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商是培养出来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怎样向孩子表达期望与要求

在我的工作中,每天都会收到家长们发来的各种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是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例如:

“我孩子做事特别磨蹭,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你催几十遍,他都写不了两行字。我要怎么和他说,才能让他快点写?”

“我家孩子胆子特别小,7岁了还不敢一个人睡觉,在外面和人打个招呼都脸红,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变得胆大?”

“我发现我家孩子很自私,自己的玩具别的小朋友碰一下都不行,这样下去会不会对他以后发展不利呀?”

……

我发现,大部分提问的家长首先会对孩子的问题做出一个负面的定义,例如“磨蹭”“胆小”“自私”,然后,再提出一个期望,想要迅速改变孩子身上所谓的“负面特质”。

也许,正是这些被家长定义过的负面特质,限制了孩子正向行为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这和父母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对他的评价是息息相关的。你常常会发现,当你对孩子表达期望或者提出要求时,孩子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和你真正要表达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父母,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孩子成长得更优秀,因此,我们会本能地去纠正孩子行为上的缺点。但孩子更关注的是你对他的评价和态度——你是不是爱他、信任他。当他从你那里得到的大都是负面评价,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开始自卑。

那么,当父母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时,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期望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克服两个“期望悖论”。

所谓“期望悖论”,通俗来讲就是和你本来的期望相互矛盾、背道而驰的行为过程。比如,你希望孩子更自信,但你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反而让他更内向、更自卑,这就是一种期望悖论。

父母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最容易出现的两个期望悖论是:撞树理论和墨菲定律。

第一个期望悖论:撞树理论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对孩子表达期望或者要求的时候,容易强调一些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像胆小、娇气、马虎、磨蹭等。比如,带孩子出门遇到熟人,但孩子却不肯打招呼,这时你可能会说:“不要这么害羞啊,要懂礼貌!”孩子写作业时,你会叮嘱:“你做题不要那么马虎,要专心写。”如果孩子今天要去参加考试,你可能也会提醒一句:“好好考哦,不要紧张!”

怎么样,这些场景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你可能会说,这么提醒孩子没有错啊,让孩子不要害羞,是希望他能大大方方地和别人打招呼;告诉他别马虎,是希望孩子做题专心一点,正确率更高一点;叮嘱孩子考试时不要紧张,是希望他能够放松心态,正常发挥就可以。

但是,孩子真能听明白你话里包含的这些意思吗?恐怕很难。

当你说“别马虎、别磨蹭、别紧张”的时候,核心词是什么?是“马虎”“磨蹭”“紧张”这类相对负面的词。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往往只会对话语中有意义的主要词语印象深刻,而前面那个“别”“不要”其实只是个修饰性的副词,很难减弱我们对后面这些负面词语的印象,所以孩子听了你的话以后往往会变得更马虎、更磨蹭、更紧张。

你可能还是对这样的说法半信半疑,那咱们就举个例子来看看。

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时的情景吗?你是不是先让爸妈帮你扶着车骑几圈,接着他们逐渐撒手,你自己来骑,这个时候你心里肯定非常紧张吧?

你正诚惶诚恐地骑着,没想到,前面突然出现一棵大树,你爸妈就在后面拼命地喊:“小心啊,不要撞上树,不要撞上树!”

结果怎么样?十有八九你会撞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紧急的状态下,你的耳朵会直接忽略掉“不要”这样的词。你脑海里自从有了那棵树,就只会想着那棵树了。于是,你就带着“撞树,撞树”这样的想法,“咣——”就撞上了。

这时你一定会问,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够避免撞上那棵树呢?其实很简单,在后面陪你练车的那个人只需要对你这样喊:“哎,往路中间骑!扶正车把,往路中间骑!”这个时候,你大脑思考的重点就变成了“路中间,路中间,路中间……”嘿,你自然也就把车把扶正,不会撞到树啦。

从这个例子里你有没有获得一点启发?同样的道理,当你期望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注意到以下三点,孩子就会真正领会你对他的要求究竟是什么:

(1)多用一些正面性的词语来代替否定性的词语。

(2)告诉孩子要达成这个目标的具体标准。

(3)示范有效的方法。

我来举个例子,你可能就会更加明白了。有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写作业特别慢,每天都拖拖拉拉到很晚。时间一长,不仅家长心里着急,孩子自己也非常受挫。后来,家长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孩子抄写的策略不太好,总是看一个字抄一个字,在抄写过程中频繁地抬头、低头,不但很快就会因为感到疲惫而愣神儿,而且容易抄错,速度自然上不去。这个时候,家长要想教给孩子一种更好的方法,把速度提上去,该怎么做呢?

可能大部分家长都会这样提醒孩子:“哎呀,你这样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写完!能不能别看一个字抄一个字,你不会看一句抄一句吗?”

这么说的效果会怎样呢?据我观察,大部分孩子虽然能够暂时按照家长的话去做,但是用不了多久,又会恢复到自己的方法中。而且你提醒得越多,反而更容易加深孩子自己就是个动作慢、爱磨蹭的人的印象,导致孩子改善的动力越来越小。

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利用休息的时间对孩子说:“妈妈不知道你的记忆力怎么样,你猜你一次可以记住多少个字?妈妈觉得你大概能记住五个吧。”孩子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可以记八个字。妈妈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问:“真的吗,能记住这么多字?那咱们来做个实验?看你一次性能记住多少字,再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

孩子尝试后发现他居然可以一次把十多个字的一整句话都记住,并一字不漏地写到本子上。妈妈用“简直惊呆了”的表情赞许说:“哇,这是我儿子吗?太厉害了吧,居然一下子可以记住十几个字呢!”孩子自己也有些得意地说:“就是你儿子才这么厉害呀!”这时妈妈才建议道:“如果用这种方式抄写作业,会不会比看一个字抄一个字更快呢?你要不要试一试?那样的话你就更厉害了。”孩子开心地答应:“好嘞,我猜我多记几个字一定能更快!”

