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青山:董海山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争阴云

伴随着董海山童年的成长,战争的阴云逐渐开始笼罩在河北这片不安宁的土地。董海山出生的次年,即1933年,侵华日军就开进了滦县,这一年冬天,随同日军进关的李际春部被编为战区保安队一、二总队,一总队就驻扎在滦县。

1935年11月,日本侵略者唆使汉奸殷汝耕,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冀东二十二县,滦县沦为日伪统治区。抗日战争开始后,冀东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丰滦迁联合县在丰润、滦县、迁安三县交界处诞生,中心在丰润县潘家峪一带,隶属于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第十三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冀东专署),辖境包括榛子镇、杨柳庄地区。

1941年1月25日,日军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潘家峪惨案,残害一千二百余人,潘家峪距离滦县不过几十里地。1月25日,日本侵略军在冀东地区进行扫荡时,包围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集中屠杀村民,焚毁全村房屋,被杀害者一千二百三十七人,烧毁房屋千余间。惨案发生前全村有二百二十户人家,是丰润县联合抗日民主政权的常驻地。1941年1月25日拂晓,驻唐山、滦县、迁安、丰润等地的日伪军联合出动,突然包围了潘家峪村。日伪军先是逐户搜查,强迫群众到村西的大坑,然后开始屠杀。当时站在墙上的日军用步枪、机枪对准人群猛烈扫射,并同时放火焚烧老百姓的房屋。宅院中的群众除少数死里逃生外,其余的人全都惨遭杀害。日伪军射击后,仍不死心,又向尸体堆扔手榴弹,炸得尸骨横飞。日伪军还在村内四处搜索,将抓到的群众三十二人在南崖集中杀害,点火焚尸。有三十多名妇女在白薯窖中被日军奸污后,也惨遭杀害。

这个时期的董海山还是个懵懂幼童,因为家乡滦县处在日伪敌占区,日军在此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幼小的他亲耳听闻了家乡不远处潘家峪发生的惨案,亲眼目睹同胞们一批一批被抓进日本宪兵队,一车一车的同胞尸首被胡乱堆叠着,从宪兵队里用板车推了出来。看到父老乡亲被当作牛马一样任人宰割,这个惨绝人寰的场景深深印在了董海山的心里,也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虽然年幼的他还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负、国弱则民不聊生这个简单粗浅的认识,在他幼小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并随着他的成长逐渐强大起来。

我少年时,家乡就被日寇占领,耳闻目睹了日本鬼子对我同胞的烧杀抢掠和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事迹,这使我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和对共产党的崇敬。[12]

1939年9月,七岁的董海山进入河北省滦县偏凉汀小学,开始了漫漫求学之路。同年,大弟董海泉出生。


[1] 1936年《国民政府令》。

[2] 滦县县衙因杨三姐告状出名。

[3] 滦县城东北数里有一座正东西向的山梁,当地称为横山。在横山东侧就是滦河,滦河贯穿南北,是早年辽西一带漕运交通的主要河流。滦河本是顺着山势由北流向东南,至此却突转正南。在陡轩之处,形成一个正对面北的风口。即使在窒闷的炎夏,这里也是凉风习习,前人有“征途若热此偏凉”之句,故称此处沙洲为“偏凉汀”。乾隆十九年(1754),清高宗边巡至此,更写诗赞叹说:“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留。”从此,名气愈广。这里曾是辽金时代帝王行宫,明清历代皇帝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十九年东巡驻跸,再筑行宫,更加壮丽。在滦河上,詹天佑设计修建的“偏凉汀”大桥。大桥两端都有车站,滦县最早的老站就建在了“偏凉汀”。因此,偏凉汀现在也叫“老站村”。

[4] 据董氏族人传,始祖董士冕之先祖为汉朝著名哲学家董仲舒之兄。又传始祖弟兄四人,始祖行三,其长兄居山东,三弟居南方,即原国家代主席董必武先生之先祖,四弟兄东北。民国早年,董氏族人曾修《董氏家谱》一部,共四卷,由两广总督张人骏题写族谱名。

[5] 董海山档案,政历类。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档案馆,5-1-3。

[6] 董海山档案,政历类。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档案馆,5-1-1。

[7] 董海英访谈,2015年11月29日,河北滦县。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董海英,董海山小妹。

[8] 董海清访谈,2015年11月29日,河北滦县。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董海清,董海山的四弟。

[9] 这是董海山家中唯一一张有父母在内的全家福,1964年拍摄。前排左起:父亲董世兰、小妹董海英、母亲鲜瑞贤、三弟董海天;后排左起:二弟董海清、大弟董海泉、董海山长子董志伟、董海山。当时已经出嫁的大姐董秀珍不在合影中。

[10] 董海山档案,自传类。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档案馆,2-1-1。

[11] 董海山档案,自传类。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档案馆,2-1-1。

[12] 董海山档案,自传。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档案馆,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