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瓷体外形修整
【相关知识】
一、瓷体形态修整
(一)打磨工具
1.材料
咬合纸。
2.设备
技工手机。
3.工具
各类烤瓷磨头(金刚砂磨头﹑绿砂石﹑超薄树脂修瓷砂片)、卡尺。
(二)单冠瓷体外形修整
由于瓷层烧结后会受体积收缩和形态改变等许多因素影响,刚烧结完成的修复体较难直接就位,形态也需要修改。外形修整时必须与对侧同名牙、邻牙以及牙弓形态相协调,选择适当的车针规范操作。
1.前牙单冠瓷体
(1)唇侧打磨:
前牙的唇面形态对美观至关重要,它包括牙冠的唇面外形、唇面突度、轴面角突度、纵横向发育沟等方面,应根据相邻天然牙的形态和表面质地,并结合临床设计选择需要的工具和方法,形成修复体表面的结构纹理,以及其他的个性染色或特殊形态。修磨唇侧丰满度时应在调整好的切端面上作出丰满度记号,以此为基准,从切端向颈部观测,多余部分磨除,注意扭转牙的对称,修磨修复体至合适的唇侧丰满度。可用铅笔或标记笔直接在唇侧标出理想的个性化特征,用合适的形状和粗度的打磨石形成理想的效果,要避免形成很突兀或不自然的外观。
(2)舌、腭侧打磨:
沟、窝、点隙及隆突:各个牙的细微特征可参照解剖生理教材。先用咬合纸检查正中 位咬合关系,磨除正中 位咬合早接触,然后去除前伸、侧向 早接触,形成舌侧正常外形。
(3)邻面接触点调磨:
组织面完全适合之后,再调改邻面的接触点。先将戴入修复体后的代型轻轻地复位于模型上,如果不能完全就位,不要用强力使其就位,可以利用红色的咬合纸确认接触点过紧的地方,从工作模型上取下修复体,注意根据显示印迹(红色区)来确定接触位置和紧密度,然后用打磨工具进行磨除。如果需要去除的量较大,就选用粗糙度较大的砂轮,否则,用抛光轮来做少量的调改。然后使用同样的步骤调改另一邻面的触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改的范围过大,必要时还需要重新加瓷。接触点合适的检査标准是:用一张咬合纸能够有阻力地拉出,但不能破损。
2.后牙单冠瓷体
(1) 面形态修整:
用蓝色咬合纸引出咬合接触,并按照患者的咬合关系进行调改咬合和形态。包括正中、前伸及侧方咬合的检查及调整。为了获得精确的解剖形态,必须用一组很精细的金刚砂车针进行调改。
(2)邻面接触面修整:
邻面接触面形态的修整方法同前牙,应注意邻接面边缘嵴的高度一致,接触区应呈点状接触,尽量避免线状或面状接触区域,外展隙要充分,打开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3)外展隙修整:
牙列是各个牙冠连接在一起的,邻接部的形态修整如不加以注意,各牙冠的立体感就很难表现出来,而且,在天然牙列中除邻面接触点外,以接触点为中心分别在各个方向形成颊外展隙、舌外展隙、切外展隙( 外展隙),因此,在桥修复中也必须恢复邻接点及外展隙的形态。首先从唇向看,以邻面接触点为顶点形成上下两个等边三角形,所以,在邻面修整时,应从切缘或牙槽嵴向邻接点方向,用薄的砂片切入形成间隙;从切端方向来看,也应有同样的形态。如切端部牙齿磨损过度,邻接点的位置上移,切外展隙将变小。
3.金瓷界面的磨光与抛光
金瓷交界处是比较粗糙的区域。如果金瓷衔接处没有仔细打磨拋光,就容易在金瓷之间产生台阶,不仅刺激患者的口腔软组织,而且容易聚集食物残渣以及黏附菌斑。但是,金瓷交界处也不能拋光过度,此处的瓷层较薄,很有可能使遮色瓷暴露。此处调整的目的就是形成金瓷衔接的流畅性,消除金瓷之间的台阶,可以使用抛光石轮从交界线向金属边缘的方向打磨,不要相反,否则金属颗粒会污染瓷层。如果金瓷交界处在上釉前没有拋光,很可能在最后抛光的过程中要调改该区的瓷。釉瓷烧结之后的打磨会暴露该区未上釉的瓷,即使仔细的迸行抛光,这个区域也不会像釉瓷一样光滑。
4.玻璃陶瓷一体冠
咬合调整用红色咬合纸印出咬合接触,并按照患者的咬合关系进行咬合和形态的调改,包括正中、前伸及侧方咬合的检査及调整,为了获得精确的解剖形态,必须用一组很精细的金刚砂车针进行调改。
使用正确的打磨工具对玻璃陶瓷切削(压铸)一体冠进行精修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打磨工具,可能会出现铸件边缘碎裂和局部过热,打磨的过程中不可以用水急冷,只能在瓷表面有水的湿润下打磨。
二、瓷体调
(一)良好的咬合
理想牙列的咬合关系,应能够在行使咀嚼功能时 力尽量均匀地传递到尽可能多的牙体组织上,上下颌相对应的牙齿在正中 及下颌前伸和侧方接触滑动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均匀接触的咬合关系,这样才能维护口颌系统健康,尽量避免咬 创伤。
1.静态咬 (牙尖交错 )
(1)第一磨牙的中性 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沟,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 外展隙,使 面达到最广泛的咬合接触关系。
(2)除下颌中切牙与上颌最后一颗磨牙外,其余牙均为一颗牙对应于对颌的两颗牙,上下颌牙前后交错接触。
(3)上颌尖牙牙尖顶正对下颌尖牙的远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下颌尖牙牙尖顶正对上颌尖牙的近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
(4)上下颌牙弓间存在着正常的覆盖与覆 关系,上下牙接触最广泛、最紧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
2.动态咬
(1)下颌前伸咬合运动中应仅有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当后牙出现咬合接触时,则形成前伸 干扰,需调整下颌后牙的近中斜面和上颌后牙的远中斜面。
