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山谈独立董事:对外懂事,对内独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太顺利的PTMEG项目投资

进入2003年,中化国际在施董事长的带领下,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治理方面,施董事长的口号是,要将中化国际建成一个伟大的公司,对标美国GE公司,不管是在董事会还是在经营层架构上,都要向GE公司看齐。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中化国际做了很大的调整。在我的记忆中,仅2003年一年,中化国际就开了23次董事会,几乎平均每半个月就要开一次董事会。董事会在非常认真地总结了中化国际上市几年后的得失之后,重新调整了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认为:过去以传统对外贸易起家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靠配额、特许经营权来维持公司五百强地位的路子会越走越窄。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资源及市场延伸才是中化国际的出路。中化国际经营层决定,投资建设自己并不熟悉的化工实业,选定的是聚四甲撑醚二醇项目,简称PTMEG项目。尽管这个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2002年上半年通过了,但是,真正立项、选址、投资还是需要董事会讨论通过的。这个项目不算太大,两亿元左右的投资,对董事会来说,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投资提案,为此,各位董事在开会前提出了很多要求,希望进一步了解该项目的投资内容。经营层特别请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化工部前副部长杨义邦总工程师,来给我们讲解这个项目的意义。

杨总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技术专家,他在给我们介绍项目时,首先列举一大堆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化学公式,之后解释说,该项目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杂多酸连续本体聚合氨纶的材料,运用PTMEG专利技术进行生产。这个技术工艺流程短、无污染,投资只相当于欧美技术的50%,投产后两年可收回全部投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化国际余杭高分子材料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对该专利技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而且,该项目的生产线除少部分机械设备进口外,大部分机械设备立足国内制造。项目投产后,将结束我国氨纶用PTMEG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历史。

许多媒体对如此重大的利好消息进行广泛的报道: 中化国际向中国优秀的上市公司迈进,www.sinochem.com/s/1375-4608-9776.html。

在7月1日同日正式启动的上海证券交易所180成分指数中,中化国际也荣列其中,标志着公司已初具蓝筹绩优上市公司的雏形。今后中化国际将以化工品营销、化工品物流、精细化工品投资为战略规划中的三大核心业务,并将在化工品营销、物流配送和产业化方面,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完成企业经营结构的升级。公司产业化投资的方向,定位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领域,并将以PTMEG为切入点开发出精细化工的系列化产品。

中化国际选择的PTMEG,是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应用项目。PTMEG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弹性体、氨纶和酯醚共聚弹性体,其下游是为氨纶提供原料,往上发展是原料1,4-丁二醇。中国是全球的纺织品与服装加工、生产和出口大国,氨纶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不断增加,其主要原料仍旧依赖进口,国内目前尚无生产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高档纺织品的生产将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纺织品中氨纶的使用将越来越普及,PTMEG和氨纶的市场销售前景将更加广阔。此外,PTMEG在医用高难度分子材料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它为原料生产的热塑性聚氨酯还可广泛应用于石化、机械、军工、造船、汽车、合成革等行业。

中化国际首选PTMEG项目的投资生产,是要在广阔的产品市场需求中确立自身的竞争地位,使公司在十分活跃和重要的化工生产链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中化国际拟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工业区,以自筹资金投资聚四甲撑醚二醇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额为19 526.26万元人民币,建设期为两年,达产后可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 000万元人民币,年均利润总额预计为9499万元人民币。

由中国科学院自主开发的特殊催化剂聚四甲撑醚二醇工艺属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已通过国家验收。中化国际日前已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在国内独家受让PTMEG的工业化合成技术,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注册。

公司计划该项目在2002年开始建设,2004年7月15日投产,建设期为两年,如果顺利的话,再将产品产能于2005年扩建一倍多,从而有望达到年产4万吨工业化规模,以满足我国氨纶纺织业的需求。杨总还告诉我们,原先选址在余杭,出于今后运输上的方便,决定将项目移建到太仓。最为重要的是,该项目经过小试及中试,从技术上来看,非常成功。而且,海外有些化工五百强企业听说这项技术后,愿意出100亿元人民币来购买专利,但他们坚决不卖。杨总作为技术研发者,决定与央企中化集团公司合作,帮助中化国际成功转型。

尽管我们对技术方面的问题一点儿都不懂,但还是要非常认真地通过会议的方式,一次、两次、三次地反复研讨,最后,几位独立董事表态,决定支持这个项目的投资建设。但是,我记得一次在北京集团总部开会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位集团高管,职务不是很高,我实在记不得他的名字,他认为中化国际是一个搞贸易出身的企业,既没有人才资源,又没有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在短期内做好企业转型的可能性不大,对这个项目要在短期内赚钱的打算并不看好。这是我第一次在研讨会上见到有人反对这个项目的实施。结果,董事会投票,该项目以全票赞成获得通过。最终,这个不同意见竟一语成谶。

2003年5月30日,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年之后,中化国际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奠基暨PTMEG项目开工仪式在太仓港口开发区石化区举行,出席的嘉宾层次很高,有江苏省、苏州市和太仓市的领导,以及中化国际施国梁董事长、王引平总经理、杨义邦总工程师等。会议由王引平总经理主持,施国梁董事长、太仓市委书记程惠明先后做了讲话,此次奠基仪式标志着兴国实业在太仓建设的全面开工。

