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胃痛的中医治疗体会

胃痛,又称胃脘痛,有关分型论治,文献报道不一。现根据个人实践体会,结合病例分述如下,错误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一)脾胃虚寒、寒饮上逆,治宜温而降之
病例一:
廖某,女,45岁。1973年1月17日初诊。胃痛史10余年,曾多次合并出血,经某医院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每年冬季胃痛加剧。一直用中西药治疗罔效。诊见痛则呕恶,呕出为胃内容物和涎水。嗳气吞酸,纳呆头晕,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脉缓弱。此为中焦虚寒,寒饮上逆。治宜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佐以行气止痛。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大枣、法半夏各10g,生姜20g,党参15g,木香(后下)、砂仁(后下)各6g,白术12g,黄连1.5g,3剂。
1月21日二诊:
药后呕吐大减,胃痛减轻,嗳气吞酸已解,纳食略增。继用上方去黄连,干姜易生姜,3剂。
2月1日三诊:
诸证大减,上方续进9剂,诸证悉平。仅时有轻度头晕,后用黄芪建中、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巩固调治。一年后追访,胃痛未再发作。
按语:
脾阳虚弱,寒自内生,水饮内停,使脾升胃降失常,气机不利,而有虚、寒、痛、逆,故治疗应以温、补、降、通之法,温阳而散内寒,降浊而蠲水饮,宣通以利气机,以恢复脾胃的受纳运化、升清降浊之功,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其温中补虚散寒,降逆止呕,使多年顽疾得到缓解,后以黄芪建中汤类善后。
(二)湿阻脾胃,宜苦燥温通
病例二:
常某,女,47岁。1976年3月上旬初诊。因眩晕,呕吐,胃痛年余,在某院诊为梅尼埃病、冠心病和慢性胃炎,一直中西医治疗未效。就诊时见眩晕,呕吐每在转侧和体位改变时加重,胸闷恶心,食少脘痛,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症属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逆。先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湿祛痰,升清降浊。继用苓桂术甘汤、陈夏六君子汤等治疗,眩晕、呕吐缓解,纳食增加。但仍见胃脘胀满而痛,恶心,大便滞下,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此为湿阻脾胃,健运失司。治以除湿散满,健脾益胃,行气止痛。方用平胃散加减:苍术、川厚朴、神曲、香附、高良姜各10g,陈皮5g,白术12g,砂仁(后下)6g。胃脘胀满解后,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共调治2月余,胃脘痛消失。
按语: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滞则脾阳受困,气机不利,以见胃脘胀满疼痛,食少;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此为湿浊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之症。故治疗应燥湿醒脾以通利胃肠气机,选用平胃散加减最为合拍。本型忌用腻滞苦寒之药,腻滞则滋湿助胀,苦寒则重伤胃阳。因甘草壅滞,凡腹胀甚者不宜用或少用。另湿浊内盛时即使中气不足,只能通而补之,不宜早用党参之类补而壅气,有碍湿化,可用二术之健脾燥湿为妥。待湿浊化,腹胀减,厚腻之苔转薄,便用香砂六君子汤类,益气健脾以旺盛胃肠功能。脾胃阳虚甚者可加干姜、小茴香、胡椒之类以温运脾阳,加强化湿之力。
(三)肝气犯胃,治肝以安胃
病例三:
陈某,男,42岁。1987年7月初诊。胃脘及右胁下隐痛7个月,于某医院经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见胃脘胀满,按之较舒,嗳气频频,口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横逆犯胃,治以疏肝理气安胃,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青皮、枳壳各10g,甘草5g,砂仁(后下)6g,白术12g,3剂。
7月中旬二诊:
服上药后,胃痛未减。细审脉证,诊断尚当。继用上方加黄皮根30g,6剂。
8月下旬三诊:
胃痛已缓解,仅在情志不舒时偶有隐痛。原方再服6剂,胃痛月余未发。近因饮食不节,胃痛又作,并有嗳酸泛恶,大便滞下,舌质边尖红,苔薄黄微浊,脉弦带数。此为肝气化火,兼有酒食内积。治以疏肝泻热,兼消食积。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青皮、枳壳各10g,白芍15g,丹皮、黄连各6g,吴茱萸1g,黄皮根30g,山楂12g,6剂。
9月上旬四诊:
胃痛已除,尚见纳食欠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以益气健脾和肝,方用四君子合芍药甘草汤加黄皮根、白及。隔天服1剂,连服20余剂。每天早晚各服甘草末6g,蜜糖水调服。于1979年6月在广州某医院进行胃肠钡餐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按语:
