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交响曲:一种艺术愿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降E大调钢琴变奏曲与赋格》(Op.35)

众所周知,《降E大调钢琴变奏曲与赋格》的主题材料和组织规划直接预示着《“英雄”交响曲》的终曲乐章。其中,乐章开头的“主题低音”[Basso del Tema]和后来出现的高音“主题”(Tema)都在这部钢琴变奏曲中充分展现。贝多芬此前还曾两度运用这个相同的主题素材。其一是他为维也纳舞厅写的对舞舞曲[contredanse],另一个则是芭蕾配乐《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的终曲乐章。这两部作品都创作于1800至1801年的那个冬天。这是贝多芬唯一一个在众多作品中分别采用的主题。它采用的是相同调性降E大调,而它被用于《“英雄”交响曲》的终曲乐章,显然有着特殊意义。也许,他希望将这部交响曲同神话中把文明带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联系起来。贝多芬对这套钢琴变奏曲颇感自豪,甚至企图将自己的一份前言声明纳入出版的乐谱之中,宣称这首乐曲不仅“同自己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而且还对赋予它正式的作品编号做出说明:“我已经把它们列入我的更伟大的音乐作品序列之中,因为主题是由我原创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