辨为肝气横逆犯胃,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处方:

麦芽20克 白术20克 延胡索15克 厚朴15克 香附10克 救必应15克 浮小麦20克 柴胡15克 紫苏梗15克 防风15克

共7剂。

2006年12月6日三诊:胃脘部胀痛明显好转,手足不温,胃纳一般,大便偏烂,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上方去救必应、浮小麦、柴胡、防风;加藿香15克、法半夏10克化湿和中,木香15克行气止痛,山药20克补脾养胃。共7剂。后续门诊随诊1月,症状基本消失。

按:胃病经久不愈,脾胃失于濡养,气血运行失畅,多转变成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此患者初诊时见胃痛、胃胀、痞闷不舒,伴有呕吐、里急感,此乃脾胃素虚,贪吃生冷,邪气乘虚,陷入心下,中气痞结,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里急,大便黏滞不爽,亦是脾气不升失运所致。故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平调寒热,辛开苦降,扶正祛邪。辛开苦降法可以调整气机升降,寒热药性相互制约,反佐从治或去性存用,辛开以散其寒,苦降以泄其热,行气以消中焦气机停滞,补气以复脾胃久虚之体。初诊时,方中黄芩苦寒沉降,清热降胃气,法半夏辛开散结,化痰燥湿止呕,黄芪、党参、山药、炙甘草甘缓补中以补脾胃之虚,脾喜刚燥,故以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配茯苓健脾祛湿,砂仁、陈皮理气和胃,全方集甘温苦辛于一体,寓温清消补于一方,具有辛开、苦降、甘补之效,具备降逆散结、调和胃肠之功;二诊见湿热之证已衰大半,故针对胃脘部胀痛一症治疗。由于肝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说明了肝的疏泄功能对脾胃受纳和运化的重要性。故二诊用厚朴、苏梗行气宽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白术、麦芽健脾消食,延胡索止痛,防风祛风止泻,救必应清热祛湿,浮小麦止汗,全方起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痛之功。

【案五】

曾某某,女,60岁,2008年1月5日初诊。

患者胃脘部胀满不适反复发作数余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2年前查胃镜提示:慢性胃炎。给予兰索拉唑等药物治疗后有所缓解,但饮食不节或疲劳后易出现胃脘部胀闷不舒,曾间断在门诊服用中药及针刺等治疗,但未见明显缓解。1周前因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再次出现胃脘部胀闷不舒,自服中成药及西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胃脘部胀满,时有隐痛,时有嗳气,无恶心欲呕,无反酸等,咽部痰黏感,神疲乏力,胃纳不佳,眠差,小便调,大便偏干,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

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

胃痞病

辨证:

脾虚气滞

治法:

益气健脾,行气消痞

处方:

黄芪20克 党参20克 炒白术20克 茯苓20克 陈皮10克 法半夏10克 砂仁15克(后下) 木香15克(后下) 槟榔15克 枳实15克 炒麦芽20克

共7剂。

2008年1月26日二诊:胃脘胀闷明显缓解,但近来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眠差,咽部痰黏感轻,纳一般,小便调,大便先干后溏,舌淡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去茯苓、陈皮、法半夏、砂仁;加厚朴15克加强行气除满,素馨花10克、白芍30克柔肝养肝、疏肝解郁。共7剂。

按:胃痞病是指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的一种临床表现。常得食则胀,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诸如暴饮暴食,恣食生冷粗硬,嗜饮浓茶烈酒,过食辛辣等饮食因素,以及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调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证治汇补》曰:“如脾虚正气不行,邪着为病,当调理中州,复健运之职,则浊气降而痞满除,如不补气,气何由行。”故治疗以健脾和胃、理气消痞为主,虚者则重在补益脾胃,中气充足,受纳运化自如,则气血化生充沛,气机升降自如,诸症悉能消除。此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久病损及脾胃,因饮食不节发病,纳运失职,升降失调,胃气壅塞,而生痞满,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所论述的因虚生痞满:“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治疗应以益气健脾、行气消痞为主,佐以疏肝柔肝。方中黄芪、党参、炒白术补气健脾,茯苓、陈皮、法半夏燥湿健脾,砂仁、木香、槟榔、枳实行气导滞,佐以炒麦芽消食和胃。胃痞病位虽在中焦脾胃,但与肝之疏泄密切相关,根据《黄帝内经》五脏相关理论,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并调节脾胃气机,肝气不舒亦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不通,而发为痞满,故胃痞的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需重视疏肝。《类证治裁》云:“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皆肝气横决也。”对于痞满日久者,虽症状不甚痛苦,但病久不愈,郁郁不舒,致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故佐加疏肝解郁之品,效更佳。二诊加用素馨花、白芍疏肝柔肝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