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在申请本课题时,我国正处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三年(2013年)。针对“十二五”时期规划纲要在对外开放方面,国家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同时,在开放的区域布局方面,提出“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在此阶段,将内陆开放提升为扩大内陆开放,并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这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广大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中国广大内陆地区,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的开放又搭建了平台和通道,使我国的西北内陆从开放的末梢跃升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
随着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关于内陆开放或者内陆开放型经济方面的研究与日俱增。从国际层面看,学术界对开放型经济发展已做过大量的研究。虽然国外也有内陆地区的开发,但是对内陆地区的开放及内陆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得并不深入,论文和专著也较少。因各国国情不同,所采取的开放方式各有区别,而现阶段我国实施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有别于国外的内陆开放。从国内层面看,学术界对中国向西开放的可行性、路径选择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探索性的研究,如:1992年,余振贵、张永庆著的《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1996年,张永庆著的《面向中亚——中国西北地区的向西开放》;1990年,张保国主编的《走向中东——新疆对西亚诸国开放战略研究》,学者们分析得较为深入,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为我国向西开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代表性的研究,如:易小光在分析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时,从思想意识、物流成本、人才等制约因素方面着手,提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发挥自身优势等建议。[1]陈德敏和谭志雄则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提出要做好区域合作规划,依托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来拓展区域合作的新途径。王林聪从中阿经贸论坛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方面,就如何实现中阿经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2],周民良[3]、汪一鸣[4]、汪建敏[5]、段庆林[6]、邹璇[7]、李佩珊[8]、胡星宇[9]等学者对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思路和观点。同时,宁夏启动了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西北地区地方政府近年来也开始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这必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容。
但当时这些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对于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学术研究还不能满足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二是不少学者提出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题,但对内陆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还较为缺乏,常常只作为一般性概念提出,还需要总结、概括与提炼内陆开放型经济理论;三是因研究者的方向与兴趣各有偏重,对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有关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论文相对较少,而专著则更少。正是基于以上不足,笔者在本书中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二 研究的意义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关系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内陆地区协调发展,以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吸引外部先进产业,引进外部优势资源(人才、资本和先进技术等),优化区际贸易,鼓励内陆地区企业“走出去”,提高资源和要素利用效率,不仅有助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与升级,而且能缓解内陆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瓶颈,对加速内陆地区工业化进程、市场化改革及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不如东部,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给西北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其必将突破开放的体制障碍,使西北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开放的阶段不同,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相同,经过了由沿海开放到沿边开放再到现阶段的内陆开放几个阶段。而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于边实践边进行理论探索和总结阶段,其理论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本书的研究具有五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向西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不是只考虑当前利益,而是在国际背景下,在国家宏观战略中谋划发展方略,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形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长效发展机制。依据我国的国情与国际形势,需要设计“自上而下”的政策与“自下而上”动力运作长效机制。
二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开发新的生产力、新的战略布局,以西北内陆地区先行先试,率先打开“向西开放”的新局面,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走出一条具有内陆地区特色的开放之路。从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空间布局与选择考虑,要由内陆开放型城市到全省区的开放,由开放带到内陆地区的开放,形成城市带动全省区开放、开放带带动内陆地区开放的格局与路径。
三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借助对外开放平台,要以中阿博览会、综合保税区、开放口岸等形成向西开放和多元开放的平台与出口。
四是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有助于解决东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有利于为我国商品出口开辟新的道路。内陆地区与沿边地区要形成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机制。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并非内陆地区孤立地搞开放、搞发展,而是要与沿边地区相互协作,共赢发展。
五是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睦邻友好带”的周边外交目标,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有利于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布局,也有利于破解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围堵。