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对事不对人——赵云对话公孙瓒
一句“仁政所在”,既道出了赵云的价值观,也说出了人心的向背,更揭示了公孙瓒未来的命运走向。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当袁术的盟友孙坚一不小心在南方殒命疆场之时,袁术的另一位盟友却在北方大放异彩。这一年,面对气势汹汹杀入渤海郡的三十万黄巾军,奋武将军公孙瓒率领两万步骑兵迎头痛击,结果“大破之”,据说“斩首三万余级”,吓得黄巾军丢下辎重,急渡黄河逃命。结果,公孙瓒趁敌人渡河时猛地碾压过去,“复大破”,黄巾军一下子又死了几万人,鲜血浸染了河水,黄河变成了红河。这一仗,公孙瓒不仅生擒了七万余黄巾军,获得的车辆盔甲财物更是“不可胜算”,一时间,“威名大震”。
与孙坚的早年经历相似,公孙瓒同样是一个少年得志、大器早成的人。十多年前,当青年孙坚忙着在南方的湖海间剿灭海盗山贼时,公孙瓒正在北方的旷野中追击游牧边寇。公孙瓒的战绩如何,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只提到向来横行无忌的乌桓人曾经把公孙瓒画在练箭的靶子上,当成众矢之的,拿来出气。
与孙坚的行事风格相似,公孙瓒同样是一个旁逸斜出、标新立异的人。据《淮南子》记载,可能是因为白马颜色过于扎眼,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的缘故,汉朝有一个说法,叫作“将军不敢骑白马”。在将军们看来,似乎“白马非马”,骑白马成了某种忌讳。然而,这位公孙将军却异常喜欢白马,只要出门就骑白马,结果竟然赢得了一个“白马将军”的绰号。那么,他就不怕扎眼,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公孙瓒自有办法。他不仅自己骑白马,身边的几十个亲随也都骑着白马,成了将军之后,还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部队,清一色骑的都是白马,号称“白马义从”。这样,不仅扎眼,还很壮观,但自己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与孙坚的社会境遇相似,公孙瓒也是一个不被待见的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幽州人,公孙瓒虽然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却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子,世袭官爵、察举孝廉之类的好事都与他无缘,因此只能在郡里当一个抄抄写写的小吏,平时交往的也多是一些社会底层。不过,英秀俊朗、聪颖善辩的公孙瓒却很快得到了最高长官侯姓太守的赏识,不但让他做自己的乘龙快婿,并且推荐他到大儒卢植门下深造,学成后又举荐他担任代表自己进京传送公文、汇报工作的上计吏,可以说是委以重任。后来,继任的刘姓太守对公孙瓒也颇为欣赏,依旧把他看作心腹。后来,公孙瓒被举荐为孝廉,不久又成为辽东属国长史,开始了此后的戎马生涯。
豪强并起时,公孙瓒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本钱。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因剿灭张纯叛乱有功,在朝廷遣散平叛部队时,公孙瓒的队伍成了幽州唯一保留的军事武装;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公孙瓒以两万步骑重创三十万青州黄巾军,俘虏七万多人,不仅威名大震,而且兵强马壮,正式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
放眼四望,公孙瓒是当时幽、冀一带的最强力量,但却不是唯一力量。同时存在的还有幽州牧刘虞、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等三支较大的力量,个个实力都不容小觑。
其中,令公孙瓒最不爽的就是上司刘虞了。在公孙瓒眼里,德高望重的刘虞似乎一无是处。作为汉室宗亲,刘虞一被举荐为孝廉,就成了幽州刺史,接着又当上了幽州牧;相比之下,自己苦苦奋斗了十几年,才有了一个成为其下属的机会;对于乌桓,外来的刘虞根本不知道他们干了多少坏事,不去武力剿灭也就罢了,竟想用恩德和信义去招降他们,岂不是养虎为患?别看你刘虞一副圣贤的架势,仁政爱民、士人仰望,要是动起真格的,倒看鹿死谁手?
