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临证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一、从肾论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证治体会

张健教授根据“瞳神属肾”的观点,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采取“从肾论治”,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

症见视力骤然下降,眼内出血较多,可伴有眼涩泪少,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如蝉,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质红赤,苔少,脉弦细数。治法: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方剂: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去牡丹皮,加桑椹。

2.肺肾阴虚证

症见视力逐渐下降,眼内出血或多或少,可伴有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心烦少寐,骨蒸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润补肺肾。方剂:百合固金汤去当归,加沙参、白及、地榆。

3.心肾不交证

症见视物昏蒙或眼前黑影飘动,眼内出血或多或少,可伴有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遗精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苔黄燥,脉细弱而数。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黄连阿胶汤加知母、黄柏、麦冬。

(二)病案介绍

案例1:

陈某,男,20岁,工人,于1976年3月22日入院。患者3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9个月前突然左眼视力锐减,经某医院诊断为双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左眼玻璃体积血。曾用抗结核、激素、抗生素、止血、钙剂、碘制剂、酶制剂及各种维生素治疗,眼底出血仍反复发作。常头晕目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视力右眼0.8,左眼手动/眼前;近视力右眼0.8,左眼0。双眼眼外正常;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内侧网膜有条索、点状渗出物,下支中央静脉周围网膜混浊,偏下方网膜有线状增殖病变;左眼玻璃体积血,眼底不能窥见。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诊断: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双眼);②玻璃体积血(左眼)。辨证: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方剂: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药物:生地黄30g,山茱萸10g,泽泻 10g,黄柏 10g,知母 10g,茯苓 20g,女贞子 20g,墨旱莲 20g,桑椹20g,山药15g,白茅根10g,白及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25剂后,视力右眼1.5,左眼0.7,近视力右眼1.5,左眼0.8。左眼底出血吸收,但玻璃体混浊仍较重,原方去白茅根、白及、生地黄,加熟地黄30g,昆布15g,海藻15g。连服半个月,双眼视力恢复,远、近均1.5,双眼玻璃体轻度混浊,除左眼视盘下方有一块黄色纤维机化物外,余症悉除,嘱其出院后服杞菊地黄丸6个月,每次9g,每日服2次,淡盐汤送下。追访6年余,未见复发。

案例2:

刘某,男,42岁,农民,于1976年2月20日初诊。5年来双眼底反复出血达20余次,右眼失明已2月余。8年前曾患肺结核,至今常盗汗,口燥咽干,干咳喑哑,腰膝酸软。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4;近视力右眼0,左眼0.6。双眼眼外正常;眼底检查:右眼内呈红光反射,眼底不能窥见;左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粗细不匀,并有增殖性改变及萎缩。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诊断: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双眼);②玻璃体积血(右眼)。辨证:肺肾阴虚证。治法:养阴清热、润补肺肾。方剂: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物:百合20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浙贝母10g,桔梗10g,白芍 10g,玄参 15g,麦冬 15g,沙参 15g,地榆炭 15g,白及 10g,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40剂后,视力右眼0.3,左眼0.8;近视力右眼0.5,左眼1.2。盗汗、干咳已愈,但仍腰酸、纳呆。以原方加炒麦芽15g,神曲15g,山楂15g,枸杞子10g。服至1976年7月24日,查视力右眼0.8,左眼1.2;近视力右眼1.5,左眼1.5。双眼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盘正常,视网膜静脉管径部分不匀并伴白鞘,黄斑部中心凹反射清晰。改服百合固金丸,每次9g,每日服2次,连服3个月。追访至今,未再复发。

案例3:

钟某,男,30岁,工人,于1977年10月8日入院。左眼视力突然下降2月余,经某院诊断为视网膜玻璃体积血,治疗1个月后,视力恢复到0.5,几天前又复失明,现伴有虚烦失眠,口干少津,腰酸梦遗。视力右眼1.5,左眼手动/眼前;右眼底正常;左眼玻璃体高度混浊,眼底不能窥见。舌红少津,脉细数。诊断:①玻璃体积血(左眼);②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左眼)。辨证:心肾不交证。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黄连阿胶汤加减。药物:黄连 5g[酒炒],黄芩 10g,白芍 10g,阿胶 10g[烊化兑服],知母 10g,黄柏10g,生地黄30g,麦冬15g,鸡子黄2枚,墨旱莲20g,黑栀子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25剂后,睡眠转佳,口干咽燥已愈,左眼视力提高到0.7,眼底模糊,可见视网膜静脉充盈、管径粗细不匀、颞下支旁有白鞘;舌质红,苔少,脉细弱。原方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女贞子20g,桑椹 30g,枸杞子 10g,菊花 10g,石决明 15g[先煎],昆布 15g,海藻 15g。服至1978年1月29日,左眼视力恢复到1.5,眼底静脉形态恢复正常,出血及渗出吸收,停药出院,至今未发。

(三)体会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多发生于青年男性,病程经过极为缓慢,其特点是视网膜反复出血与玻璃体积血,常累及双眼,造成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按五轮学说,瞳神属水轮,在脏属肾。《审视瑶函》:“五轮之中,四轮不能视物,唯瞳神乃照物者”,“唯此一点,烛照鉴视,空阔无穷者,是曰瞳神,此水轮也”。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外不见证的瞳神疾病,属中医学之“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血灌瞳神”“暴盲”“青盲”等范畴。《灵枢·大惑论》:“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眼之所以能视万物,与肾精不断上承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肾精充沛则髓海丰满,思维灵巧,目光敏锐;若肾气不充,藏精不固,脑髓空虚,目失涵养则眼目昏暗。所以,《审视瑶函》有“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凡此数者,一有所损,目病生矣”之说,可见肾精在眼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肾为肝之母,肺之子,肝肾精血,互相资生,肺肾阴津,互相滋养。若肾病及肝,肝肾阴虚;或肾病及肺,肺肾阴虚;或肾水不足,心火独亢。脏腑功能失调,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火郁目络,均可导致血不循经而溢于络外。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从肾论治,具有特殊意义。

经临床观察,本病以肝肾阴虚型最为多见,肺肾阴虚型次之,心肾不交型最少。在全身症状辨证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观察眼底情况,若初起出血新鲜者,重用生地黄、白茅根、墨旱莲、地榆炭、黑栀子、白及等凉血止血类药物,效果较好,出血吸收较快;若眼内出血减少,则选加女贞子、桑椹、菊花、熟地黄等滋阴明目之类;视网膜增殖性病变出现,则选加昆布、海藻、石决明等软坚散结之品,以减少瘢痕组织;若眼内出血吸收,视力逐渐恢复,则重用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滋补肝肾之药,以提高视力和控制复发;脾虚纳差者,可酌加炒麦芽、神曲、山楂之类,助脾胃消化,使滋而不腻,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本病病程冗长反复,在治疗的任何阶段,都应注意保存阴精,以防相火妄动;同时切勿使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强烈破血之品而耗气伤阴。此外,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并注意适当休息,禁食辛辣,戒烟、酒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