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理论框架
第一章 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述要
第一节 理论构建
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理论是笔者多年学习中医,结合临床实践,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而形成的临床辨证方法,是对中医辨证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五运六气理论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学术思想,以天地人之气相感,探讨天地人之变与化,不正常的交感变化使人产生疾病,反映于人的脏腑经络、三阴三阳、气血阴阳变化,表现寒热虚实等系列病理反应,归之于病脉证象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辨天(运气)
应用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表现。包括辨岁运、辨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并根据其相互关系,结合标本中气理论,探讨天体运行所产生的气令特点对人体生理和疾病所产生的影响。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年气化特征,还应将运与气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分析,称为运气相合。
(一)辨岁运
运气理论认为,以六十年为一甲子,每年岁运各有不同,又称中运。中运说明全年天时气令特点,反映的是年与年之间的差异,以纪年的天干所化之运来表示,根据年干阴阳属性的不同,中运有太过、不及、平气之分。不同的岁运对人体和疾病产生影响。
天干与五行相配,形成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地支与三阴三阳、六元相配属,形成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岁运包括太过、不及、平气三种情况,称为“五运三纪”。岁运对全年的气令和人体气化产生影响,临床辨证要结合每年的岁运特点,结合临床实际表现灵活辨证。《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根据运气理论确定岁运,看岁运可能对人体疾病产生的影响。以甲己年为例,《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甲己之岁,土运统之。”说明甲己之年为土运,这两年湿气会对发病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体易发生与湿相关疾病。
根据五运三纪,分辨岁运之太过、不及和平气。五运三纪是指岁运之中按木、火、土、金、水归纳一年五时之主运、客运的正常与异常变化,根据天干属性进一步分辨太过、不及、平气。平气表现出平和的气令变化,民病受天气影响较小;太过、不及之年气令变化较大,对人体发病则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辨每年之岁运,以辨其太过,不及之变,则病症可见。
1.辨岁运太过
太过有五:《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太过之年,各有特点: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以岁木太过为例:“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之年,风气流行,木乘土,则脾胃易受邪气;岁木太过之年,侮金太过,燥金成为复气,故可有燥气为复。
再以“发生”之纪说明五运太过的辨病证方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发生之纪,是谓启軙,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其动掉眩巅疾,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其象春,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脏肝脾,其虫毛介,其物中坚外坚,其病怒,太角与上商同,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发生之年,叫做启陈。土气疏松薄弱,草木柔软舒展,阳气布散到四面八方,阴气也随之发挥作用,生气淳厚,万物欣欣向荣。木运的化物作用是生,其气秀美,职责发散,万物表现为条畅舒达,风和日暖,美丽奢华,推陈出新;气象变化则狂风振摇,拔倒折断树木;病变可以引起人体震摇、颤动、眩晕等巅顶部的疾患。岁谷是麻、稻,在畜类与鸡、犬相应,在果类是李、桃繁盛,青色、黄色、白色的植物繁茂,五味以酸、甘、辛纯正,与春季相应。在人体经脉与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应,在五脏与肝、脾相应,毛虫、介虫生长旺盛,内有硬核、外有坚壳一类的果实收成好,病发易怒。太角之岁,如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则金气克制木气,与上商相同;如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木生火,火气上逆,在人体病发呕吐、泄泻。木气太过,金气来复,发生清凉急切的景象,甚至表现为肃杀之气,清凉之气持续来临,草木凋落,邪气伤肝。
2.辨岁运不及
不及有五:《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寒雨害物……脾土受邪……心气晚治,上胜肺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
