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甄氏流派杂病验案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便秘

一、便秘概述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现代医学上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而中医论述的便秘类似于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临床上也以此类多见。《黄帝内经》称之为“大便难”“后不利”。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便秘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根据其发病原因,主要分为实秘与虚秘两大类。

历代医家对便秘的病因病机各抒己见。《黄帝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灵枢》曰:“肾脉危急,为不得前后。”而《金匮要略》阐明胃热过盛,脾阴不足,以致大便干燥而坚,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医学入门》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认为肺的宣发肃降对大肠的传导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辨证分型也各有侧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而金元张洁古主张虚实分类。但总而言之,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内应五脏,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对于老年人而言,脏腑衰弱并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病久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气虚则大肠传导乏力使行血无力,肠道失润;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化气不足;阴虚则大肠液枯,无力行舟;阳虚则温煦无权,阴邪凝结以致大便艰涩。因此老年人以虚秘多见。而甄氏认为,老年性便秘又以脾肾亏虚者居多。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者肠道传导无力或失于濡养;而肾主司二便,肾精不足则肠道失润,肾阳亏虚则水气凝结,终致大便难解。

治疗方面,中医论治便秘主要以虚实分类。金元张洁古《医学启源》曰:“凡治脏腑之秘,不可一例治疗,有虚秘,有实秘。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明代薛己《明医杂著·补阴丸论》云:“证属形气病气俱不足,脾胃虚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耳,法当滋补化源。”

甄氏认为,便秘与诸多因素相关,体质、饮食、情志等均可引发或加重便秘。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也要避免过频或过多服用泻下药物,尽可能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而老年人气血阴阳失衡,多属虚证,但临床常有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象。因此,治疗时务必辨证施治,注意标本兼顾,消补兼施,补重于消。既不可单纯通下,以免徒伤阳气、重伤阴液,亦不可妄自补虚。治疗时应以益气温阳、养血滋阴为法,兼以理气防滞,诸药合用,使精气互生,阴阳互济,增水行舟,大便自然畅通。

二、便秘案
【案】

陈某某,女,56岁,1983年8月25日初诊。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便秘,常3~4日1行,伴有腹胀,就诊于某医院,给予苦寒类泻剂等治疗后可缓解,但停药后仍有便秘,后辗转多家医院中西医诊治,仍有大便难解,遂于门诊就诊。症见:大便秘结,4~5天1行,虽有便意,但无力排出,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胃脘部胀满感,偶有呃逆,平素易汗出,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纳呆,眠差,难以入睡,夜梦多,小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

西医诊断:

便秘

中医诊断:

便秘

辨证:

脾肾阳虚,腑气不通

治法:

健脾温肾,行气通便

处方:

白术30克 太子参15克 肉苁蓉30克 砂仁15克(后下) 麦芽30克 槟榔15克 枳实15克 柏子仁30克 火麻仁30克 浮小麦30克 首乌藤30克 煅龙骨30克(先煎) 煅牡蛎30克(先煎)

共7剂。

1983年9月1日二诊:排便较前明显改善,大便1~2日1行,矢气频,胃脘部胀满感好转,汗出、畏寒肢冷较前明显缓解,面色萎黄,眼眶黑,腰酸,纳一般,眠尚可,舌淡,苔薄白干,脉沉。上方去砂仁、柏子仁、火麻仁;加桑寄生30克、金樱子20克补益肝肾。共7剂。间断调治2周余,诸症悉平。

按:便秘的发生与脾胃、肾、大肠密切相关。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最后形成大便。《医学正传》云:“夫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老年人便秘以虚证为多见,年老体弱、他病继发和长期使用苦寒类通便药相关。尤其是长期服用苦寒类泻剂,易损伤中阳,导致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大肠传送无力,糟粕传导失常,同时易致肾阳虚弱,肾精亏虚,气化无力,津液不布,肠失濡润,传导不利而形成便秘,有便意但难解;脾肾阳虚,阳不敛阴,而出现汗出多、眠差、难以入睡;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肌肤、温养心脉而出现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等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均为脾肾阳虚、腑气不通之象。《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治疗上应以健脾温肾为主,佐以行气通便。初诊时,方中白术为治气虚便秘要药,方中重用白术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配伍太子参加强益气健脾,生津通导之功,肉苁蓉体润色黑,味甘咸,微辛酸,气微温,主入肾经,兼入大肠,为助阳滋肾之要药,能温补精血而通便。《本草求真》云“气专润燥。是亦宜于便闭。”白术与肉苁蓉相伍,上补脾阳升清,下温肾阳降浊,对于脾肾阳虚之便秘,获效良多,麦芽消食和胃,砂仁、槟榔、枳实行气消滞,火麻仁润肠通便,首乌藤、柏子仁养血安神,宁心助眠,柏子仁兼有润肠通便之功,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二诊用桑寄生、金樱子加强益精补肾之力。甄氏强调辨治便秘要先分虚实,再辨寒热、气血。年高体弱,或久病之后,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多属气虚、血虚、阳虚。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本兼治,正盛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