对于袁绍,公孙瓒同样不满。原本,公孙瓒屈居刘虞之下,袁绍屈居韩馥之下,公孙瓒倒有几分同命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为此,他积极协同袁绍夹攻韩馥。没想到,一片热心却被袁绍当枪来使,当猴来耍。当公孙瓒一路奔波杀往冀州时,袁绍却不费一兵一卒,只用几名说客,就让韩馥交出了冀州,想想就生气。
眼看冀州被袁绍收入囊中,望着袁绍接受冀州军民的敬仰和爱戴,公孙瓒心中多少有些酸溜溜的。不过,这时一位常山少年却率领本郡义从吏兵北上前来投奔,这多少让公孙瓒感到惊奇和兴奋。
望着少年,公孙瓒热切地问:“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意归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言外之意,怎么我公孙瓒会对你这么有吸引力?
少年回答:“天下纷纭,不知道谁是能够匡济天下的人。百姓遭受着如吊打一般的苦难,人们所期望的只有仁政,并不会轻视袁绍,独独亲附将军。”言外之意,我认的是仁政,谁施仁政、干人事我就投奔谁,袁绍不干人事我不跟他,你公孙瓒不干人事我同样不会跟你。
一句“仁政所在”,既道出了少年的价值观,也说出了人心的向背。然而,此时的公孙瓒却没有看出仁政的重要,他要寻求的只是军事上的胜利。
主题:为了谁、依靠谁
聊友:公孙瓒与赵云
时间:公元191年
语录:从仁政所在。
影响:公孙瓒逐渐失去了民心。
启示: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资治通鉴》卷六十
不久,公孙瓒与袁绍的潜在矛盾就升级为了公开冲突,而触发点则来自于袁术。
话说被挟持到长安的汉献帝,时刻想着东归洛阳,于是暗中派刘虞之子刘和逃出长安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前来相迎。刘和在途中经过袁术的地盘时,把汉献帝的想法告诉了袁术,狡黠的袁术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为此,他一边扣留刘和,一边致信刘虞,请他派兵前来一起勤王迎驾。
思子心切加上不明就里,刘虞竟然信以为真,立刻准备派兵前往。听说此事的公孙瓒,不仅看出了袁术的意图,而且劝阻刘虞不要派兵。不过,刘虞没有听从这一建议,最终还是派了兵。
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公孙瓒,此时展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悄悄派堂弟公孙越带领一千骑兵到了袁术那里,积极示好之余,还唆使袁术继续扣留刘和,吞并刘虞的兵马。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矛盾还是止于矛盾。碰巧的是,袁绍委派的豫州刺史周此时正在袭击孙坚的大本营阳城。作为孙坚的盟友,袁术派公孙越率军跟随孙坚出战。战斗中,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而亡。
对于公孙越的死,责任人很多,射死公孙越的是周的军队,没照顾好公孙越的是孙坚,派公孙越去白白送死的是袁术,派公孙越到袁术那里的是自己,促使自己派兵的是不纳良言的刘虞。不过,公孙瓒却把账算到了袁绍头上,愤愤地说:“余弟死,祸起于绍。”如果袁绍不派周,哪来的这场仗?看来,公孙瓒此时是以一个和平爱好者的心态来看待那场战争的,而清算战争责任的方式就是发动新的战争。
于是,公孙瓒对袁绍开战了!
为了师出有名,公孙瓒先是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历数袁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十大罪状。然后,他自行任命了青州、冀州、兖州的刺史、郡守、县令,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似乎青、冀、兖三州已成囊中之物。
反观袁绍方面,在兵锋面前已经露怯了。心慌的袁绍竟然把自己所兼任的渤海太守一职让给了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毫无悬念,渤海郡连人带地归了公孙瓒。
得了渤海郡的公孙瓒,更加有恃无恐。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公孙瓒大军进驻界桥(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一带),一场大战随即展开。
南下的公孙瓒凭借强大的骑兵优势采用了左、中、右阵型,以三万步兵居中,两翼各五千骑兵,形似铁钳。
北上的袁绍采用了前、中、后阵型,仅以麴义的八百精锐步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数万步兵居于其后,宛如铁锥。