以岁木不及为例说明。《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木运不及之年,金乘木,燥金之气就会大规模流行,木的生发之气不能按时到来,草木生长繁荣的时间会晚,燥金之气肃杀太过,会使坚硬树木的枝条干枯,柔软树叶干卷,天上的金星与之相应,分外明亮。人们多患中焦清冷,胁肋疼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等病症。时有凉雨,与天上的金星相应,分外明亮,青色谷物减产。如果逢阳明燥金司天,木之生气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草木再度繁荣,生长过程急速,与天上的金星、土星相应,显得格外明亮。青色植物会过早地凋落。金气太盛,火气来克制报复它,出现炎热的暑气流行,湿润的万物变得干燥,软弱柔脆的草木枝叶枯焦,但是又从根部重新长出枝丫,同时开花结果。人们多患发热恶寒、疮疡、痱、疹、痈、痤等病症,与天上的火星、金星相应,金星变得昏暗,火星分外明亮,白色的谷物减产。白露提前下降,收敛肃杀之气流行,寒雨连绵,损害万物,味甘色黄的谷物,遭到虫害。在人体中,脾土受到邪害。金气太盛,火气来克制报复它,赤色植物生化较晚,心火旺盛的时间也较晚。火气制约金气,白色植物受到抑制,谷物也不能成熟。人们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病症。与天上的火星、金星相应,火星明亮,金星昏暗。
3.辨岁运平气
平气有五:《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岁运平气有三种情况:①运不及而得助:阴干之岁,得岁支与之属性相同的司天之气之助可平。如癸巳年,癸为火运不及,得巳火之助,转为平气。②运太过而被抑:阳干之岁,受岁支与之属性相克的司天之气的制约可平。如戊辰年,戊为阳火,但辰年太阳寒水司天,水克火,转为平气。③干德符:初运之始,若交运时刻之年干、月干、日干、时干相合,也可转为平气,称“干德符”。平气之年表现出平和的气令变化。通过辨每年之岁运,观察气令变化对人体发病的影响,则病症可见。
(二)辨五运
中医运气学理论根据天地的运行规律又分五运,五运的本质源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五运按所主时间及变化周期分为主运、客运。主运反映一年五季的常规变化,以木、火、土、金、水为序,以角、徵、宫、商、羽五音建运,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岁岁如此,居恒不移;客运用以表述各年五季气令变化的特殊规律,其序以年干所化之运为初之运,按五音相生之序,太少相间,推移五步,以十年为循环周期,年年不同。五运主客变化对人体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除要考虑主运、客运自身特点之外,还要考虑主客关系及其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
(三)辨六气
六气的内容主要包括主气、客气,其本质可能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宇宙能量与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影响。主气代表一年时节气象的常规变化,以五行相生之序,始于厥阴风木,顺次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终于太阳寒水,固定不变,年年无异;客气代表一年各个时节气象的特殊变化,客气六步的次第,以年支所化之气为司天,位在三之气,其余各步按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之序顺延,周而复始。特殊年份可以有迁正、退位及升降不前之变化。六气主客对气令和人体发病有很大的影响。
(四)客主加临
将客气六步分别加在主气六步之上,称“客主加临”,以推测当年各步的气化特点。《普济方·五运六气图》云:“以客加主,而推其变。”客主加临之间的关系对人体发病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
1.相得与不相得
相得:客主同气或相生,气令平和,不易发病。不相得:客主相克,气令反常,容易发病。《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2.顺逆
顺:客主相生或客胜主。顺则不易发病。逆:主胜客。逆则容易发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主胜逆,客胜从”。
3.二火相加
如果客主二气分别是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君火、相火相加称为二火相加。
顺:君火加临相火(主气)之上,即少阴君火为司天,主气三之气为少阳相火。逆:相火加临君火(主气)之上,即二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加临主气少阴君火。《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君位臣,指少阴君火为客气,少阳相火为主气,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之上;臣位君,指少阴君火为主气,少阳相火为客气,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之上。二火相加对气令变化和人体发病具有很大的影响。
(五)司天在泉
六气中司天之气为天气,在泉之气为地气,其左右各有二间气。辨天之六气即辨司天之气和其左右二间气,以司天之气为主;辨地之六气以在泉之气为主。六气司天、在泉,六气主客之间相互作用对人体疾病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此相关。司天主管全年的气化,以上半年为主,在泉亦主全年气化,以下半年为主。司天、在泉纪岁,间气纪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应,气交主之,岁纪毕矣。”
1.辨司天
以太阳司天之政为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泄血溢。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三之气……民病寒……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可见,太阳司天之政,寒气影响人体,易发寒湿之病,在初之气,因主气为厥阴风木,风寒合德,易发瘟疫,结合客气、客运,则会变发不同的疾病。司天太阳寒水会影响全年的气令变化,以上半年为主,疾病的发生与之密切相关。间气、六气胜复、郁发等辨病证方法与此相同,只不过司天纪岁,间气纪步而已。病、证(症)俱辨,治则治法明,药食同法。
2.辨在泉
运气理论主要以在泉来论地气之化,不同的年份在泉不同,地气特点不同,对人体产生疾病特征不同。
以阳明在泉为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暝。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大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阳明在泉的年份,燥气淫胜,雾气迷蒙,昏暗不清。病发呕吐、味苦、常常叹气、心胸与胁肋部疼痛而不能侧,严重的出现咽干、面色晦黯、皮肤干燥无泽、足部外侧发热。在泉也会影响全年,但以下半年为主。
