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增长的战役永不停歇
增长是企业最高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也是永恒的挑战。当过去的时代红利消逝,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中国企业被倒逼着开启了高速进化。今天的企业家亟需更开阔的战略视野,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这也是李云龙和曾楠老师在这本书中,试图与读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增长系列书籍是两位老师扎入增长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自身也是创业者,与所有企业一样面临增长挑战,这本书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事指南。2015 年,李云龙老师与我共同创办增长研习社,我负责公司的整体经营与市场拓展。企业要增长,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能为市场提供什么价值。在这本书中,价值破局正是五大策略中的第一个。增长在当时还只是来自硅谷的前沿理论,它到底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
“价值”是买方视角的效用,只能由企业评判。李云龙和曾楠老师在增长理论体系上的研究,是从亲身下场开始的。他们把增长的理论淋漓尽致地用到了金融业务线,在两年内做到垂直领域用户规模与变现规模领先。同时,他们深入不同行业与规模的企业调研,提炼本土化实战理论,再进一步验证打磨。而我则马不停蹄地走入数百家企业,与总经理、创始人等高管大量对话,了解他们的增长难点,以及在转型浪潮下企业的阵痛与探索。研究视角与市场视角的不同,让我们常常激烈地争论增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正是这些碰撞之后的共识,使得增长理论越来越指向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
增长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在研究、实践与服务并进的过程中不断孕育生长出来的。这些增长的思维和方法给企业注入了极大活力,带来了认知的升级、打法的迭代,以及业绩增长的结果。一家头部电商公司在高速增长期遇到战略摇摆,邀请云龙老师从外部视角进行战略梳理。我们梳理完发现,还需要将战略解码给中层管理者,实现上行下效、认知同频。而在执行层,我们需要赋予具体的增长方法,并且把碎片化的经验提炼为体系化的方法论。最后,我们连续陪跑了三年,实现了千亿级GMV(商品交易总额)基础上的增长。
大量深入企业业务场景的实战辅导为沉淀更完善和实用的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也因此,《增长战略》具备了自身鲜明的特质。
第一,它梳理了理解增长的全景视角。
增长在国内方兴未艾,但大家对增长的理解莫衷一是。这本书以莫里森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为蓝图,从更大尺度上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增长重心。作者提炼出大量成功企业践行过的五大主流增长策略,这些策略必然会随着时代和商业环境的不断变迁而动态更迭与持续延展,但这一思考视角与框架能给形态万千的企业带来底层的可迁移的参考价值。
第二,它兼具实用性与普适性。
增长解决的是企业营收与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实践密不可分。书中提炼的策略脱胎于大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切身体会的痛苦与反思。它们不是高大上的道理,而是真刀真枪干过之后的沉淀。同时,它们也并不只是经验的简单汇总,而是对成功背后的规律进行的归纳与总结。通过追问增长的本质,这本书希望对更多企业具有普适的启发作用。
第三,它提供了对商业的辩证思考。
商业不是数学,不是用正确的公式推导出唯一的答案。成功企业的璀璨背后,既有科学家与哲学家式的理性深邃,也有冒险者式的灵光一现和运气。这本书中的案例解读不是对成功本身的回看与褒扬,而是力图以庖丁解牛的方式站在企业家们当时所处的节点上,旁观他们如何看待当下并做出决策。
您如果是企业家或创业者,也许能从书中的只言片语受到启发,获得做重大决策时的参考思路。您如果是职场人,也许可以感受到如何构建更大尺度的商业视角,为持续的精进做储备。增长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企业的增长战役也永不停歇,能为此贡献些许微光,那就是这本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