(2)若在后退咬合运动中即从牙尖交错位向后退的过程中,双侧不对称,仅一侧有咬合记录,另一侧悬空,则为咬合接触有后退干扰,应调整上颌后牙牙尖的近中牙尖斜面与下颌后牙牙尖的远中牙尖斜面。
(3)尖牙保护 在侧向咬合运动中工作侧仅尖牙接触,其余牙不接触。组牙功能 在侧向咬合运动中工作侧有多个后牙对应牙尖接触,接触部位为下颌后牙颊尖颊斜面和上颌后牙颊尖舌斜面,非工作侧在下颌到达后退边缘位之前都不接触。尖牙牙周状况不佳时,固定修复要采用组牙功能 ,使 力均匀分布在工作侧的所有后牙上。
修复过程中应根据原则,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使得各个 位相协调、稳定。
(二)单冠瓷体咬合调整
修复体在模型上完全就位后,需进行咬合接触关系的调整。咬合调改后需确保修复体在牙尖交错 无早接触点,在前伸或侧方 无干扰。
1.前牙单冠正中、前伸和侧向咬合调整
首先调改正中 位的咬合关系,然后调改前伸和侧向 位的咬合关系。
(1)正中 位有早接触的调磨: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将 架在正中 位做上下咬合,若在个别牙尖上出现点状的咬合纸颜色,说明该点为早接触点,可用金刚砂磨石逐步、多次调磨,消除高点。前牙有早接触点时,一般可调磨上前牙的舌面。若同时有前伸 早接触,则调磨下前牙切缘。
(2)非正中 位的调磨在正中 位的咬合调整合适后进行。
1)前伸 早接触点的调磨:将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调节 架使上下前牙由正中 位移动为上下切缘相对时,可出现以下情况:①前牙有早接触,后牙无接触时,可磨改上前牙切缘的舌侧斜面及下前牙切缘的唇侧斜面,使磨牙达到接触;②后牙有早接触点,前牙无接触时,可磨改上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或相对的下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即可达到前伸 平衡。
2)侧向 平衡早接触点的调磨:将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将 架由正中 位向左侧或右侧移动,分别记录下早接触点而加以调磨。
2.后牙单冠正中、前伸和侧向咬合调整
修复体的接触区调磨好后,将代型及铸件在模型上就位好,首先在 架上用咬合纸检查上下颌模型正中 位的咬合关系,调改功能尖和相应窝的接触面,再检查前伸和侧方的咬合障碍点,逐一小心磨除,做到后牙 面有三点在正中咬合时有均匀的接触关系。前伸和侧方运动无个别牙的早接触和 干扰。
【技能要求】
一、单冠瓷体外形修整
掌握各类瓷体打磨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瓷体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相应磨头进行打磨,形成相应的牙体特点。恢复瓷体的外形需以牙体解剖形态为基础。前牙首先要调整冠的唇面突度和牙冠长度、宽度,使之外形与同名牙对称,与邻牙相协调。调改唇颊面外形、近远中轴角和边缘、唇面发育沟形态时,先用铅笔把同名牙的相应形态描记出来,再参考打磨,恢复正常的外展隙和切缘厚度。后牙轴面调改需与牙齿的轴面解剖形态要求一致,并与邻牙协调。咬合面首先调整咬合关系后再仔细调改 面形态,形成正确的尖、窝、沟、嵴。用粗磨石修改外形,最后用细砂磨石形成光滑的抛光面。
恢复邻接关系时,将修复体在代型上就位,代型复位于模型上,利用红色咬合纸确认接触点过紧的地方,再用打磨工具进行磨除。外形修整完成后,修复体进行上釉,形成天然牙的光泽。
二、单冠瓷体的咬合调整
1.正中 位
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将 架在正中 位做上下咬合,若在个别牙尖上出现点状的咬合纸颜色,说明该点为早接触点,可用轮形石调磨。后牙有早接触点时,应视其所在部位适当地调磨。如早接触点位于上后牙舌尖的颊斜面和下后牙颊尖的舌斜面,可磨改相应牙尖斜面。若上后牙舌尖与下后牙中央窝之间或下后牙颊尖与上后牙中央窝之间有早接触点,磨改的原则为:如牙尖在正中 位及非正屮 位均有早接触点,应磨改有早接触的牙尖,如牙尖在正中 位有早接触点,而在非正中 位无早接触,则应磨改有早接触的中央窝。
2.非正中 位
在正中 位的咬合调整合适后进行。
(1)前伸 的调磨:
将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调节 架使上下前牙由正中 位移动为上下切缘相对时,可出现以下情况:
1)前牙有早接触,后牙无接触时,可磨改上前牙切缘的舌侧斜面及下前牙切缘的唇侧斜面,使磨牙达到接触。
2)后牙有早接触点,前牙无接触时,可磨改上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或相对的下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即可达到前伸 平衡。
(2)侧向 平衡的调磨:
将咬合纸放于上下牙之间,将 架由正中 位向左侧或右侧移动,分别记录下早接触点而加以调磨。工作侧有早接触点,平衡侧无接触时,若颊尖为早接触点,则可磨改上后牙的颊尖,若舌尖为早接触点,则磨改下后牙的舌尖,若颊舌尖均有早接触点,则磨改上后牙颊尖及下后牙舌尖;平衡侧有早接触点,工作侧无接触时,则磨改上后牙舌尖的颊斜面、或下后牙颊尖的舌斜面。
(张 蕾 郭松奇 骆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