(六)标本中气
六气中又须辨标本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天气,为天之本气。以三阴三阳与之相配为气之标,与本气相互作用的气为中气,亦为标。标本中气通过六气与三阴三阳的从化关系,反映人的生理病理随着六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变化,因此,标本中气在运气辨证中也非常重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在临证实践中,当自然界显示风气流行时,中气是少阳相火,厥阴从乎中气,出现少阳相火的特征,故从相火论治;当出现燥气流行时,中气是太阴湿土,阳明从乎中气,出现太阴湿土的症状,故从太阴湿土论治;当出现热气流行时,从乎本气,从热论治;当出现湿气流行时,从乎本气,从湿论治;当出现少阴君火、太阳寒水之象时,从本从标,根据寒热不同表现,从寒、热论治。明标本中气,诊之无过,用之不迨。如2017年(丁酉)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厥阴风木,五运主客皆为少羽,时值五之气之中气,临床患者多伴有太阴湿土之象,舌苔多见白腻,体现了阳明从乎中气的特点,临证多从湿土论治;2018年(戊戌)二之气,岁运太徵,太阳寒水司天,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阳明燥金,但许多患者不显燥象,而表现出舌苔白腻或黄腻的寒湿或湿热之象,其湿象一方面与太阴湿土在泉有关,更重要的是阳明燥金从乎中气太阴湿土的原因,以此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七)五运六气胜复
五运六气有胜复。胜指胜气,指本运和气的偏胜。复指复气,是指偏胜之气的所不胜之气,即制约偏胜之气的气。
岁运的胜复规律是气令自稳调控的自然现象,有一分胜气便有一分复气,复气的多少依据胜气的多少而定,微则复微,甚则复甚。《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胜则复,无胜则否。”《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五运胜复
(1)太过之年,或同化或来复:
太过之年,岁运之气为当胜之胜,若其不肆威刑,胜而不失常令,则所胜之气被同化。《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2)不及之年,有胜必复:
岁运不及,所不胜之气乘其不及,不召自来,恃强凌弱,当此之时,其自身的防御能力则减弱,则必然受到其不胜之气的报复。《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
胜气、复气是相对而言的,正常情况下,胜气亢,复气则来制约胜气,胜已而复,复已而胜,当胜气衰退,复气自然也就会终止。
2.六气胜复
六气有主气、客气之分,主客上下加临共同影响气化。
(1)主气:
胜复承制是自然界气化的正常规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主气为一年中六个阶段正常的主时之气,但其淫胜亢害,也会影响气令变化,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2)客气:
客气运行于天,分为六步,动而不息,每岁右迁,六年一个小轮回,客气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只可能在其主时之节的过亢才会有复气的可能,所以客气的胜复通常也不会表现出来。
(3)客主之间的胜复:
主气静而守位,客气动而右迁。客气与主气之间上下加临,必然会遇到相胜的时候,但这种相胜关系是短暂的,因为不论主气还是客气都有自己相应的时位,时位一过,这种相胜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客主之气,胜而无复。”
3.胜复之变
胜复是自然气化的自衡机制,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气候的灾变及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当这种自衡机制自我调节失常,其相对平衡的状态被打破时,则自然气令变化剧烈,甚至发生灾变,影响人体则有发生疾病的危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的胜复之变就有司天、在泉淫胜、邪气反胜、司天邪胜、六气相胜、六气之复、客主之胜复为病等多种情况。
4.胜复之用
(1)推断病情发展:
根据胜复规律推断疾病的预后和发展。《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2)指导疾病的治疗:
把握五运六气的胜复规律,指导临床治疗。胜气来临,至极人会生病;病气郁伏,复气就开始萌生;复气来临,是在胜气达到极点时开始发作;在复气所主时令会很厉害。胜气有轻重,复气也相应有多少;胜气和缓复气也就和缓,胜气不足的复气也就不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又云:“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
(3)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胜复规律做出预防。
(八)郁发之气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探讨了五运郁发,论述的是五运太过、不及的极致状态。五郁:指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五运之气被胜气抑制后,郁而过极而发,称“郁发之气”。岁运太过,其所胜之气郁发,如岁金太过则制木,木气郁极而发,称为“木郁发之”。
以土郁为例说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䐜,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土气被木气过分抑制,土气被郁超过极限而成为复气发作:山岩峡谷震动,雷鸣气腾,尘埃飞扬,天昏地暗,一片黑黄。湿气上蒸化为白气,暴风骤雨降落于高山深谷之间,大雨落在岩石上面四处飞溅,洪水暴发,河水泛滥,山川、原野一片汪洋,汪洋之中的土丘、山岗好似牧马奔腾。复气发作,湿土之气敷布,天降时雨,万物生长收成。云气奔向降雨之处,霞光环绕着朝阳,山河之间出现雾霾,这是土郁发作的前兆,其时为四之气,太阴湿土主气。若见到云气横于天空山巅,或聚或散,忽生忽灭,浮游不定,便是土郁将发之先兆。
