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给他人搭个台阶
用谅解、宽恕的目光和心理看人、待人,人就会觉得葱茏的世界里,春意盎然,到处充满温暖、慈善、友爱、同情。
——蔡文甫
一位禅师某晚到院子里散步,当走到墙角的时候,他发现平时很平整的地面上多了一块石头。他立刻明白这一定是他那个总是不守规矩的徒弟又违反寺规爬到墙外去玩乐了。这对于寺院来说是很严重的事件,要么禁闭一年,要么勒令出寺,或者杖击一百。禅师很气愤,但是当他正要喊其他人来监视的时候,又立刻止住了。他想也许有更有效的方法,既可以惩罚徒弟,又可以让他从此不会再犯。
禅师没有离开,他就坐在那块石头上等徒弟归来。半夜时分,徒弟回来了,他摸着黑从墙外翻进来,双脚正好踩在禅师的肩膀上。禅师把惊魂未定的徒弟轻轻放下,对他说,天这么晚了,快回去睡觉吧。
徒弟无地自容地低着头走了,禅师没有告诉任何人。第二天徒弟满脸羞愧地见到禅师的时候,禅师的脸上却一如平常,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他的这位原来总不潜心修炼的徒弟,从此最为刻苦用功,当禅师故去的时候,这位徒弟接替师傅的位置成为寺院的住持。
其实,重要的倒不是徒弟成为了住持,而是禅师给徒弟的那个台阶。
你会给别人“下台阶”吗?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的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司令很丢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他慢慢重述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他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苏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景象,眼里都含着热泪,那位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在社交中谁都可能不小心弄出点小失误,比如念错了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对方的姓名职务,礼节有些失当,等等。当我们发现对方出现这类情况时,只要是无关大局,就不必对此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来已被忽视了的小过失,一下变得显眼起来。更不应抱着讥讽的态度,以为“这回可抓住笑柄啦”,来个小题大作,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
因为在社交场合,每个人都格外注意自己社交形象的塑造,都会比平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如果你使他下不了台,那只能使他产生比平时更为强烈的反感,甚至与你结下终生的怨恨。这不仅不利于你自己的社交形象,容易使别人觉得你为人刻薄,在今后的交往中对你敬而远之,产生戒心。但你若为他提供了“台阶”,使他保住了面子、维护了自尊心,他便对你产生感激,增加好感。这对于你们之间今后的交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点恰恰是不少人所忽略的。
我们不但要尽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别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学会在对方可能不好下台时巧妙及时地为其提供一个“台阶”。否则,很可能会由于方法不当,本来是帮助对方下台,结果反而弄得对方更尴尬。这里也有几点应注意:
(1)要注意不露声色。
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有一则报道很能启发人。一次,一位外国客人在天津水晶宫饭店请客,请10个人却只要了3瓶酒。饭店女服务员小丁知道10个人5道菜起码得有5瓶酒,看来客人手头不那么宽裕。于是,她不露声色地亲自给客人们斟酒。5道菜后,客人们的酒杯里的酒还满着。这位外宾脸上很光彩,感激小丁给他圆了场,临走时表示下次还来这里。如果小丁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是太容易了,但那样就会失去一位“回头客”。善于交往的人往往都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2)要注意用幽默语言作为“台阶”。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并心情愉悦。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到公寓去看他。在他们谈话间,那位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并在上面拼命蹦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冯骥才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结果既达到了目的,又避免了尴尬。
(3)要注意尽可能地为对方挽回面子。
当你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你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为对方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会使对方更加感激你。如果把别人的失误当成笑柄,自己也就有了制造笑柄的失误。
总之,凡事都要替别人多想想,总拿人心比自心是一个好习惯,善于给别人找个台阶下的行为更是一种美德。
学会让人让己顺势下台阶,本身就是一个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