2004年11月19日,在基建结束、设备安装完工后,中化太仓的PTMEG项目进行试车,通过检验,并进行投产典礼。在典礼上,新来的董事长罗东江非常自豪地对来宾说:“PTMEG及催化剂项目投产后,整个装置只需28名员工进行操作,一年就能创造6个亿的销售收入。”媒体也对项目进行了报道: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中化国际PTMEG装置一次试车成功”。

11月6日1:16,中化国际整套PTMEG装置一次试车成功。根据分析化验取得的数据,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中化国际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拥有一步法PTMEG生产专利技术的公司。

该项目于2003年9月20日动工。太仓项目全体员工13个月连续奋战,终于使PTMEG项目建设投产。试车成功,表明中化国际战略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为日后中化国际的实业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证明中化国际所选择的小、中试一步放大,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工业化大装置的道路是可行的。

但是,此报道中的“中化国际所选择的小、中试一步放大”其实含有一丝隐患,没有进行常规必须要做的最后环节——大试!这给计划能否如期产出带来许多未知数。

2005年9月,罗董事长再次到太仓项目现场考察,回来后在中化国际董事会上说:由于方方面面技术上的原因,试车后产品始终达不到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使用,产品无法出售,而每天的损失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其一,尽管进行了小试及中试,但没有按照常规进行大试,直接投产后发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无法解决。其二,在投资这个项目上,只依赖可行性报告。而一般可行性报告是由想投资建设的群体做出来的,他们将优点、长处、利益等无限放大,而将可能出现的不足、问题、困难等一笔带过。每次看可行性报告都会让人热血沸腾,好像一旦投进去,立马就可以数钱数到手抽筋,而做投资的关键程序是:必须做技术上的尽职调查,尤其是对自己不熟悉的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行业,可以通过技术上的尽职调查,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不足等事先了解清楚,并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但是,由于没有投资经验,我们忽视了这个重要程序,酿成大错。眼看要到2005年的第四季度,两年的建设期早就过了,企业已进入经营期,年底报表上的亏损将会并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会影响中化国际年度财务报表业绩。为此,公司不得不再次召开董事会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好在中化国际作为央企子公司,有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大股东。本着为资本市场股东负责的态度,这次董事会最终形成决议,让集团公司按我们投资的账面金额来收购PTMEG项目,上市公司只保留19%的股份。如此,按照当时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法原则,不会将损失体现在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中,以避免年报披露时出现重大亏损。在2005年9月的董事会上,我们通过以下提案: 中化国际2005年年报,中财网,www.cfi.net.cn/p20060315001013.htm。

报告期内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2005年9月16日公司及其子公司SINOCHEM INTERNATIONAL(OVERSEAS)PTE,LTD.(中化国际新加坡)、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关联公司中国新技术发展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化欧洲资本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公司将持有的中化国际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太仓兴国”)、中化国际太仓兴凯实业有限公司(“太仓兴凯”)、中化国际太仓兴诺实业有限公司(“太仓兴诺”)及中化国际(苏州工业园区)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苏州研发”)各56%的股份以及中化国际余杭高分子材料研发设计有限公司(“余杭研发”)71%的股份转让给中国新技术发展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SINOCHEM INTERNATIONAL(OVERSEAS)PTE,LTD.(中化国际新加坡)将其所持有的太仓兴国、太仓兴凯、太仓兴诺及苏州研发各25%的股份转让给中化欧洲资本公司;公司子公司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余杭研发10%的股份转让给中国新技术发展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已于2005年9月20日(“股权转让日”)完成上述股权转让,转让后公司持有太仓兴国、太仓兴凯、太仓兴诺、余杭研发及苏州研发各19%的股份。该项股权转让价格为9434.18万元,股权转让损失为178.7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0.21%。

这个措施,使PTMEG项目在上市公司中化国际2005年的账面上,只亏损了178万元,这对于公司当年7亿多元的净利润来说,实在是无伤大雅。该项目的前期不顺,给了我们几位独立董事很深刻的教训:一是对任何投资项目,不能仅仅看可行性报告,更重要的是尽职调查。二是我们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不能仅仅凭着书面上的计算,将投资计划周期算得死死的,不留任何余地。事实上,PTEMG项目的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投资过程中,对于从来没有做过实业的中化国际来讲,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与试错,才能从实践中得到成功的经验。在转让太仓兴国PTEMG项目股权的若干年后,2021年中国化纤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PTEMG材料需求猛增,该项目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这是后话。

在后来的几个投资项目中,不管是海外的新加坡项目,还是河南的生物能源项目,董事会在讨论提案时,都充分运用了从PTMEG项目获得的经验,一是重视对项目进行多方位的尽职调查,二是对投资计划的时间留有一定余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中化国际向中国优秀的上市公司迈进,www.sinochem.com/s/1375-4608-9776.html。

[2]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中化国际PTMEG装置一次试车成功”。

[3] 中化国际2005年年报,中财网,www.cfi.net.cn/p20060315001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