郁发规律:
①郁极而发。②发作时间:常与当年六气六步有关,如土郁之发常在四之气,木郁之发没有固定的时间。③郁发而微甚:运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重,徐者为病持。
治则: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为郁甚致人体为病而设。木郁达之:金乘木而郁,疏通畅达肝木是治标不治本,从本应畅达宣发肺金之气,以缓解被郁之肝木;肝木郁久而发,则木乘土,除了疏泄肝木,还要注意扶助脾土。火郁发之:水乘火而郁,泻水,发散火邪。土郁夺之:木乘土而郁,夺木之旺,泻土之壅也。金郁泄之:火乘金而郁,疏金之气,泄火之炎。水郁折之:土乘水而郁,泻土气,下水气。
(九)运气脉
五运六气对人体脉象是有影响的,运气理论探讨了天地之气、四季阴阳变化对脉象的影响,提出了不应脉等理论,是中医脉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五运六气的变化通常不在人之脉象表现。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因此,我们在辨天、地之气变化时,不以脉辨为主。
六气到来的脉象在人体是有所表现的:厥阴之气到来时脉象弦,少阴之气到来时脉象钩,太阴之气到来时脉象沉,太阳之气到来时脉象大而长,阳明之气到来时脉象短而涩,少阳之气到来时脉象大而浮。六气到来,脉象调和,是无病的平脉;六气到来,脉象过盛,就是有病的表现;六气到来,出现相反的脉象,也是有病的表现;六气到来,相应的脉象不显,也是有病的表现;六气未到,而相应的脉象提前出现,也是有病的表现;三阴主时见阳脉、三阳持时见阴脉,阴阳之脉象易位,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四时气候的变迁,人体脉象会有变化,一般来说春脉无沉象,夏脉无弦象,冬脉无涩象,秋脉无数象。春脉过于沉是病脉,夏脉过于弦是病脉,冬脉过于涩是病脉,秋脉过于数是病脉,脉象掺杂互见的是病脉,气候未去而脉象先去的是病脉,气候已去而脉象未去的也是病脉,脉象与气候相反的则是病危的死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不应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所以,在五运六气辨证时,应明脉之应与不应,以助病证之辨。
(十)运气相合
五运、六气相互结合,以分析每年的气令变化特点,才能全面推求一年气化的正常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根据中运与司天、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之异同,运气相合分为运气同化、运气异化、平气三类,通过运气相合可以对疾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辨证。
运气同化:
五运六气同类化合,共有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五种情况。运气同化之间没有克制胜复关系,气令有可能因此而形成单一的气令偏胜,而致“亢则害”的严重后果。《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运气异化:
指岁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不同的年份。运气异化分运盛气衰(小逆、不和)和气盛运衰(天刑、顺化)。
平气:
指该年之运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平气有岁运太过被司天所抑、岁运不及得司天之助、干德符三种。平气之年气令平和,流行性疾病较少,发病较为单纯。
关于平气、太过、不及之年的论述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但《黄帝内经》中没有具体论述观平气之方法,观平气之法为后世根据王冰《玄珠密语》整理。
(十一)综合分析
辨明岁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客主加临、逆从胜复、郁发关系等,综合运气相合,凡不合德化政令者,则为邪害,成为发病因素。陈无择曰:“五运流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则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人。”
如有邪害,一般会相互存在,具有多种病机,临证要找综合作用后的主要病机,兼顾其他,原机活法。运气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辨机体制,临证还要考虑六腑、经络、气血阴阳及各种致病因素。
运气用药,要考虑寒热虚实、生克乘侮,药用四气五味,参以功效主治。大道至简,不要过于繁杂,思辨要全面,应用要简单,结合运气和发病特点,明辨发病之机。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应当掌握其辨证思想,灵活运用。运气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有重要的影响,但疾病的发生不能唯运气而论,疾病与社会、心理、体质、饮食、生活环境、意外等各种因素相关,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五运六气,针对疾病、病证、病机、病性、病位、病势、病因等,结合体质、运气、发病时间等因素,辨气血阴阳之失调,虚实之所起,气机之逆乱,灵活准确选方用药。
科学辨证地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黄帝内经》给出了明确答案,历代医家已经做出垂范。《素问·疏五过论》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二、辨地
不同的方位、地域、同一地方的高下不同,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影响都有不同。
(一)辨五方地域
中医理论以五行理论与五方相配,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不同,人的体质、性情多有差异。因此,我国不同省份,不同的地区,同一疾病,临床辨证亦有所不同。
