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
约四年前,我第一次完整地听胡刚老师介绍了他的“4A沟通”课程(精益沟通课程的前身),就有一种找到沟通底层逻辑的感觉。
如果说原来所学的很多沟通技能,像是照着菜谱学烧菜,那《精益沟通》更像是教你了解食材加工、烹饪方式、装盘摆盘的基本之道,一旦掌握,就能无师自通地用家常菜的成本烧出满汉全席的结果。
为什么《精益沟通》会这么神奇?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首先,精益沟通的提出,一下子划清了冲动性沟通和影响性沟通的界限。也就首先把“沟通”中最大、最容易发生的浪费现象找了出来。根据我的观察,职场上起码有一多半的沟通属于冲动型沟通,人们时不时地就容易犯错。比如我作为讲师,常常担心学员不能理解新的概念,翻来覆去地解释;作为领导,常常担心讲师们看不清未来行业趋势,一遍遍强调;越是我在意的领域,我就变得越啰唆。有了这样的意识,我自然就开始改变自己的沟通习惯。
其次,4A模型的提出,像是建立了沟通这件事的底层操作系统。把精益沟通、影响性沟通这些概念落到了操作层面,尤其是把“评估”放在枢纽位置上的“双循环”结构,更是点睛传神。见过4A模型后,我每每再看到其他和沟通相关的课程时,就会发现其所教步骤无非就是4A结合具体场景的一种应用罢了,操作系统足够好,任何APP都能跑。
最后,沟通频道的提出,一下子创造了一种流行语。它让组织里的人们能够用最简单且不伤人的方式表达对沟通状态的判断,有助于双方共同快速调整。它就像魔法棒一般,把绘在纸上的“4A模型”变活了,变得有了生气,有了灵魂。
“秒进同频就是默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最精益的沟通。
睿邻领导力产品总监
陈毅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