这位妈妈在向儿子表达期望的时候做到了什么?

首先,她没有直接批评孩子哪里做得不好,而是鼓励孩子挑战记忆力,主动去发现并体验抄写的好策略,孩子反而对这个过程充满了兴趣。

其次,不是笼统地告诉孩子“你要看完一句话再抄写”,而是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和对比,看哪种抄写策略是更有效的。这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具体化的行动指南,而且这个标准是在妈妈引导下孩子自己总结出来的,他特别有获得感,所以才会自觉地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练习。

这样一来,孩子不仅接受的都是正面的反馈,还能看到自己达成目标的过程。虽然他可能不会马上明显地提升写所有作业的速度,但别急,你一定要给孩子成长进步的时间,只要他能够照着这个标准去做,就会越做越好。这时,你再让孩子做前后对比,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他就会越来越有自信。

第二个期望悖论: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本来是美国人爱德华·墨菲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效应,主要是指你越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这种情况就越有可能发生。这个定律放在咱们家庭教育上,其实也一样适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越担心孩子身上的某个问题,结果呢,孩子的这个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

我在中国农业大学给大学生做咨询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大三的男生,他认为自己性格太懦弱,不坚强,觉得非常自卑,后来甚至严重到不敢和同学打招呼的程度。眼看马上就要大四,该去规划找工作了,他却因为不敢面对可能到来的各种面试而痛苦不已,觉得自己可能什么都做不了,最后会一事无成。

通过交流,我了解到这个男孩的成长经历。原来,这个男孩从小就一直被他爸爸批评太懦弱,不像个男孩子。为了让儿子变得坚强、勇敢一点,爸爸不但花钱让男孩参加训练营,还经常拿性格开朗的表妹给他做榜样,甚至说就连女孩子都比他有“血性”。

可是这位爸爸所有努力最后都打了水漂。男孩甚至觉得爸爸不爱自己。只要一想到自己总是让爸爸失望,他就非常痛苦,甚至放假都不愿回家。其实爸爸只是希望培养儿子坚强、勇敢的性格,可为什么到最后适得其反呢?原因就在于他对孩子的不接纳。

心理学发现,儿童在幼年时期,自我评价能力是比较弱的,但他又很想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就太重要了,这些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会无意识地接受从父母那里反映出的自己的样子,哪怕这个样子可能是负面的、歪曲的。

就像这位父亲,他以为批评孩子性格懦弱,就能够刺激孩子使他变得勇敢。但在孩子听起来,就会认为“爸爸觉得我很糟糕,我被嫌弃了”,反而变得更自卑、更脆弱。接着呢,父亲看到儿子不但没进步,还更加懦弱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失望、更多的负面批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针对这个例子配了一张图,你可以更直观地厘清这个循环。

那么作为父母,你要怎样破解这个“墨菲定律”的怪圈呢?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你越希望孩子拥有什么品质,就越要在孩子身上寻找能表现这种品质的行为,一旦发现,就要及时鼓励孩子,促使孩子的这类行为越来越多地发生。这在心理学中叫作“正向强化”。

读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着急地说:“孩子身上明明没有这个品质,我怎么可能找得到呢,更别说去强化了!”

其实,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每个孩子仍然可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只不过一开始结果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孩子付出的努力也不容易被察觉到。这就要看作为父母的你能不能善于观察并且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儿子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心里非常紧张,他哆哆嗦嗦上了台,却因为心里太慌,没说两句就忘词了。他一个人站在台上,想了好一会儿,怎么也想不起词来,最后哭着下了台,没能成功地完成比赛。这看起来是一场失败的经历,这时家长要怎么和他说,才能让孩子下次不会惧怕失败呢?

这位朋友本想只是安慰一下儿子:“你讲得很不错,就是太紧张啦,下次再勇敢点就好啦。”可见到哭得双眼红肿的儿子,他停了下来,突然意识到,这样泛泛地安慰孩子,起不到太大作用,孩子可能仍然会担心:那万一下次我还紧张,又忘词怎么办?

所以,这位朋友先是紧紧地拥抱了一下孩子,等到他情绪平复下来,才对他说:“宝贝,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比赛,心里一定很紧张,如果换作爸爸上台,肯定也会紧张的。可是你还是鼓起勇气上台啦,而且你在忘词的时候并没有马上放弃,而是尽量去回忆,真是个勇敢的孩子,而且特别能坚持。有了这次经验,咱们回家再去检查一下什么地方还不熟悉,把它练得更熟一些。到下次比赛时,咱一定会比这次做得更好。”

在和爸爸的这种交流中,孩子获得了什么?第一,无论结果怎样,他都是被爱、被接纳的。第二,爸爸在这个过程中,在什么什么地方,看到了他积极坚持的态度。第三,成功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不断努力的过程,每一次坚持都会为下一次做得更好而增添经验。

这个时候,孩子既能看到自己的勇气和进步,也能感受到从爸爸身上而来的信任和力量,那么下一次他真的会更有勇气去挑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