以北方为例。北方天气寒冷,天寒生地水,地水生咸味,咸味养肾精,肾生骨髓,髓生肝木。在天表现为寒冷,在地表现为水,在人体表现为骨,气性坚硬,在五脏表现为肾。天地凛冽,寒风刺骨,阳气闭藏,显露黑色,万物清肃,鳞虫繁殖旺盛,冰雪冷静,时令严寒。如有变化,北风凛凛,冰天雪地。用咸味以养肾,志生恐惧,过于恐惧伤肾气,思虑可以制约;寒气伤血,可以燥制约寒气;过食咸味伤血,以甘味制约。《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中医理论认为,西北方的阳气不足,所以北方寒而西方凉;东南方的阴气不足,所以南方热而东方温,这是因为阴阳之气,天地高下,有太过不及的区别。东南方属于阳,阳气自上而下降,所以南方热而东方温;西北方属于阴,阴气自下而上升,所以北方寒而西方凉。因此,天地有上下,气候有温凉,高处气寒凉,低处气温热。所以,人们遇到寒气发生肿胀,遇到温热之气发生疮疡。肿胀用温通之法可除,疮疡用清热发散可愈。这是人的肌腠开阖的规律,是气之太过与不及所造成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人秉地气有所不同,辨病辨证亦有不同。
(二)辨高下
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域高下不同,对人体的体质、发病甚至寿命都会有影响,辨证亦有区别。高山之上,气偏寒凉;地势低洼,相对温热。寒凝气机,多气血不畅;温热易助心火,皮肤生疮。地势高的地方,阴精上奉,人们多长寿;地势低的地方,阳精所降,人们多短寿。地势高低相差的程度不一样,对人们寿命影响的大小也不同。高低差别小的,寿命长短的差别也小;高低差别大的,寿命长短的差别也大。《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在治疗和养生方面,西北方天气寒冷,发散外寒,顺应天气而养;东南方天气温热,收敛阳气,温食以养。同一种疾病,不同地理,治疗方法不同,这就是同病异治。所以说,在天气寒冷的地方,顺天以寒凉养生,如发病要温阳散寒;在天气温热的地方,顺天用温热食物养生,如患病要使阳气固守于内而不外泄。养生延寿要顺应天气,可以使人体气化调和,气机顺畅。《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
(三)辨九州
古代中国,把不同的地域分为九州,战国邹衍创大九州学说,九州即神州、次州、戎州、弇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尚书·禹贡》称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为禹区划的九州。后世多以《尚书》九州与九宫相配,邹衍大九州更符合《黄帝内经》时代。当今则以不同的省份、地区划分地域,临床辨证可以不同的地区,参考古代九州区划,与九宫相应。《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委和之纪……其病摇动注恐……眚于三……伏明之纪……其发痛,其脏心……眚于九。”三、九等数为九宫之数,应于九州,其辨病证不同。
三、辨人
天地之阴阳,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可致人生病,人感受天之邪气,应于三阴三阳,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正邪交争,反映出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应于天地,变见于人,在人则辨病脉证。《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总结历代医家认识:辨人包括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物质基础、三阴三阳、升降出入、开阖枢等。
(一)性别、年龄
不同的性别,发病特点不同,与男女体质和气血盛衰有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不同的年龄与疾病的发生也有影响的,如《灵枢·天年》指出:“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二)体质辨证
中医体质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通天》云:“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平和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灵枢·营卫生会》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老者其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当代中医体质学快速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融生物学、人类学、人体的差异规律及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系等问题为主要内容。体质与先天禀赋、后天营养密切相关,人生之后,如患疾病,要充分考虑体质因素。
我们总结了中医体质辨证的的六个内涵:
1.象体质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九种。笔者把九种体质定义为中医象体质,是以人体的各种表现归纳九种象的类型。
2.形态体质
《灵枢》提出了五态人。《灵枢·通天》云:“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还提出了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五行理论,把人分为二十五种体质形态。笔者把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体质定义为形态体质,是以人体的某种形态来分类人体不同的体质。
3.年龄体质
不同的年龄体质不同。《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4.运气体质
即运气影响所形成的人体体质。对于运气体质,《黄帝内经》有论述。如《素问·厥论》云:“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不同的体质在不同的时期对发病可能有特殊的易感性。如痰湿体质的人,如遇土运太过的年份,或太阴湿土为主要运气表现的节气,都易发病。
在运气体质辨证过程中,有以出生日的干支来推求其体质与发病,其理由是人出生时体质受到运气因素的影响。除了要考虑出生时的运气影响,应该进一步推求其受精时的运气因素,还有十月怀胎过程中,每个月的运气都会对相应各个脏腑器官的发育产生影响;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运气体质基因都可能会对运气体质的形成有关联,体质还与遗传、情志、社会、发病时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不能唯出生日的干支来推求体质与发病。