肝气有余,克伐脾土,常为胃痛的致病因素。治疗应以平肝为主,故方用四逆散加香附、青皮等,共奏疏肝解郁缓急舒挛,使肝气得宣,胃痛自平,方中黄皮根,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笔者对肝胃气痛,常单用黄皮根30g煲瘦猪肉内服,连服20天,每可获效。对肝气化火,酒食内积,可用化肝煎合左金丸以疏肝泄热。据研究证明甘草、蜂蜜有保护溃疡面之用,故常服有加速溃疡愈合之效。但对湿盛、脘腹胀满者,则有甘壅滞气之弊,自当慎用。
(四)病久入络,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活血祛瘀
病例四:
刘某,男,52岁,1973年3月上旬初诊。胃痛史8年,反复发作,曾多次合并出血而住院治疗。经某医院两次胃肠钡餐透视均诊断为胃溃疡。症见剑突下疼痛,拒按,食后更增剧,痛甚时自觉剑突下有一鸽蛋大的肿物,曾两次呕吐咖啡样物,大便带黑色,大便化验潜血(+++),舌质淡红,舌边有瘀斑,脉涩。此为久痛入络,气滞血瘀,治宜活血通络,行气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赤芍、当归、川芎、延胡、五灵脂、台乌、槟榔各10g,红花3g,丹皮、木香(后下)、甘草各9g,3剂。
3月中旬二诊:
服第一剂约1小时左右胃痛增剧,半小时下大量黑色黏糊状大便,胃痛顿减。瘀血已减,改以缓攻,用丹参饮加减:丹参20g,檀香(后下)5g,砂仁(后下)6g,当归、白及、延胡各10g,三七末(冲服)3g,6剂。
3月下旬三诊:
服上方后仅间有轻度刺痛,剑突下之肿物亦已消失,但大便仍黑,有头晕,唇色较淡,舌质淡,脉细弱。此为气虚血弱,瘀血未清。治宜益气养血,温脾摄血。方用黄土汤合参附汤加田三七,3剂。
四诊:
服上药3剂,黑便消失,但大便烂,胃纳欠佳,瘀血已清,脾气未复。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四君子汤加黄芪、鸡内金、小茴香、砂仁。
上方加减调治2月余。胃痛已解,纳食增加,精神较充沛。后胃痛一直未发。
按语: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胃痛日久入络,导致气滞血瘀。治则宜理气化瘀。大致体质较壮者,选用膈下逐瘀汤,屡用有效。久病体弱,或瘀血较轻者,则用丹参饮加味,其效亦著。若合并出血急而多者,可先用高丽参补气固脱。久病体弱或反复出血,以致气虚血弱者,亦可适当选用高丽参益气扶元,对防止胃痛的复发,确有一定的作用。
(五)虚热内蕴、耗伤胃阴,宜滋养胃阴
病例五:
王某,男,46岁,1982年7月18日初诊。胃病史5年多,经X线和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半月胃痛频作,见灼热、嘈杂、善饥,口苦干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此为胃中虚热,灼伤胃阴。治以滋养胃阴为主,佐以清热通便。处方:白芍20g,麦冬、石斛各15g,生地30g,丹皮、川楝子各12g,甘草6g,大黄(后下)5g,3剂。
7月22日二诊:
药后胃脘痛明显减轻,大便已通。但胃脘部仍有灼热感,口干,舌质红苔少,脉弦略数。仍以滋养胃阴为主。处方:沙参、石斛、麦冬各15g,甘草9g,丹皮、川楝子各12g,白芍、丹参各20g,5剂。
7月28日三诊:
胃痛3天未作,嘈杂、善饥等症缓解,舌质略红,苔转薄白,胃热已清,胃阴已复。继用下方调治,太子参、麦冬、玉竹、白芍、甘草、怀山药。经追踪,几年来胃病一直未作。
按语: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胃互为表里。胃中有热,灼伤胃液,必损脾阴。脾胃阴液耗损则升降运化失常,大肠失濡而无水行舟。因此,胃燥阴虚之证及腑气不通必会相继出现。治疗上应补其不足,滋养胃阴为主。
(六)体会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体验,若属以上证型的胃痛,依法治之,疗效可靠。此外,笔者还体会到对胃病主要症状恰当处理,往往对促进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会是:
1.疼痛
是胃病最需要解决的症状。总的来说,治以通法为主,但亦应辨证求因,忌见痛止痛,大抵虚则补而通之——补其不足,而补不能壅塞气机;实则泻而通之——泻其有余,通利胃肠气机;寒则温而通之——温散寒邪而通利气机;热则清而通之,但寒性收敛,故不能过用寒凉而致气机不畅。
2.反酸
反酸是胃病的常见症状。治之以治肝为根本。寒证者用吴茱萸汤,不仅有止痛、止吐的作用,而且又能止酸。笔者还喜用左金丸,并根据寒热配用药量,其效果颇佳。一般属寒者,吴茱萸的用量为黄连的6倍,夹热者则黄连的用量为吴茱萸的6倍。这是根据«黄帝内经»“辛胜酸”的原则,并与苦相合有辛开苦降以制酸的作用。
3.出血
此是胃痛的常见并发症,治疗应分清寒热虚实。实证、热证宜清热凉血以止血,如犀角地黄汤之属;虚证、寒证宜益气温脾摄血,如黄土汤之类。对便黑不止,是内有瘀血,则加入田三七,有助化瘀止血之力。乌及散(乌贼骨、白及)对胃出血有较好止血效果,且对各型出血都有止血作用。根据血见黑则止,对胃出血,亦可适当加入炭类止血药,如地榆炭、棕榈炭、蒲黄炭等。其中地榆对溃疡有直接的收敛作用,白及有生肌作用,两药既能止血,又有助于溃疡愈合,故为笔者常用之药。
4.呕吐与反胃
当胃痛剧烈,伴有幽门痉挛,或当幽门因瘢痕收缩而发生幽门梗阻时,常有呕吐或反胃。属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者,用旋覆代赭汤,每有良效。特别对嗳气不除者其效更佳,属胃寒者则用吴茱萸汤疗效确切,胃虚热呕吐则用橘皮竹茹汤,比较适合。
(本文原载于«新中医»198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