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大脑,防止“卡壳效应”
⊿适宜孩子
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孩子。
⊿学习问题
明明知道答案,可被老师提问后站起来却不知如何作答,时间一长,怀疑自己的大脑,也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经典案例
在课堂上,小斌对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认真思考并踊跃举手争取发言。可是有时候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当老师指名让他回答时,他一站起来,刚刚想好的答案却不知什么时候“飞”走了,张口结舌的他闹了个大红脸,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同学们说他是不懂装懂,让他感到十分难堪和委屈。
⊿心理咨询
小斌的这种经历很常见,许多孩子为此也很苦恼,并不是自己不懂装懂,只是瞬间思维好像被人掏空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卡壳效应”。
“卡壳效应”也叫作“心理上的昏眩”,是指明明知道的东西(话在嘴边),却一下子怎么也想不起来(思维“断线”),不管我们怎样努力试图回忆,在当时的情境中都是徒劳。
课堂答问时的“卡壳”现象在小学生中时有发生。其原因大致有6个。
(1)思维缺乏连贯性。不会在思考问题答案与争取发言机会这两种思想状态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和实行连贯思维。
(2)难以实现注意力的分配。只顾举手引起老师注意,不能做到争取机会与思考答案两者兼顾,更难实现两者的有序转换,实质上是不善于进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
(3)注意力中途转移。即注意力指向改变,举手后,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即转移到)争取发言机会上去了,想好的答案则悄悄“隐退”,顾此而失彼。
(4)情绪不够稳定。或遇事容易激动,或喜欢凑热闹,或求成心理过于迫切,不善于控制情绪。
(5)思考不周而急于表现。因为对问题的思考并不周密,答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深刻印象,优势兴奋中心并没有建立,即没有想成熟就急于表达,结果自然是卡壳。
(6)短时记忆能力不强。这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反映,再加上急于回答问题,因而导致思维“短路”,并不是“不懂装懂”。假如他一举手老师就立即叫他回答,也许这种现象就不大会发生。
⊿指导计划
针对孩子这种课堂上的思维“卡壳效应”,家长可以从下面两点对其进行训练和改进。
1.要加强“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智力训练
平时在学习中,当“卡壳”发生时,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孩子另一性质的强烈的心理活动,使大脑产生新的兴奋灶,通过负诱导(脑筋急转弯),使因紧张引起的兴奋灶受到抑制,从而使大脑相关区域的抑制(卡壳)得以解除,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继而使问题的解决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界。
2.让孩子主动求助于他人的指点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卡壳”的问题的确难以解决,孩子可以主动求得他人的帮助,经旁人稍一提示,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茅塞顿开之效,接下去便能渐入佳境。不过,求助于别人的指点,这只能作为避免“卡壳效应”的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练好自身的“内功”。
总而言之,“卡壳效应”多数情况下是突发性、暂时性的,只要导致“卡壳”的因素缓解或消除,断了的思维之线就会接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坐回座位(或一离开考场),忘记了的东西又会清晰地回到我们的脑海里的缘故。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首先找到引起“卡壳”的因素,然后再根据上述建议,设法缓解或消除这些因素。
⊿亲子互动
燃香计时
有两根粗细不均匀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用什么方法能确定一段45分钟的时间?
答案:将两根香同时点着,其中一根要两头一起点,当两头一起点的香燃尽的时候,时间正好过去半个小时。那么,只点一头的香正好燃烧了半小时。也就是说,燃尽剩下的半根还需要半个小时,那就再两头点,燃尽剩下的香所用的时间是15分钟。两根香全部烧完的时间就是45分钟。你的孩子想出来了吗?
这个智力测试,可以让孩子开动脑筋,用思考去解决问题。平时孩子出现“卡壳效应”时,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这种智力测试,说不定在解智力题时以前的思路又会重新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