5.环境体质
不同的地域环境对体质的形成有影响。《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 。故导引按 者,亦从中央出也。”
不同地域的人相貌各异,同一地域的人相貌相似,也可以说明地域对人体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6.精气体质
即遗传体质。人的体质主要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禀赋于父母的精气化合,禀天地之气,合而成人,这是中医体质学不能忽视的研究内涵。《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万物化生,源于天、地和形气相感,三生万物。植物的化生源于天气、地气和自然传播的种子;无腿和双肢动物产生于天气、地气和排卵;四肢动物产生于天气、地气和精卵结合;人的产生源于天气、地气、精气(精卵结合)。万物是由于天地之气交感所化生,人的生命与天地四时气化密切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天地合气、六节分都是万物化生的必要条件。
(三)辨物质基础
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精气血阴阳,藏于形体,显于神机。针对人患病后精气血阴阳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是基于人体的辨证论治模式。在这个层次上,不是辨气血阴阳津液疾病,而是探讨人体的生命活动物质基础,通过调理人体的精气血阴阳,达到气血顺、阴阳和的目的。从而通过人体自身的气血阴阳调和而去防病、治病。
(四)三阴三阳辨证
人体的三阴三阳,指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组成人体六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是以三阴三阳为辨证基础。《伤寒杂病论》三阴三阳是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是对《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的继承和发展,有其深层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的六气,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三阴三阳辨证是人体辨证的深入,涉及升降出入,开阖枢等理论,将人体荣卫气血、阴阳津液的物质基础进一步细化,与脏腑经络相对应,构成了人体动态的辨证论治体系。
(五)辨升降出入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临床辨证要重视气的升降出入。
(六)辨开阖枢
开阖枢是人体三阴三阳之气的出入离合运动过程,是六气运行过程中六经的开阖枢状态。人体之气分阴阳,阴阳之气各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之气流动分属六经之中。太阳经中之气为太阳,阳明经中之气为阳明,少阳经中之气为少阳;太阴经中之气为太阴,厥阴经中之气为厥阴,少阴经中之气为少阴。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之中,三阴三阳之气,则同时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阴阳相伴而行,外为阳,体现三阳之离合: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内为阴,体现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开时,厥阴为阖;阳明阖时,太阴为开;少阳、少阴则起到枢机作用,实现阴平阳秘的动态运动;阴阳之气循环运动,气里形表而相成。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言:“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说明人之三阴三阳之气循行于三阴三阳经脉之中,阴阳相属,阴阳气相贯,三阴三阳气之离与合,六经以开阖枢的形式,六气产生出入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保证,开阖枢不利,则发生疾病。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说明三阴三阳经的受邪过程是先阳后阴,先三阳后三阴,这是因为阳在表,阴在里的原因,如此我们便理解了三阴三阳的离合出入运动以及机体抵抗外邪的发病顺序,也理解了阴阳之气在经脉中的运行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
卫气亦有开合。《灵枢·卫气行》云:“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四、辨疾病
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病脉证”并治,辨病脉证原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辨疾病包括辨病史、病因、病象、病机等。
(一)辨病史
辨病史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
(二)辨病因
辨病因有内因、外因和其他因素。外因为邪,中医学邪的概念称为六淫,为六气之异常变化,乃风寒暑湿燥火亢而为邪。《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内因是人体体质、气血阴阳、三阴三阳、升降出入、开阖枢等的变化。其他因素如情志、饮食劳倦、生活不节、房事过度、外伤、虫兽咬伤、瘟疫戾气、环境污染等。
中医病因理论肇源于《黄帝内经》,传统中医学有“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明确提出三因辨证见于《金匮要略》,发展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我们提出了“九因学说”,其内涵如下:
1.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四时、一日温差所形成的寒热邪气等,直接侵害人体而引起发病,属于外感,包含了细菌、病毒等西医学的认识。