阵型上似乎袁绍兵少势弱,打起来却恰恰相反。战役一开始,公孙瓒就开启了碾压模式,骑兵迅速冲锋,践踏敌阵。而麴义的士兵则俯伏在盾牌下面,一动不动,直至双方相距只有几十步时,士兵们才一跃而起,千弩竞发。短兵相接中,白马义从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打击,迅疾如风的骑兵丧失了机动性,人高马大反而更利于强弩和朴刀下手,全军一片混乱。麴义乘势率军斩杀了千余名敌军,这其中就包括公孙瓒刚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他原本是来当官的,如今却去“做鬼”了。随后,麴义甚至没有给敌人任何退守的机会,连续“搴旗拔垒”,一口气就冲到了公孙瓒的大营。显然,袁绍之前的敌情侦查和战术推演比公孙瓒要充分得多,战役进程似乎全在袁绍的掌握之中。
界桥之战结束后,双方又在龙凑(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和巨马水(今河北保定拒马河一带)展开了两次较量,虽说各有胜负,总体上公孙瓒却败多胜少。几场仗打下来,从兵力上来看,双方都没有多大损失,更谈不上伤及元气;但从战役影响上看,几次较量产生的心理冲击和态势转换却截然相反。
长期处于守势的袁绍通过界桥之战遏制住了公孙瓒的南侵态势,找到了克敌制胜的窍门,逐渐开始反守为攻;而公孙瓒经过界桥之战却陡然一变,转攻为守。
事后,公孙瓒说:“当初我认为天下之事挥挥手(指麾可定)、唾唾掌(唾掌而决)就可以解决,现在看来,天下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不如休兵屯粮,以观天下之变。”
作为公孙瓒思路转变的副产品,成语“唾掌而决”随之产生。《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它转换成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成语:“唾手可得”,只不过移花接木,把它放在了袁绍诱使韩馥献出冀州这件事情上。
公孙瓒的思路变化看似突然,其实也好理解。当初董卓面对关东风起云涌,不仅迁都长安并且在其附近修筑郿坞,“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也是一次巨大的策略转型。这里再插播一个真实的故事,加以佐证。我在清华读研究生时,一位姓孟的老师,给我们讲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他儿时生活在苏北农村,村子叫孟家村,全村人都姓孟。他九岁才开始到村外上小学,上学第一天,老师一点名就把他吓了一跳:天下还有人不姓孟!同理,看来天下形势的确把公孙瓒给惊着了。
聊备一览
开云见日
作为公孙瓒思路转变的另一个成果,“开云见日”这个成语应运而生。当朝廷派出的太仆赵岐来到河北调解袁绍与公孙瓒的纷争时,公孙瓒给袁绍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公孙瓒称赵岐前来“宣扬朝恩,示以和睦”的举动,令自己“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似乎一下子有拨开云雾看见太阳的感觉,简直是找到了光明。
看来,公孙瓒的文笔真是不错,不然不会妙笔生花创造出“开云见日”这样的成语来。想来,公孙瓒是真不想打了!不然早就不当文吏的他,也不会自己动笔写下这样的文字。
随着心态和思路发生转变,公孙瓒性格上的弱点也进一步暴露出来。
一个突出的弱点是“记过忘善”,只记得他人的过失和过错,而忘记他人的善意和善行。究其原因,这与公孙瓒的经历有关。早年,公孙瓒由于出身问题经常受人歧视,这既激发了他出人头地的斗志,也让他与出身名门的衣冠子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与成见。
得势之后,公孙瓒对待幽州的高门子弟毫不客气。对于名望在他之上的士大夫,他一定要通过某项法律来加以陷害;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加以压制,把对方置于穷困潦倒的地步。对此,公孙瓒还振振有词:士大夫们总认为自己的权力和富贵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提拔他们,也不知道感激。
这边拼命压制乃至迫害高门望族,那边公孙瓒却对商贩庸仆颇为欢迎,一些出身低贱的暴发户,如算命先生刘纬台、贩布商人李移子、杂货商人乐何当,都成了他的结拜兄弟,有的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这种隔阂与成见在他与刘虞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刘虞是汉室宗亲,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而公孙瓒却是一个富贵之家的庶子;刘虞是幽州牧,是顶头上司,公孙瓒是奋武将军,是直属下级。贵贱上下之间,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刘虞多次阻止公孙瓒与袁绍互相攻杀,阻止不成就中断了粮草供应。没了粮草,公孙瓒就纵兵抢掠,甚至把刘虞用来安抚胡人的赏赐也给半路夺了。二人不仅相互上书指责对方,还画地为牢,互相提防,矛盾一触即发。
积怨已久的结果只能是你死我活,兵戎相见。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冬,忍无可忍的刘虞趁公孙瓒兵力空虚之际,率军攻击其驻军的城池,打了公孙瓒一个猝不及防。情急之下,公孙瓒甚至掘开东城墙准备逃走。
