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家庭
滦县历史悠久,重要的地理位置、多发的战争历史和风云变化的时局造就了滦县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1911年11月,为了推翻帝制,有识之士发动了著名的滦州起义。起义受到全国各地的有力支援,也得到各国驻华使团的承认。“辛亥革命发轫于武昌,而滦州起义实促其成。”[1]1912年,滦县群众纷起组党,如国民党、共和党、进步党、民主党、自由党等,一时革命和斗争的情绪纷涌于滦州大地。1918年,因不满民国地方县署统治,滦县人民暴动,攻打县署,释放狱囚。1919年,滦县学生会发出通启,号召本县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罢课讲演,唤醒同胞,联络各界”。同年12月20日,滦县县立中学学生救国会发表宣言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抢占山东主权,凌辱中国爱国学生的罪行。25日,滦县万余人召开公民大会,并举行游行示威。1922年5月12日,张作霖在滦县宣布东北独立。
图1-1 滦县旧县衙(采集小组摄于2015年[2])
1925年2月,滦师、滦中学生发起组织“青年同盟”,创办刊物,发表宣言,提出“反对列强、反对军阀混战、反对豪绅当道,团结互助”等主张。9月,滦中学生秦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组织滦县党支部,为滦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
图1-2 董海山祖屋旧址(采集小组摄于2015年)
1926年,奉系部队进驻滦县,与北伐军在山海关激战。1928年,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唐山改镇为市,属滦县第八区。1931年9月27日,滦县万人集会东门外,揭露“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我国东北的罪行,号召全县各界团结抗日。
1932年,滦县成立了反帝同盟支部,隶属河北省反帝大同盟,中华大地反帝抗日情绪高涨。
这一年10月18日,董海山出生在滦县偏凉汀[3]南后街老站村6号一个中农家庭。
董氏家族在河北有据可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始祖董士冕列于谱系之首[4]。当时董氏家族分为南北二家庙,共七门人。董海山所传系的这一支属于南家庙,以始祖董士冕为第一世,以先祖清为第二世,以先祖郁为第三世,以廷玺先祖之兄弟为第四世。始祖董士冕系由外省迁居河北省丰润县董各庄村,时为明朝中末年,迄今已四百余年。后直系先祖(约五到七世)迁至杨家泊村,到十一世又迁至清庄湖村,十至十二世祖三代单传,九世及以上各世旁系祖之后裔仍居杨家泊及董各庄、宣庄、黄各庄等丰南南部,以董各庄最多,部分族人迁至外县,以丰润、韩城、滦县为多。
董海山的祖上由丰润县董各庄迁来滦县并在滦县扎下根来,当时在老站村算得上一个大家族。董海山所在的这一支家族关系比较简单,属于没落的家族旁支。[5]董海山的祖父原是一个贫农,没有田地,只有三间破房,给人当雇工过活,后来到滦县城里一家商店当伙夫。董海山的父亲董世兰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长大后在铁路上当工人,二十五岁后辞工,开始做起小买卖,在滦河车站上卖小吃。在有了一些积蓄之后,董世兰回到家乡,买了几亩地,开始了半农半商的生活。
我父亲起初在铁路上做工,后来就做小买卖了,卖开水、烧饼、花生糖……我父母经常说土地是根,有了地就不愁吃,因此有了剩余就买地。到我十来岁的时候,我们家就有了十四亩地、十二间房,变成中农成分了。一直到日本进关,我们家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的。但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们家还是那几亩地,那几间房。[6]
在家乡老站村,董世兰是一个务实肯干又头脑活络的人,除了不断地攒钱买地,他养了一头驴,买了一辆套驴的车,用驴拉石磨,替人磨玉米棒子面挣钱,家中还开了一个小卖部,经常拉着车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在今天也可算得上是多种经营。董世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担任过甲长、副保长。甲长类似于现在的村干部,当时并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一般是通知开会等跑腿的事。
我爸上过几年学,特爱看小说,我妈一天学也没上过……我爸妈他们特别会过日子,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地干活。从我记事,就没有闲过。[7]
父亲董世兰开朗外向,脾气略显暴躁,对孩子的管教很严,教育方式主要以打骂为主。母亲鲜瑞贤是个文盲,她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一生都勤俭持家,省吃俭用,每天就是拼命地干活,家里有什么吃的,总是让孩子们先吃。[8]鲜瑞贤共育有八个子女,长大成人的有四子二女。董海山排行老二,出生时上头有一个三岁的长姐董秀珍。
图1-3 全家福(1964年。图片由董海英提供[9])
作为一个贫寒农家的长子,董海山从小就被教育要懂得节俭、勤劳,干活才有饭吃。他从小就帮着父母做家务、干农活,每天清晨去给父亲买小货品,作为父亲当天做小买卖的货源。
在家的时候父亲管我很严,每天早晨我要给他去买他要卖的东西(除种地外还做小生意),放学后还要被留在家中做活。有时我偷偷到外面去玩了,等到回来或被抓来的时候,就要挨骂了。“给你赚吃穿多么不容易呀!以后再偷着去玩就不给你饭吃了。”他总这样生气地对我说。[10]
在董海山的记忆里,童年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偶然偷着到滦河中戏水,也会被父亲抓回来,轻则叱骂,重则挨打。父亲对董海山的教育几近严苛,简单而略显粗暴。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就担负着沉重的责任和命运,没有品尝过童年的天真和无忧,这也造就了他长大后沉稳、坚韧的个性和吃苦耐劳、富有责任感的品格。
经过董海山一家十几年的劳作和积累,家中攒下的钱陆续买的田地最多的时候有十五亩,盖起十几间房屋,按照当时的划分标准,这样的经济情况属于中农。但弟妹们的陆续出生,家中生活一直是拮据和简朴的。
父母日复一日地辛劳和家境的贫寒,让年幼的董海山萌发出自己人生最初的理想,那就是将来要挣大钱,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在1952年大学阶段,二十岁的董海山这样回忆道:
由于我们是中农家庭,因而父亲一面羡慕地主有那样多的土地,自己也想当个大财主,而另一面又受着社会的压迫与折磨,总也不如意,而时常消极。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培养了我“光宗耀祖”的思想,想将来要做个大财主,让我父母亲过着好日子,这样别人更会说“这孩子多好”了。当然还并不是很明确,只是虚无的空想罢了。[11]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幼稚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董海山的否定,他将逐步建立起更明确、更坚定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