运气因,是指因为五运六气运动而形成的发病原因。包括天地六淫、疫疠等乖戾之气,属于自然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素问·五运行大论》云:“风伤肝……热伤气……湿伤内……热伤皮毛……寒伤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五运六气因素可以成为人体发病的诱发因素,为外因。运气因与外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运气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直接侵害人体而发病则为外感;如果因运气原因而影响人体疾病的加重或发生,是为诱因;急性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戾气等则为主因。
2.伏邪
指藏伏于体内待时而发的各种邪气。伏邪可以是六淫之邪,也可以是各种毒邪,也可以是体内的各种病理产物,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郁伏而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云:“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张仲景首次提出了“伏气”病因。清代《王氏医存》指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
3.内伤
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内环境的异常代谢,如痰饮、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机体脏腑功能低下或紊乱如衰老、更年期等;西医学肿瘤,是各种内在原因导致的病理结果,其存在于机体之内,可以转移到其他部位,又成为内在的发病原因。
4.情志
外在刺激、性格、社会关系、工作压力、社交中的人际关系等。七情既可以由外在刺激而引发内在气机逆乱,又可以因五脏而化生。《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5.饮食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醉酒,饮食不洁或食物过敏,水污染,饮料、食品添加剂,激素喂养动物,植物化肥农药残留等。
6.劳倦
运动、劳作引起的过劳,房劳过度,过于安逸(不活动)等因素。
7.禀赋(遗传)
包括各种体质因素,性别、年龄的差异,遗传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家族病等。
8.环境
污染,不同地域,地势高下,居住房屋,家居,异常气体等。
9.其他
虫兽,金刃(刀枪子弹),溺水,跌扑,车祸,烧伤,冻伤,药物过敏,寄生虫,毒邪及各种意外等。
(三)辨邪正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异常变化,侵害人体致发病为邪;机体的免疫能力及抵抗外邪的作用为正。
正气与邪气交争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之所以能侵害人体而发病,是因为正气虚弱,抗邪无力。人体正气强,气血阴阳盛,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不能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严格按照《黄帝内经》理论,应该为“真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离合真邪论》云:“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当人体正气不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卫外不固,外邪可乘虚而入,或引发内邪,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云:“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四)辨病象
病象包括症象、色象、味象、舌象、脉象、运气象等。
症象即症状表现,我国在远古即有疾病症状的描述,《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的疾病症状,有些地方甚至以辨症论治。
色象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五色之辨对认识疾病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味亦是体内的外在表象,通过五味之象,可以测知脏腑病位。《素问·五脏生成》云:“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舌象首见于《黄帝内经》,由后世医家丰富发展起来。《素问·刺热论》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舌质多体现人体之本象,如体质、精气血阴阳、五脏之象;舌苔多体现人体之标象,如运气因素、外邪、六腑之化象。
脉象理论在中医学的缘起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为血之府也。”《伤寒杂病论》云:“脉为血气之先见。”当代人结合现代科学,将脉象扩大应用,可能是对中医脉学理论的发展。我们的观点是遵循传统脉学思想,梳理历代脉学经验,沿袭传统脉象方法,体现传统中医特点。
五运六气也是以象为表现的,自然界气候、物候的变化都是五运六气象的反应,在人体也有明显的象反应,我们称之为“运气象”。如表现厥阴风木的六气特征,人体可有情绪波动,烦躁易怒;表现阳明燥金时,人可有口干、口渴的表现。
此外,中医理论中还有梦象和意象之辨,临证可以综合考虑。至于有人发挥卦象和数象,需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摒弃唯心,科学唯物。
综合中医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做如下归纳:
1.直观象
包括症、脉、舌、色、气味、听诊、触诊、叩诊等象的表现。西医学的触诊、叩诊所得之象属于中医切诊的范畴,听诊则属于中医闻诊范畴。
2.客观象
包括运气象、地域象等,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观察并分析。
3.微观象
指血、尿、便、痰等西医学化验结果,这些现代的检验成果可以作为中医望诊的内容,作为中医临床辨证的依据。
4.影象(像)