不过,这时刘虞的一道命令,让公孙瓒看到了转机。
作为仁义之师,刘虞命令士兵不许因为战争需要而纵火焚烧百姓的房屋,只杀公孙瓒一人,不要伤害其他人。这道命令,使秋毫无犯的仁义之举立刻变成了束手束脚的妇人之仁。而向来彪悍的公孙瓒则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立即乘风放火,就势反击。顷刻间,刘虞人马溃不成军。刘虞一溜烟逃到了居庸关,最终反被公孙瓒擒获。
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孙瓒沾了刘虞不少光,他曾经随着刘虞加封大司马而获封蓟侯,拜奋武将军。同时,刘虞也有恩于公孙瓒,在剿灭张纯叛乱之后,公孙瓒的军队不仅没有被遣散还得到充实,其中离不开刘虞的提携。但是,对于“记过忘善”的公孙瓒来说,刘虞却只有恶,而且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最终,公孙瓒在蓟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部)的闹市将刘虞及其妻儿老小全部处死。
胜利也要遵循辩证法。消灭刘虞既使公孙瓒成为幽州之主,也使他成了幽州之仇。
刘虞的死激起了幽州士族阶层、普通百姓和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也使反对公孙瓒的力量集结起来。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共同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招引汉胡共数万人,起兵为刘虞报仇。坐镇冀州的袁绍也派遣刘虞之子刘和与手下悍将麴义,联合乌桓峭王与鲜卑诸部,南北夹击公孙瓒。最终联军大败公孙瓒于鲍丘(今北京密云附近),斩首两万余人。
屡战屡败的公孙瓒,拿出了早年在管子城对付胡人的办法:据守死扛。
他把大本营迁到了易县(今河北易县南),临易河挖了十余道堑壕,又在堑壕内堆筑了许多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高楼。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左右侍卫全被隔在门外,七岁以上的男子不许入内,只让妻妾陪伴左右,并且大量囤积粮谷。至于来往公文,则用绳子吊上来;自己有命令,则让专门训练过的妇女放大嗓门传达,数百步都能听到。
通过这种方式,“宅男”公孙瓒的确扛住了袁绍的几次进攻,甚至袁绍还写信表示欲和。对此,公孙瓒不仅没有答复,反而增强了防御。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讲和不成的袁绍倾全力围攻,逐步缩小对公孙瓒的包围。面对袁绍对一个个堑壕和高楼的蚕食,公孙瓒冷眼旁观,理由说得也十分充分:“如果救一个,那么后面的将领必然不拼死力战,这样我哪里救得过来?一个也不救,将领们每个都会拼死力战。”不过,公孙瓒想错了,力战或不力战是可能的选择,战或不战也是其中的选项。彻底失望的将士或降或逃,公孙瓒的防线很快瓦解。
即将守不住的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张燕求救。眼看援兵迟迟未到,公孙瓒又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一方面让他速速救援,另一方面部署里应外合之计,让公孙续率骑兵在北面的低洼之处隐蔽,举火把为应,自己就从城内杀出,内外夹击,击溃袁绍。
不过,如期举起火把的不是公孙续,而是袁绍。截获信件的袁绍,将计就计,打了一个伏击,这一仗虽然没有擒获公孙瓒,却彻底击溃了他的自信心。
随着袁绍把地道掘到了城楼下,一生大开大合的公孙瓒决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谢幕:先杀掉妻子儿女、姐妹,然后引火自焚。
不过,袁绍没有成全他。看到高台起火,袁绍命令士兵一拥而上,将公孙瓒乱刀斩杀。一匹北方战狼就这样消失了。
公孙瓒失败了,败在记过忘善、不施仁政。那么,当初那个寻求“仁政所在”的常山少年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在公孙瓒军中,常山少年结识了公孙瓒的老同学、新部下刘备,随着公孙瓒与袁绍开战,常山少年也跟随刘备南下,为刘备掌管骑兵。后来,常山少年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他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他的手不舍得分别。这时,常山少年向刘备辞别说:“终不背德也。”就是说,我终究不会做有违德操的事。
再后来,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随着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前去依附袁绍,这位常山少年又到邺城面见了刘备。从此,二人的命运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位少年,姓赵,名云,字子龙。
原文节选:
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