指X光、CT、MRI等西医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是我们借助了现代检查设备,可以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
5.思维象
意象、生辰象、卦象、数象等有待科学研究之象,除了意象,笔者临证多不用,在此提出,仅供学界探讨。关于意象,《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五)辨病机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代有发挥。病机十九条是六气之化之变之机,属于中医病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运六气因素对人体发病所产生的病机,我们也可称之为“运气机”。中医病机的内涵主要包括病位、病性和病势。
1.病位
即疾病发生的部位。《黄帝内经》对病位的认识有脏腑、经络、三焦、内外皮腠表里、卫气营血、阴阳、三阴三阳等,《伤寒杂病论》则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半表半里、六经等。辨病位就是推断疾病发生在人体的位置。
脏腑、经络辨证根据中医脏象理论。脏象理论肇源于《黄帝内经》,“脏藏于内而象见于外”,是通过外象以推求疾病所在的脏腑、经络的方法。
六经辨证是当代人对《伤寒论》的发挥,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两大类。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执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又曰:“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就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以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说明温热病由浅入深,病情轻重及病邪传变规律。
清代吴瑭提出三焦辨证,其在《温病条辨》中曰:“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指出温热病的发生规律是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终于下焦肝、肾,从浅到深,从上到下,从轻至重。
2.病性
即疾病的性质,可以阴阳寒热虚实温凉风暑湿燥火等统之。后世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基础上,提出八纲辨证,明代张介宾对八纲做了全面论述,《景岳全书》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以二纲统六变,作为辨证的纲领。当代祝味菊首提“八纲”概念,他在《伤寒质难》中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为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我们认为,表里为病位;阴阳既可为病位,也是病性;寒热温凉风暑湿燥火等既可是病因,也可是病性;虚实既可表现体质的强弱,又能表现疾病的性质。
3.病势
即疾病发展的趋势或转化。《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又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历代医家对病势转化辨证都很重视,我们在临床辨证,需结合西医学手段,把握疾病发展趋势。
五、辨时
辨时即辨发病和疾病加重或最重的时间以及疾病转化的时间。同一个病人或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年份,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各不相同;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人体四时的阴阳之气亦不相同,春天阳长阴消,夏天阳气最盛,秋天阳消阴长,冬天阴气最盛,人体辨证特点亦各有异;一日之中不同的时辰,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子夜阴气盛,阴阳消长的规律决定疾病的发生、传变和预后,发病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因时辨证。
《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的时间发病规律。《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灵枢·根结》亦云:“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等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气用有多少,化治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风温春化同,热曛昏火夏化同,胜与复同,燥清烟露秋化同,云雨昏暝埃长夏化同,寒气霜雪冰冬化同。”《素问·气交变大论》云:“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其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说明了四时之变与病证之辨。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其脉应皆何如?……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四时之变显于脉,应该病脉证并辨。
《伤寒论》更是发《黄帝内经》之未发,对疾病的发病时间辨证论治,如第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第27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第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等等。对病欲解时的论述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寅至未上。”仲景提出了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并论述了大量的与发病与病情转化的时间规律。《伤寒杂病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